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生物
2023.4
一、判断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1分,判断正确选A,判断错误选B。
1.机器人能演奏曲子,故为生物。( )
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
3.做凉拌黄瓜时放入调料后,不久从黄瓜里渗出水来,是因为黄瓜细胞液浓度过高引起。( )
4.早上时间紧,早餐不吃没关系,中餐多吃点补回来。( )
5.小孩吃火腿肠分泌唾液不属于条件反射。( )
二、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0分。
6.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D.水分
7.调查发现,人群中有的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如果夫妻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的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4
8.一首脍炙人口的《父老乡亲》,一句声情并茂的“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发自肺腑。根是植物吸取养分的主要器官,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成熟区
9.某同学发现花盆中的花草长势不好,就给这些花草一次性施加了很多化肥,结果花草出现了萎蔫现象。此时,艾同学采取下列哪项措施可使其恢复正常?( )
A.给花盆疏松土壤 B.向花盆中浇适量的水
C.把花盆搬到暗处 D.用塑料袋把花草罩起来
10.“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是因为萤火虫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可以发出冷光。那么其发光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是( )
A.食物的消化过程 B.体表吸收的光能
C.细胞的呼吸作用 D.水分提供的能量
11.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肺炎,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戴口罩可以有效的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气体
B.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C.戴口罩可以使人体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
D.鼻腔黏膜能分泌黏液,不仅能湿润空气还能黏住空气中的灰尘
12.玉米叶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通过叶细胞的不断分裂,形成的新的叶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10条 B.12条 C.20条 D.40条
13.仙客来因为花瓣向上折,非常像兔子耳朵的形状,因此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兔子花”。与兔子细胞相比,兔子花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和细胞核 B.细胞壁和液泡 C.叶绿体和细胞膜 D.细胞核和线粒体
14.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研究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引发疟疾的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疟原虫不会发生的生命活动是( )
A.呼吸 B.消化 C.细胞分化 D.排出废物
15.板蓝根别名大蓝根,它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它属于植物体的(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16.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是( )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体表被毛
17.按照有关规定,2017年起,长江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捞长江刀鱼.刀鱼分为很多种,浙江的海刀,安徽、江西水库的库刀,太湖、鄱阳湖的湖刀.因水质的原因,它们在外形和口味上有差异,最鲜美的当属长江刀鱼.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18.下列关于一株樱桃树和一小猪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它们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樱桃的果实和小猪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19.飞鱼是一类能在海面上滑翔的鱼。关于飞鱼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 B.身体呈流线型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C.背鳍提供游泳时的动力 D.体色背深腹浅易于隐藏
20.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几乎到处都有病菌,可为什么平时我们大多能够健康的生活呢?这与人体的免疫密切相关。下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
2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制出预防及治疗新冠肺炎的“益肺解毒汤”和“清瘟护肺汤”两个药方,对新冠肺炎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吸收汤剂中有效成分的主要器官是( )
A.食道 B.胃 C.小肠 D.大肠
22.母亲节这天,小华为妈妈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米饭、盐水大虾、红焖鱼和鸡汤。从均衡营养的角度看,还应增加的食物是( )
A.炒青菜 B.腐乳 C.糖醋排骨 D.馒头
23.中国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研究室为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准备了127种食物,以保证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的营养需求。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被航天员直接吸收的是( )
A.水、淀粉、脂肪酸 B.水、维生素、蛋白质
C.水、脂肪、无机盐 D.水、葡萄糖、氨基酸
24.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这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关于这种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的骨骼轻、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B.青蛙的后肢趾间有蹼,利于弹跳捕食
C.鱼鳃中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
D.蜥蜴头部后面有颈,利于头部灵活转动
25.科学家研发了HPV疫苗,以有效的预防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进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图为某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人乳头瘤病毒是病原体
B.女性通过接种HPV疫苗可以预防卵巢癌等其他疾病
C.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产生的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为抗体
D.宫颈癌高发年龄在45岁左右
26.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生物学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不谋而合,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主要由水蒸气、氧气、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构成
B.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简单有机物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的证据
D.“超级细菌”的出现是由于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抗药性增强
27.某同学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流情况如下,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箭头处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
