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
课题: 22.古诗三首——《墨梅》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结合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并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刻理解诗句含义;学习古诗中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体会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身淡泊名利,清白正气的品格与志向。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诗文,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淡泊名利、清白正气的高尚品格。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体现“阳光课堂”的关键点设计意图)
一、图片导入 1.通过展示梅花的图片初步体会梅花的美丽; 师:这是什么花?对,这是傲雪迎风开放的梅花。同学们看完有怎样的感受? 2.通过两幅画作与王冕的《墨梅图》做对比,引导同学关注题画诗的特点; 师:如此美丽的梅花自然深得画家们的喜爱,我们来欣赏这两幅梅花图,那这幅梅花图和刚才的两幅图有什么区别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颜色不同、画中有字或有古诗) 颜色不同:(师)为什么会将颜色艳丽的梅花画成灰黑色的呢?学习完这首古诗就会知道答案;画中有诗:(师)观察得真仔细,文人墨客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写在画上的古诗我们称为题画诗。 二、学疑聚焦 1.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题画诗《墨梅》,一起写课题(板书),一起读课题。 2.走进诗人,了解诗人 师:《墨梅》的作者是王冕,谁对他有所了解呢?老师也收集了王冕的资料,谁来帮我读一读; (出示: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代表作:《墨梅图》(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师:自称是梅花屋主的王冕会如何书写梅花呢,让我们走进这首《墨梅》 三、双主探究 1.生字教学 师:检查预习情况,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开始自有朗读2遍。书捧起,稍倾斜。书捧起,稍倾斜。 师:诗中有三个生字朋友,看看你们是否能读好; (出示:砚、乾、坤)(全班读、个人读) 师:那我们会认了吗?哪个同学来说说你们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 (注重评价识字方法) 师:我们发现这三个生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什么(预设:左窄右宽)但乾字不同,而是左右等宽,我们要观察乾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它的左部分占左半格,右部分占右半格。上面一个十字占上半格。下面的早横穿上下两格。此时这里的横变成了提,右半部分的起横折弯钩,要写的舒展,撇横横折弯钩。(边说边书写) 师:清楚书写要点,拿出生字本,坐姿端正,书写工整 (巡视过程注意书写评价) 师:时间到,收起来,课下完成其他生字;我们再来认读这三个生字;将生字朋友送回古诗中,你能读好吗? 2.初读古诗 (出示学习导航一)师:一起来读导航一的要求,一读准(生:字音);二读(流利);三读出(节奏)。明确要求,开始自由朗读; 三读层次:个人读、全班读、划分节奏个人读、全班再读;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注意字音与节奏、鼓励朗读效果不佳的学生再读两次;做到及时评价,区别评价 师: 加入理解,我们会读得更好 3.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出示学习导航二: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诗句意思,并在小组内交流)师:在理解之前,我们回顾一下我们以往理解古诗词诗意的方法有哪些? (预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课文插图、查阅资料、联系生活经验等) (1)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①师:想象画面,结合注释,谁来说一说第一句的诗意 提问流程:学生回答、学生点评并纠正、教师引导解释重点字词“淡墨痕”、“池头”、全班读诗意理解(课件出示诗意:我家洗砚池边生长着一颗梅花树,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上都点染着淡淡的墨痕。) ②师:(语气轻淡):这句古诗体现梅花的什么特点?那个字告诉了我们? 对,是淡字,描绘出梅花的颜色是怎么样的?淡淡的,也可以说是朴素淡雅的(板书)你能读出这一份淡吗? (预设:根据学生的个人感悟来朗读,作针对性评价;如王冕没有浓墨重彩,只有这一份淡,你读出来了,你读的十分轻柔,同样读出了这一份淡)(个人读、全班读) 师:咱们班孩子的读书声让老师都不禁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读诗句,你们读诗意。(师生接读)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师:想象画面,结合注释,谁来说一说第二句的诗意 (课件出示诗意:墨梅不要别人夸颜色好看,只愿留下一股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间) 提问流程:学生回答、学生点评并纠正、教师引导解释重点字词“清”“满”,全班读诗意理解。 师:所以这段描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呀? 对,梅花的气味是怎么样的?清香之气(板书) 师:谁来读出这一缕清香之气 (预设评价:老师发现你重读了乾坤两个字,把弥漫天地之间广阔的气质读出来了;读的十分高昂,天地的广阔被你读出来了;清香气息扑面而来) (个人读、全班读、师生读,小组读) (3)小结梅花特点: 师: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所学,作者王冕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呢? (预设:色淡、气清) 师:让我们再一次朗读一下这首诗,读出梅花颜色淡雅、气味清香的特点。 过渡:那作者难道单纯的只想描绘梅花的特点吗?他是想通过梅花“淡”和“清”的特点表达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 (4)品诗情 出示学习导航三:1.自由朗读,品读诗情;;2.思考关键字“淡、清”的深刻含义。 师:通过这两个字你能看出王冕是哪一个怎样的人,边读边思考,谁来说一说? (预设:说出了王冕喜欢平淡;能够将梅花的特点与人联系起来,真不错) 师:但我看到许多同学脸上充满着疑惑,我们借助王冕的小故事帮助我们理解。 (预设: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关注不要名不要权不要地位,总结淡泊名利,清白正气较难理解,通过关注第二则小故事) 朗读指导(师):带着这份理解,我们通过朗读,读出王冕的高尚品格 (5)艺术手法教学: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表面上写(梅花)实际上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志向),这种手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板书) 四、双练拓展: A类:背诵古诗: 师:相信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将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了,一起来。 B类:课外拓展: 师:梅花自古以来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我们三年级学习的花中四君子分别是那些植物 岁寒三友呢? 师:课前让大家收集的有关植物的古诗,谁来分享分享? 总结升华:希望同学们课下多积累运用托物言志手法书写的古诗,感受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