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四市五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四市五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23 07:5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调研试卷
生物
2023.04
(本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卡上写清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调研序列号,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I卷时,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调研卷上。答第II卷时,答案要填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的指定位置。
3.答题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43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主张“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各国应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人均生态足迹值小
B.CO2等温室气体增多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C.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是引起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
D.目前我国需要继续做好计划生育,避免人口激增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2.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长江江豚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是江豚等珍稀动物灭绝的主要因素之一
C.可利用生物技术对长江江豚的基因进行保护
D.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
3.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
B.水体的富营养化可通过正反馈调节导致生态系统稳态的进一步破坏
C.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有利于提高饵料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D.生态塘和潜流湿地中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可起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4.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示意图,其中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比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沼气池中的沼渣可作为有机肥为农作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B.建立该生态家园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动物粪便的臭味主要来自氨,在沼气池中经硝化细菌的作用可形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D.这种生产模式对环境污染小,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下列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B.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灭菌
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强
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可能的原因是加入食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
6.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这三种传统发酵产物的制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C.发酵过程都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B.发酵过程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发酵后形成的溶液都呈酸性
7.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拟从中分离出葡萄球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使用无菌棉拭子从皮肤表面取样
C.用取样后的棉拭子直接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
D.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等进行初步判断
8.图示为两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3号试管的稀释倍数为 103倍
B.甲图所测定的微生物数量一般用菌落数表示
C.乙图所示的操作过程中接种环需要灼烧5次
D.甲、乙两种操作均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9.下图是某工厂的连续发酵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为冷却水进口,②为冷却水出口
B.该装置只能用于异养需氧型微生物的发酵
C.使用该装置需要将选育出的优良菌种先进行扩大培养
D.连续发酵时,放出全部旧的培养基后再添加新的培养基
1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基本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能够识别新冠病毒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开磷酸二酯键
B.EcoRI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为GAATTC,则形成的黏性末端为AATTC--
C.与DNA聚合酶不同,DNA连接酶发挥作用时不需要DNA模板
D.用做分子运输车的质粒常有特殊的抗生素合成基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11.Bt抗虫蛋白能破坏棉铃虫的消化系统,科研人员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体内获得了Bt抗虫蛋白基因,拟利用大肠杆菌生产Bt抗虫蛋白。下图是选用的质粒及几种相关限制酶的识别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t抗虫蛋白基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均为目的基因
B.可以选用EcoRV和BglII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C.图示启动子是D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启动基因转录的位点
D.可以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Bt抗虫蛋白基因是否翻译
12.下列关于利用洋葱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研磨液加入切碎的洋葱,充分研磨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后续实验
B.DNA易溶于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而某些蛋白质不溶
C.玻璃棒上出现的白色丝状物就是纯的DNA分子
D.将白色丝状物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待试管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
