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生物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兔的长毛与卷毛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
D.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2.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10l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3.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B.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C.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D.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
5.如果在一个种群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5%,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5%。已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失去了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自由交配一代后,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16 B.1/9
C.1/8 D.1/6
6.有一种家鼠,当用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F1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1∶1。将F1中黄色鼠自由交配,F2中的黄色和灰色比例是2∶1。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为显性
B.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C.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已经死亡
D.家鼠毛色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7.豌豆的红花对白花是显性,长花粉对圆花粉是显性。现有红花长花粉与白花圆花粉植株杂交,F1都是红花长花粉。若F1自交获得F2植株,其中白花圆花粉个体为32株,则F2中杂合的红花圆花粉植株数是( )
A.64 B.128 C.32 D.96
8.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为黄色皱粒(YYrr)和绿色圆粒(yyRR)
B.F1产生的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 : 1
C.自由组合是指F1产生的四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Y R:yr=1:1
9.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现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Bb,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基因型为 AABB 的纯合子高 50 厘米,基因型为 aabb 的纯合子高 30 厘米, 这两个纯合子杂交得到 F 1 ,F 1 自交得到F 2 ,F 2 中表现为 45 厘米高度的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0.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隐性纯合子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1, F1自交或测交,下列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的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的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的比例为3∶1
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1∶1∶1∶1
D.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出现四种性状表现
11.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性状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个体“x”是(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12.玉米子粒的种皮颜色无色透明(可描述为白皮)和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如用纯种的红皮玉米与白皮玉米杂交,将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F1自交时,含双隐性基因的配子不能存活
C.如果对F1红皮玉米进行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
D.该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13.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女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男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男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
A. B. C. D.
14.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隐性,它们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A.1/2,1/8 B.3/4,1/4 C.1/4,1/4 D.1/4,1/8
15.细胞分裂过程中,A和a、B和b是两对同源染色体,由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b,则由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 (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6.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B.未受精的卵细胞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
C.精卵细胞识别后,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
D.受精作用是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17.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染色体
C.只存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染色体
D.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发生联会的染色体
18.下列有关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与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发生在同一时期
C.对人类而言,含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可能含有92条或0条染色单体
在玉米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玉米产生精子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
19.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处于分裂的某一时期的一个细胞,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有中心体⑨,其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②相连
C.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在后期有八条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各不相同
20.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 )
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C.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染色体着丝粒的分裂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选对而不全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21.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
A.是否是纯合子
B.产生配子的数量
C.遗传因子组成
D.产生配子的比例
22.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A.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B.F1表型的比例
C.F1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
D.F2遗传因子组合的比例
23.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B.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C.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D.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2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B.减数分裂Ⅰ前期的染色体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D.四分体时期的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
2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导致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下降
B.细胞衰老,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
D.细菌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
三、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计45分)
26.(11分)番茄的紫茎和绿茎(A、a)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B、b)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实验二 紫茎缺刻叶③×绿茎缺刻叶②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茎和绿茎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 缺刻叶和马铃薯叶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
(2)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依次为 、 、
。理论上,实验二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3)紫茎缺刻叶③自交,子代紫茎缺刻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4)取实验二子代中一株绿茎缺刻叶植株,欲确定其是否为纯合子。请写出最简单的实验思路和预期的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思路 。
②预期的结果及结论:
。
27.(10分)玉米的花为单性花,有多对易于区分的性状。
(1)玉米的甜和非甜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Y和y控制。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则显性性状是 ,甜玉米果穗上的非甜玉米基因型是 ,非甜玉米果穗上的非甜玉米基因型是 。
(2)玉米的糯性和非糯性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下表是三组相关的试验结果。
组别 亲本 子代
非糯性(粒) 糯性(粒)
试验一 非糯性×非糯性 605 201
试验二 糯性×糯性 0 798
试验三 非糯性×糯性 405 402
请分析并回答:
①根据试验 的结果,显性性状是______。
②试验一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其子代同时出现非糯性和糯性的现象叫做________。
③试验三所得的子代籽粒中,能稳定遗传的籽粒占________。
④将试验一中的子代进行种植,让其随机授粉,产生的花粉有 种类型。
28.(12分)细胞的一生通常要经历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回答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问题:
I.丙脂草醚是一种除草剂,研究者利用洋葱根尖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丙脂草醚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影响的实验研究。
(1)研究者将正常生长的洋葱根尖转入不同浓度的丙脂草醚溶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切取根尖2~3mm,以获取________区的细胞,用于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制片前需对根尖进行解离、________和染色,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
(2)据图分析,图中A箭头所指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_期,伴随着丝粒的分裂,________分开,并移向两极。图中B箭头所指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3)研究者统计不同浓度丙酯草醚处理后处于不同时期细胞的个数,结果如下表。
丙酯草醚浓度(%) 0 0.0125 0.0250 0.0500 0.1000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18.3 8.5 6.2 4.2 3.9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100%
表中实验结果显示,随丙酯草醚处理浓度升高,分裂期细胞________。且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处于图中B箭头所示时期细胞的比例增加,推测丙酯草醚可能会抑制________。
II.(1)蛙的红细胞通过无丝分裂增殖,在其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
(2)解释细胞衰老原因的“端粒学说”中的端粒,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而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被机体清除的死亡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
(12分)下列图1和图2分别表示一个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回答∶
(1)根据图 可以判断该生物性别为 ,该动物可以产生 种成熟的生殖细胞。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的细胞是 。
(3)图2中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 。
(4)图1中a、b、c柱表示核DNA数量变化的是 ,表示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是 。
(5)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 ,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2中 → 的过程。
(6)图2中甲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生物 答案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 - 5 C B B C B 6-10 D A D C A
11-15 C C D A D 16-20A D C D C
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选对而不全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21 ACD 22 AC 23 AD 24 CD 25 BCD
三、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计45分)
26. (11)除特殊说明,每空一分
(1)紫茎 缺刻叶 (2)AABb aaBb AaBb 1/4 (3)1/9
(4)实验思路:让该株绿茎缺刻叶植株进行自交,(1分)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1分)(答测交也给分)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代出现(绿茎)马铃薯叶,则该株绿茎缺刻叶植株为杂合子;(1分)若子代全为绿茎缺刻叶,则该株绿茎缺刻叶植株为纯合子;(1分)
27.(10)每空一分
(1)非甜玉米 Yy YY或Yy (答不全不给分) (2)①一 非糯性
(2)②Aa Aa 性状分离比 (2)③1/2 (2)④2
28.(12)每空一分
I(1)分生区 漂洗
(2)后 姐妹染色单体 1:2
(3)减少 着丝粒的分裂
II(1)纺锤丝 染色体 (2)DNA和蛋白质
(3) 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
29.(12)每空一分
(1)乙 雌性 4 (2)甲乙 乙丙
(3)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不全不给分)
(4)c a (5)乙 乙 丙
(6)有丝分裂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