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装在套子里的人》阅读训练(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

文档属性

名称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阅读训练(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1 18:1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装在套子里的人》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文本一: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有一个新的史地教员,一个原籍乌克兰,名叫密哈益·沙维奇·柯瓦连科的人,派到我们学校里来了。他是带着他姐姐华连卡一起来的。后来,由于校长太太的尽力撮合,华连卡开始对我们的别里科夫明白地表示好感了。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怂恿总要起很大的作用的。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他应当结婚。况且,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她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尤其要紧的,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
但是华连卡的弟弟从认识别里科夫的第一天起,就讨厌他。
现在,您听一听后来发生的事吧。有个促狭鬼画了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下面缀着一个题名:“恋爱中的anthropos。”您知道,那神态画得像极了。那位画家一定画了不止一夜,因为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里的教师们、神学校的教师们、衙门里的官儿,全接到一份。别里科夫也接到一份。这幅漫画弄得他难堪极了。
我们一块儿走出了宿舍。那天是五月一日,礼拜天,学生和教师事先约定在学校里会齐,然后一块走到城郊的一个小林子里去。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
我甚至可怜他了。我们走啊走的,忽然间,柯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他的后面,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
“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他俩走远,不见了。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到发白。他站住,瞧着我。……
“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他们的自行车,快快活活地玩一阵好了。”
“可是这怎么行?”他叫起来,看见我平心静气,觉得奇怪,“您在说什么呀?”他似乎心里乱得很,不肯再往前走,回家去了。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他没吃午饭。将近傍晚,他穿得暖暖和和的,到柯瓦连科家里去了。华连卡不在家,就只碰到她弟弟。
“请坐!”柯瓦连科冷冷地说,皱起眉头。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然后开口了:
“我上您这儿来,是为要了却我的一桩心事。我烦恼得很,烦恼得很。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的漫画,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事没一点关系。……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
柯瓦连科坐在那儿生闷气,一句话也不说。别里科夫等了一忽儿,然后压低喉咙,用悲凉的声调接着说:“另外我有件事情要跟您谈一谈。我在这儿做了多年的事,您最近才来;既然我是一个比您年纪大的同事,我就认为我有责任给您进一个忠告。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怎么见得?”柯瓦连科问。
“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昨天我吓坏了!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您到底要怎么样?”“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您却这么马马虎虎!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现在呢,又骑什么自行车。校长会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
“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
别里科夫脸色苍白,站起来。“您用这种口吻跟我讲话,那我不能再讲下去了。”他说,“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敬才对。”
“难道我对上司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柯瓦连科问,生气地瞧着他。“请您躲开我。我是正大光明的人,不愿意跟您这样的先生讲话。我不喜欢那些背地里进谗言的人。”
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
“随您怎么说,都由您好了。”他一面走出门道,到楼梯口去,一面说,“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报告他?去,尽管报告去吧!”
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前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有删改)
文本二:
写实小说努力营造符合现实的逻辑,在富于生活实感的艺术世界中,塑造符合真实生活样态的艺术形象。它以艺术虚构的假造成逼似生活的真,以诉诸想象的艺术幻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获得一种真实感、亲切感和贴近感,从而受到深深的感染。
