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5
6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B
A
C
2.C【解析】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A错误:纤雏素的元素组成是C、H、),培养基B中应加入
纤雏素作为唯一碳源,不能作为氯源,B错误;步骤③对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的目的是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
单个细胞,步骤④将稀释样液接种得到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③④可实现将聚集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C正确;
根据培养基丙中茵落周围形成的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细菌分解纤雏素的能力,透明圈越大,细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
就越强,D错误。
4.C【解析】血清中含有多种未知的促进细胞生长的物质,因此培养猪细胞A和重构胚胎通常需在培养液中加入血
清,A正确;图示将经过转基因的猪的成纤雏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母细胞,采用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形成的重构胚
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后经胚胎移植导入代孕猪C子宫内,该过程采用了胚胎移植技术,B正确;据图可知,转基因猪
的遗传物质来自卵细胞B的细胞质和成纤雏细胞A的细胞核以及人的NGF基因,代孕猪C没有为其提供遗传物
质,C错误;雌雄动物体的唾液腺都可以合成分泌物,因此猪睡液腺作为生物反应器具有不受性别限制的特点,D
正确。
5.C【解析】将北白犀的体细胞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利用胚胎移植等技术培育出新个体,该过程属于克隆,方案可
行,A正确;将北白库的卵细胞与保存的精细胞体外受精,培养到桑葚胚或囊胚阶段后,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培育更多
个体,方案可行,B正确;动物细胞全能性受限制,现有技术无法将动物细胞直接培育完整个体,C错误;将北白犀的
体细胞诱导成多能干细胞,进而诱导出生殖细胞,由生殖细胞再繁衍培育新个体属于干细胞技术的应用,该方案可
行,D正确。
8.B【解析】根据图形分析,第I代双亲没有患病,子代女儿患病,说明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致病基因与分
子标记1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其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邻近的片段有一段特异性序
列(分子标记1),Ⅱ-1个体没有分子标记1,可能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C正确;致病基因和分子标记1在同一条染
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D正确。
9.C【解析】根据实验②的结果,雌性中有红眼和白眼,雄性中只有白眼,可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实
验②的亲本为白眼雌性(XX)、红眼雄性(XY),出现的一只白眼雌性基因型为XXY,A正确;根据实验②可知,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B正确;实验①中后代无论雌雄均为红眼,因此亲代红眼雌蝇为纯合子,基因型为XX,产
生1种类型配子(X),C错误;偶然出现的XXY个体为雌性可肓,实验②F,中白眼雌蝇(XXY)的出现可能源于亲
本减数分裂异常,产生了XX的雌配子,D正确。
10.A【解析】在①~④中,①为病毒进入细胞过程,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②为(一)RNA合成(十)RNA的过程,存在
碱基互补配对;③为类似翻译过程,也存在碱基互补配对;④为(十)RNA合成(一)RNA的过程,存在碱基互补配
对,所以,共有3个过程存在碱基互补配对,A错误;②为(一)RNA合成(十)RNA的过程,④为(十)RNA合成(一)
RNA的过程,都需要酶,即都存在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酶,B正确;sGP蛋白是该病毒包膜上GP蛋白类似
的蛋白,可以被埃博拉病毒的抗体结合,进而帮助该病毒免疫逃逸,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往往需要利用宿主
细胞中的原料、酶、场所、能量合成自己所需的核酸和蛋白质,包括tRNA,D正确。
11.A【解析】结合图2,胚1的线粒体DNA的酶切片段与O.latipes线粒体DNA的酶切片段电泳条带位置相同,可推
知胚1的母本是O.latipes,同理可推知胚2的母本是O.sakaizumii,结合核DNA的情况,可确定答案A正确。
12.C【解析】观察载体的部分结构的图示,荧光蛋白基因的左侧为终止子,为了将扩增后的产物定向插入载体指导荧
光蛋白基因表达,扩增后的产物的插入点应在荧光蛋白基因的右侧,而荧光蛋白基因的右侧有三个限制酶切,点,分
别是MuI、EcoR I和XhoI限制酶的切,点,但因为用EcoR I会破坏荧光蛋白基因,所以只能用MumI和XhoI
限制酶切割,A正确;从产物扩增到戟体构建完成的整个过程共需要6种酶,分别是T(q酶、限制酶EcoR I、限制酶
SalI、限制酶M1I、限制酶XhoI、DNA连接酶,B正确:据图可知,F1与R的序列要长于F2F7与R序列,故
