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16世纪时,关于中国的报道几乎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专利,进入18世纪,法国人后来居上,那些像优秀‘国外数学家’一类的博学的传教士,真正充当了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使者角色。”材料强调的是
A.西方传教士开始全面开垦中国文化 B.东西方之间开启了“对话”的历程
C.欧洲经由传教士引介关注中国文化 D.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现象达到了高潮
2.1497年,卡伯特带着英王亨利七世的特许状,从英国出发向西航行,到达纽芬兰岛北部并举行了占领仪式。凭借国王颁发的特许状,卡伯特以国家名义向任何使用这条航路的商人征收税款。据此推测,英王亨利七世支持卡伯特主要是为了( )
A.开辟最短的欧亚航线 B.应对价格革命的影响
C.扩张英国的海上通道 D.打破荷兰的贸易垄断
3.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本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这反映了( )
A.美洲文明彻底消失 B.殖民主义者的罪恶
C.西方文明得以传播 D.玛雅文明从此衰落
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牛、羊等家畜,小麦、燕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了美洲;美洲的马铃薯、玉米、南瓜等流向世界各地。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
C.使世界贸易中心转移至美洲 D.带来了欧洲经济的繁荣
5.1585年,西班牙籍历史学家门多萨广泛搜集资料,整理来华传教士的文件、信札、报告,以及各类翻译成西文的中国书籍,同时参考了大量已出版的欧洲中国学著作,费时两年,于1585年用西班牙文出版了《大中华帝国史》一书。该书的编纂宗旨是
A.以全球史观的眼界审视历史发展
B.把中国的情况全面介绍给欧洲人
C.收集情报为澳门殖民统治者服务
D.满足扩大对清朝输出商品的需要
6.这是一幅欧洲人绘制的早期世界地图,同学们在推测此图绘制的最早时间时出现四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应是
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7世纪
7.“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长远来看,在这一变化中受益最多的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美国 D.英国
8.有一类文化遗产是黑暗的历史和残酷的暴行,它们具有其特殊的内涵。下列对戈雷岛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国殖民者18世纪修建的奴隶堡是戈雷岛上的标志性建筑
②殖民者对戈雷岛的争夺实际上是对奴隶贸易权的争夺
③是旅游胜地也肩负着历史教育的使命
④“戈雷”指“良好的锚地”,见证了近代殖民罪恶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世界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上述历史分期的视角是
A.革命史的视角
B.社会史的视角
C.进化论的视角
D.全球化的视角
10.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1590 1591—1600
含银量 50% 39% 11% 17% 18% 5%
A.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11.1500-1800年,人类进入了一段世界各地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 B.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
C.新航路开辟促使垄断组织出现 D.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趋同
12.下图白色区域是某一时期欧洲人认识世界的范围,据图可知,当时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主导者 B.非洲大量土地被欧洲列强瓜分
C.主要受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D.美洲正在逐步地纳入世界体系
13.奈杰尔·克利夫在其著作中写道:“仅仅数年前,里斯本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的城市。现在它变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来自三大洲的舰船云集在它的海港……全欧洲的人都赶来观看、购买和品尝这些刺激的新鲜事物。”里斯本变成商业枢纽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开辟 B.英国工业革命
C.意大利文艺复兴 D.欧洲共同体形成
14.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
A.殖民扩张的残暴 B.种植场主的虚伪
C.英荷之间的矛盾 D.垄断组织的扩张
15.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历史机遇使下列哪一地区受益最大
A.大西洋沿岸
B.印度洋沿岸
C.地中海沿岸
D.太平洋沿岸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552年,一名西班牙官员向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写信,宣称东印度群岛和西印度群岛的发现是“自上帝创世、耶稣降生及受难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但是法国作家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在1588年遇到从巴西带来的印第安人,让他有了其他想法。他注意到“那么多美丽的城市被洗劫、被夷为平地;那么多国家被摧毁、被遗弃;数以百万计的无害的人,不论性别、国家、年龄,全部被屠杀、被劫掠、被刺穿……一切只是为了运输珍珠和胡椒”。
——摘自【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
材料三 下图为一幅1769年贩卖黑奴的广告。图中信息如下
查尔斯顿,1769年7月24日 一艘货船刚刚运来94名青壮健康的黑人,其中包括39名男人,15名男孩,24名女人,16个女孩。他们将在接下来的8月3日星期四被出售。货船信息:双桅帆船“丹比亚”号,船长弗朗西斯·贝尔,来自塞拉利昂。 戴维&约翰迪斯公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幅图表与新航路开辟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三中的信息,对近代欧洲殖民活动进行简要评价。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对史料运用的认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试题分析:西方传教士是有选择的传播中国文化,并非“全面”,故A项错误;东西方之间开启“对话”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故B项错误;“……真正充当了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使者角色”可以得出欧洲经由传教士引介关注中国文化,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时期西学东渐现象达到了高潮,故D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启蒙运动 影响。
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即新航路开辟时期,亨利七世支持航海家从英国到纽芬兰岛的探险,允许其以英国名义向使用该航路的商人征税,说明亨利七世支持卡伯特航海的主要目的是,扩张英国的海上通道,C项正确;英国西行到纽芬兰岛北部并非欧亚间的航线,排除A项;价格革命发生在16世纪,排除B项;15世纪末,荷兰尚未建立,其贸易垄断地位还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殖民者破坏了美洲的文明,B项正确;彻底一词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美洲文明的破坏,不是传播西方文明,排除C项;玛雅文明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就衰落了,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材料“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了美洲;美洲的马铃薯、玉米、南瓜等流向世界各地”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引发了物种交流,B正确;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A排除;当时的贸易中心仍然在欧洲,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5.B
【详解】《大中华帝国史》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在收集、研究中国文献基础上编纂而成的,目的是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欧洲人,使之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及明朝历史等内容。B正确;16世纪尚未出现全球史观,A排除;早期占领澳门的西方殖民统治者是葡萄牙人,C排除;清朝在1636年才建立,D排除。故选B。
6.C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的基本轮廓已经呈现出来了,这与新航路的开辟有关,故C项的时间符合新航路开辟,C正确;排除ABD项。
7.D
