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学中考模拟测试卷13 含解析(满分170分)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科学中考模拟测试卷13 含解析(满分170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21 14:4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科学中考模拟测试卷13(满分170分)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5 小题,满分为 18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Na—23
5.本卷计算中 g 取 10 牛/千克。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题;共45分)
1. 小科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用到以下几个数据,其中换算正确的是(  )
A.1.6米=1.6×1000=1600毫米
B.2.8小时=2.8×3600秒=10080秒
C.45千克=45千克×1000=45000克
D.2.2升=2.2升×1000毫升=2200毫升
2.(3分)(2023七上·长兴期末)如图是生物的不同结构层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④
B.②由营养组织、上皮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
C.③是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
D.图中所表示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排列是①②④③
3. 12月23日18时12分,我国在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纬度为19.63°N。则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是(  )
A.东半球 低纬度 B.东半球 中纬度
C.西半球 低纬度 D.西半球 高纬度
4. 冬天许多家庭会采用"地暖"取暖,其原理如图所示,利用不高于60℃的热水在铺设于地板下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向室内供热。热水作为热源主要因为(  )
A.沸点高 B.密度大 C.比热大 D.熔点低
5. 下列现象中,能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  )
A.精子接近卵细胞 B.精子的头部钻入卵细胞中
C.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核相融合 D.卵细胞成为受精卵
6.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2】造成损伤
B.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C.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
D.晕车与【4】对头部位复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7. 在射箭运动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
B.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
C.飞行中,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
D.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
8. 在下面四个节日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离柯桥最近的是(  )
A.劳动节 B.中秋节 C.元旦 D.国庆节
9. 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的简易装置图。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探究水的组成
10. 与海南岛相比,义乌四季分明,气温夏高冬低。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貌 B.海陆分布 C.纬度位置 D.以上都是
11. 温州濒临东海,人们食用的海鲜中含有丰富的碘,因此很少患“大脖子病”,碘是合成某种 激素的重要成分,该激素是 (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激素
12. 如图甲所示,A和B是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带负电荷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诚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如图乙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金属棒是导体
B.验电器 B 的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
C.实验中金属棒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验电器 B 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
D.实验中金属棒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是自A 流向B
13. 如图所示的家庭照明电路中某处存在故障。电工师傅为查明故障,在保险丝处接入一只“220V,25W”的灯泡L0。当只闭合开关S、S1时,L0和L1都呈暗红色(比正常发光状态暗得多;当只闭合开关S、S2时,)灯泡L0发光,灯泡L2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
A.L2灯头接线处断路 B.L2灯头接线处短路
C.开关S2短路 D.L1灯头接线处短路
14. 某同学认为“O2”表示的意义有以下几种说法:①表示氧元素;②表示氧气这种物质;③表示1个氧分子;④表示2个氧原子;⑤表示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⑥表示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⑥
15. 在木本植物的树干上环割一周,深度至形成层,剥去圈内树皮,过一段时间可见到环割上端出现瘤状物,这种现象说明(  )
A.韧皮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B.韧皮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受阻
C.木质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D.木质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受阻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
16.(4分) 小科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   ;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
17.(4分) 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   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   形成“人工”雪。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6分)某科学学习小组选择如图 (a)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玻璃、水晶制作而成)。
(1)(2分)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a)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    (填字母)。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b)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
(2)(2分)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透镜的   的关系”。
