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二学期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练习卷一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学年第二学期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练习卷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6-05 22:00:47

文档简介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下期末模拟练习卷一

考生须知:
1、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4个大题,36个小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60分;
2、答题时,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10每题3分,11-20每题4分,共70分 )
1.随着“玉兔号”月球车的成功登月,我们离月球又近了一步。假如你以后登上月球后,下列实验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特定温度计测量月球土壤温度
C.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D.用小锤敲击音叉可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2.下列说法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米/秒 B.通过家用白炽灯的电流为0.3A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应超过220V D.某初二学生的体重5000N
3.下列光的传播现象中,不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水面折枝 B.日食 C.手影 D.小孔成像
4.如图连接的实验电路,他连接这个电路依据的电路图是的(  )

A   B    C     D
5.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
A.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B.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C.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D.磁场对电流有磁力作用
6.稻田中的麻雀刚见到稻草人十分害怕,久而久之就没有什么反应了.麻雀的这种行为方式是一种(  )
A.本能行为  B.最简单的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复杂的学习行为
7.小明在河边玩时,发现水中的树木的像是一个倒影,下列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水面可看作是平面镜        B.平面镜成的像不一定是正立的
C.平面镜成的像是等大的       D.平面镜成像时,物距等于像距
8.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伤亡,其中一个原因是发生地震时没有采取合理的自救措施,若一个人在发生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下面,以下自救措施合理的是(  )
A.就地静止等待         B.大声呼救
C.使劲向有缝隙的地方钻爬      D.用硬物敲击墙壁,水管等物传出声音
9.视觉的形成部位在(  )
A.眼 B.视网膜 C.大脑 D.感受器
10.现代通信离不开电磁波。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小
C.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11.如图所示,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期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振动产生的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D.王亚平讲课时声音洪亮,说明她说话时的声音响度大
12.下列民居中,属于在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是(  )
A.墙厚窗小的民居 B.四合院 C.竹楼 D.窑洞
13.当冬天温度在0℃左右时,两个体质健康且相似的初中生,甲同学穿的衣服较多而感觉到温暖,乙同学穿的衣服单薄而感觉到冷。这是他们通过体温调节而适应环境温度的结果。在平静状态下,暴露在外的手掌皮肤温度( )
A.甲同学高于乙同学
B.乙同学高于甲同学
C.两位同学基本相同
D.两同学都比体内温度高
14.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B.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C.黑板反光--光的折射 D.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漫反射
15.关于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凸透镜
B.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远视镜片是凸透镜
C.都是凹透镜
D.近视镜片是凸透镜,远视镜片是凹透镜
16.下列关于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几个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中,一个用电器坏了,其他用电器也能工作
B.两个用电器并联接入电路中,一个用电器坏了不会影响另外一个用电器的正常工作
C.如果两个灯泡串联,则流过每个灯泡的电流大小相等
D.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上的电流之和
17.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等效替代”、“控制变量”、“模型”、“类比”等方法。下列是初中物理研究的几个实例,属于相同研究方法的有(  )
①研究同一直线上物体受力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②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类比。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④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要使用同一导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18.如图甲所示,M是一个小型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10:1,接线柱a、b接上一个正弦交变电源,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制成的传感器,R1为一定值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示数为22 V
B.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C.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阻R1的电压减小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2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为20V不变,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已知灯泡电阻为5Ω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是(  )
A.20V~4V       B.4V~20V
C.8V~20V       D.0V~20V
二、我会填(每空2分,共46分)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在光学仪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潜望镜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22.如图所示,三个电学实验中,图 装置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图—————装置能够说明电流的磁效应用的现象。
23.如图所示,为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现象:“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光的 来观察周围景物,且类似于 的装置。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如图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制作 (填“酒精”、“煤油”或“水银”)温度计时插入一段金属丝,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磁铁具有 ,将衔铁吸引过来,使电铃发出报警信号。
25.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准备研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变化规律。
(1)请将图中的未连接好的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要求:连线不得交叉;滑片向右移动,有效电阻增大);
(2)下表是该实验小组成员小兰设计的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小华选择器材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她把测量的电流值都写在草稿纸上而忘记填入记录表中,由这些数据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V;
(3)小华完成了实验1后,断开开关,将15Ω的电阻换成了10Ω的电阻,进行实验2,此时小华闭合开关,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右)移,这样做的目的是———————————。
26.王宏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听随身听,没注意对面有汽车驶来,幸亏他躲闪及时,没有酿成大祸,事后王宏同学感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非常害怕。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王宏同学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躲闪并化险为夷,这是通过人体的 的调节来完成的,同时他感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这是身体内 的调节作用。不过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的调节。
27.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1m,则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________个工件。
28.如图,是“研究电磁铁”实验的示意图,图中I1=I2>I3 ,
(1)比较图甲、图乙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
——————。
(2)比较图乙、图丙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 ——————。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29.“玉兔”号月球车如果在月球表面匀速行驶2小时,可通过的距离为0.4千米,则它的速度是 千米/时;以月球为参照物,月球车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它通过 (选填“无线电波”或“声波”)接受北京指挥中心的指挥。
三、我会分析(每空2 分,共18分)
30.如图所示是光的反射光路图,入射角是 ;∠1+∠3= 度。
31.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反射型三款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小轿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该实验选取辆的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相同;
(2)该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
(3)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填字母)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4)15分钟后研究人员发现三个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窗帘的遮阳效果好。
窗帘
普通型
加厚型
折叠反射型
温度/℃
45
40
30
3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及其电阻的关系。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不断改变Rx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得到了I与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实验中,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此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V不变。
四、我会计算(第33题8分,34-36每题6分,共26分)
33.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阻器正确连入电路(滑片向右表示数变小);
(3)实验中,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的作用。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3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题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利用热电偶可以测量温度。只要选用适当的金属作热电偶材料,就可轻易测量到从-180℃到2000℃的温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 ;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放入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 (各空格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变为零”)。
(2)针对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的大小与导线中部的温度高低、两导线接点处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否也有关?”
B.“热电偶回路中为什么有电流?”
C.“热电偶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热电偶为什么需要用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
35.如图为电路元件A和B的I-U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求:
(1)若将它们并联,接在4.0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为多大?
(2)若将它们串联,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15A,电源电压是多大?
36. 光敏电阻在各种自动化装置中有很多应用,小柯用它设计了一种“智能家居照明灯”电路,如图甲所示.(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不计)
(1)导线 (选填“A”或“B”)连接家庭电路中的火线。
(2)小柯的设计要求是“智能家居照明灯”在天暗时自动点亮,天亮时自动熄灭,那么他选择的光敏电阻阻值大小应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 。
(3)设电源电压U0不变,保持光照强度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下期末模拟练习卷一

考生须知:
1.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4个大题,36个小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60分;
答题时,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10每题3分,11-20每题4分,共7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我会填(每空2分,共46分)
21.———————— 22.—————————— 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5.(1)
(2)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8.(1) 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9.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我会分析(每空2 分,共18分)
30.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1.(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
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计算(第33题8分,34-36每题6分,共26分)
33、(1)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34.(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5.解:
36.解:
八下模拟一参考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