A. B.
C. D.
28.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血液的组成成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错误的是( )
A.血小板能够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B.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等
C.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D.白细胞能吞噬病菌,所以白细胞越多抵抗力越强,对身体越好
29.去年年底,随着疫情的放开,很多学生感染新冠,在这特殊时期,各校都采取了线上教学。学生除了上课之外,每天还做室内课间操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此举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不对
3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水平。下列做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相符的是( )
A.禁止乱捕滥杀野生动物
B.为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大量引入一些我国没有的生物物种
C.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31.观看《流浪地球2》,当听到“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时,现场观众热泪盈眶。控制这一反射过程的是( )
A.脑干 B.大脑 C.小脑 D.脊髓
32.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夺得首金,下列关于这项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属于条件反射
B.发令声在选手的耳蜗处形成听觉
C.比赛途中,选手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
D.选手夺冠时,观众欢呼雀跃,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33.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3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3是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D.完成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5→4→3→2→1
34.一般有“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的同学,成绩都比较好,根据我们所学神经系统方面的知识,你认为其作用的原理在于( )
A.时间抓得紧,不浪费时间 B.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得到交替活动和休息
C.有良好的作息制度 D.及时强化新知识在大脑皮层中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35.中小学生要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下列不合理的是( )
A.使用公筷可以有效切断某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B.遇到烦恼时,可以采取摔枕头等方式适当宣泄
C.不吸烟、不酗酒,积极宣传吸烟,酗酒的危害
D.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多喝一些可以增强免疫力
三、识图作答题:本部分包括3题,每题5分,共15分。
36.下图是“四大家鱼”混合养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水草属于_____________,淤泥中的微生物主要属_____________。
(2)将含草鱼的一条食物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人。
(3)“四大家鱼”混合养殖在一个池塘里,其优势是充分利用水域的_____________,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4)若气温升高,藻类等植物增加,引起植食性鱼类增加,这又导致藻类等植物减少。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能力。
37.以下是李明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四个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填图一中的字母),步骤A和B滴加的液体分别为___________。
(2)在观察过程中,先看到图二a视野中的细胞A,通过操作显微镜后又看到b视野,李明同学对玻片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
(3)洋葱具有刺激性的气味,刺激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图四细胞的___________(填写图四中数字并写出名称)
(4)图四是李明在观察中绘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指出图中存在的结构错误:___________。
38.如图所示,图甲将萌发的种子装在玻璃瓶中,将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用透明塑料罩密封,二者之间用一根玻璃管连接。图乙为植物叶片的横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实验开始,将装置从阴凉处移到阳光下,由于温度升高,瓶内种子的________增强,使得________的浓度加大,这种物质扩散到塑料罩内后,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增强。
(2)叶片是光合作用最理想的场所。图乙中[②]________含叶绿体多,有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一段时间后,在塑料罩内壁出现小水珠,这些水珠来自于植物的________作用。
(4)如果将瓶内的玻璃管堵塞,塑料罩中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四、实验分析题:本部分包括2题,每题5分,共10分。
39.夏季已经到来,小龙虾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但小明听长辈说小龙虾爱吃腐烂性食物,吃了不健康。小明不相信,于是上网查找小龙虾的食性,发现:龙虾是杂食性动物,各种鲜嫩的水草、水体中的底栖动物、软体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及各种鱼、虾的尸体及同类尸体都是龙虾的饵料。
(1)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蛋白质的消化是从_____开始,其消化的最终产物进入人体后最先出现在心脏的_____。根据小明查阅的小龙虾食性资料,小龙虾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_____。
(2)小明对小龙虾喜欢吃新鲜的食物还是鱼虾的尸体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做了如下探究:
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
②作出假设:小龙虾喜欢吃鱼虾的尸体。
③设计并实施:选取若干只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相同小龙虾,分别置于大小、水量等环境状况相同的容器中,并标号为1号和2号。在1号容器中饲喂鱼虾的尸体,则在2号容器中饲喂________新鲜食物。将1、2号的小龙虾放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1、2号容器中食物的消耗情况。
