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某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竟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摘编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一个德国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就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将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2年,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以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
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菲利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之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
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他们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使他们历尽了重重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夫夫,对他进行最单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于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国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她的一生表现出了极其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并且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
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
(摘编自恩格斯《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 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从革命斗争这实践和革命理论两方面概括说明马克思的逝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巨大损失。
B.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 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是马克思斗争的真正目的。
D. 作者将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达尔文发现的有机界发展规律相提并论,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意义。
2.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这里比喻马克思逝世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表明马克思在革命事业中不可企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B. “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用了讳饰的手法,对于马克思的死,作者不忍心直接说出。这种手法既把自己的心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又符合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心愿。
C. “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比喻敌人的无能和马克思对敌人的蔑视,“未必有一个私敌”用夸张手法表现马克思的大公无私和光明磊落。
D. 第三自然段“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热烈赞扬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功盖当世、前无古人。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两则悼词对马克思夫妇的崇高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热情赞颂了他们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一切贡献。
B. 马克思在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后,与燕妮结婚,不久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从此两人患难与共,共同抗争。
C. 两则材料都是悼词,能够将议论、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 两则材料的语言准确而又富于感情,在表达情感上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同时又能激励、鼓舞人心。
4. 结合材料一,概述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
5. 结合材料二相关段落,燕妮生前得到了哪些“补偿”?请概括作答。
在马克思墓地
唐 弢
马克思墓在伦敦市郊北部的海格特小山上。我在英国时正值铁路工人罢工,交通不便,陪我的孔慧怡女士又没有去过那里。7月12日早晨,我们决定先到北区的查林再说。大风骤起,阴云密布。从筑路工人口中问明路由,缓步上坡,路不太陡,但对像我这样一个心脏病患者来说,还是有点吃力。两旁是属于中等阶级的住宅,看去简单朴素,幽静整洁。大约走了半小时,便到坡路尽头,绿树成荫的滑铁罗公园已在眼前。进入大门,绕着池塘穿行,芳草如茵,杂花满圃。出北门向左一拐,便是与小山同名的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和他的爱妻燕妮、外孙哈利·龙格、“忠诚的琳蘅”——海伦·德穆特等葬在一起。公墓的铁门半掩。里面到处是十字架,到处是大小不同、式样各别的墓碑。我们沿着一条长满蔓草的小径往南,读着每一块墓碑上的名字,其中有资本家、小商人、教师、海员……找不到一个我们曾经听到过的熟识的名字,更不用说全世界都知道的卡尔·马克思了。