写意艺术则需要变形,需要荒诞。如果说写实小说紧贴着生活真实的样态,是再现的艺术,那么写意小说则往往通过夸张变形,甚至是荒谬怪诞的内容,表达思想,是表现的艺术。它突破生活样态,违逆现实逻辑,取得了艺术表现更大的自由。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写道:“逼真的原则本身限制束缚体现某类观念的需要……那幻想就获得摆脱现实生活的逻辑和创造幻想的权利。”写意小说的作家正是利用这一权利,为所要表现的精神、观念、情感——即所谓“意”——创造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形象。在“意”和“象”之间建立强有力的艺术关系和联系,使前者得到充分巧妙的艺术表现。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祥的叹息声”中既有别里科夫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的胆小,也有什么事都会让他心慌得很的多疑。
B. 极力维护现状的别里科夫偶尔也会从套子里钻出来呼吸,他决定结婚,意味着他对生活的渴望,是走出“套子”的尝试。
C. 为了避免自己和科瓦连科的谈话被人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来,别里科夫慎重地选择向上汇报,这是一种善意的通告。
D. 契诃夫运用直白、生活化的语言来表现华连卡浪漫气息与生命活力,与别里科夫的猥琐、胆小、迂腐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2.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契诃夫用比喻代替详细的肖像描写,是为了塑造像别里科夫这一类“套中人”的群体的形象。
B. 作者对别里科夫这个小人物的批判多于同情,因为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
C. 写实小说塑造的形象符合真实生活样态,写意小说则往往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来突破生活样态。
D. 《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属于典型的写实小说,《促织》《变形记》是典型的写意小说。
3. 请简要分析文本一中别里科夫相关的心理活动。
4. 请根据你对文本二“写实”“写意”的理解,分析文本一的写实与写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我们教师们都怕他。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
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有一个新的史地教员,一个原籍乌克兰,名叫密哈益·沙维奇·柯瓦连科的人,他是带着他姐姐华连卡一起来的。后来,由于校长太太的尽力撮合,华连卡开始对我们的别里科夫明白地表示好感了。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怂恿总要起很大的作用的。况且,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她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尤其要紧的,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
但是华连卡的弟弟从认识别里科夫的第一天起,就讨厌他。
现在,您听一听后来发生的事吧。有个促狭鬼画了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下面缀着一个题名:“恋爱中的anthropos。”您知道,那神态画得像极了。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里的教师们、神学校的教师们、衙门里的官儿,全接到一份。别里科夫也接到一份。这幅漫画弄得他难堪极了。
“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
我甚至可怜他了。我们走啊走的,忽然间,柯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他的后面,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他们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
“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
他俩走远,不见了。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到发白。他站住,瞧着我。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他们的自行车,快快活活地玩一阵好了。”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他没吃午饭。将近傍晚,他穿得暖暖和和的,到柯瓦连科家里去了。华连卡不在家,就只碰到她弟弟。
“请坐!”柯瓦连科冷冷地说,皱起眉头。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然后开口了:
“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的漫画,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事没一点关系。……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
柯瓦连科坐在那儿生闷气,一句话也不说。别里科夫等了一会儿,然后压低喉咙,用悲凉的声调接着说:“另外我有件事情要跟您谈一谈。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
“怎么见得?”柯瓦连科问。“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您到底要怎么样?”
“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
“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
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
“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我不能不这样做。”
“报告他?去,尽管报告去吧!”
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前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
