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 一 生 物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人体上皮细胞每天都在新生和脱落,其产生新细胞的方式是( )
A.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 C.细胞凋亡 D.细胞分化
2.下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箭头指示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a、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图1中的b、图2中A→B,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C.图2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A到B再到A
D.图2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B到A再到B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
B.分裂前期,形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
C.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内的DNA数目不变
D.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4.下列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紫花与圆粒 B.人的身高与体重
C.南瓜的盘状与番茄的球状 D.猪的黑毛与白毛
5.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3/16 B.1/4 C.3/7 D.5/8
6.有关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C.从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进行综合性分析入手
D.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杂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7.在植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染色单体的消失和纺锤体的消失 B.染色体数加倍和DNA数加倍
C.染色体的出现和核膜的出现 D.核仁的出现和细胞板的出现
8.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相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
9.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地叙述错误的是( )
A.间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变成染色体
C.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板上便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D.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
10.在衰老的细胞中将会发生以下哪些现象,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
②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甘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
③细胞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④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外扩,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研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都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
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各自发生
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12.对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C.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发生了改变
D.有些植物叶子也可以培育成植株,这反映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3.豌豆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株高茎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均为高茎,但约有1/4的子代表现为皱粒。下列表示该两株杂交亲本基因型组合正确的是( )
A.DDRR×DDRr B.DdRR×DdRr C.DDRr×DdRr D.DDRR×DdRr
14.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后期有40条染色体,则玉米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
A.10 条 B.40 条 C.20 条 D.5 条
15.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染色体
B.减数分裂时能够联会的染色体
C.只存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期的染色体
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16.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明显变化是( )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同源染色体配对
C.出现纺锤体 D.从着丝点分裂
17.如图表示一个四分体的片段交换过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
B.a和a'属于同源染色体,a和b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C.染色体片段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四分体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的前提是同源染色体配对
18.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单体、染色体、四分体、DNA依次有( )
A.92、46、23、92 B.23、46、23、23
C.46 、46、0、92 D.92、46、46、46
1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 )
A.减数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受精作用的时候
20.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使细胞种类增多、使细胞数目增多的生理作用依次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细胞分化、细胞增殖
C.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细胞分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细胞增殖
二、填空题(共40分)
21.(每空2分,共22分)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A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该时期细胞有染色体_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__条。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________、漂洗、________、制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该生物的染色体,通常选择图________所示的时期,原因是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4)动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区别在前期和末期。动物细胞前期由________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末期在赤道板处形成________进而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
(5)真核生物细胞有三种增殖方式。蛙的红细胞增殖方式为________,其特点为_______。
22.(每空2分,共18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P、p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F1形成的配子种类是________。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2中基因型为pp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_______。
(5)F2中表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________。
(6)写出F2中抗锈病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____。(只考虑抗锈和感锈一对相对性状)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A 2.C 3.D 4.D 5.C
6.C 7.D 8.A 9.C 10.B
11.C 12.B 13.C 14.A 15.B
16.B 17.D 18.A 19.B 20.B
二、填空题填空题(共40分)
21、(每空2分,共22分)
(1)B、C、A、D
(2)后期、8条、8条
(3)解离、染色、C
(4)中心体、细胞板
(5)无丝分裂、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
22、(每空2分,共18分)
(1)毛颖、抗锈
(2)PPrr、ppRR 丁的基因型是ppRr
(3)PR、Pr、pR、pr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4)1/8 3/8
(5)1/2
(6)RR:Rr=1:2
试卷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