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6-05 15:4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华区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含1—6题,其中1—5题每题各2分,第6小题8分,共18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苍茫(mán) 婆娑 (suō) 枯瘠(jí) 殉职(xùn)
B、骈(pián) 进 捶(chuí)炼 酒酿(niàng) 仙露琼(qióng)浆
C、咫尺(zhǐ) 谛听(dì) 亵渎 (dú) 海市蜃(shèn)楼
D、陆(lù)离 戳(chuō)穿 惊鄂(è) 迥(jiǒng) 然不同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下课了,小明坐在教室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
B.那些计较个人利益,工作上拈轻怕重的人,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D.没有实干精神,只会夸夸其谈,是不可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B、我们要多看善思,善于解决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C、是否安定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D、谁也不可否认一切生物不可能离不开水。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绝灭,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因此,对于虎这一物种来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
正如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杰克逊先生所说的:“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纸老虎了。”
特别是作为我国特产的华南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⑤如再不及时挽救,华南虎在下一个虎年到来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的后尘,从我们面前消失。
A.④①③⑤② B.①④⑤③② c.①③④⑤② D.①②④⑤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
6、按要求默写。(每题各1分,共8分)
(1) ,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2)夕阳西下,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归思方悠哉。(唐·韦应物《闻雁》)
(4) ,泥香带落花。(宋·葛天明《迎燕》)
(5)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点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主旨的句子是:“ , 。”
(6)唐代白居易的诗歌《池鹤》中,表现出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之情的两句诗是:“ ? 。”
(7)请默出带有“草”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8〕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茅盾《白杨礼赞》)
二、综合性学习。(6分)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写日记、博客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29.1% 49.8% 40% 58.3%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两条信息。(2分)
材料二:清明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 ( http: / / www.21cnjy.com )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旁若无人地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母亲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乐乐的爷爷说:“看报纸上报道,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里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看来这问题还挺严重。”
8、请你说说乐乐一家谈论的焦点是什么,并在正确理解画线句含义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3分)
9、小明是我校校刊的编辑,他负责报道“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为小明的报道设计一个栏目名称。(1分)
二、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3分)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请说说李白在什么季节与李云饯别,你的理由是什么?(1分)
11、请从手法、内容、情感等方面分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成为名句的原因。(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2~15题(10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_____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______
(3)才美不外见。 见: ______
(4)执策而临之。 临: ______
13、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2分)
A马之千里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其真不知马也 其法
C是马也 斯是陋室 D不以千里称也 能以径寸之木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其真无马耶?
15、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16~20题。(11分)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①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达尔文早在研究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在感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达尔文解释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著名生物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朗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描述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他说:“我们是唯一在尴尬情境下或者谎言被揭穿时脸会变红的灵长类动物。”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
②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脸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当遇到特殊刺激时,人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腺,而肾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的作用的特点是,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引起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可是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的时候,反而会使血管收缩。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的时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就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心理性脸红。
③科学家认为,如果用“险 ( http: / / www.21cnjy.com )恶、野蛮和无礼”来描述人类早期社会是正确的话,那么冒犯是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结果,人类就发展出了表达歉意的方法,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后悔。
④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当它在你的院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里刨坑被你发现时,它就在地上打滚。你的狗躺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痛悔的表示。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与此类似,脸红可能是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的标志。通过脸红,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我们正为此付出代价。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受,脸红也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⑤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脸红发出的信号有时甚至比语言还要准确。脸红会让人们的撒谎变得困难。因此脸红使人类保持诚实可信,促使群体更团结。