不久,我从小径左边发现一座方形尖顶、巍然矗立的高高的碑石,碑座正面刻着墓中人姓名。原来这是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埋骨之处。艾略特生前从热心教会的善行转变到介绍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大大地轰动了当时英国的思想界。她的长篇小说《亚当·比德》《佛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取材农村,描写社会动态,刻画人物心理,从生活里提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像莎士比亚、狄更斯笔底的人物一样,马克思也引用过艾略特小说里的人物,去比拟他的朋友和熟人。例如在给他女儿燕妮的信里,就说地质学家达金斯有点像艾略特小说《费里克斯·霍尔特》的主人公,不过达金斯不像费里克斯“装腔作势,而是有学识的”。他还告诉燕妮,自己曾开玩笑警告达金斯,要他别让艾略特夫人遇见,否则,“她会立刻抓住他,把他写进她的文学作品”。看来马克思酷爱文学,很有风趣,常用艺术形象强化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方的感受,不肯轻易地放过从文学作品中得来的一切动人的印象。
我们继续前行。远处,一缕青烟冉冉上升,有个老人将成堆的枯枝点燃了,一面烧,一面不停地从四周把落叶扫拢来。我们加快步子,正待向前问讯,立刻发现自己原来走到了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绿荫环抱,不需要再问什么,马克思的头像已经赫然在望了。
头像底座是一块方形的浅色大理石。全部高三米余,宽一米五,正面中间微凹的小块白石,刻着墓中人姓名及其生卒年月,底座上端是英文金色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端则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比起中国传统的墓碑来,两句话也许简单了一些,但我以为选得十分恰当。正如李卜克内西说的:马克思不需要人家为他立纪念碑,他已经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为自己树立了纪念碑。是的,这才是不朽的纪念碑。因此,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逝世后第三天,他被合葬在海格特公墓一角他的爱妻燕妮的墓穴里,离此一箭之地。我们现在站的并不是当年恩格斯作墓前演说的地方。这里是1954年新迁的墓址,由几个国家的共产党筹资建成。它并不豪华,却显得庄严、大方、雄伟,特别是1956年劳伦斯·布雷德肖雕塑的马克思青铜头像安上以后,这位思想家便以他的坚毅、慈祥、风趣,同时又带一点期待的神情,从高处凝望着这个世界,凝望着人类的正在变化的一切。
布雷德肖的马克思头像的确是一个杰作,就我见过的马克思画像或者塑像而言,似乎还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他。为政治伟人——尤其是像马克思那样伟大的思想家造像是不容易的。布雷德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罗丹的《巴尔扎克》放手大胆,给人以一种粗犷的美,而他的《维克多·雨果》却是浑朴的、厚实的。我们的雕塑家为了保持严肃而不敢过于放任,为了表示正直而不想使棱角流于圆熟,我的印象是有点拘谨。这是艺术上的问题,又不完全是艺术上的问题。
我们在墓前大约流连了半小时,天,始终是欲雨不雨的样子。当我转到滑铁罗公园,出了大门,踏着坡路走上归途的时候,脑海里时隐时现地闪动着马克思的头像,闪动着他的带一点期待从高处凝望这个世界的神情。这个神情使我困惑。我忽然若有所悟:呵,他在沉思,他的期待也正因为他在沉思。
恩格斯的墓前演说开头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不,我现在要说,他没有停止思想,他还在思想。一百年过去了。在伦敦北郊海格特小山上,我亲眼看到马克思带一点期待的神情凝望着这个世界,他没有停止思想,他还在思想。他在凝望中沉思。
马克思在沉思。
1983年6月30日追记。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克思用艾略特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去比拟他的朋友和熟人,既表现了马克思的风趣性格,也说明了他酷爱文学的特点。
B. 作者引用李卜克内西的话,旨在表明马克思的著作和理论为他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也表现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敬仰之情。
C. 1954年筹资迁墓、1956年安上青铜头像等,既表明马克思的理论广为传播,也表明后人对他的纪念与缅怀。
D. 恩格斯说马克思“停止思想了”,而作者却说“他没有停止思想”,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其实表达了相同的含意。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艾略特的小说创作情况,这既突出了艾略特的文学成就,也衬托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
B. “全部高三米余,宽一米五”“微凹的小块白石”“英文金色大字”等数字说明和细节描写,给人留下了非常具体的印象。
C. 文章用罗丹的雕塑作品作对照,指出布雷德肖雕塑的马克思青铜头像不是十全十美的,其原因并不完全是艺术方面的。
D. 这篇文章以游踪为线索,详细记述了作者在英国伦敦北郊海格特公墓瞻仰马克思墓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
8. “大风骤起,阴云密布”“天,始终是欲雨不雨的样子”,两处天气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这位思想家便以他的坚毅、慈祥、风趣,同时又带一点期待的神情,从高处凝望着这个世界,凝望着人类的正在变化的一切”,马克思有何期待?下文又两次写到马克思的这种期待的神情,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10.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题目。
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从而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节选自《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整体上看,文段运用了什么论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 对马克思的逝世,作者一再回避“死”“去世”这一类字眼,而是说“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1)这种委婉的说法在修辞上叫____________,也称____________ 。
(2)请举出一个类似的习惯用语。
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于马克思的逝世,作者回避了“死”这个词语,而用“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等词语来表达,这些词语符合马克思思想家的身份,用语非常得体。请从用语得体的角度回答下面的问题。(不超过10字)
12. 1980年10月10日,“人民艺术家”中国电影演员赵丹去世。怎样表达一个演员之死?
