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了解作者与背景。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特殊语法现象。
3、分析课文内容与结构,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4、领会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
学习目标:
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
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
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
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
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
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民歌
导入
大器晚成传美名,
言兵六国出奇声。
三苏共逐文坛盛,
不负老泉劳半生!
-——-《古人百咏.咏苏洵》
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认为这些文章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著有《嘉祐集》。
作者简介
苏洵
(1009-1066)
节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六国论》是其中最经典的一篇史论文。
题解
六国论
省略式短语: “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六国论
战国七雄,“六雄”何以为秦一一击破?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贾谊《过秦论》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苏辙《六国论》
且看苏洵会如何抽丝剥茧,
为我们层层剖析这个问题?
赂lù秦 六国互丧sàng
率shuài赂秦耶yé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通“曝”)
无厌 yàn (通“餍”) 草芥jiè 下咽 yàn 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当tǎng与秦相较 (通“倘”)或未易量liáng 悲夫 fú 无(通“毋”)使为wèi积威之所劫
日削xuē月割
熟
读
课
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研读——第一段
兵:武器
利:锋利
善:好
弊:弊端
而:连词,表因果关系
亏:亏损
道:道理,原因
或:不定代词,有人
互:交互
率:全都,一概
以:因为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完:形—动,保持完整
提出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总领全文,提挈下文议论。
品析第一段
在苏洵看来,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为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中心论点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研读——第二段
以:用、凭
则:就
邑:小城镇
城:大城池
所得:(因受六国贿赂)得到的土地
其实:前者的实际数量。
所亡:(因贿赂秦国)丢失的土地
所大欲:最想要得到的
所大患:最担心的
固:本来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研读——第二段
思:回想
厥:代词,他们的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父:古今异义,祖辈和父辈
暴:通“曝”,暴露,冒着
以:相当于“而”,表结果,“才”
举:拿
然后:古今异义,这以后
寝:休息,睡觉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研读——第二段
然则:这样以来,那么……
厌:通“餍”,这里指满足
奉:献,送
弥、愈:更加
判:确定,断定
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以致于”
颠覆:灭亡
宜然:应当这样
以:拿,介词
事:侍奉,动词
得:得当,适宜
贿赂所失多
战胜所得少
战败所失少
受赂所得多
祖辈得之难
土地有限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
秦国
本段的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哪句话?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品析第二段
子孙献之易
秦欲无厌
对比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 引用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研读——第三段
继:随着、跟随
迁灭:灭亡
与:亲附、亲近
既:已经
免:幸免
义:坚持正义。名--动
斯:这
始:才
速:招致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研读——第三段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再:两次
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洎:及,等到
为:成为
终:坚持到底
革灭:消灭
殆:几乎,差不多
智力:古今异义,智谋和力量
诚:确实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研读——第三段
向使:假使
附:亲附,依附
犹:尚且
数、理:天数,命运(互文:胜负存亡的命运)
当:通“倘”
或:或许
量:衡量、判断
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印证第1段哪句话
齐国
燕国
赵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
以荆卿为计
牧以谗诛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品析第三段
本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
品析第三段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举例论证
假设论证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研读——第四段
以:用
封:封赏
事:侍奉
礼:礼待,名作动
为……所:被
劫:胁迫
日、月:名--状, 一天天, 一月月
为1:治理
为2:被
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假设论证
论证方法:
结构作用:
主要内容:
品析第四段
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今”
为六国“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的结局而叹惜。
“论今”: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研读——第五段
夫:句首发语词
势1:势力
可以:可以凭借
势2:形势
苟:如果
以:凭借
故事:古今异义,旧事
是:这
卒章显志
六国
秦国
北宋
诸侯
天下之大
从六国破亡
在六国下矣
北宋与六国有何相似之处?
借古
讽今
品析第五段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北宋在疆域开拓上毫无作为
总结写作艺术:议论文的典范
第一段
弊在赂秦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
假设论证
(第二段)
借古
总 分
赂秦
力亏
(第三段)
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四段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递进)
讽今
第五段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过渡
“三苏”都写过《六国论》,而观点各不相同,请分别加以概括,
并请结合相关材料探究其观点不同的原因。
材料:
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轼:“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
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此”所指代的是“皆天民之秀杰”的“智、勇、辩、力”
之人是否得以“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
苏辙:“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见利之浅”、
“不知天下之势”; “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
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延伸思考
参考:
(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苏轼认为六国破亡在于没有很好地任用“智、勇、辩、力”突出的人才,让他们各尽其才,各尽其力。苏辙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不知天下之势” “贪疆场尺寸之利”,互相残杀,从而导致最后的灭亡。
延伸思考
参考:
(2)同一个历史事件,为什么“三苏”会有不同的见解?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形式的背后,都跃动着作者不同的生命状态。“三苏”对同一个史实有不同的观点,源于他们不同的经历、学识、性情、个性、价值追求等因素形成的不同的生命状态。
延伸思考
参考:
(2)
本文文字背后苏洵的生命状态:一腔政治热情,一颗忧国之心。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他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是为了“施之于今”。正因为如此,他的文章中才有了对治国安邦的严肃思考和设想,这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可贵的文化和政治品格。
延伸思考
参考:
(2)才华横溢的苏轼,是继欧阳修以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和文坛领袖,他不仅是一位精通“诗、文、书、画”的全能作家,他的政治才能也非常突出。然而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多次卷入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中,屡遭贬谪,动辄得咎,成为北宋朝廷党争的牺牲品,满腔报国之志不得实现,满腹才华不得施展,自然他看待古今往事的角度就会从“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的角度考虑了。
关于苏辙,富有文才,政治态度与苏轼大体一样,人生经历也如苏轼一般坎坷。但“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苏轼语)“苏文定公之文,冲和淡泊,遒逸疏宕,大者万言,小者千余言,譬之片帆截海,澄波不扬”。(茅坤语)可见苏辙是一个在官场上历经挫折,为人淡泊低调,思想深邃,为文稳健的文学家。自然他看待“六国灭亡”的缘由有他独特的视角了。
延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