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毁,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这反映了近代非洲经济的特点有( )
①传统经济遭到破坏②近代工业迅速发展③产业结构单一④经济具有依附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853-1856年,在英、法、土三国对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为了筹措经费,土耳其向英、法借债,并以关税等收入作为抵押,同时,允许欧洲列强有权占有不动产、在土耳其修建铁路、开设银行等。这说明
A.土耳其经济呈现半殖民地化趋势
B.土耳其通过经济改革完成工业化
C.英法帮助土耳其摆脱俄国赢得独立
D.克里米亚战争后土耳其被彻底肢解
3.1815年后的60年里,欧洲国家间没有发生重要的殖民地争夺,当时很多社会集团对海外殖民地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1870年或1880年左右,殖民地问题再次凸显出来,到1900年,“先进国家”瓜分了大半个世界,把这些地区变成了殖民地、保护国或势力范围。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殖民国家的军事实力得到加强 B.列强开始重视争夺海外商品市场
C.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统治和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属于殖民统治和掠夺的影响是
①使亚非的绝大多数地区和拉丁美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②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③造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④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张与争夺,也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据统计,非洲国家的边界44%是按照经纬线来划分的,例如埃及和苏丹边界的一部分就是沿着北纬22度线来划分的;30%的国界使用的是直线或者几何方法来划分,例如阿尔及利亚与尼日尔和马里的国界线。这种边界划分方法源于
A.各国的地理特点 B.非洲的种族分布 C.近代的独立运动 D.西方的殖民统治
6.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规定: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一规定旨在( )
A.维护非洲各国的独立和完整 B.协调列强瓜分非洲的矛盾
C.缩小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差距 D.镇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7.在1859-1905年间,印度社会出现的对未来发展影响最大的变化是( )
A.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英王成为印度女皇,对印度直接统治
C.英国实际上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D.印度资产阶级政党成立并领导反英斗争
8.如表是1800年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主要人口情况统计表,由此推断
西班牙人(西班牙本国出生) “克里奥略”(殖民地出生的白人) 印第安人 黑奴 “梅斯蒂索”(白人与印第安人混血) “穆拉托”(白人与黑人混血) 其它混血
数量 约30万人 约300万人 约1000万人 约80万人 无法统计 无法统计 无法统计
从事行业 政府官员 矿山大农场、文化、教育等 最底层工作 最底层工作 无法统计 无法统计 无法统计
A.殖民地的白人都享有政治权利
B.社会阶层固化客观上推动了美洲民族独立
C.克里奥略是政治经济文化精英
D.西班牙对殖民地的人口实际情况非常重视
9.1884年柏林会议规定:"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这一规定( )
A.加速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 B.开启了非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C.维护了非洲各国的根本利益 D.解决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矛盾
10.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欲望的恶性膨胀 B.工业革命后各国需要更大市场
C.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 D.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
11.据统计,非洲国家的国界约有44%是依据经纬线划定的,约30%是用直线或曲线等几何方法划定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次会议有关
A.1919年巴黎和会 B.1884年柏林会议
C.1943年开罗会议 D.1945年雅尔塔会议
12.下图1、2、3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
图1 图2 图3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13.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阶段过渡,它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还要求把过剩资本输往海外,因而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这反映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B.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需要
C.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D.资本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4.自16世纪起,欧洲、美洲、非洲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变化,这三大洲的人口数量在世界的人口比重也在变化。据如表,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1650年 18.3% 18.3% 2.4%
1750年 19.2% 13.1% 1.6%
A.天花、麻疹等疾病的肆虐 B.全球物种的大交换
C.资本原始积累早期殖民扩张 D.价格革命的客观作用
15.下面是某位同学课堂笔记的一部分。据此推断,这一课的主题可能是
A.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B.世界由分散孤立到开始连成整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交通工具的演变,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请根据下列交通工具演变图,简述近代史上交通工具所使用动力的演变过程,概括影响交通工具演变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17.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殖民地的掠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原棉、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运回的象牙和黄金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运输奴隶航行一次的纯收入,经常能达到投资的10倍以上。……1783年至1793年的10年间,仅利物浦的船只就贩运了900趟奴隶,净赚1200万英镑。
材料二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德]马克思《资本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
(2)材料二中,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评价突出强调了哪一方面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殖民主义作何评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据材料“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可知,非洲的近代工业非常落后,②错误,由材料“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毁”可知传统经济遭到破坏,“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可知,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具有依附性,①③④正确,B项正确;因为非洲的近代工业非常落后,②错误,排除A项、C项;非洲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具有依附性,但近代工业非常落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据材料可知,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土耳其以关税等收入作为抵押向英、法借债,允许欧洲列强有权占有不动产、在土耳其修建铁路、开设银行等,这反映了土耳其的国家财政被英法控制,并丧失了铁路建筑权等,呈现半殖民地化趋势,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土耳其经济改革,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战争结果,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土耳其被肢解,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3.C
【详解】材料展现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其主要原因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世界的掠夺进一步加剧,C项正确;殖民国家的军事实力得到加强,同样是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工业革命后,列强就重视争夺海外商品市场,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材料现象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由材料可知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由此造成了①亚非的绝大多数地区和拉丁美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②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③造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④还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扩张与争夺,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项;其他A、B、C三项均不全面,故排除。
5.D
【详解】19世纪末,西方国家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幅提升,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进一步殖民扩张,而各方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有鉴于此,1884年11月15日至1885年2月26日,英、法、荷、西、葡、意、奥匈、丹麦、美国等15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在地图上划定了他们各自在非洲地理上的界限,西方殖民者忽视非洲当地地形地貌等自然边界,也未顾及部族、宗教、语言、传统习惯和民族矛盾等人文边界,多以经纬线来划分非洲国家的边界,因此原本融为一体的非洲,被列强瓜分得支离破碎,D正确;ABC不是题干中这种边界划分方法的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
