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你、我、他
教学目标: A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角度观察人物.
B在对人物的发现和观察中,尝试用多种表现方法描绘.
C通过艺术的表现体验同学之间钟、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学会对人物多角度的观察。
大胆肯定的描绘。
教学难点:寻找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
1、 我的朋友在哪里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回忆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在你的记忆中,好朋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切入(PPT画面 )
师:你的好朋友到底长的什么样呢?请用语言描述一下好朋友的模样。或者拿起你的笔试着简单勾勒一下好朋友最有意思的某一个表情,可以是一个动作。也可以是某个局部。(PPT画面 文字要求)
二、我眼中的你
师:因为我们熟悉,了解彼此的性格和表情,所以更容易惟妙惟肖,
师:同学们在绘画时你们认为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角度、五官还是神态呢?有需要帮助或感到为难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
师:同学们我们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 从哪儿入手,怎么把人物画得生动,五官的比例是怎的?以什么样的形式画)
师:要想把好朋友画的有血有肉,除了彼此的友情和画画的激情以外,
还要有一些方法和知识。
师:在动手画之前,首先要仔细观察。(PPT画面 )
每个成年人五官的大体比例是三停五眼,我们可以把眼睛当成小尺子两眼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正好是一个眼睛的长度。
细细地去观察他们,我们会看到每个人额角的宽窄,五官的形状、距离的细微差别造成了各自相貌上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特征,使我们记住了认识的每一 个人。(PPT画面 一组人物)
师:比如这两张照片,(比较两人之间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五官、脸型、性格和心理的一些变化等方面来考虑。)
这些细节正是我们在画人物时要着意刻画的。
师:眼睛包括眼眶,眼帘和眼球三部分,上眼帘的弧度大于下眼帘,
因为眼睫毛密表现时线条可比下眼帘重一些。眼球是个球体,有
眼白,褐色的虹膜 和虹膜中央黑色的瞳孔。随着头的转动,眼睛
可见部分逐渐变少。眼球也有正对变成侧对,可以看到明显的弧
线。
师:同学们能猜出这双眼睛画家是在那个角度观察的呢?(ppt仰视的眼睛)同一个人,转过去又是这样的了。你留意过吗?
师:同一个人,我们看的角度不同,人物五官所发生的透视变化非常有趣!(PPT画面 不同角度的人物)
师:同学们你觉得哪个角度最能体现你同学或好朋友的特征和画意呢?可以互相观察一下。
生说:
2、 我帮你,你帮我
师:对人物外表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了,那我们该动手画了。老师也想
和同学们一起画,我想画我自己,该从哪儿入手呢?
师:都可以。你可以选择从整体出发,先画头部的外形,再画细节;
也可以从某个你觉的有特点的局部开始,逐渐画出全部。无论选
哪种方法,可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个性来画,这样所画的人物就会鲜活生动。我觉得我的头发挺有个性的,我就从头发开始吧,画个正面的我。我觉的我的头发比较直,就用铅笔以线条来表现。
3、 巧借他山之石
师:很多画家都热衷于表现自己身边熟悉的家人、亲戚、朋友,以抒
发自己对他们的深厚的感情。
请同学们感受不同画家所表现的人物性格。体会艺术家塑造人物时所用的不同艺术手法。
在这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种风格,你想向那位画家学习呢?
看书本。(PPT画面 展示作品)
4、 画一个你,画一个我
师:同学们可以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也可以重新选择,请大家抓住
人物特征,认真作画。
5、 快乐的心灵之旅
师:同学们都完成的差不多了吧。让我们在完成的作品上写上祝福语
或古人描写友情的诗句。可以在作品的四边画上花纹作为装饰,
或者在画的四边贴上硬纸板作为画框,送给同学。我们还可以把
作品串成一本全班集体相册留念。
同学们仔细看看眼前的这些作品,你能认出画中的同学吗?作品
都抓住了同学们的哪些特征来画的呢?可以从线条、结构等方面
互相点评。
6、 拓展
师:同学们,看着这本相册,你在具体绘画中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
困惑,对于身边的你、我、他,是否有新的感受呢?重新去细细
地观察吧,相信你不光会看到相貌上的细微变化,还能体会到彼
此的友谊和关爱。
师:今天我们用画笔留下了我们最美、最生动、最有特点的模样,给
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再过十年、二十年后,再来看我们班的肖像册时,那将是一段多么难忘,多么美好的回忆啊!请记住这一刻吧!切入(PPT画面 音乐响起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