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登高
杜甫
.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zhuó)酒杯
讨论
1、讲出李白好基友“杜甫”的故事
2、讲出诗圣“杜甫”的故事
3、讲出杜甫作品“诗史”的故事
4、如何鉴赏一首诗歌?
5、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包含了哪些感情?
范闲?
《登高》?
你品,你细品
(视频)
登高
精光万丈,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1、李白的好基友
公元744年,李白43岁已名满天下,杜甫32岁崭露头角,相差11岁。一见如故!杜甫24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人+高适: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冬天永别,交往期一年多一点儿。李白写诗送别。
离别后第二年秋天,潇洒交友广阔的李白对杜甫念念不忘,写诗怀念。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杜甫为李白专门写的诗有11首之多,另有4首提及李白。
分开13年后,李白56岁时站错队被流放,杜甫心急如焚,连续三天梦到李白,写了《梦李白二首》
李白杜甫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
王者之尊的共鸣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李白 杜甫
2、诗圣“杜甫”
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
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
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德,德行遍处施行。
思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大善之人。
当时不太红、后世猛夸奖。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诗人杜审言(唐初诗人,晋开国元勋之后)的孙子,家庭世代“奉儒守官”,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传世1500多首诗歌,有《杜少陵集》《杜工部集》
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
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 20岁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中。再漫游齐赵,遇李白。壮志凌云豪情万丈,积极进取。
代表作:《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渴望为官、建功立业,壮志难酬,无奈孤独无助;开始关注民生。
代表作:《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安史之乱爆发为安史叛军俘获,被迫做了伪官。半年后,潜逃找到唐肃宗。战乱、百姓疾苦、思念亲人,深切悲叹国家命运。
代表作: 《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本文三篇阶段
丰富政治内容、浓郁时代气息,作品登峰造极。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金主,武将能写诗)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回家。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两年,诗歌创作又一个高峰四百多首诗。
代表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诗圣“杜甫”经历坎坷,诗风多变
3、杜甫作品“诗史”
游历范围之广、颠沛流离,
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
1、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诗中都有反映。
2、有些诗可补史之失载
3、生动具体的生活画面,在颠沛战乱之中,与灾难息息相关,心之所向情之所系,未离时局。
鉴赏诗三步骤
1、读懂题目
2、知人论世
结合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时代背景。
注意诗歌注释,作者使用典故用意。
3、找出诗中的意象,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意向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
“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好友李白、高适、严武(“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成都接济者)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
为了排遣郁闷,约朋友登高,却被爽约,独自抱病登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初读: 孤独、沉郁、悲凉。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找意象、说特点、探本质
繁密意向,近景工笔。
对仗工整,句成对、句中对。天造地设,自然成对,读来富有节奏感。
天、风,
沙、渚,
猿啸、鸟飞,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秋风猎猎,刺骨凄凉。身体到心灵。
高渺苍茫,
天阔
人渺小
一叫一断肠,
凄楚、回声不绝、搅动思绪。
颜色、冷寂江面
徘徊不前。
迷路?疲倦?
起:照应标题、渲染氛围、奠定基调
颌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为何写这一场景?
远景写意。苍茫、雄浑、悲壮
对仗工整,描写传神。由眼前景到心中情,传递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渺小无依
裹挟飘零
韶光易逝
气势宏大
独立笃定
无穷无尽
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形容词:雄阔之势
拟窸窣之声
描汹涌之状
承:承上文写代表之景,启下文欲抒之情
颔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有多少种景多少种情?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对偶精确,可悲可叹到极点。
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从高亢到悲抑,情绪有微妙的跌宕。顿挫诗风
远离故乡漂泊异乡更添愁绪,年迈的我拖着病躯独自登上高台
地之远
时之惨
羁旅之苦
久旅
人生迟暮
衰疾
高处不胜寒
无亲朋
转:由写景转入抒情
如此多的“悲愁”,诗人应怎样排遣呢?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能借酒浇愁是最好的排遣方法,何况杜甫也特别爱喝酒。有诗为证: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九日》
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正值重阳节,应该喝菊花酒,
但是老人却不能再喝了,严重的肺病、风痹等多种疾病。
尾联:艰难 苦恨 繁霜鬓,潦倒 新停 浊酒杯。 艰难苦恨的内容是什么?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又刚戒掉了浇愁的酒杯。
境界从国事到个人,又大到小。顿挫
戒酒,无法浇愁,无尽的悲愁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诗人心头,戛然而止。沉郁
合:收缩全文,点明主旨
个人颠沛流离、坎坎坷坷,生命困顿、命运多舛
还指连年战乱,国势危艰。
诗,穷而后工
(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诗圣,个人在群体生活当中的自我锤炼。
唱不出盛唐的理想主义,
唱不出盛唐的浪漫气质。
嘶哑的歌喉唱出来的是中唐的血泪,
是目睹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
写景
首联
颔联
仰望云天秋风
俯视清渚白沙
仰望天边落木
俯视不尽江水
抒情
颈联
尾联
悲秋常作客
多病独登台
苦恨霜鬓
新停浊酒
视野开阔
哀景哀情
小 结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在登高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①内容上:本描写诗人登高临远的所见、所闻、所感。
所见,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长江、高台,是一幅宏大悲壮的秋景图;
所闻,猿啸哀、萧萧下、滚滚来,是一段雄浑悲切的哀音;
所感,悲秋、艰难苦恨、潦倒,是一股阴郁消沉的无奈感。
感情表达的跌宕,是为顿挫。整体饱含沉郁。
②结构上:章法曲折变化。
一、三两句相承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写江景,首、颔二联写景,引出“悲秋”。
五、七两句相承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写多病。颈、尾二联抒情,由“悲秋”而及“苦恨”,因“多病”而致停杯。
环环相扣,曲折多变而又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