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1 15:3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习作:家乡的风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目录
春节
01.
元宵节
02.
清明节
03.
端午节
04.
05.
其他民族节日
06.
课堂小结
1.国家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这些传统节日的日期是?
正月初一是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春分后十五天是清明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正月初一春节。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01 春节
01 春节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日期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
春节期间,各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多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元宵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02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过年期间的最后一个节日,正月又称为元月,正月十五日的晚上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把夜称为宵,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这一天人们会有丰富的节庆活动,如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赏烟花,观看舞龙舞狮等,充满浓重的节日气氛,元宵节也叫灯节,夜晚一到,到处都张灯结彩,人们会去观赏花灯,花灯式样繁多。
02 元宵节
壁灯
宫灯
走马灯
02 元宵节
动物灯
人物灯
02 元宵节
花卉灯
宫灯
02 元宵节
1.个儿高又大,脖子似吊塔。和气又善良,从来不打架(打一动物名) 。
2.脚着暖底靴,口边山胡须。夜里当巡捕,日夜把眼眯(打一动物名)
3.上下一体(打一字)。
4.外面有层皮,剥开有点红,里面装了个白娃娃。 (打一植物)
长颈鹿


花生
猜灯谜
02 元宵节
5.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打一动物)
6.独先来者是八戒 (打一字)
7.写时口要合,念它口张开,平时不露面,你笑它准来。(打一字)
乌龟


02 元宵节
舞龙和舞狮表演
02 元宵节
舞龙和舞狮表演
02 元宵节
元宵节吃什么?
那就是香甜可口的元宵,早在一千多年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北方人是把馅儿是把馅儿放在糯米粉中滚成的,而南方这边大多数是用糯米粉包成的,称其为汤圆,和团圆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03 清明节
03 清明节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清明习俗有扫墓,放风筝,荡秋千,踏青,蹴鞠,插柳等习俗。
清明节的来源是什么?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他是唯一一个在二十四节气中演变为民间节气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端午节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04 端午节
04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又被称为端阳节,龙舟节,正阳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贤臣叫屈原,他原是楚怀王的手下,后来失去重用,遭到开除然后就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看着自己的祖国遭受侵略,痛心疾首啊,在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楚国百姓知道后,哀痛伤心,纷纷涌到江边去吊唁,也有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这一习俗传承至今,就变成了端午当天吃粽子的习惯。
04 端午节
端午习俗有哪些呢?
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喝雄黄酒、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习俗。对了,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但是可以给你们涂雄黄酒,为的是图吉利,驱病邪。而吃粽子是每家每户都会有的一个习俗,端午吃粽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04 端午节
端午节中挂艾草的习俗是由于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龙舟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早在七千年前,远古先民就已经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同学们在端午节那天可以在电视上看,也可以现场去观看。
端午节香囊带在身上,传说有避邪驱瘟的意义,还有就是可以让父母给你们拴上五色线,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系线的时候,你们不能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传说,戴五色线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由此可以保安康。
其他民族节日
05 其他民族节日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也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传说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亚宜”苗族首领,领导苗民向残忍的统治者进行斗争,起义之后,义军连连获胜,一直打到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第二年的四月八日,亚宜不幸战死在贵阳。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缅怀亚宜的业绩,弘扬民族英烈的精神,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八,苗族百姓都要举行盛大隆重的一系列纪念活动。这就是苗族四月八的由来,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是苗族人民披戴银饰,穿戴新衣,从山顶、山腰、平坝向四月八节日活动场地聚集,这一天要举行傩戏、上刀梯、下火海、狮子舞、打花鼓、赛歌、吹唢呐、吹木叶、打秋跹、请求接求、武术、茶灯等优秀的民族民间文艺表演。
苗族四月八
05 其他民族节日
壮族三月三,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他的习俗很丰富,那天要吃五色糯米饭,据说吃了这种饭,人丁会兴旺,身体会健壮。抢花炮是那的一大民族特色,一个队伍有八个人,通过挡人,快冲等方式冲入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还有绣球传情,对歌传情,打铜鼓,打扁担,碰彩蛋等习俗。
壮族三月三
课堂小结
06 课堂小结
这些传统节日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这些传统节日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保护本国文化。在保护本国文化中,重要的是保护传统文化,而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和谐文化内涵,民俗通过生活事象来表现文化,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转化为日常生活和日常表演时,才会使人可感可触,生动形象,比如元宵节的灯节和舞龙舞狮。还有传统节日则将民俗事象加以集中,如每一个节日的习俗都很丰富,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像元宵节吃汤圆表示团圆。
其次,传统节日以情为纽带显示了团结的力量。它展示了浓浓的乡情、亲情或爱情。如清明节祭拜祖先,缅怀先烈,也是某些少数民族的恋爱节;端午节是已婚女儿回娘家,已订婚小伙子去岳母家拜节;元宵则是团圆节,希望家家都能团圆。
最后,传统节日以体育活动为扩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比如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能强身健体,增强团结,它积淀了浓厚的爱国热情,更是进行爱国主义的很好方式。
所以记得这些传统节日,更要有一个文化保护意识,要有民族认同感。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外来文化来势汹汹,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外国文化,要把自己的传统文化深深记在心里,因为我们的根在中国,不管是哪个民族的人,都要记住我们是中国人。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