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第9章:压强 练习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内蒙古各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期末试题选编 |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1.1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3-04-21 17:12:17 |
F乙 D.F甲=F乙
5.(2022春·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6.(2022春·内蒙古乌兰察布·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小红手撑雨伞走在路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将发生严重变形。下列判断推理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B.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7.(2022春·内蒙古包头·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生活实例与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一样高,这是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B.水坝修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D.汽车行驶时,车内的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8.(2022春·内蒙古呼伦贝尔·八年级统考期末)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 )
A.向A方向飘动
B.向B方向飘动
C.向C方向飘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2022春·内蒙古乌兰察布·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针头做得很尖,目的是增大压力
B.图乙中的水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图丙中按下钢笔的橡皮管再松开,管中气压增大
D.图丁中简易喷雾器说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二、填空题
10.(2022春·内蒙古乌兰察布·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其中介绍了当乘坐的小轿车不慎落入水中时,所应采取的自救方法,如果河水较深,车沉入水中后将无法打开车门,此时不要惊慌,在水将要投过头部时深憋一口气,待水充满车厢后,就可以打开车门逃生了,这是由于最初轿车沉入水中时,车外水的压强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内空气的压强.会产生一个向_____(填“车内”、“车外”)方向的压力差,随着车内水面升高,车内外的压强差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2022春·内蒙古呼伦贝尔·八年级统考期末)将一个两段开口的饮料管插入水中,然后用食指堵住上端开口(图所示),这时候将饮料管提出水面会发现管内的水不会从下端开口流出,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的作用。
三、实验题
12.(2022春·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压强计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 ___________反映的;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到,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 ___________有关,比较 ___________两图,可以得到,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以上实验探究过程中,运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__和转换法。
13.(2022春·内蒙古乌兰察布·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U 型管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_(选填“A”或“B”),使U 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_____有关。
(4)比较______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本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除了有控制变量法外,还运用______法。
(6)丙图中U形管左侧液柱高6cm,右侧液柱高12cm,则U形管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______Pa。
14.(2022春·内蒙古呼伦贝尔·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小明同学实验探究过程:
【探究目的】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提出问题】气体的压强是不是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如图1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
(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分析和论证】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评估与交流】
(3)下列事例中运用该知识点工作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风筝升上天空 B.潜水艇浮出水面
(4)图2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请你分析: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液体就会沿着细管上升。
四、计算题
15.(2022春·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120g的平底烧瓶内装有的水,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烧瓶底面积为,测得水的深度为,已知,。求:
(1)水对烧瓶底部的压强;
(2)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3)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五、简答题
16.(2022春·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统考期末)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从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副驾驶一侧的挡风玻璃爆碎.在机舱内外压强的作用下,副机长的身体被“吸”出去一半.飞机燃料是到目的地基本用完正好具备降落的条件,如果半途降落则会因为燃料太重而增加降落的风险:正副机长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技术与胆识,完成了一次无人员伤亡的迫降,挽救了大家的生命.利用上述材料,结合已学的物理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挡风玻璃爆碎时,副机长的身体会被“吸”出去?
(2)燃料太重对降落会造成什么风险?
六、综合题
17.(2022春·内蒙古包头·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有引力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任意两个物体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不能离开太阳,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使物体不能离开地球。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表现,重力大小几乎等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跟地球一样,在其他所有星球上,物体也会受到星球对它的吸引力,我们可以把这些力也叫做重力,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物体在火星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表面上的,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你与同桌之间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下列现象的成因,与万有引力无关的是______(填答案序号);
A.月球绕地球运动而不能飞离地球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地面腾空而起
C.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而不能飞离太阳
D.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3)与在地球上相比,火星车在火星上的质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火星车对水平面的压强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假如万有引力突然消失,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请写出一个可能出现的场景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蚊子的口器越尖,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就越小,对人体的压强就越大。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骆驼的脚掌宽大,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B选项符合题意;
C.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喙越尖,与树木的接触面积就越小,对树木的压强就越大。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牙齿越尖,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就越小,对食物的压强就越大。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分析】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可知,受力面积最小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
【详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个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由选项可知,步行走着时受力面积最小,由p=可知,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
故选D.