④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40.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图一是小麦根的示意图,图二中A、B、C分别表示植物体内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三为小麦籽粒的结构示意图,图四是小麦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根的数量多,总面积大(如图一)。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根尖分生区________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2)自2022年入冬至2023年3月上旬以来,某地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持续性多阴寡照天气,单日平均日照时间不足2小时,其主要影响了图二中_________(填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导致小麦生长缓慢,长势较弱。
(3)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面粉主要来自于小麦籽粒中________(填图三中结构名称)。
(4)农业生产上种植密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结合图四,请简要说出种植密度为m3时最利于提高产量的理由:种植密度为m3时,_____。
(5)“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院士成功地将偃霾草的染色体导入小麦,培育出了质小麦新品种,这种变异属于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五、材料分析题:本部分包括2题,每题5分,共10分。
41.春回大地,万物生长一年中最重要的“长高黄金期”即将到来,怎样做才能科学长高呢?下图为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乐同学认为健康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值得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当参加体育活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迅速增加,血流速度加快。进行过程a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当血液由c→d时,血液的变为__________血,吸入的氧气最先到达心脏[ ]__________。
(2)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肌功能,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__________,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心脏收缩有力。
(3)小乐同学的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通过血液中血浆的运输到达肾脏。[A]__________是肾脏的基本单位,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 ]___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另外尿素还可以通过汗液排出。
42.《流浪地球》自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______,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土壤和生存空间等赖以生存的条件。其中_______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其进入生物体内是通过绿色植物的_______实现的;绿色植物通过这一生理过程对维持大气中_______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3)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_______(答一点即可)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一、判断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1分,判断正确选A,判断错误选B。。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B B A
二、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D B C C C B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C B C A D B B
题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A D C B B B C D D
36、(1)生产者,分解者 ((2)水草→草鱼
(3)空间和天然食物 (4)自我调节
37、(1)A→D→C→B,清水、碘液,清水、碘液 (2)上
(3)5液泡 ((4)没有细胞壁或者多了叶绿体
38、(1)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2)叶肉细胞
(3)蒸腾作用 (4)减弱
39、(1)胃,右心房,分解者
(2)小龙虾喜欢吃新鲜的食物还是鱼虾的尸体呢?等量
40、(1)细胞分裂 (2)B (3)胚乳
(4)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差最大,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可遗传
41、(1)动脉 3左心房
(2)4左心室
(3)肾单位 g肾小管的重吸收
42、(1)生物圈 (2)阳光 光合作用 碳—氧
(3)绿色出行、随手关灯等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38.(5分)
初二生物
(1)
姓名: 班级: 学号: (2) (3)
贴条形码区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4)
5 1 , A B 四、实验分析题:本部分包括 2 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一、判断题:本部分包括 题,每题 分判断正确选 ,判断错误选 。
1. A B 2. A B 3. A B 4. A B 5. A B 39.(5分)
二、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 26. A B C D
(2)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27.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 28.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29.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 30. A B C D 40.(5分)
(1) (2) (3)
31. A B C D
32. A B C D
33. A B C D (4)
34. A B C D
35. A B C D (5)
三、识图作答题:本部分包括 3 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五、材料分析题:本部分包括 2 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36.(5分) 41.(5分)
(1) (1) [ ]
(2) (3) (2)[ ] (3) [ ]
(4)
42.(5分)
37.(5分)
(1)
(1)
(2)
(2) (3)
(3)
(4)
第1页 共2页 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