【详解】本题考查新华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逐渐打败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确立了其海上霸权地位,并建立了日不落帝国,并且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所以英国收益最多。选项AB是新航路开辟早期的受益者,C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受害者,美洲文明被打断。
8.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荷兰殖民者1776年至1778年在岛上修建了奴隶城堡 ;“戈雷”指“良好的锚地”,戈雷岛是近代黑奴贸易的重要据点,见证了近代欧洲列强贩卖黑奴罪恶行径;戈雷岛作为历史上的黑暗和残暴的文化遗产对我们今天的文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提示我们不能让灾难重演,故②③④均正确,D项符合题意;戈雷岛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和法国相继占领,故①错误,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D
【详解】结合已学知识可知,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符合把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全球史观,故选D;材料与革命史的视角、现代化的视角和进化论的视角无关,排除ABC。
点睛:根据“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和意义分析以及全球史观的内涵分析回答。
10.B
【详解】表格中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是逐渐降低的,这说明货币需求量大,只有减少其中的含银量才可以制造出更多的货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故选B;ACD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
1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推动生物的多元化,A正确;这一时期各地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B错误;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C错误;文化趋同的说法错误,D错误。故选A。
12.D
【详解】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空白”地区已经包括了亚洲、欧洲、非洲及非洲最南端,而且与美洲也产生了联系,故可推测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美洲正在逐步地纳入世界体系,D项正确;这时期西方殖民者是东西方交流的主导者,排除A项;图片反映的是非洲沿岸信息,而不是非洲大量土地被欧洲列强瓜分,排除B项。这时期中国实行“海禁”,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没落,排除C项。所以选D项。
13.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的里斯本变成商业枢纽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促使欧洲的商路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里斯本等城市兴盛起来,A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中期,排除B项;意大利文艺复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欧洲共同体形成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材料中“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说明了殖民扩张和掠夺行为的残暴,A正确;B项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材料揭露的其实是荷兰和印度的矛盾,C错误;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才出现,D错误。
15.A
【详解】新航路开辟后开启了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使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使欧洲传统的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的西班牙等国成为新航路开辟以来的最大受益地区,故排除C,A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以后,印度洋地区的贸易与以前相比,更加频繁,但它与大西洋沿岸相比,不是最大的获利者,印度洋地区成为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对象,故B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以后,太平洋沿岸地区逐渐成为西方列强侵略扩张的地区,给当地土著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故D不符合题意。
16.(1)表1:在14、15世纪欧洲贵金属逐渐减少,引发了寻金热,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原因;图1:基督教向外传播,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思想动因;图2:造船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开辟创造条件。
(2)西方殖民者通过殖民掠夺获得大量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了野蛮的殖民屠杀、掠夺,破坏了美洲原有的经济,造成美洲人口大量减少;为了补充美洲劳动力的短缺,西方殖民者进行肮脏的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造成了非洲的长期落后;殖民活动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多角度、多类型地运用史料;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注意甄别材料真伪;能够判断史料价值等。
【详解】(1)表1:根据材料一的表1可知从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贵金属的开采量逐渐减少,这使得欧洲人对贵金属的需求上升,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图1:根据材料一的图1可知基督教的传教士在外国进行传教,这反映了欧洲传播基督教的宗教信仰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图2:根据材料一的图2可知15世纪欧洲的造船技术出现了进步,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一切只是为了运输珍珠和胡椒”可知西方殖民者通过殖民掠夺获得大量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根据材料二“数以百万计的无害的人,不论性别、国家、年龄,全部被屠杀、被劫掠、被刺穿”可知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了野蛮的殖民屠杀、掠夺,破坏了美洲原有的经济,造成美洲人口大量减少;根据材料三“ 下图为一幅1769年贩卖黑奴的广告”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开展了罪恶的三角贸易,将大量的黑人贩运至美洲,补充了美洲劳动力,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造成了非洲的长期落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贸易往来。
(3)根据材料一、二和三可知,三则材料分别运用了图表、图画和文字史料,通过多角度、多类型地运用史料加深了人们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料,这些史料有真有假,有的史料价值极高,有的史料没有什么价值,因而我们研究历史需要仔细的辨别史料的真伪,认清史料的价值,为我们的历史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做历史研究,要得出有意义的观点必须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即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17.因素: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从非洲、美洲掠夺大量金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市场金银贬值,物价上涨。
影响:引起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详解】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是因为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金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物价上涨。欧洲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就是封建主贵族因为征收的地租是已经贬值的地租,所以经济地位不断降低。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卖东西,东西贵,所以,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也就加速社会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推动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