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1 16:16:35

文档简介

无锡市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四校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地理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3题,共23小题,共46分)、综合题(第24题~26题,共3大题,共54分)两部分,共8页。
2.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内作答,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上的答题要求。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全国 0.711 0.718 0.735
胡焕庸线两侧 东南半壁 0.517 0.534 0.566
西北半壁 0.754 0.748 0.752
四大 地区 东部 0.365 0.398 0.427
中部 0.302 0.305 0.336
西部 0.773 0.765 0.771
东北 0.449 0.459 0.504
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均衡度的指标,其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人口空间分布越不均衡。表1示意我国2000-2020年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 导致胡焕庸线东南半壁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 新农村建设
B. 城市新区建设
C. 区域经济差异
D. 海洋运输发展
2. 2000--2020年我国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变化反映了( )
A. 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占比增大
B. 我国人口跨省迁移量增大
C. 我国人口分布趋于集中
D. 东北地区人口显著减少
3. 降低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可行措施是( )
A. 增加大城市的数量
B.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C. 吸引东部人口迁入 D. 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回流人口是指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务工后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多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之前的被称为第一代回流人口,他们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之后的被称为新一代回流人口。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人口流动状况在我国中西部人口流动中代表性较强,图1示意该地新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据此完成4~5题。
4. 与第一代回流人口相比,新一代回流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 )
A. 就业年龄失去了优势
B. 职业技能有显著提升
C. 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 D. 中西部就业机会增加
5. 调查发现,相比吉安中心城区,更多的回流人口愿意回到吉安市的下辖县城,主要原因
可能是 ( )
A. 县城与原户籍地的距离更近
B. 县城各项政策更具有吸引力
C. 中心城区城镇化问题更严重 D. 中心城区就业机会少于县城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聚落空间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及发展需求适应的结果。专家在陕北某地调研时,将研究区内的聚落空间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如图2)。据此完成6~7题。
6. 该地向阳缓坡聚落的空间结构最可能为 ( )
A. 台地行列式 B. 自由行列式
C. 密集斑块式 D. 线形展开式
7. 与密集斑块式相比,聚落采取自由行列式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
A. 降低人口密度 B. 顺应自然地势
C. 增加公共空间 D. 提高通风性能
读某城区内部结构规划示意图,完成8~9题。
图3
8. 图示城区内部 ( )
A. 商业市场区位于中心 B. 医疗卫生区交通位置偏僻
C. 居住区水运交通十分便利 D. 商业与办公综合区靠近居住区
9. 该城区合理规划有利于 ( )
①降低各类土地利用租金 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③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 ④改善居住环境质量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西安市区的零售业大体可划分为两个类型。I类零售业主要销售快速消费品(指使用频率高,使用时限短的产品),Ⅱ类零售业主要销售耐用消费品。图4示意以钟楼为中心向外围19km范围内零售业的分布规律。读图完成10~11题。
10. 影响I类和Ⅱ类零售业在距钟楼9km处数量占比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租水平与交通状况 B. 消费能力与交通状况
C. 消费能力与用工成本 D. 地租水平和用工成本
11. I类零售业主要销售的商品包括 ( )
①汽车配件 ②食品饮料
③家具装饰 ④洗涤用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草莓西红柿”因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的菜谱而火出圈,燃销全国。山东南木桥村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在盐碱地上建大棚栽种“草莓西红柿”。相比一般西红柿,“草莓西红柿”的产量较低,但收益更高。据此完成下面12~14题。
12.影响南木桥村“草莓西红柿”栽培方式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水源
C.技术 D.市场
13.南木桥村在盐碱地上建大棚种植“草莓西红柿” ( )
①改善了土壤肥力 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③降低了种植成本 ④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草莓西红柿”能燃销全国主要依托于 ( )
A.发达的通信网络 B.产品的质优价廉
C.便利的水运条件 D.优越的地理位置
生鲜产品电子商务,简称生鲜电商,指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生鲜类产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生鲜肉类等。生鲜电商发展之初往往巨额补贴用户,目前生鲜电商发展出多种经营模式。图5为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 生鲜电商发展初期巨额补贴用户的主要目的是 ( )
A. 培育消费市场 B. 完善基础设施
C. 加快市场流通 D. 完善营销体系
16. 前置仓模式可以 ( )
①缩短生鲜货物配送时间 ②缩短生鲜货物运输距离
③降低生鲜货物的腐烂率 ④降低生鲜电商投资成本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8个国家算力枢纽,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数”“算”分离。图6为我国算力枢纽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 我国主要算力枢纽的分布特征是 ( )
A. 东部地区等级较高,数量较少 B. 沿长江经济带布局
C. 中部地区等级较低,数量较多 D. 集中于地势第三阶梯
18. “东数西算”工程实现数、算分离主要得益于 ( )
A. 高铁出行的便捷 B. 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
C. 航空运输的发展 D. 特高压电力输送技术
19. “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能直接带动甘肃发展的产业是 ( )
A. 钢铁工业 B. 石化工业
C. 纺织工业 D. 电力工业
“第六产业”是指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正好等于六,故名“第六产业”。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食出开心农场”作为全市最大的连片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蔬菜种植园逐渐发展成为集种植、体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蔬菜种植示范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此完成20~21题。
