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二年级下册 音乐 第2课 演唱 卖报歌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二年级下册 音乐 第2课 演唱 卖报歌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4-21 23:1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案例名称 《卖报歌》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歌词内涵,有感情演唱歌曲,体验报童苦难生活,珍惜今天幸福生活。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听辨旋律与节奏实践体验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学唱歌曲。(2)采用情趣表现法,运用不同速度、力度、调以及音色演唱,增强歌曲表现力。(3)观看视频加深歌词理解与表现。3.“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用清脆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2)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及作曲者聂耳。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清脆而富有弹性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报童苦难生活,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教学难点:1.一字一音清晰咬字及一字多音准确演唱2.前八后十六节奏正确演唱3.运用不同速度、力度、调以及音色,表现歌曲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教师弹奏《音乐小屋》 学生边唱边进教室 营造轻松愉悦课堂氛围。 教师弹奏 30秒
(一)掌握音准节奏突破难点1.教师弹奏)2.学生口风琴吹奏“mi sol la ”(借助柯尔文手势)(辅助字母谱)3.听辨乐句(1)听辨乐句(2)唱字母谱 (3)演唱歌词(强调节奏准确、歌词对位准确,声音清脆、有弹性)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片断,学生听辨、演唱(可用字母谱提示学生) 两名学生口风琴吹奏“mi sol la ”三个音,听辨、演唱 利用口风琴吹奏、听辨、演唱、拍击等方式,解决音高、节奏难点。 钢琴、口风琴 (5分钟)
(二)同伴互助自主学唱1.初听歌曲《卖报歌》 2.分享交流歌曲背景3.看歌篇复听歌曲(2分) 4.分组演唱歌谱(3分)5. 分组演唱歌谱词(3分) 播放歌曲《卖报歌》播放PPT歌谱 分享感受:情绪(欢快的、也有悲伤的)、内容(旧社会报童凄惨的生活)(2分钟) ppt1学生交流分享课前查找歌曲创作背景——小毛头的故事(1分钟) ppt2每组唱一句歌谱,唱一句歌词,唱完3段(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及时纠正音准、节奏、咬字吐字清晰。 (3分) ppt3每组完整唱歌谱,再演唱歌词1段词(2分) ppt4 初听歌曲,同伴互助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视频辅助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涵。 ppt1-4 (10分钟)
(三)启发引导表现歌曲1.全班演唱3段歌词2.视频辅助3.启发引导 教师为学生伴奏播放视频片段“三毛的苦难生活”,理解“等派报”、“耐饥耐寒”“痛苦的生活” ppt启发引导:三段歌词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全班演唱3段歌词(集体练唱过后,请个人练唱)学生可能回答的:第一段(1=)小报童高高兴兴去卖报,心情着急希望多卖几份报纸。声音清脆而有弹性。第二段(1=C) 小报童被人嘲笑,伤心难过,连音演唱,力度稍弱,速度稍慢,音色暗淡低沉。第三段(1=F)表现小报童渴望幸福生活,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声音音量加大,第三乐句为歌曲高潮,力度加强,表现对旧社会的痛恨,第四乐句声音坚定有力,对未来充满信心,最后一句可以重复再唱一遍,表现坚定的信念。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声音、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歌曲情感。 视频、ppt5 (10分钟)
(四)创设情境实践体验 引导学生创设情境 男女生分角色高喊“卖报啦!卖报啦!”第一段旁白:天刚蒙蒙亮,小报童就急着去卖报啦。(1=)演唱第一段,声音清脆而有弹性。第二段旁白:这时,刮起大风下起大雨,小报童还在满街跑。(1=C) 演唱第二段,连音演唱,力度稍弱,速度稍慢,音色暗淡低沉,表现伤心难过。第三段旁白:小报童多么渴望幸福生活啊!(1=F)演唱第三段,声音清脆,音量加大,第二句可稍弱,第三、四乐句为歌曲高潮,力度加强,表现对旧社会的痛恨,第四乐句声音坚定有力,对未来充满信心,最后一句可以重复再唱一遍,表现出坚定的信念。教师可用(1=A)再次重复最后一句,表现出幸福生活一定会来到,今天,我们就生活在幸福的生活中!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在实践体验中增强歌唱表现力,升华情感。 (10分钟)
(五)了解作曲家及作品 2.教师补充聂耳图片ppt,播放聂耳《国歌》、《码头工人》作品小视频(3分钟)ppt7 1.学生分享交流了解聂耳(1分钟) ppt63.完整演唱歌曲《卖报歌》(可找学生领唱)(1分钟) 了解聂耳生平及代表作品,知道聂耳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叫《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ppt6-7、视频 (5分钟)
学生交流收获体会 学生可能回答:学会演唱歌曲《卖报歌》;能够运用不同声音演唱方法、速度、力度、调、音色等方法,表现不同情绪内容;尝试借助字母谱学唱歌谱;了解聂耳生平及创作作品;知道聂耳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叫《义勇军进行曲》;他还创作了《卖报歌》《码头工人》。