“哈哈哈!”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有删改)
文本二:
契诃夫能寥寥几笔给你勾画出一幅人物肖像,而就是这寥寥几笔,却把人物勾画得那么逼真而自然,使人看不出任何雕琢的痕迹。他笔下的男人都是些影子式的人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们满怀空泛的美好理想,却缺乏坚强的意志,往往软弱无能、言行不一,满口豪言壮语,却从来不见其行动。
他在指导苏金写作时曾这么说:“与小说无关的一切都要无情地抛弃。要是你在第一章里写了墙上挂着一只枪,那么到了第二或者第三章,这支枪就必须发射子弹。”他的短篇小说都有非常出色的开头。往往只用几句话就把事情交代清楚,抓住要点,不加修饰,却又十分准确,你一看就知道下面将在怎样的环境中出现怎样的任务。在一些较短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语言的简洁风格,则简直可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有无与伦比的才华,能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某个地方、某片风景、某段对话或者某个人物,不需要详细的解说或长篇描述,只消精确地把事物勾勒出来,便可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是因为他善于用异常质朴的眼光观察事物的缘故。契诃夫的人物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他们过着一种奇特的、非人间的生活。他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能力,把他文中的人物笼罩在某种气氛中。他们不是生活在太阳底下的平常人,而是蒙在神秘阴影里的一群游魂。他们仿佛是意识的化身,相互之间即使没有语言也能直接交往。他的人物没有各自固定的特性,而是通过临时构想奇妙地混合而成,因此,他们实际上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毛姆《读契诃夫》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别里科夫既有如衣着、住行和古希腊语言等有形的“套子”,又包括了如他思想上的各种禁锢等无形的“套子”。
B. 从华连卡快活地骑自行车、爽朗清脆地笑这一情节可知,她是一个率真爽朗、具有新思想、敢作敢为、向往爱情的年轻人。
C. 别里科夫把自己藏在套子里是因为他害怕新生事物和改变。他既是陈腐、专制的旧秩序的守卫者,又是沙皇制度的受害者。
D. 小说结局“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意味着别里科夫已经消失,禁锢人们思想的“套子”仍在,社会生活已经回复到原来的样子。
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采用插叙的手法,一开始就讲述别里科夫在两个月前去世的结局,为故事的发展制造了悬念。
B. 小说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别里科夫,将他的荒谬和可憎的面目用一本正经的姿态和语言表述出来。
C. 作者采用了神态、语言、肖像等手法描写别里科夫的僵化和顽固,暗示出他对大家言论和思想的钳制。
D. 别里科夫自诩是“正人君子”,这和作品中别人对他的印象形成反差,增强了小说的幽默讽刺意味。
7. 文本一的叙述人称有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8. 概括文本二中毛姆关于契诃夫小说的创作特色,并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试题。
代 表
契诃夫
“嘘!……我们去门房谈,这里不方便……他会听见的……”他们进了门房。为了不让看门人马卡尔偷听告密,他们赶紧打发他去地方金库。马卡尔拿起收发薄,戴上帽子,但他没有去地方金库,而是躲在楼梯底下:他知道他们要造反……头一个发言的是卡沙洛托夫,之后是杰兹杰莫诺夫,之后是兹拉奇科夫……危险的激情一发而不可收,一张张红脸膛开始抽搐,人们捶胸顿足……
“我们生活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而不是鬼知道什么年代,更不是洪荒时代!”卡沙洛托夫说“这些大腹便便的家伙过去为所欲为,现在不许这么干了!我们已经受够了!现在已经不是那种时候,他们可以……”以及诸如此类的话。
杰兹杰莫诺夫接着慷慨陈词,内容大致相同。兹拉奇科夫甚至破口大骂……人人都在呐喊!不过话说回来,还是有人极度明智。这位有识之士做出一脸忧虑,用一块撂满鼻涕的手帕擦着脸说:
“哎,值得这样吗?唉……嗯,好吧,就算这些话都有道理,不过何苦呢?你们用什么尺度衡量人,别人也用同样的尺度衡量你们:一旦你们当了上司,别人同样会造你们的反!请相信我的话!你们只会害了自己……”
但是大家不听他的,不让他把话说完,就把他挤到房门口。看到理智不占上风,有识之士也失去了理智,自己也激动起来了。
“是时候了,现在该让他明白,我们也是人,跟他一样!”杰兹杰莫诺夫说,“我们,我要再说一遍,不是奴才,不是贱民!更不是古罗马的角斗士!我们不许有人嘲弄我们!他对我们总是你呀你的(用“您”表示尊敬,用“你”表示随便,不客气);给他行礼,他不还礼;向他报告事情,他却扭过脸去;他还骂人……如今对听差也不兴你你你的了,何况对我们这些有身份的人!这些话都该对他说!”
“前几天他冲我而来,问我:‘你那张嘴脸怎么啦?去找马卡尔,叫他拿墩布给你擦擦干净!’好个玩笑!还有一回……”
“有一回我和妻子一道走,”兹拉奇科夫抢过来说,“碰巧遇到了他。‘哎,你这厚嘴唇,’他说,‘怎么老跟窑姐儿鬼混!而且在光天化日之下!’我告诉他,这是我妻子,大人……他没有道歉,只是吧嗒一下嘴唇!我妻子受到这种侮辱大哭大闹了三天,她不是窑姐儿,正相反……你们都知道……”
“总而言之,先生们,再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要么我们,要么他,要我们和他共事是绝对不行的!要么他走,要么我们走!宁愿丢官赋闲,不可人格扫地!现在是十九世纪。谁都有自尊心!即便我是小人物,可我毕竟不是抽象的人,我有自己的性格。我不容许!就这么对他说!让我们当中去一个人告诉他:照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代表我们大家!去吧!谁去?就这么照直说!不用害怕,不会出事的!谁去?呸……见鬼……我嗓子都喊哑了……”
他们开始推选代表。经过长时间的争论争吵,他们一致公认,最聪明,最有口才,最勇敢,当推杰兹杰莫诺夫。
“去吧,谢尼亚(杰兹杰莫诺夫的小名)!别怕!就这么对他说!你什么也得不着,就这么说!你看错人了,大人,就这么说!你胡作非为!你找别人当你的奴才去吧!我们不比别人笨,大人,我们会把那些自命不凡的家伙撵走!用不着含糊其词!就这么说……走吧,谢尼亚……朋友……只是你要把头发梳一梳……就这么说…”
“我脾气急躁,先生们……恐怕会说过了头。还是兹拉奇科夫去好!”
