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总复习丛书第二部分热点冲刺篇 热点八 新疆问题和丝绸之路经济带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总复习丛书第二部分热点冲刺篇 热点八 新疆问题和丝绸之路经济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06 16: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年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总复习丛书第二部分热点冲刺篇
热点八 新疆问题和丝绸之路经济带
【热点链接】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在介绍2014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基础合作新空间。21·cn·jy·com
【相关考点梳理】
一、新疆问题
1.新疆在汉朝时称“西域”,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国与中原的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机构。2-1-c-n-j-y
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清朝中期,乾隆帝派兵入疆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之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打败阿古柏政权,收复除伊犁以外新疆地区;1881年,清政府从俄国手中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21*cnjy*com
5.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二、丝绸之路
1.概念: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纺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到达西亚,再转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就是丝绸之路。
2.开通:张骞通西域后。
3.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4.地位: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经济的交流通道,还是中外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如:中国向外输出的商品有纺织品、铁器、丝绸等,输入的商品有良马、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桃等;中国外传的科技文化有冶铁和凿井技术等,传入的有佛教、魔术、乐舞、雕塑等。
5.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重要问题探究】
1.乌鲁木齐“5.22”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1)这是一起由境内“三股势力”精心策划,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2)严重侵害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权。给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新疆经济发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企图把新疆从祖因的怀抱中分裂出去。
2.“5.22”暴力犯罪事件为什么会遭到新疆各界群众、海内外华人华侨强烈谴责?
(1)“5.22”暴力犯罪事件严重侵害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破坏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不得人心;(4)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果断平息“5.22”事件并从重从快处置事件的犯罪分子说明了 什么?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
(2)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稳定压倒一切。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的基本方略。
(4)我国法律体现人民意志,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的途径来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4.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民族团结 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党的民族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加快少数民族和民 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4)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6.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1)经济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实施“援藏工程”; 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等.)21教育网
(2)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如:在全国人大、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一定比例;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文化方面;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如:各民族均可使用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 “新疆班”等)
7.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党和固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少数民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和全国人民团结互助大力支持等。
8.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等。
(4)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集中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9.为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2)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3)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4)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实现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来源:21cnj*y.co*m】
10为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可开展活动有:
(1)召开“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
(2)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
(3)传唱民族团结歌曲;
(4)出以“民族团结教育”主题黑板报、手抄报、图片展。
11.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标见语:
(1)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3)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4)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5)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6)56个民族是一家,我们心相连、血相通
12、怎样认识对口支援新疆建设活动?
(1)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这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3)这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4)这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体现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3、为什么要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1)是坚持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的要求;
(2)是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3)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4)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模拟演练】
一、选择题
1.新疆成为我国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曹魏
2.18世纪中期,派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3.19世纪70年代,打败阿古柏政权,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二、改错题
4.18世纪后半期,清政府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管辖。
错误: 订正:
5.西汉时,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洛阳。
错误: 订正:
三、材料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维吾尔族居住在新疆天山南麓,信仰伊斯兰教,清朝称之为回部。18世纪中期,曾参与准噶尔贵族叛乱的回部贵族小和卓怂恿其兄大和卓发动叛乱。
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占据天山南北许多地方。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新疆局势处于危急中。21cnjy.com
——摘自北师大版式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版权所有:21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四:2014年5月22日7时50分许,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早市发生一起爆炸案。初步掌握情况为,暴徒驾驶2辆车冲破防护隔离铁栏,冲撞碾压人群,引爆爆炸装置,造成31人死亡,94人受伤。2014年5月23日,案件告破。实施此案的暴恐团伙共有5名成员,4名现场实施犯罪的暴恐分子当场被炸死,参与策划的另一名暴恐团伙成员努尔艾合买提·阿布力皮孜于5月22日晚在新疆巴州被抓获,死亡暴恐分子的身份已经DNA检验认定。
——摘自360百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于哪一朝代?贡献最大的是那一历史人物?他当时到达的目的地是哪里?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清朝政府处理新疆危机、加强统治的具体措施。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哪项基本政治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2·1·c·n·j·y
(4)阅读材料四之后,你有何感受?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7.2014年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一起严重暴力恐怖爆炸案,上午7时50分许,暴徒驾驶两辆无牌汽车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一早市冲撞碾压群众,并引爆爆炸装置,造成31人死亡,90余人受伤。乌市暴恐案发生后,习近平主席迅速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也作出指示,要求迅速破案,严惩暴恐分子。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已带领工作组赶赴新疆指导案件侦办和处置工作。国际社会也纷纷对乌鲁木齐暴恐爆炸案作出反应,纷纷谴责这一暴力。我市某校九年级学生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主题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小华同学收集了以下四幅图论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不符合主题的是哪一幅?21·世纪*教育网

图一:西汉疆域 图二:唐朝前期疆域 图三:清朝前期疆域 图四: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
(2)小明同学想寻找18世纪和19世纪新疆是中国领土不要分割的一部分的证据,去找不到,请向他提供有力证据。www-2-1-cnjy-com
(3)小红同学想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请你告诉她。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感受。
8.2014年3月5日,李克强在介绍2014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基础合作新空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新疆正处在陆上丝绸之路枢纽地带,18世纪中期,此地发生了一起企图分裂国家的叛乱活动,乾隆帝派兵平叛之后,清政府在此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19世纪70年代,哪一位民族英雄收复新疆?www.21-cn-jy.com
(3)重走丝绸之路,你认为我们今天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何重大意义?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BDC
二、4.西域都护 伊犁将军 5.洛阳 长安
三、6.(1)朝代:西汉(或汉朝)。人物:张骞。目的地:西域。
(2)措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收复新疆,设立新疆行省。
(3)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出处:21教育名师】
(4)感受:乌鲁木齐暴恐分子的行为属于恐怖事件,它给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威胁到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新疆的社会治安,我们应该坚决予以回击,支持政府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做法,维护各族人民的利益。  21*cnjy*com
(5)认识:自古以来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2分)(答案能围绕“国家统一、分裂不得人心”等有关内容作答的给2分)
8.(1)张骞。
(2)伊犁将军;左宗棠。
(3)意义:促进沿途经济的发展;弘扬丝路文化;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等。
注意的问题: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沿途历史文物古迹之间的关系,不能以破坏历史文物古迹为代价来求得一时经济的发展;要做好沿途的绿化工作,建设丝路绿色经济;要坚决打击沿途民族分裂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