19.(4分) 用如所示装置测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拉力F水平向左,不计弹簧测力计重,所用弹簧测力计已校零。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当F=5 N时,物体A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2分)当F=20 N时,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 N且保持不变,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20.(4分)科科同学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则此时物体在水中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21.(4分) 如图所示显示一只灰鹅在突遇强风时,身体猛然转过180°,而头部却保持正常姿态的情形。使用这种“超级扭曲”的方式能使翅膀下方空气流速   (填“大于”或“小于”)上方空气流速,从而使灰鹅受到一个向   的作用力,能迅速降低飞行高度,使飞行更安全。
22.(4分) 为了描述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我们引入电阻的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强,故其电阻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3.(6分) 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Rn-离子,则该离子核外有   个电子。该元素还可以和氢元素,氧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H2RO4,则R的化合价为   如果这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4.(4分)(2022八下·丽水期末)价类二维图反映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
(1)(2分)a点的物质类别为   ;(填“单质”或“化合物”)
(2)(2分)写出检验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
25.(6分) 请你来分析,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中的 DDT 相对浓度为 0.5×10 -6,现发现各生物体内均有不同浓度的 DDT,检测结果如下:
检测对象 A B C D E
DDT 浓度/×10-6 0.005 2.0 0.5 75.5 0.04
根据上表所列检查结果分析:
(1)(2分)这五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是   ;
(2)(2分)从表中可以看出,生物体中 DDT 浓度的积累是通过   这条途径来实现的,受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9分)
26.(12分) 小科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2分)选用器材有玻璃板、火柴、光屏(白纸)、蜡烛、刻度尺,小科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2分)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的关系。
(3)(2分)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白纸),则光屏上   (“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烛焰的像.
(4)(2分)小科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分)如图所示,魔术师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规律,创造了“空间旋转”、“飞天仙女”等节目,当演员躺在转盘上做各种动作时,观众所看到的悬在空中做优美动作的演员,只不过是躺在转盘上的演员在平面镜里的像,当然事先要在转盘前安装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如图所示,如演员横躺在转盘上,当演员的头在左侧,观众可看到演员的像是   (填“正立”、“倒立”“横躺”)的。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运用了光    原理。
27.(9分)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2分)实验开始时,小科根据甲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没有示数,则此次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小科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
(2)(2分)实验过程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选填符号)。
A.滑动变阻器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3)(2分)在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4)(2分)实验时,它选择的变阻器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10欧 0.5A B.20欧 1A C.50欧 2A
(5)(1分)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
28.(6分)如图是小王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1)(2分)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王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   。
(2)(2分)实验过程中,小王发现红色水滴移动的现象并不明显,你提醒小王可以换用更   _________(填“粗”或“细”)的玻璃导管。
(3)(2分)实验中,小王根据甲的红色水滴向右移动来判断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另一位同学小柯认为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6分)如图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1)(2分)实验一:通过观察稀盐酸与   (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现象,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2分)实验二: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   相同。
(3)(2分)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酚酞 B.CuO C.Ba(NO3)2
30.(6分)在生活和生产中,简单机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1 2 0.1 0.9 0.3 74.1%
2 4 0.1 a 0.3 83.3%
3 6 0.1 2.2 0.3 b
(1)(2分)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用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
(2)(2分)小明用图2的实验装置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记录数据如上表。
①由图2可知,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a和第3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b最接近   ;
A.1.6 85% B.2 90.9% C.1.690.9% D.2 85%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若提升同一物体时,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共5题;共40分)
31.(10分)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质量约500 kg,装有四条履带,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2。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30 km自主行走。问:(g取10 N/kg)
(1)(5分)机器人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5分)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大?