“不,谢尼亚,你去好……兹拉奇科夫对付绵羊还行,而且还得喝醉了酒……他是糊涂虫,你呢,毕竟……去吧,亲爱的。”
杰兹杰莫诺夫梳好头发,拉平坎肩,冲着拳头咳一声,就走了……大家屏住呼吸。进了办公室之后,杰兹杰莫诺夫站在门口,手哆嗦着摸摸嘴唇:哦,该怎么开头呢?当他看到上司秃顶上那颗熟悉的黑痣时,他感到心口一阵冰凉,心脏像被带子勒紧了……背上掠过一股寒气……其实,这不算糟糕,由于不习惯谁都会这样的,就是不该胆怯……鼓起勇气来!
“哎……你来干什么?”
杰兹杰莫诺夫向前迈出一步,动了动舌头,但没能吐出一个字;嘴里像塞着一团乱麻。与此同时,这位代表感到,不仅嘴里出了毛病,五脏六腑也一样……那股勇气从胸部下到腹部,在那里咕噜响一阵,又顺大腿下到脚后跟,最后在靴子里卡住了……而靴子又是破的……糟糕!
“哎,你来干什么?没听见吗?”
“嗯……我,我没什么事……我只是顺便来看看。我,大人,听说……听说……”
杰兹杰莫诺夫想管住舌头,但舌头不听话,他接着往下说:
“我听说尊夫人中彩得了一辆四轮轿式马车……彩票,大人…,嗯嗯嗯……大人……”
“彩票?好……我这里只剩五张了……五张你全要?”
“不……不……不要,大人……一张……足够了……”
“五张你全要了?我问你呢!”
“好极了,大人。”
“每张六卢布……不过你么,只收五卢布……签个字吧……衷心祝你好运……”
“嘻嘻嘻……谢谢……大人……啊哈,非常愉快……”
“你走吧!”
一分钟后,杰蓝杰莫诺夫已经站在门房中央,脸红得像大虾,含着眼泪向朋友们借二十五卢布。
“我给了他,诸位仁兄,二十五卢布,可那不是我的钱!这是我丈母娘要我付房租的……借给我钱吧,先生们!求求你们啦!”
“你哭什么呀?很快你就可以坐上马车出游了……”
“马车……马车……我要马车干什么?拿它吓唬人吗?我可不是神职人员!再说,要是当真中彩的话,我把马车放哪儿?我把它塞哪儿呀?”
他们谈了很久。他们谈的时候,马卡尔(他能读会写)一直在记呀记呀。记完之后,便……如此这般……这下话就长啦,先生们!不管怎么说,由此可以引出教训:别造反!