⑥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感谢造物主让人类有一双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这双眼睛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节选自《课外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
18.文章第④段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中的“大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9、请找出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选择一种说明方法,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20.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时往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脸红,但也有犯了错误却不脸红的情况出现,请从生活中举出一例,运用文中的科学原理,简要探究其原因。(2分)
(四)议论文阅读(12分)
读书可戒躁
沐 沂
  ①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往年,又引发一番愧疚、反思乃至片刻的警醒,也难免有人援引数据,说明国人阅读率与西人之差距悬殊云云。然此日一过,依然故我。
②常听人说的借口是“忙”。古人也很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人家琢磨出个“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尽管有好事者论证,此“三上”都不健康,但至少说明,读书在古人那里,已是一种习惯。如果说“老黄历”不堪一翻,再看看国外。有常出国者慨叹,在某国上班早高峰的地铁里,为生计奔波的青年人手一本书,把整个世界读得一片安静。其实,“忙”很多时候会变成“盲”与“茫”。我们常常是刚刚关上电脑,顺手拿起手机,刷了一会微博,忽然想起一直追的电视剧更新了,还有一档综艺节目没看,反正这个时代不缺少娱乐元素,足可以把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③也有理由是“读书无用”。时代飞速向前,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不被抛下,必须全力奔跑,无形压力让“成功”焦虑蔓延开来,成名要趁早、赚钱要趁早,“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40岁不赚够4000万,就不要来见我了”等各类说法可为佐证。“颜如玉”和“黄金屋”只是一种传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却未必是我成功的阶梯。此类拿功利主义套读书的做法,让人们变得短视,要么干脆不读书,读也要读“有用”的书,于是图书市场“虚火”,各类成功学、营销学、厚黑学、养生学书籍层出不穷,人们捧读这些“圣经” “宝典” “红宝书”,在知识中寻找改变命运的路径。
④用娱乐把时间填满,结果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是空虚;靠读几本书便要成功起来,也许只是缘木求鱼。两种理由,一言以蔽之,浮躁。我们常说时代浮躁,但于个人,浮躁却是万万要不得的。“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或可再加上一句,神不凝则万事难成。
⑤浮对之以沉,躁对之以静,真正的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可用来获得一种沉静的心态。古人把读书比作磨剑,“十年磨一剑”,磨的应该就包括心性。苏东坡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法。概其要,就是把书本当“敌人”,每次只集中精力,“消灭”一面之敌,反复研读,自可威风八面——智慧如苏子,读书亦只能用慢功夫和“笨方法”,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⑥总之,读书可戒躁。是的,一本书就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扇开启心灵的大门,一本书就是一副治疗急躁的良药,一本书就是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原载《人民日报》)
21.作者在文中针对           和         的
现象,提出的观点和看法是 。(2分)
22.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语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分)
23.概括选文第②语段中除“古人‘三上’读书”以外的两个事实论据(每个论据的概括不超过10个字),并分析它们的论证作用。(3分)
24. 说说第③段人们捧读“这些”的“这”指代什么。(1分)
25、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句能作为文章道理论据的、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2分)
26、本学期你静心凝神地阅读了《水浒传》吗?请模仿示例,为你喜欢的一位梁山好汉写一则简介。(2分)
示例:李逵,绰号“黑旋风”,挥一把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斧 ,杀猛虎,闹东京,真是勇猛无比。
四、作文(40分)
27、题一、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味了多少人生百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一句宽慰的言语,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馨香,“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带给我们许多感动。
请以“ 的味道”为题作文。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振旗鼓,这是一种勇气。
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
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然后努力化解,这是一种境界。
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立意自定,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3-2014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答案)
C 2、C 3、A 4、B 5、C
6、①塞下秋来风景异 ②断肠人在天涯
③故园渺何处 ④翅湿沾微雨
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⑧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7、①中小学生上网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②中小学生触屏、触网年龄大大提前。③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
8、焦点:未成年人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参考示例:乐乐,手机游戏确实很好玩(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精彩),我也很喜欢,但我们也不能过度啊。长时间沉迷其中,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学习,还会淡漠亲人间的感情(疏远亲人间的心灵距离),甚至还可能会误入歧路,你说呢?
9、校园快讯、新闻及时报、校园在线、新闻聚焦等
10、秋季,从秋雁一句可看出。
11、以水为喻,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派遣,奇特新颖;三个愁字表现愁思之多,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慨之情。
12、两马并驾 等同,一样 见通现,显现 到
13、D 14、略
15、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用的统治者的讽刺鞭挞。
16、答案:说明了人类 “脸红”的原因和社会作用。
17、答案:D
18、答案:不能。因为“大多数”从范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对对象加以限定,说明大多数人会如此,但不是所有人。删去则说明是所有人,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承上启下(过渡);前一句总结前两个语段的内容,后一句引出下文。(2分。判断作用和具体分析各1分。)
23.外国青年地铁读书,现代人忙于娱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外国人善于在忙中利用时间读书与现代国人人因忙于娱乐而不读书的事实,论证了国人因为忙而不读书是一个借口。3分。概括两个论据和分析论证作用各1分。)
24. 各类成功学、营销学、厚黑学、养生学书籍
25、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弗兰克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6、如: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挥铁 ( http: / / www.21cnjy.com )拳打死镇关西,相国寺倒拔垂杨柳,野猪林义救林冲,行侠仗义真是好汉。人物绰号、主要事迹两件或以上、一句评价,各0.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