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1 06: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必修二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中国交通的高速发展
从“千沟万壑”到“天堑通途”!贵州交通完成了史诗级的蜕变
2023年3月12日 人民日报整版聚焦贵州
近年来,贵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桥梁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前进,实现历史性跨越。
世界前100座高桥,有近一半在贵州。
2014年,市市通民航。
2015年,县县通高速。
2017年,村村通客运。
贵州GDP增速,连续10年位居中国前列。
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
(桥面至江面距离565米)
学习目标
1.认识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结合生活体验,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结合案例,说明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航空运输
(速度最快、运费最贵)
海 运
(运量最大,运费最低)
全程13000公里,运行时间约21天 。
(海运45天)
与海运相比:速度快、连续性好
与公路运输相比:运量大、运费低
铁路运输
机动灵活,无处不到,但运量小
公路运输
管道运输

(连续性好,不占用地面空间)
北溪2号线
中国的西气东输
哈尔滨
贵阳
①你父亲从贵阳到哈尔滨参加贸易洽谈会,选择什么交通方式?
天津
广州
②从天津运1万吨海盐到广州,选择什么交通方式?
③工作十年,从东莞到广州参加同学聚会,选择什么交通方式?
影响交通线布局的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地形:贵州地处中国最崎岖的高原,境内山脉众多,山高谷深。
思考:山区如何降低每段公路的坡度?
——“之”字形 ;挖隧道
影响交通线布局的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喀斯特地貌: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地下孔洞、地下河四通八达,“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
思考:喀斯特地貌为何不利于交通建设?
是一种不稳定的地貌形态,且地表破碎,多地下溶洞,容易坍塌。
影响交通线布局的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地质:贵州地质相对稳定,地震极少发生;但易发生滑坡。
二、影响交通线布局的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可能影响野外施工。
二、影响交通线布局的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水文:河流多,山高谷深
——桥梁数量多,技术难度大,工程造价高。
二、影响交通线布局的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生物:山高林密,施工不便; 施工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做好防护)。
影响交通线布局的自然因素总结
地形:贵州地形崎岖,山高谷深——不利于交通工程建设。
地貌:喀斯特地貌广布——不利于交通工程建设。
地质:贵州地质相对稳定,地震极少发生;但易发生滑坡,会破坏交通。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可能影响野外施工。
水文:河流多,山高谷深 ——桥梁数量多,技术难度大,工程造价高。
生物:山高林密,施工不便; 施工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做好防护)。
为什么要发展交通
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防安全的需要&民族团结的需要
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墨脱
怒江上的溜索
请根据下面的图片,说说交通建设如何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请具体说说交通建设如何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1.有利于该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促进该地区的旅游业、商业发展。
3.提高了交通通达性,改善了投资环境。
4.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贵广高铁全长856公里,穿越喀斯特地貌219公里,有510座桥梁,238条隧道,桥隧比高达83%。
穿越喀斯特地貌的超级铁路——贵广高铁
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贵阳至广州铁路旅行时间由20小时降至4小时,直接引爆了贵州旅游市场。
此外,该高铁线对于加快沿线的城市发展、泛珠三角区域深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能不能修——资金与技术
贵广高铁,总投资918亿元,1亿/公里。
京沪高铁,总投资2209亿元,1.7亿/公里。
港珠澳大桥,55千米,1269亿元。
——必须有钱!
在攻克冻土技术后,中国才能修青藏铁路。
在攻克沉管技术后(33节巨大沉管连接成海底隧道),才能修港珠澳大桥。
——必须有技术!
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总结)
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运货运的需求)
社会因素:巩固国防、民族团结
其他因素:资金与技术
(主导因素)
活学学用: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
贵州地处中国最崎岖的高原,境内山脉众多,山高谷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地下孔洞、地下河四通八达,“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
2014年,贵州“市市通民航”,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市市通民航的省级行政区。
讨论1:为何贵州在普及高速公路之前,就优先发展了航空?(6分)
①贵州地处崎岖高原,山高谷深,喀斯特地貌广布,修建高速公路难度大,造价高。
②建设小机场,投资小(10多亿,中央还有补贴)。
③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诸多机场会吸引更多省外游客
前往贵州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黄果树机场
荔波机场
2014年,贵州市市通民航
讨论2:贵州2015年,县县通高速。为何优先修建公路而不是铁路?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黔西南24道拐
贵州地处崎岖的高原,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前提)
①公路对山地地形的适应性更强。
②修公路的技术难度小。
贵州2015年县县通高速后,开始大力发展高铁。从2014年第一条高铁:贵广高铁之后,连续修建了9条高铁。
讨论3:贵州县县通高速后,为何还要修9条高铁线路?(6分)
①高铁运量大,速度快,感觉舒适,更适合远距离客运。
②公路客运量小,长途不舒适,更适合短途客运。
③公路客运有了高铁的配合,更能促进商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优点 缺点
公路 机动灵活 运量小
长途不舒适
高铁 运量大 速度快 舒适 覆盖率不高
没有夜班车次
公路客运与高铁的优缺点对比
一般来说,河流多的地方,桥就多。世界前100座高桥,有近一半在贵州。但亚马孙河流域,河网密布,却很少有桥。看下图思考原因。
亚马孙河流域
亚马孙河流域
亚马孙河流域
(高考题)一位被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解释。(8分)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跨河运输需求量小;
水网稠密,水运便利;
河面宽,水量大,建桥成本高;
建桥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知识迁移】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经济发展落后。航空是尼泊尔主要的运输方式,机场规模一般较小,且多以老旧型号的小型飞机为主。分析尼泊尔的交通运输方式以航空为主,但机场规模较小的原因。(6分)
尼泊尔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极大,公路、铁路建设困难,资金投入大,故交通方式以航空为主。
尼泊尔经济落后,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小,所以机场规模小;
资金缺乏,技术不足,机场规模较小。
(高考题)下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km/h、40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12分)
甲路段地势低平,线路较为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6分)。
乙路段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6分)。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运量大、运费低
连续性强,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
优点 缺点
航空
海运
公路
铁路
管道
速度最快
运量较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
机动灵活
运量最大,运费最低
运量小、运费贵
速度慢
短途运费贵
运费最高
灵活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