一八八三年五月二十八日
9. 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了几个准备“造反”的人,开始义愤填膺怒斥上司,最后却又屈从上司的故事。
B. 大家一致推选杰兹杰莫诺夫去理论,只是因为他最聪明,最有口才,最勇敢。
C. 从大家的争议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确受到了上司太多不公正的甚至侮辱性的对待,所以所有的人都想参与到这场斗争中来。
D. 杰兹杰莫诺夫推荐兹拉奇科夫去和上司斗争,因为他觉得自己脾气急躁,恐怕会说过了头。
10. 从性格的角度来看,杰兹杰莫诺夫具有怎样的弱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1. 小说最后写道:“由此可以引出教训:别造反!”你是否同意“别造反”的主张?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试题。
柔弱的人
契诃夫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钱用,你太拘泥于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你讲妥,每月三十卢布……”
“四十卢布……”
“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呆了两个月……”
“两月另五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您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您牙疼三天,我内人准你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眼眶湿润,下巴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了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两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要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了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的玩忽职守,您应对一切负责,您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
“我没支过!”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有支取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里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
“merci(法语:谢谢)。”
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您,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您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无怪啦!我和您开个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了……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 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悟想到:
“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12. 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实际代表着当时有权势的人,小说写“我”随意克扣家庭老师工钱,家庭老师又不敢说什么,来说明当时沙皇统治的残酷,百姓们却逆来顺受。
B.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是被压迫者的代表,她的行为充分代表了当时被压迫者的行为,不敢反抗,面对强权只能忍耐。
C. 本文主要是语言描写,也有动作、神态、心理和外貌描写。
D. 文章的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充分说明沙皇统治的残酷,人们的软弱。
13. 文中两次写到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一言不发”,原因一样吗?
14. 当“我”听到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谢谢”的时候,为什么憎恶起来?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C、D、【参考答案】①看到被讽刺的漫画后,非常愤怒;②看到柯瓦连科和华连卡骑自行车后,心烦意乱;③听到柯瓦连科对他的斥责后,心慌意乱。、【参考答案】写实:文中刻画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的纯“套中人”的别里科夫,作者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控诉、批判腐朽保守的社会思想文化对人的桎梏,反思人性中的奴性弱点,符合现实逻辑,符合真实生活样态。
写意:运用漫画式的夸张来进行外貌描写和戏剧化的情节来展现别里科夫生活的荒谬,违逆现实逻辑,突破了生活的样态。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是一种善意的通告”错误,这种行为应该是沙皇统治忠实走狗的必然举动。
故选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点、人物形象以及手法技巧的能力。
D.“《促织》《变形记》是典型的写意小说”错误,《促织》以写实为主,兼有写意。
故选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
如一开始别里科夫接到“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下面缀着一个题名《恋爱中的anthropos》”的漫画时,他“难堪极了……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他的嘴唇发抖了”,可以看出他非常愤怒。
如看到“柯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他的后面,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的时候,别里科夫“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到发白。他站住,瞧着我”“他似乎心里乱得很,不肯再往前走,回家去了”,可以看出他心烦意乱。
如听到柯瓦连科的斥责时,别里科夫“别里科夫脸色苍白,站起来……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可以看出他心慌意乱。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首先根据文本二理解“写实”和“写意”的意思。