1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育种能够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B.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细胞因子、抗体、疫苗和激素等药物
C.常将药用蛋白基因和乳腺中特有基因的启动子等重组在一起组成乳腺生物反应器
D.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生产的胰岛素,其结构可能与人体自身的胰岛素不完全相同
14.随着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发展,科研工作者对荧光蛋白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和模拟,赋予其新的性质和功能,拓宽其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等生命领域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天然不存在的荧光蛋白
B.合成新荧光蛋白的过程中涉及到中心法则
C.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通过改变氨基酸的结构来改变荧光蛋白的功能
D.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荧光蛋白分子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为恢复河流某段“水体一河岸带”的生物群落,研究人员选择该流域常见的植物进行栽种。植物种类、分布及叶片或茎的横切面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注:右侧为对应植物叶片或茎的横切面示意图,空白处表示气腔
A.丙与丁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四种植物都有发达的气腔,利于根系的呼吸,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不同位置上植物种类的选择,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D.水体-河岸带改造后的“景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6.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
A.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半固体和液体发酵为主
B.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D.果酒制作发酵液的密度逐渐降低、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
17.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有
A.培养所需的试剂和器具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的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培养基的配方中必须包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
18.下列有关PCR的叙述,正确的有
A.PCR所需引物和体内DNA复制所需引物不同
B.引物长度和复性温度均会影响PCR扩增的特异性
C.PCR产物电泳时的迁移速率与DNA分子的大小有关,与凝胶的浓度无关
D.PCR预变性的目的是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
19.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IRS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下图是构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组载体的示意图,下表是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HRSV入侵细胞后在D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
B.过程②需要逆转录酶和Taq DNA聚合酶的参与
C.过程③需要用XbaI和BclI酶切割质粒A
D.过程④将质粒B导入大肠杆菌,有利于质粒B准确复制、稳定保存
第II卷(非选择题57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7分。
20.(11分)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湖泊表现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传统生态浮床(CFI)是将经过筛选的水生高等植物(主要是挺水植物)栽植于浮床上,通过植物根系大量吸收水体中的N、P等元素(如图1)。现有研究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生态浮床(IEFI),水生高等植物栽种在空心竹排上,弹性立体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可以附着微生物)悬挂在竹排下方(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蓝细菌属于 。
(2)生态浮床常选种美人蕉、黄菖蒲、水芹等水生高等植物。选用植物时除了要考虑植物对水体的净化能力,还要兼顾植物的观赏性或经济价值,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3)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浮床上的水生高等植物能防治水华的原因有: (2分)。
(4)水生高等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可同化为自身的 等生物大分子,这些氮元素可能的去向有 (2分)。
(5)生态浮床中的水生高等植物还能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净化水体:①通过阻挡、吸附等使污染物沉降;②通过增加水中 ,使根系富集的微生物分解增强。
(6)新型生态浮床中大量的弹性立体填料可作为生物膜载体,这样设计的优点是 。
(7)研究人员在江苏某地进行了新型生态浮床(IEFI)和传统生态浮床(CFI)的水质净化效果对比,其中对总氮(TN)的去除情况如图3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IEFI系统对TN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且在 月去除率最高。
②在12月,两系统去除率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主要是因为 使得微生物活性降低,影响了对TN去除效果。”
21.(11分)苹果醋是以苹果为原料经发酵而成,下图是苹果醋全液态发酵的生产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加入果胶酶的作用A ;步骤⑥是 。
(2)添加酵母前,要对菌种进行活化,检测酵母的生长状况。若某样品经2次10倍稀释后,经台盼蓝染色(体积不计),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 色细胞,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为254个,该样品中活酵母细胞的密度为 个细胞/mL。
(3)右图表示发酵过程中相关的物质变化。在缺氧条件下发生的过程有 (填字母);发生 (填字母)过程的酵母菌增殖速度快;过程d需要 参与,发生该过程的细胞 (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4)步骤⑧一般采用的消毒方法是 。
(5)为了获得酿造苹果醋的高产菌株,某兴趣小组先将基础培养基的pH调至 性,灭菌后在未凝固的培养基中加入乙醇和无菌CaaCO3粉末、充分混匀后倒平板。挑取该平板上具有 的单菌落若干作为候选菌种。
22.(12分)为筛选适合于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高产果胶酶菌株,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的目的 方法步骤
菌种初筛 称量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硝酸钠、刚果红(可与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① (2分)(填字母:A.牛肉膏B.蛋白胨C.果胶 D.葡萄糖E.琼脂),加蒸馏水定容,制备初筛平板;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选择出高产果胶酶的候选菌种。
菌种复筛与酶活力测定 将经过3轮初筛选出的具有较高果胶酶活性的菌株EIM-1~EIM-12发酵培养;取等量上述不同菌株的发酵上清液,按一定倍数稀释后,分别加入果胶溶液,水浴保温反应10 min,测定其中的还原糖含量,计算酶活力;设置② 作为空白对照组。