32.(6分) 海水可以“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兴趣小组同学按甲图中的步骤将粗盐进行提纯。
(1)(2分)甲图中的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乙图中的   (填序号)。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2)(2分)若要利用提纯出的精盐配制 100 克 12.5%的食盐溶液,则下仪器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字母)。
a.烧杯 b.10mL 量筒 c.100mL 量筒 d.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
33.(12分) 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源于宋代名作《千里江山图》(如图甲)。
(1)(2分)《千里江山图》色彩艳丽,璀璨夺目,这与所用矿石颜料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有关。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利用赭石炼铁,主要反应原理是Fe2O3+3CO2Fe+3CO2,其中属于还原剂的是   。
(2)(5分)实验室可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A为尾气处理装置,它具有吸收CO2与收集CO的功能,请画出两根导管a、b在瓶A中的部分。
(3)(5分)丙图是玻璃管中氧化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请画出生成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坐标。
34.(7分) 在学习了电功率后,老师布置作业:根据图甲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制作“电子密度计”。大家一起讨论制定了如表1的项目成果评价表。
表1项目成果评价表
指标 待改进 良好 优秀
读数次数 2次以上(3次) 2次(5分) 1次(10分)
刻度 无规律(3分) 有规律但不均匀(10分) 有规律且均匀(20分)
(1)(1分)设计产品:某小组设计的“电子密度计”模型如图乙,力敏电阻RF上放置质量忽略不计的轻质容器,RF的阻值随压力F的变化值如表2所示,报警器A的规格如表3所示。闭合开关S,往容器中不断加入被测液体,直至报警器A恰好报警,此时容器内液面对应的右边刻度即为被测液体的密度值。该“电子密度计”工作时,随着容器内液体逐渐增多,通过RF的电流大小变化是   。 (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2)(5分)表2电阻RF的阻值随压力F的变化
压力F (牛) 0 0.5 1 2 4 5 7
RF阻值(欧) 30 20 14 10 6 2 1.8
表3报警器A的规格
指标 电阻 报警时的功率
报警器A 10欧 ≥2.5瓦
调试产品:电源电压U=12伏,轻质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高为10厘米。
①结合表3,请计算报警器A发出报警的最小电流是多少安?
②请通过计算说明该“电子密度计”右边刻度能测量的最小密度值。(g=10 牛/千克)
(3)(1分)评价产品:依据评价表,评价本作品的得分,并简要说明评分依据:   。
35.(5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大陆位置的迁移。
材料二:澳大利亚大陆上有许多十分独特的生物,如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哺乳动物都属于有袋类动物,它们总是让产下的幼崽继续待在母亲腹部的囊袋里发育成长,而在其他大陆上几乎不存在有袋类动物。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推测澳大利亚大陆的许多独特物种形成的原因,并作简要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B
单位换算时,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时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在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即换算成的单位,要写在进率的后面。
A.换算过程中应该有单位毫米,故A错误;
B.小时化秒,为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3600,将换算成的单位秒写在进率3600的后面,故B正确;
C.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应该是克,故C错误;
D.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毫升,故D错误。
故选B。
2.A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五大组织:分别是分生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五大组织;细胞是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A.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①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④,A正确;
B.②是果实, ②由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 ,B错误;
C. ③是组织,由许多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C错误;
D.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④细胞→③组织→②器官→①植物体,D错误;
故答案为:A.
3.A
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20°W-180°-160°E);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20°W-180°-160°E);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0-30°是低纬度,30°到60°是中纬度,60°到90°是高纬度; 文昌卫星在我国,我国在东半球,从纬度上看属于低纬度,所以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是东半球,低纬度;
故答案为:A.
4.C
根据公式Q=cm△t分析判断。
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而水是自然界中比热容最大的物质,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放出的热量最多,采暖效果最好。
故选C。
5.C
此题考查受精的本质。
受精作用实质是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的过程。C正确;
故答案为:C.
6.C
图中:1、外耳道2、鼓膜3、听小骨、4半规管5、听神经6、耳蜗。
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2】鼓膜造成损伤,A正确。
B: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B正确。
C: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不是在【6】耳蜗形成的,C错误。
D:【4】表示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与晕车等有关,D正确。
故选C。
7.A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改变物体的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即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B.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即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飞行中,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即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即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则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
故选A。
8.A
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
5月1日劳动节,而6月22日左右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太阳直射点位置离柯桥最近的是劳动节,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D
根据对水的电解实验的认识判断。
根据图片可知,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则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水的组成,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0.C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季风,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人为因素等;
与海南岛相比,义乌四季分明,气温夏高冬低。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故答案为:C.