由“写实小说努力营造符合现实的逻辑,在富于生活实感的艺术世界中,塑造符合真实生活样态的艺术形象。它以艺术虚构的假造成逼似生活的真,以诉诸想象的艺术幻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获得一种真实感、亲切感和贴近感,从而受到深深的感染”可知,写实要努力营造符合现实的逻辑,塑造真实生活样态的形象。由“需要变形,需要荒诞……写意小说则往往通过夸张变形,甚至是荒谬怪诞的内容,表达思想,……它突破生活样态,违逆现实逻辑,取得了艺术表现更大的自由。……创造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形象”可知,写意是借助夸张变形图片生活样态,违逆现实逻辑来展现现实生活。
然后结合文本一的形象、情节以及主旨来分析写实和写意。
从写实角度来看,文本一塑造了一个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他孤僻胆小,害怕变革,作者借助这一形象展现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如衣着服饰以及生活习惯以及言行举止,批判腐朽保守的社会思想对人的束缚,反思人的奴性,这些符合现实逻辑,展现写实的特点。
从写意角度来看,文本一中别里科夫的外貌和言行举止其实是经过夸张的,而小说中的情节也是具有戏剧化的,因为夸张变形才能更充分展现别里科夫生活的荒谬,才能展现思想禁锢的可怕,这些违逆了现实逻辑,属于写意。
5~8.【答案】C、A、【参考答案】①小说整体使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由“我”的视角讲述别里科夫的故事。真实、可感,便于抒发感情。
②小说在讲述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的内容时转换使用了第三人称,让故事的讲述更加全面,可以更好的深入人物内心。(或:穿插第二人称“您”,便于与读者交流。)
③人称的转换相互补充印证,可以使别里科夫的形象更加立体,叙述富于变化。、【参考答案】①人物形象逼真自然,别里科夫的形象刻画荒诞里透着真实自然。
②语言特色简练朴实,用夸张的手法,漫画式的笔调,寥寥几笔,勾勒出别里科夫的外貌特征。
③作品人物刻画没有固定的特性,是意识的化身,相互交融。别里科夫并不是一个个体的存在,而是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别里科夫……古希腊语言等有形的‘套子’”错误,“古希腊语”不属于有形的套子。
B.“向往爱情的年轻人”错误,从骑单车、大笑的情节中无法推出华连卡向往爱情。
D.“社会生活已经回复到原来的样子”错误,别里科夫虽然死去,但是人们的生活并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日子。
故选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小说开头采用插叙的手法”错误,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
故选A。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中叙述人称的能力。
小说整体使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结合“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我甚至可怜他了”“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知,我的同事别里科夫两个月前去世,别里科夫跟我同住,我可怜他,文章由“我”的视角讲述别里科夫的故事,真实、可感,便于抒发感情。
结合“他们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可知,“他们”涨红了脸,“她”嚷道,“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小说在讲述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的内容时转换使用了第三人称,让故事的讲述更加全面,可以更好的深入人物内心。
文章在使用第一人称的时候,又转换使用第三人称,人称的转换相互补充印证,可以使别里科夫的形象更加立体,叙述富于变化。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结合文本二“契诃夫能寥寥几笔给你勾画出一幅人物肖像,而就是这寥寥几笔,却把人物勾画得那么逼真而自然,使人看不出任何雕琢的痕迹”和文本一“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可知,人物形象逼真自然,别里科夫的形象刻画荒诞里透着真实自然。
结合文本二“他的短篇小说都有非常出色的开头。往往只用几句话就把事情交代清楚,抓住要点,不加修饰,却又十分准确,你一看就知道下面将在怎样的环境中出现怎样的任务。在一些较短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语言的简洁风格,则简直可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可知,语言特色简练朴实;结合文本一“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可知,用夸张的手法,漫画式的笔调,寥寥几笔,勾勒出别里科夫的外貌特征。
结合文本二“他们不是生活在太阳底下的平常人,而是蒙在神秘阴影里的一群游魂。他们仿佛是意识的化身,相互之间即使没有语言也能直接交往。他的人物没有各自固定的特性,而是通过临时构想奇妙地混合而成,因此,他们实际上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知,作品人物刻画没有固定的特性,是意识的化身,相互交融。结合文本一“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可知,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有许多,别里科夫并不是一个个体的存在,而是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9~11.【答案】A、①猥琐怯懦。面对上司,紧张害怕到话不成句的地涉。②表里不一。在上司面前一套,背后一套。③曲意逢迎。心里本不想买上司的彩票,嘴上却说:“好极了,大人”“非常愉快”。、观点一:同意“别造反”的主张。①这样的”造反”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并没有思想行动上的充分准备。这些人对权势骨子里感到恐惧,距离自觉“造反”的思想意识还很远。②几个人相互推诿,用选“代表”的方式去“造反”,更显得滑稽可笑。③社会环境受到权势严密控制,“造反”的外部条件不具备。
观点二:不同意“别造反”的主张。①人的尊严受到侮辱,应该起来“造反”,在“造反”中才有望获得人的尊严与平等权利。②只有“造反”,才能逐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才能动摇权势的控制。③“造反”会遇到挫折,但不能因为一次“造反”不成功,就轻易放弃。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解答】
B项,“只是因为他最聪明,最有口才,最勇敢”错,大家推选杰丝杰莫诺夫,既有他聪明、有口才、勇敢的因素,也有大家都不想做出头鸟的因素。
C项,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参与斗争,比如“不过话说回来,还是有人极度明智。这位有识之士做出一脸忧虑,用一块撂满鼻涕的手帕擦着脸说:‘哎,值得这样吗?唉……嗯,好吧,就算这些话都有道理,不过何苦呢?……’”。