3.B
【详解】AC.由图知,甲容器中水的深度较小,根据p=ρ水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p2,故AC错误;
BD.甲、乙两个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水,且容器都为柱形容器,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都等于水的重力,根据
F=G=mg
可知,F1=F2,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AB.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根据容器的形状容易得到,甲液体的体积大,根据可知,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即,深度相同,甲的密度小,所以甲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甲的压强小,所以甲对容器底的压力也小,即,故CD错误。
故选B。
5.B
【详解】由帕斯卡做的实验可知,由于虽然管很细,但由于高度很大,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水的深度。
故选B。
6.C
【详解】由图知,相同时间内,空气通过伞上方的路程大于伞下方的路程,所以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根据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伞下方的压强大于上方的压强,伞在向上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吸向上方,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D
【详解】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一样高,壶嘴与壶身底部联通,上端开口,这是应用了连通器原理,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可知,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若上下一致宽,底部会最先摧毁,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嘴中,吸管内的大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嘴中,故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故C正确,C不符题意;
D.汽车行驶时,车内的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车内的压强,从而将窗帘向外飘,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流体在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马路中间空气流速快压强小,马路两边的流速小压强大。压强差向马路中间,所以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方向飘动。
故选A。
9.B
【详解】A.针头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少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水壶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故B正确;
C.图乙中,按下钢笔的橡皮管是为了排出管中的空气,使管内气压减小,小于管外压强,管外大气压将墨水压进管中,故C错误;
D.在A管口处吹气,管口处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烧杯中水面气体流速不变,压强不变,水面压强大于A管内水面压强,于是A管水面上升,故D错误。
故选B。
10. 大于 车内 变小
【详解】[1][2][3]轿车沉入水中时,水对车的压强大于车内空气的压强,会产生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因此你打不开车门,待水进入车厢后,随着车内水面升高,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即此时车内的压强增大了,这样车内外的压强差变小,这样就可以打开车门逃生了。
11.大气压
【详解】将两段开口的饮料管插入水中,管内外水面上方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所以内外液面保持相平,用手堵住口的一端,管内水将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不掉下来。
12. 高度差 深度 甲、丙 控制变量法
【详解】(1)[1]用液体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时,液体内部压强等于U形管液面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因此可以通过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反映液体内部压强,这是转换法。
(2)[2]甲、乙两图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探头所处的深度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说明液体压强大小跟液体深度有关。
[3]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需要控制探头在液体内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图甲、丙符合题意。
(3)[4]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探究液体压强大小跟液体深度关系时,控制液体密度不变,探究液体压强大小跟液体密度关系时,控制液体深度不变,因此在本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13. 不属于 B 深度 丙、丁 转换 1200
【详解】(1)[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压强计上的U 型管左端上部封闭,故不属于连通器。
(2)[2]在使用压强计前, 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高度不同,是因为两侧管内气压大小不同,需要取下软管重新安装,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故选B。
(3)[3]比较图乙和图丙,液体密度相同而探头所在深度不同,U型管两液面高度差不同,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4]比较丙、丁两图,探头所在深度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U型管两液面高度差不同,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5]本实验通过比较U型管两液面高度差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6)[6]丙图中U形管右侧与大气相通,则U形管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右侧水柱产生的压强,大小为
p=ρ水gh=1.0×103kg/m3×10N/kg×12×10-2m=1200Pa
14. 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A 较小 大气压强
【详解】(2)[1][2]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两纸中间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两纸外侧气体流速小,压强大,两张纸在内外的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3)[3] A.风筝升上天空是利用风筝的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风筝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对风筝产生向上的升力,故A符合题意;
B.潜水艇浮出水面是通过将水舱里的水排出,减小潜水艇自身的重力,使潜水艇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潜水艇就浮出水面,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4][5]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当空气从喷雾器的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较小,细管外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管内的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就会沿着细管上升。
15.(1)500Pa;(2)4.2N;(3)1400Pa
【详解】解:(1)水对烧瓶底部的压强
p=ρ水gh=1×103kg/m3×10N/kg×0.05m=500Pa
(2)水的质量
m水=ρ水V=1×103kg/m3×300×10-6m3=0.3kg
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总=(m水+m瓶)g=(0.3kg+0.12kg)×10N/kg=4.2N
(3)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1400Pa
答:(1)水对烧瓶底部的压强是500Pa;
(2)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4.2N;
(3)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1400Pa。
16.(1)飞机快速行驶时,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内的气压大于机外的气压,将副机长的身体压出去;(2)燃料太重,飞机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降落滑行距离就大,容易出事故.
【详解】(1)因为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正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挡风玻璃突然爆裂,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窗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故向外的压强差形成了向外的压力差,所以,副机长被“吸”出去一半;
(2)燃料太重,对降落会造成很大的风险,是因为飞机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降落滑行距离就大,容易出事故。
17. 存在 B 不变 变小 物体轻而易举离开地球
【详解】(1)[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任意两个物体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因此你与同桌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2]A.月球绕地球运动而不能飞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和月球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月球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不能飞离地球,与万有引力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地面腾空而起,是因为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符合题意;
C.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而不能飞离太阳,是因为八大行星与太阳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八大行星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而不能飞离太阳,与万有引力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是因为苹果与地球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苹果受到了地球的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而落向地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因此与在地球上相比,火星车在火星上的质量不变。
[4]由材料信息可知,物体在火星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表面上的,这说明与在地球相比,火星车在火星上的重力变小。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火星车对火星上水平面的压力小于火星车对地球上水平面的压力。因为火星车在地球水平面与火星水平面时的受力面积相同,由可知,与在地球上相比,火星车在火星上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小。
(4)[5]假如万有引力突然消失,地球对地球附近的物体就没有了吸引力,即物体就不受重力的作用。这样会出现的情况有:物体轻而易举离开地球;扔出去的物体不会回到地面;水不再向低处流;没有降雨、降雪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