13. 1990年,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突然发病去世。怎样表达一个音乐家之死?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C、C、B、【参考答案】①在欧洲各组织中的工作;②最早的编辑报纸的工作;③创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工作。、【参考答案】看到了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烟消云散,听到了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也看到了德国工人阶级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是马克思斗争的真正目的”曲解文意,原文第六段的表述是“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并非“是马克思斗争的真正目的”。
故选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C.“夸张手法”错,说马克思“未必有一个私敌”是事实,不是夸张。
故选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及写法的能力。
B.“与燕妮结婚,不久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错,原文提到是在报纸被普鲁士政府查封后结婚的。
故选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某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概括出最早的编辑报纸的工作;
结合“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概括出在欧洲各组织中的工作;
结合“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概括出创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工作。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有关“补偿”的内容在材料二的第五段,注意结合“她生前终于看到……她生前终于听到……她生前终于看到……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等内容进行概括表述。
6~9.【答案】D、A、(1)第一处交代天气变化,渲染了肃穆的氛围,烘托了作者要去拜谒马克思墓时的沉重心情。(2)第二处照应了第一处的天气变化,烘托了作者瞻仰马克思墓后的沉重心情,暗示了马克思头像“欲语不语”的沉思。、(1)马克思的期待:期待人们的思想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期待关于基层民众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期待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用意:交代马克思“期待”的原因;突出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形象特点;表达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之情。
【解析】1.
“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其实表达了相同的含意”表述错误。恩格斯用“停止思想了”委婉地表达了马克思的逝世,作者用“他没有停止思想”写出了自己瞻仰马克思头像后的感受和思考。
2.
“也衬托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可知,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艾略特的小说创作情况,主要是为了突出艾略特的文学成就,以及引出后文对马克思酷爱文学、很有风趣的形象特点的描写。
3.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或者暗示,等等。“大风骤起,阴云密布”交代了当时的天气变化。根据前文“马克思墓在伦敦市郊北部的海格特小山上……陪我的孔慧怡女士又没有去过那里”可知,作者是去拜谒马克思墓,天气的变化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当时沉重的心情。“天,始终是欲雨不雨的样子”照应了第一处的天气变化,而此时作者面对伟人之墓,更是心情沉重,所以此处的天气描写烘托了作者当时沉重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马克思头像“欲语不语”的沉思。
4.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第一个问题要结合马克思的身份、思想来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由此分析,可得出答案。第二个问题要联系语境来回答。后文两次写到马克思期待的神情,第一处是“脑海里时隐时现地闪动着马克思的头像,闪动着他的带一点期待从高处凝望这个世界的神情。这个神情使我困惑。我忽然若有所悟:呵,他在沉思,他的期待也正因为他在沉思”,第二处是“在伦敦北郊海格特小山上,我亲眼看到马克思带一点期待的神情凝望着这个世界,他没有停止思想,他还在思想。他在凝望中沉思”。这两处描写巧妙地交代了马克思“期待”的原因,即他在沉思。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章这样写能更好地突出他的这一形象特点,也表达出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
10.【答案】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语段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把握语段中的具体描写方式,突出其具体的特点和思路特征,这里用“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和“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进行一系列对比,突出马克思同志的伟大精神情怀,彰显出其革命的信仰和忠诚的共产主义态度.
答案:
运用对比的手法,即用马克思的恨和战友对马克思的爱进行对比,用“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和“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对比,突出马克思是伟大的革命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
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11.【答案】(1)讳饰 婉曲
(2)将“死”说成“老了”、“去了”或“驾鹤西去”;把“恋爱、婚姻”说成“个人问题”;把“入狱”说成“进去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题目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领会命题人的基本意图。本题在解答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常识,一般情况下,中国人在说话表达的时候是非常讲究的,会用一种委婉的说法进行表达,一般在修辞上我们称之为“讳饰”也叫作“婉曲”,类似的习惯用语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老人去世了,很多人喜欢称之为“驾鹤西游”“登极乐世界”“赴蓬莱仙游”“见马克思去了”;一些人还喜欢把“恋爱”说成是个人问题,把“入狱”说成“进去了”,这些说法都是中国老百姓常见的一种委婉表达,我们只要留心于日常生活,就可以准确把握.
12~13.【答案】此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准确理解题目的主要内容,把握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考生作答时,既要避开“死”字,又要合乎人物的身份.“帷幕”与电影演员相关联,“休止符”与音乐家相关联.
答案:
(1)落下了人生的帷幕.
(2)画上了生命的休止符.、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