D项,“因为他觉得自己脾气急躁,恐怕会说过了头”错,杰兹杰莫诺夫推荐兹拉奇科夫去和上司斗争不是因为他怕自己说过头,而是源于胆怯。
故选A。
2.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本题既要答出杰兹杰莫诺夫具有的弱点,还要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由“‘嗯……我,我没什么事……我只是顺便来看看。我,大人,听说……听说……’杰兹杰莫诺夫想管住舌头,但舌头不听话”,面对上司,紧张害怕到话不成句的地步”可知其“猥琐怯懦”;由见上司前“‘是时候了,现在该让他明白,我们也是人,跟他一样!’杰兹杰莫诺夫说,‘我们,我要再说一遍,不是奴才,不是贱民!更不是古罗马的角斗士!我们不许有人嘲弄我们!……’”和见上司后“‘嘻嘻嘻……谢谢……大人……啊哈,非常愉快……’”,在上司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可知其“表里不一”;由“心里本不想买上司的彩票,嘴上却说:‘好极了,大人’”、“非常愉快”可知其“曲意逢迎”。
3.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探究F。这类题型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角度来回答,前提是自己要能理解并认同,回答时能自圆其说,并结合文本时行分析。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
如果同意,可从这次“造反”大家互相推诿的表现看出他们并非真的想“造反”,只是情绪的宣泄;没有思想意识,外部条件也不充足等角度分析。如果不同意,可分析他们的确是受到了侮辱,比如杰兹杰莫诺夫的语言可以证实这一点,那么为了赢得尊重只能通过“造反”来实现,并且勇敢的站起来才会从根本上动摇反动势力,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等角度分析。
12~14.【答案】C、第一次是因为突然听到“我”把每个假期都算得那么清楚,让她感到吃惊惭愧到了极点,所以一言不发;第二次,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听到这样克扣工钱感到无奈,所以一言不发。、因为“我”感到了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软弱到任人宰割的程度,可是她一点觉悟也没有。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有误的”“一项”,立足考查“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解答】
C项,“……也有动作、神态、心理和外貌描写”说法错误,文章对人物刻画没有用到外貌描写。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我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找到要把握内容要点的部分内容仔细阅读,筛选关键信息,概括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本题题目是:文中两次写到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一言不发”,原因一样吗?先通读文章,在文章找出文中两次写到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一言不发”,然后根据这两处“一言不发”的上下文内容,分析概括其“一言不发”的原因是否相同。
第一次“一语不发”在文章第七自然节,前一节写“我”把两个月里的有多少个节假日,且指出每一个节假日里她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算得清清楚楚。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听到这些“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此时的一言不发是因为突然听到“我”把每个假期都算得那么清楚,让她感到吃惊,且指出她在节假日“不和柯里雅搞学习”惭愧到了极点,所以一言不发。
第二处一言不发在文章第九自然段,在第八自然段“我”扣除了她节假日、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牙疼三天,午后歇假等时间的工钱,最后剩下四十一卢布。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听到“我”这么克扣其工钱是“左眼发红,并且眼眶湿润,下巴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此时一语不发是听到“我”这样克扣工钱感到无奈,所以“一语不发”,所以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两次“一语不发”的原因是不同的,答题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具体指出其“一语不发”的原因。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圈画出涉题信息,仔细阅读,提取关键词、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本题题目是“当‘我’听到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谢谢’的时候,为什么憎恶起来?”先通读文章,在文章中找到“当‘我’听到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谢谢’的时候,憎恶起来”内容。在文章第二十自然段,之前写“我”列出种种理由扣除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应得的工钱,最后算出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两个月只能拿到十一卢布,我把十一卢布递给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她接过去。喃喃地说:‘merci(法语:谢谢)。’”这一声“merci(法语:谢谢)”让“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我”问她为什么要谢,她说因为“我”给了她工钱,“我”告诉她“可是我洗劫了您,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您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可是她说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我”告诉她“我”会如数把她该得的八十卢布给她,且钱已经装在信封里,然后质问她“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答案,这就是‘可以’”。所以当“我”听到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谢谢”的时候,憎恶起来的原因是“我”感到了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软弱到任人宰割的程度,可是她一点觉悟也没有。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