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课教案
我是少年阿凡提
课题 我是少年阿凡提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唱歌课 教具 钢琴、课件、铃鼓2个、双响筒2个、饼干盒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感受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会用用欢快、风趣的情绪演唱。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唱准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和升1。过程与方法目标:3.以听、看、舞、唱、演、奏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知器官,感受新疆歌曲风格。4.让学生用模仿演奏、舞蹈等多种形式丰富歌曲表演,初步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学习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感受新一代少年活泼向上、有正义感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
教材分析 《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歌曲为二四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刻画了欢乐风趣的阿凡提形象以及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怒之情。第二乐段以连续密集的节奏音型出现,配以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啦啦啦”“来来来”更鲜明地表现了主人公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唱出了新一代少年阿凡提自豪、欢乐的心情。
重点难点 1.用模仿演奏、舞蹈等形式对歌曲进行表演。2.准确表现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升1和下滑音记号。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起始部分 一、欣赏和表演导入 1、师生律动(音乐为《我是少年阿凡提》的伴奏。)2、刚才表演的这几个动作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内容:是新疆舞。3、介绍新疆风俗,媒体出示“阿凡提”画像,学生认一认。4、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熟悉旋律巧问激趣音乐答疑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课件伴奏课件播放《阿凡提之歌》和出示“阿凡提”画像。
形成部分 二、准备活动 1.跟阿凡提去新疆:快快骑上阿凡提的小毛驴,我们出发吧!快乐的歌声(指导学生:注意轻声、跳跃地演唱)2/4 6 6 6 6 6 | 6 7 1 7 6 | 2 2 2 2 啦啦啦啦 啦 啦啦啦啦 啦, 唻唻唻唻2. 1 | 7 1 7 6 || 唻 唻 唻唻唻 唻。冬不拉介绍和演奏活动师:来到了乐器坊。教师介绍冬不拉,放冬不拉演奏视频,背景音乐为歌曲伴奏。教师带领学生来模仿冬不拉演奏,同时熟歌曲旋律,为最后的表演做铺垫。新疆手鼓的介绍和演奏活动 在情境中自然地教会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一边了解新疆特色乐器,一边更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培养学生内心的节奏感 课件播放“快乐的歌声”播放冬不拉演奏视频播放手鼓演奏视频
三、新歌教学 1、导入新歌2、初听范唱3、第二次听教师范唱(师唱生拍)确认拍号和体会强弱规律。分析歌曲情绪:诙谐、欢快。4、用“lu”模唱,提示学生轻声高位置的演唱,并初步表现歌曲自豪、欢乐的情绪。5、跟琴慢唱,及时纠错解决难点。找出有节奏有困难那一句歌词——“我可对他不客气”。(注意休止符、附点和切分音节奏)6、歌曲情绪处理。7、教学升记号和下滑音记号 情境导入初步感受环境教育再次聆听分析歌曲情绪学会正确的歌唱方法针对学生实际困难进行教学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这些记号和节奏中感受新疆风格并用歌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出示课本中三幅图片出示重点句出示歌谱伴奏音乐
拓展部分 四、拓展部分 1.师:听听阿凡提怎么评价的:“会唱歌在我们新疆不算厉害,我们新疆人可是个个能歌善舞,拿起乐器就能弹的。你们行吗?”师:阿凡提面前可不能丢脸,大家商量一下怎样给阿凡提露一手吧!(师生共同商议)2.学生分成冬不拉表演组、手鼓组、舞蹈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排练,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演出:教师介绍担任演出的小组分工,并宣布演出开始。(各组共同合作表演) 表演动员个个有任务,人人都参与发挥特长,培养团队合作。充分利用身边“乐器”—音乐书和身体,让表演更丰富。 音乐书当手鼓、弹舌模仿毛驴蹄声、铃鼓、双响筒
结束部分 五、小结部分 1.(预案)谈谈收获:师:今天的新疆歌舞之旅已经接近尾声,大家学到了哪些音乐知识?(生答)2.(预案)游戏挑战: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两个课外的游戏挑战。a、填词游戏:在你们周围有破坏环境的不良现象吗?在“谁要×××,谁要×××,谁要×××××”处创编歌词唱一唱。b、演一演:自己用饼干盒制作成手鼓,给你的家长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 。一边演唱一边用手鼓伴奏哟!3.阿凡提告别:(在歌声中走出教室) 回顾本课内容大胆创编歌词学会自制乐器,锻炼表现能力在音乐中愉快的结束本课 饼干盒盖课件伴奏
板书设计 我是少年 轻声、跳跃 活泼、诙谐下滑音记号 切分音节奏 升记号
课后记 《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曲调诙谐、欢快,很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一听歌曲的旋律就非常喜欢。在歌曲教学上主要以听觉感受为主。这节课的导入部分很重要。在歌曲导入时,我跟着音乐表演了一段新疆舞,学生跳的很认真,也很开心。课堂气氛在此时就已达到了一个兴奋点,我和学生之间此刻完全没有了距离感。借此再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时,学生的发言就非常的积极了,而且很快投入到课堂中了。上这节课之前,我担心的是学生对新疆歌曲节奏很难把握,还有能否唱准变化音,我在想怎么能用新颖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去学习,我设计了老师先范唱让学生去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绪,再讲解乐理知识,再复听,最后学习歌曲,循序渐进的方法,效果明显,课堂效果好。在学习《我是少年阿凡提》时,结合下滑音、升记号和切分音节奏,我给学生讲解新疆歌曲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的听唱,模仿, 节奏掌握得不错, 小毛驴滑了一跤的比喻,让下滑音很有童趣,课堂乐器——竖笛的运用让学生把变化音唱的很准,学生学得非常高兴!总的来说,这节课我感觉课堂气氛还不错。创设了一个跟着阿凡提到新疆去了解民族风情的情境。学生在整节课上,表现了很大的热情,学习过程中都非常的积极主动,乐于参与。尤其形成部分,舞蹈特长的学生跳舞,节奏感好的学生演奏打击乐器,其余学生担任演唱任务和手鼓冬不拉的演奏任务(手鼓用音乐书代替,冬不拉演奏用空手的动作来模仿),同学们人人参与表演,课堂气氛掀起高潮。只是在表演中,各小组学生的合作显得有点凌乱,经常的训练,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我渴望进步,也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