20. “食出开心农场”蔬菜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 )
A. 蔬菜种植 B. 蔬菜加工
C. 蔬菜销售 D. 菜园旅游
21. “食出开心农场”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 )
A. 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B. 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C. 延长菜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D. 改善蔬菜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2022年6月16日,新疆和(田)若(羌)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和若铁路大部分线路处于沙漠戈壁之中,一些路段采用“以桥代路”方式,桥梁施工采用传统的混凝土现浇法(在施工现场将砂、石子、水泥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成混凝土,并浇筑在已支好的桥墩模型中)有极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设部门运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即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桥墩混凝土构件,然后运到现场“搭积木”,精确拼装。据此完成22~23题。
22. 和若铁路部分路段桥梁施工采用传统的混凝土现浇法有极大困难,主要是因为( )
A. 昼夜温差大,桥墩易开裂
B. 扬沙天气多,能见度太低
C. 水资源短缺,用水不方便
D. 冻土层深厚,桥梁养护难
23. 和若铁路建设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后 ( )
①建筑材料用量增加 ②现场建筑垃圾减少
③施工周期得以缩短 ④工人劳动强度增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计54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2020年8月26日,云南省政府发布《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滇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9个城市群之一,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7个县(市)。该区域面积占云南省的29%,人口约占44.02%。
材料二:图7为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时空格局示意图。
注: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概括十年间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点。(6分)
(2)从人口迁移的“拉力”角度分析昆明人口城镇化水平高的原因。(6分)
简述该区域快速城镇化对当地的不利影响。(6分)
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棉花喜热、好光、忌渍,适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阴雨天气容易使棉花产生病虫害。近年来,我国主要产棉区产量发生明显变化。“十一五”期间为稳保我国棉花产业的安全,国家进一步优化棉花产区布局,鼓励新疆自治区适当扩大热节种植面积,作为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新疆棉花产量高,质量优。2022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90.2%和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图8为“我国三大产棉区分布图”。图9为“我国2000,2010,2021年各产棉区棉花产量占比变化图”。
材料二:2010年,浙江省援疆项目“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正式成立,吸引大批浙江棉纺、印染、服装企业进驻,建设成为国家西部面向中亚的重要纺织品出口基地。
简要分析与另外两个产棉区相比,新疆产棉区种植棉花品质更好的原因。(6分)
分析新疆产棉区近些年来棉花产量占比增大的原因。(6分)
(3)分析阿克苏地区吸引浙江棉纺织企业入驻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简称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千米,线路全长1035千米,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2021年12月3日全线通车。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基础薄弱,中老铁路建设前,国内仅有首都万象到老泰边境的3.5千米铁路。2020年11月15日,包括中国与东盟10国在内的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图10为中南半岛概况图,图11为中老铁路重要节点城市分布图。
说出中老铁路未通车之前老挝的国际运输活动主要依靠的交通运输方式。(4分)
分析中老铁路的通车对于老挝货运交通的有利影响。(6分)
中老铁路通车使磨丁、磨憨等地成为重要节点城市,简述这些城市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4分)
(4)阐述中老铁路的建成对中国对外联系的积极意义。(6分)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四校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B A A B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A A C A B D A
21 22 23
C C B
24.(18分)
(1)空间上:整体分布不均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特点;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 (空间4分,时间2分)
(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较为便利;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 (任答三点得6分)
(3)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内涝;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社会秩序混乱。 (任答三点得6分)
25.(18分)
(1)新疆产棉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降水少且冬季气温低(或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每点两分)
(2)新疆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机械化生产,种植面积增大,产量占比增大;新疆劳动力及地价等投入成本较低,商品棉经济效益高,有利于棉花大规模生产;新疆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棉花质量高,市场需求大,有利于棉花大规模生产;国家政策倾斜与支持,有利于推广棉花种植。(任答三点得6分)
(3)靠近棉花产地,原料充足;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政策扶持力度更大,基础设施改善;邻近中亚市场,市场广阔。(任答三点得6分)
26.(18分)
(1)国际公路、国际航空、湄公河水运。 (任答两点得4分)
(2)铁路的运量较大,中老铁路通车后老挝的货运量明显增大,运输货物的种类增多;铁路的速度较快,会提高老挝货运的效率;铁路适合远距离运输,有利于扩大老挝货运的运输范围。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发展外向型经济;做好产业规划。 (任答两点得4分)
(4)通过中老铁路,中国打通了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开辟了与东盟国家的物流新通道;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工农业产品的出口,加速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出海通道,加强了与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联系;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外基建合作树立典范。(每点两分,共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