6.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884年的柏林会议确认了“有效占领”原则,规定“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一规定确立了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有利于解决争议和避免冲突,协调了列强在非洲因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产生的矛盾,B项正确;“有效占领”原则公开承认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瓜分非洲的合法性,柏林会议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殖民地问题,而非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亚洲和拉丁美洲,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下半期,印度产生了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领导了一系列争取民族自治、民族独立的斗争,对印度未来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故选D;18世纪中期,印度开始逐渐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排除A;BC两项都是印度殖民地进一步加深的表现,不是对印度社会未来发展影响最大的变化,排除。
【点睛】
8.B
【详解】材料表格反映了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主要人口情况,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西班牙人及“克里奥略”主要从事政府官宪、矿山农场、文教等重要行业,印第安人和黑奴从事最底层的工作,这种社会阶层固化是西班牙殖民侵略的结果,必然激化民族矛盾,从而客观上推动了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主要人口从事的行业,没有提及政治权利,排除A项;克里奥略从事矿山、农场、文教等重要行业是利用自己的殖民优势和特权强行所得,并非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精英,排除C项;西班牙对殖民地的人口实际情况的重视程度与材料中西班牙殖民侵略的主旨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和材料可知,1884年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瓜分非洲的国际会议,列强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协议。其中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该规定和该会议旨在协调列强殖民扩张中的矛盾,从而加速了列强对非洲的瓜分,A项正确;这一规定是为了对非洲进行瓜分,并没有开启非洲独立运动的序幕,更不是维护非洲各国的根本利益,排除BC项;这一规定是协调了列强殖民扩张过程中的矛盾,并没有解决,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后,需要更多的市场是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原因,B选项正确;资产阶级欲望膨胀,不是列强向外寻求市场的主要原因,A选项错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同列强向外扩张一样,都会导致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 CD两选项错误。
1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国家和地区的边界大部分是人为划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划分势力范围,进行殖民掠夺造成的。为解决掠夺中的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1884 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经过激烈争夺,达成“有效占领”原则,即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会议还决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因此,这次会议也是一次“地图上作业”的会议,所以B项正确;1919年巴黎和会是一战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943年开罗会议和1945年雅尔塔会议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讨论二战后世界相关国家领土范围等事宜的会议,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漫画中两个人的对话,主要意思是凡是运到纽约的商品,无论距离多远,必须由英国船只运输,这与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密切相关。1651年,英国政府针对荷兰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这些规定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危及荷兰的海上利益,故本题答案选B。ACD的表述与题干不吻合。
【考点定位】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
1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生产力发展的结果,C正确;垄断组织的出现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A排除;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排除;资本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表现之一,D排除。故选C。
14.C
【详解】从表中数据来看,1650~1750年非洲与美洲的人口数量在一百年里没有增长反而下降,而欧洲人口均有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非洲人口停滞的根源在于罪恶的黑奴贸易,而导致美洲人口下降主要是由于欧洲殖民者对土著印第安人的屠杀,这一切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即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C项正确;疾病的肆虐主要是导致美洲人口减少,排除A项;物种的大交换和价格革命不是美洲和非洲人口减少的原因,排除B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的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基本上被列强瓜分殆尽,说明的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D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B是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排除;C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故选D。
16.(1)变化:从人力、畜力、自然力转变为以蒸汽机为动力,后来又发展到以内燃机为动力。
(2)因素: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科学家的努力等。
(3)影响:①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工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②为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条件,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战争的形态,扩大了战争的规模和范围。
【详解】(1)变化:依据材料图片“马车”“蒸汽机”“汽车”“帆船”“汽船”和“飞机”可知从人力、畜力、自然力转变为以蒸汽机为动力,后来又发展到以内燃机为动力。
(2)因素:依据材料交通工具的变化和所学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科学家的努力等回答。
(3)影响:依据材料中交通工具的变化和所学从推动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加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以及对于战争的规模和范围的影响等回答。
17.(1)影响:使欧洲国家获得大量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2)作用:在强调殖民制度血腥性的同时,突出了殖民制度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作用。
(3)评价:殖民主义充满着血腥和暴力,对被殖民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殖民扩张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大大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殖民制度在当时又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被殖民地区根本无力抵御西方殖民者的进攻和掳掠,但西方国家应对今天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负有一定的责任。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一“运回的象牙和黄金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运输奴隶航行一次的纯收入,经常能达到投资的10倍以上。”可知,“三角贸易”使欧洲国家获得大量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2)作用:根据材料二“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可知,马克思在强调殖民制度血腥性的同时,突出了殖民制度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作用。
(3)评价:根据材料一“‘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可知,殖民主义充满着血腥和暴力,对被殖民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根据材料一“1783年至1793年的10年间,仅利物浦的船只就贩运了900趟奴隶,净赚1200万英镑。”和材料二“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及所学可知,殖民扩张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大大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结合所学可知,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殖民制度在当时又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被殖民地区根本无力抵御西方殖民者的进攻和掳掠,但西方国家应对今天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负有一定的责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