11.C
胰岛素是用来调节血糖的;生长激素促进人的生长和发育;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素会扩张通往皮肤肌肉的血管;
碘是合成某种激素的重要成分,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故答案为:C.
12.D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根据电荷的移动方法判断;
(4)在物理学中,将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A带负电荷,即由多余的电子;B不带电,即没有多余的电子。二者比较可知,A电子较多,则电子会通过金属棒移动到B上面,那么电流方向从B到A,故D错误符合题意;
因为金属棒有电流经过,所以它是导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验电器B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金属箔片张开,故B、C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D。
13.B
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相同,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A.只闭合开关S、S2,灯泡L0与L2串联。如果L2灯头接线处断路, 那么L0也不会发光,故A不合题意;
B.只闭合开关S、S2,灯泡L0与L2串联。如果L2灯头接线处短路,那么只有L0接入电路,此时它两端的电压为220V,可以正常发光,故B符合题意;
C.开关S2短路时,它只是失去控制作用,此时灯泡L0与L2串联。由于它们两端的电压都小于220V,因此发光比较暗,故C不合题意;
D.当只闭合开关S、S1时,L0和L1串联。如果L1灯头接线处短路,那么L1不会发光,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4.B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O2”表示的意义如下:表示氧气这种物质;表示1个氧分子;表示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故②③⑥正确。
故选B。
15.A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位于树皮和形成层之间。筛管起输导作用,向下运输有机物。据此答题。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因此将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在向下运输,就在切口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
故选A。
16.9∶4;4∶9
根据图像提取相关信息,然后根据分析计算即可。
(1)根据可知,当体积相等时,质量与密度呈正比。根据表格可知,当甲和乙的体积都为5cm3时,甲的质量为9g,乙的质量为4g,则甲和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9g:4g=9:4;
(2)根据m=ρV可知,当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呈反比。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ρ乙:ρ甲=4:9。
17.凝华;凝固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向外放热;
(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向外放热,据此解答。
(1)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2)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凝固,形成“人工雪”。
18.(1)A、C;短
(2)材料
(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的器材。根据甲与乙图,分析凸透镜的焦距与凸度大小的关系;
(2)根据A、B两图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1)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应该控制透镜的材料相同而改变凸度,故选AC。根据甲、乙两图可知,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2)根据图片A、B可知,两个透镜的凸度相同而材料不同,那么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透镜的材料的关系”。
19.(1)0
(2)水平向左
(1)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它受到的摩擦力。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确定B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1)B在A上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平衡力,即测力计的拉力和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为0N。
(2)B在A上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方向相反。因为拉力水平向右,所以B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20.1;沉底
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再与重力比较,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在水中的状态。
根据题意可知,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100×10-6m3=1N;
物体的重力G=mg=0.12kg×10N/kg=1.2N;
即浮力小于重力,
那么物体在水中沉底。
21.大于;下
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灰鹅要降低飞行高度就必须受到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即使翅膀上方的压强大于下方的压强,那么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空气流速。
22.阻碍作用;增大
根据电阻的定义分析解答。
为了描述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我们引入电阻的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强,故其电阻会增大。
23.m+n;+6;32
(1)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
(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1)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m。Rn-离子是原子得到n个电子形成的,那么此时离子核外电子数为:m+n。
(2)在化学式 H2RO4 中,H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2)×4=0,解得:x=+6。
(3)这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那么得到:98=1×2+y+16×4,解得:y=32。
24.(1)单质
(2)CO2+Ca(OH)2=CaCO3↓+H2O
(1)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根据图片确定该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的规律推算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从而写出对应的化学式,确定其检验方法即可。
(1)根据图片可知,a点时该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物质类别为单质;