③ (2分) 将筛选出的EIM-6菌株接种于④ 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提取其DNA进行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核酸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
*酶活力(简称为酶活):上述实验条件下,每分钟水解果胶产生lug还原糖所需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2)为优化EIM-6菌株发酵的碳源和氮源,该小组又开展了相关的单因素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碳源为 ,最适氮源为 。其中橘皮粉因含有较多 物质,可以促进果胶酶的产生。
(3)该小组还可以从 (2分)等方面考虑,进一步优化产酶条件。
(4)除了筛选自然菌株外,获得高产果胶酶菌株的方法还有 。
13.(11分)棉铃虫载脂蛋白受体(LpR)在昆虫体内脂质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明确载脂蛋白受体(LpR)基因在其卵巢发育及饥饿胁迫中的功能,科研人员研究了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以及饥饿处理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这有助于解析载脂蛋白受体(LpR)基因参与棉铃虫卵巢发育过程中脂质转运以及应对饥饿胁迫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棉铃虫载脂蛋白受体(LpR)基因:将棉铃虫样品置于预冷的研钵内,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后迅速提取 ,经 得到cDNA。
(2)体外扩增棉铃虫载脂蛋白受体((LpR))基因:
①PCR加样操作:将上述cDNA作为PCR反应的模板,并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来扩增目的基因,该PCR反应体系中除模板和引物外,还需加入缓冲液(含 Mg2+)、 、 、H2O等。
②设置PCR反应程序:PCR每次循环一般可以分为 、 和延伸三步,在延伸过程中,脱氧核苷酸连接在引物的 端。
(3)PCR结果分析:
图2
注:图1Egg:卵;1st:1龄幼虫;2nd:2龄幼虫;3rd:3龄幼虫;4th:4龄幼虫;5th:
5龄幼虫;6th:6龄幼虫;P:蛹期;F:雌成虫; M:雄成虫。
图1为棉铃虫载脂蛋白受体 (LpR)基因在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据图可发现,棉铃虫载脂蛋白受体(LpR)基因在 中高表达,推测棉铃虫载脂蛋白受体 (LpR))可能与雌虫的生殖行为相关;同样的,该基因在卵内也高表达,这可能与 作为胚胎发育期的重要营养物质相关。
②图2为饥饿胁迫对棉铃虫雌成虫卵巢中载脂蛋白受体 (LpR)R)基因表达的影响,据图推测饥饿胁迫处理导致昆虫产卵量降低可能跟 (2分)有关。
24.(12分)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淋巴组织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细胞表面高表达CD19蛋白。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T细胞表面表达能够靶向特定抗原的受体(CAR),改造后的T细胞被称为CAR-T,可以识别并攻击带有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同时激活机体自身免疫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制备CAR-T细胞大多是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式使T细胞表达CAR。
①获取CAR基因(实质为抗CD19蛋白的抗体基因):将抗CD19蛋白的抗体基因作为PCR反应的模板,并依据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来扩增该基因。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1为所用载体示意图,图2为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为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扩增目的基因时,应在其一对引物的 端分别引入 (2分)两种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时,可选 (选填“E.co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重组质粒通过 技术导入到T细胞。
④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将转化后的T细胞置于含 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验证CAR-T细胞的构建是否成功。
(2)采用病毒作为递送载体存在随机插入的安全隐患,CRISPR/Cas9技术作为第三代基因编辑工具(图3),sgRNA可引导Cas9蛋白在特定位点进行切割来完成基因的编辑。科学家利用该技术制备的CAR-T细胞,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前的治疗中取得理想效果。其操作原理如图4所示。
sgRNA能与靶基因特异性识别、结合的原理是 ,基因编辑工具中对基因进行剪切的是 。
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和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发出免疫抑制信号,实现免疫逃逸。该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切割T细胞中PD-1基因的同时导入靶向PD-1基因的同源重组序列,利用同源重组修复的原理将 重组在PD-1基因内部,制备了非病毒定点整合的CAR-T细胞,如图4。
综合上述信息分析,与慢病毒制备的CAR-T细胞相比,该方案制备的CAR-T细胞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的优点有:可以 插入抗CD19蛋白的抗体基因,降低随机插入的安全隐患,提高CAR-T细胞的安全性;可以使PD-1基因突变,降低肿瘤细胞的
可能性,提高CAR-T细胞的有效性。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调研试卷
生物参考答案
2023.04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A B D C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D A C C ABC BD ACD ABD BCD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
20.(11分)
(2)整体(性)
(3)与蓝细菌、绿藻等生物竞争水体中的N、P等,降低水体中的N、P含量通过减弱水体中的光照(或与蓝细菌和绿藻等生物竞争光照),抑制水体中藻类繁殖。(2分,答出一点给1分)
(4)核酸、蛋白质(写出2个得1分) 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2分)
(5)溶氧量 (6)为微生物提供更大的附着面积
21.(11分)
(1)提高果汁的出汁率 醋酸发酵(果醋发酵)
(2)无 1.27x10°
(3)a、c
a、b 氧气 不含有
(4)巴氏消毒法
(5)中性或弱碱性 较大透明圈(较大溶钙圈)
22.(12分)
(1)①CE(2分);②等量煮沸的发酵上清液;③菌种鉴定(2分);④固体
(2)3%橘皮粉
2%麸皮+0.35%硫酸铵
果胶
(3)发酵温度、pH、溶解氧(或通气量,摇床转速)(2分,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4)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写出1种即给分)
23.(11分)
(1)总RNA(RNA)逆转录(反转录)
(2)① Taq DNA聚合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4种脱氧核苷酸(dNTP)
②变性 复性 3'
(3)①雌成虫(F)脂质
②载脂蛋白受体 (LpR))基因表达受到抑制,从而减少了卵巢对脂质的摄入(2分)
24.(12分)
(1)①抗CD19蛋白抗体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② 5’ Pvit 2、 Eco RI(2分) T4 DNA连接酶
③显微注射
④嘌呤霉素
(2)①(sgRNA与靶基因)碱基互补配对
②抗CD19蛋白的抗体基因(CAR基因也给分)
③定向 免疫逃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