不可能出现含F1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无荧光,而含F2~F7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有荧光的现象,C错误:
分析题意可知,P是在雌激素诱导下发挥作用的启动子,向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雌激素,雌激素能诱导启动子发挥
作用,构建的载体含有BCL11A基因,导入构建载体的受体细胞能合成BCL11A蛋白,Y基因的表达被抑制,故向培
养液中添加适量的雌激素,可导致部分受体细胞不再有荧光,D正确。
生物学参考答案(附中版)一1湖南师大附中2022一2023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有着
5
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干热灭菌箱对带棉塞的试管灭菌时,可用报纸包裹严密后再进行灭菌处理
品
国
B.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可直接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
C.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时,适量喷洒消毒液以加强消毒效果
D.饮用前的鲜牛奶或使用后的液体培养基均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处理
2.纤维素分解菌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粗纤维饲料的转化率,为养殖业提
6
供更多的饲料来源。研究人员从反刍动物粪便中分离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步骤
如下:
⑤挑选16个单菌
②加入液
③取培
④将稀释样液
落接种至新培养
⑥染色后
①粪便
体培养基
养液梯
接种至培养基
取样
基B的16个小格
观察透明
A培养
度稀释
B巾选择培养
中选择增大
图筛选
结果
结果
结果
7.
丙
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常
A可采用干热灭菌法对培养基A、B进行灭菌
B.培养基B中应加人纤维素作为唯一氨源
C.通过③④可实现将聚集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
D.丙中透明圈越小说明细菌分解纤维素能力越强
出
3.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体细胞通常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
B.克隆羊多莉的培育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高度分化的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D.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体现了植物配子的全能性
高二生物学(附中版)第1页(共10页)
4.下图是利用猪唾液腺生产大量高纯度人神经生长因子(NG)的流程。下列相关说
法错误的是
猪卵细胞B
(
人hNGF基因
·)→重构胚→代孕猪C一→转基因猪D→收集唾液,提取hNGF
猪成纤维细胞A
融合细胞
A.培养猪细胞A和重构胚胎通常需在培养液中加入血清
B.培育转基因猪D的过程涉及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
题
C,转基因猪D的遗传性状由A和C的遗传物质决定
D.猪唾液腺作为生物反应器具有不受性别限制的特点
着
5.早在2018年,当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离世那天起,地球上就只剩下2头雌性北白
犀。下列利用现代科技帮助它们产生后代的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将北白犀的体细胞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利用胚胎移植等技术培育出新个体
B.将北白犀的卵细胞与保存的精细胞体外受精,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培育更多个体
C.将北白犀的体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育出新个体
D.将北白犀的体细胞诱导成多能干细胞,进而诱导出生殖细胞再繁衍培育新个体
是
6.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聚
A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后,带有不同基因的配子随机
结合
B.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培育利用的原理不同,前者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不一定能够遗传给后代
D.在光镜下能观察到的变异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不能被观察到
7.下图表示基因I和Ⅱ分子产物相互作用的图解,可以解释数种植物的果实颜色遗传
机制。已知基因I有两个等位基因,G合成的RNA携带有能使蛋白质正确行使
功能的结构信息,g无活性。基因Ⅱ同样有两个等位基因,W编码可以与基因I的
mRNA结合的调节RNA,w无活性。细胞中基因Ⅱ的RNA浓度显著高于基因I
的RNA浓度,则双杂合子的自交子代分离比应为
基因I的mRNA
无色色茶
结
转录
有色色茶
基因Ⅱ的RNA
→基因I的mRNA被清除
A.13:3
B.12:3:1
C.9:3:3:1
D.9:7
高二生物学(附中版)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