(2)设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mOn,O的化合价为-2,X的化合价为+4,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4)m+(-2)n=0,解得:m:n=1:2,则化学式为XO2,那么为CO2;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5.(1)A→E→C→B→D
(2)食物链;D
(1)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生产者。
(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几种生物体内DDT浓度由少到多依次是A、E、C、B、D,因此,这五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是A→E→C→B→D。
(2)生物体中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食物链这条途径来实现的,从表中可以看出,D的营养级别越高,所以其体内DDT浓度越大,受害最严重。
故答案为:(1)A→E→C→B→D
(2)食物链:D
26.(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像和物的大小
(3)不能
(4)不变
(5)正立;直线传播
(1)玻璃板是半透明的,虽然成像没有平面镜清晰,但是能够透过它看到后面的蜡烛,从而找到前面蜡烛像的位置;
(2)只有两段蜡烛完全相同,蜡烛才能与像完全重合,从而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3)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能成在光屏上。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解答;
(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解答。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分析解答。
(1)选用器材有玻璃板、火柴、光屏(白纸)、蜡烛、刻度尺,小科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白纸),由于成的是虚像,因此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烛焰的像.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的大小只与物体大小有关,与距离无关,则:小科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保持不变。
(5)根据图片可知,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则演员在水平方向横躺时,它与镜面夹角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此时像也与平面镜成45°,即此时演员是正立的。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运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7.(1)R断路
(2)B
(3)
(4)C
(5)电压
(1)在探究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如果定值电阻R断路,那么此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很小。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则电压表几乎全部分得电压,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2)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然后记录对应的电流,则在实验中,要不断的调节变阻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为止。
(3)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解答。
(4)根据乙图确定电压表的示数和通过电路的电流,然后根据U变=U总-U计算出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后根据计算出变阻器的最小阻值。
(5)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和欧姆定律U=IR分析即可。
(1)实验开始时,小科根据甲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没有示数,则此次电路的故障可能是R断路,小科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
(2)实验过程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电压表的示数,故选B。
(3)电压表应该与定值电阻R并联,且“-”接线柱与R左端的接线柱相连,“3”接线柱与R右端的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4)根据图乙可知,电压表保持不变的示数为:U=IR=0.2A×10Ω=2V;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变=U总-U=6V-2V=4V;
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
实验选用变阻器接入的最小阻值为:R滑=2R=2×20Ω= 40Ω;
故选C。
(5)乙图中阴影部分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图中横轴表示电阻,纵轴表示电流,则阴影面积S=U=IR,因此表示的科学量是电压。
28.(1)避免种子中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对实验造成干扰
(2)细
(3)不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闭装置内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不变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图中两个装置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一段时间后,由于甲瓶中的种子在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乙瓶由于煮熟的种子,红色水滴变化不大,因此乙装置起到对照作用。
(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王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避免种子中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对实验造成干扰。
(2)实验过程中,小王发现红色水滴移动的现象并不明显,你提醒小王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导管。
(3)实验中,小王根据甲的红色水滴向右移动来判断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另一位同学小柯认为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
该想法不正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闭装置内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不变。
29.(1)氢氧化铜
(2)Ca(OH)2粉末的质量
(3)A;B
(1)根据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分析;
(2)根据酸和碱放热及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3)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分析。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加入盐酸,通过观察氢氧化铜可与盐酸反应蓝色沉淀溶解,由此可判断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2) 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由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可知,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Ca(OH)2粉末的质量 ;
(3)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若加入酚酞呈无色,则可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A正确;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加入氧化铜,固体不溶解,则可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B正确;硝酸钡与硫酸和硫酸钠都能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无法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C错误。
30.(1)右
(2)C;变大
(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①根据图片确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第2次实验中测力计的示数a。根据公式计算第3次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②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对物体做有用功,对动滑轮做额外功,因此动滑轮的重力越小,做的额外功越小,则机械效率越大,据此分析解答。
(1)根据图1可知,杠杆的右端上翘,说明右端轻,因此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
(2)①根据图2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第2次实验中测力计的示数a=1.6N。
第③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选C。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若提升同一物体时,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31.(1)解:G=mg=500 kg×10 N/kg=5 000 N
(2)解:F=G=5000 N,S=0.4 m2,
p= =1.25×104Pa
(1)根据G=mg计算出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2)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即F=G,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它对冰面的压强。
32.(1)CBA;滤纸破损了
(2)acde
(1)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分析解答。如果滤纸破损了,那么无论过滤多少次,滤液也不可能清澈起来。
(2)根据配制一定溶质分数溶液的实验过程判断。
(1)将含有泥沙的粗食盐加水溶解变成含有泥沙的混合物,则①为溶解。将含有泥沙的混合液进行过滤,从而得到泥沙和滤液,则②为过滤。对滤液进行加热结晶,从而得到精盐,则甲图中的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乙图中的CBA。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了。
(2)在配制实验溶液的过程中,将结晶出的食盐倒入烧杯备用。然后用100mL量筒和滴管量取水87.5mL,倒入烧杯中,最后用玻璃棒搅拌,直到全部溶解即可,故选acde。
33.(1)CO
(2)
(3)
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时CO属于还原剂,尾气中因含CO不能排放空气中,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收集CO,除杂时气体长导管进,排液体收集气体时长导管排出液体及反应时氧化铁质量减少,铁质量增加分析。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时CO属于还原剂;
(2)A处理尾气是采用排出氢氧化钠液体收集CO,因CO密度小于氢氧化钠液体,所以液体应长导管排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A装置还可吸收二氧化碳,会使药品充分接触,气体应长导管进入,由此画出图示即可;
(3)该反应条件需高温,当温度达到反应条件时,氧化铁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而减小,最终完全反应,由铁元素守恒可知,16克氧化铁反应后生成铁的质量为,则铁的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至11.2g时保持不变,由此画出图像。
故答案为:(1)CO;(2);(3)。
34.(1)变大
(2)①解:当A报警时,PA=2.5瓦,I2== =0.25安;I=0.5安
②R总= = =24欧RF=24欧-10欧=14欧读表:F=1牛;
m= = =1牛/10牛/千克=0.1千克=100克,液体的体积在0-100厘米3之间
ρ最小===1克/厘米3
答:该“电子密度计”右边刻度能测量的最小密度值为1克/厘3
(3)20分,因为一次就可以读数据,得10分;shρ液=100克,ρ液与h成反比,刻度不均匀但有规律,得10分
(1)根据表3确定报警器A报警时的电阻和电功率,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发出报警时的最小电流;
(2)根据图片可知,报警器A和压敏电阻RF串联。首先根据 计算报警时的总电阻,再跟机RF=R总-RA计算出报警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接下来根据表2确定此时的压力,也就是液体的重力。接下来根据计算出液体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液体的密度。
(3)可从是否一次度数和刻度是否均匀两个角度进行评分。
(3)依据评价表,评价本作品的得分:
①因为根据容器上的刻度一次就可以读数据,得10分;
②根据m液=ρ液V=ρ液sh=100克可知,ρ液与h成反比,刻度不均匀但有规律,得10分。
因此一共20分。
35.大陆的漂移使得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隔离,很久以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随着大陆的漂移,物种内的不同群体彼此也就失去了联系,被相互隔离开来,各自开始沿着不同的方向进化。而澳大利亚大陆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进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合理即可)
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种群中不利的变异个体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缓慢进化。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 。
大陆的漂移使得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隔离,很久以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随着大陆的漂移,物种内的不同群体彼此也就失去了联系,被相互隔离开来,各自开始沿着不同的方向进化。而澳大利亚大陆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进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
故答案为: 大陆的漂移使得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隔离,很久以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随着大陆的漂移,物种内的不同群体彼此也就失去了联系,被相互隔离开来,各自开始沿着不同的方向进化。而澳大利亚大陆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进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