学生演唱《音阶歌》出教室。
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方式本课学习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通过观察、提问、交流等方式进行评价,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评、他评是在学唱歌曲过程中,在情境表演中加强聆听、调整与对比,使声音和情感融为一体,表现小报童苦难生活和对未来的向往。评价内容优秀良好合格演唱声音清脆有弹性演唱歌曲,能运用不同歌唱方法、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不同情感。能完整演唱表达不同情感。能准确演唱歌曲。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未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视频辅助理解歌词内涵以往教学只是给学生说说旧社会小报童的苦难生活,但学生理解会很肤浅,感受不深。本节课采用视频辅助加深对歌词内涵的理解,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对旧社会痛恨,珍惜幸福生活,深化体验情感升华,有助于学生演唱中歌曲情感的声音表现。拓展作品渗透音乐文化课本上没有作曲家图片,为了让学生记住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伟大作曲家聂耳生平及作品,教师制作ppt以及补充聂耳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创作背景,通过视频了解初步了解其代表作品,知道聂耳是我国当之无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提高音乐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 文化渗透 情感升华——小学二年级唱歌课《卖报歌》教学反思基于学情设计本课音乐教学“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如何通过一首歌曲的学习,达到培养人的最终目的,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初衷。歌曲《卖报歌》深受学生喜爱,课前了解学生有的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唱过这首歌曲,有的自己会唱这首歌曲,面对学生较为熟悉的歌曲,本节课如何让学生有更深入的音乐体验;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提高音乐能力;拓宽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内心情感的升华,这就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思路。二、突出学科特点运用所学,循序渐进突破难点从听觉入手分解难点,为学生自主学唱歌曲做准备。我所教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用口风琴吹奏、听辨“mi sol la ”三个音,先让学生用口风琴从自编吹奏“mi sol la ”三音列,然后教师结合本课歌曲《卖报歌》中易错旋律与前八后十六分音符节奏,采用带节奏听辨旋律片断熟悉音高,、 抓住歌曲核心乐句旋律,教师采用前两乐句节奏对比听辨,目的是让准确掌握前八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在节奏掌握基础上,利用本学期第一课刚刚接触到的字母谱,引导学生练唱旋律,进一步巩固节奏和音高;最后歌词对位引导学生音高、节奏、发声咬字以及情绪有机融合,帮助学生解决学唱歌曲中的难点,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既是检验学生已有知识的学习情况,又为后面学生分组自主学唱歌曲奠定了基础,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学有热情,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三、视频辅助理解歌词内涵,深化体验情感升华《卖报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1933年创作并流传至今的优秀儿童歌曲。虽然节奏轻快曲调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如果本课学习只停留在唱会、唱准的基础上,那么就没有充分彰显音乐课程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好吃好喝的幸福生活里,他们没有体会到小小年纪要去卖报为生,根本没有体验过 “耐饥耐寒”的滋味,更不懂得什么是“痛苦的生活”,为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才有助于学生真正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因此,教师搜集的是1949年录制的视频资料《三毛流浪记》剪辑片断让学生观看,而没有选择其他电视剧或动画版本的视频资料,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课堂上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看得聚精会神,有的学生眼睛里含着泪花,有的紧锁眉头表情忧伤。采用视频辅助加深对歌词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旧社会痛恨,珍惜幸福生活,深化体验情感升华,有助于学生演唱中歌曲情感的声音表现。四、质疑启发主动探索,情境创设增强表现力视频观赏后,学生对歌词内涵有了深刻体会,此时,教师借势质疑引发学生思考,如三段歌词是用同一种声音和情绪演唱吗?应该有怎样的变化?学生都争先恐后发言,如一开始声音清脆表现报童着急地去卖报;第二段表情忧伤无奈,声音连贯,速度稍慢,力度较弱;第三段第二句表情痛苦,第三句力度逐渐加强表现对旧社会的痛恨,突出歌曲高潮,最后一句音量加大,声音坚定有力,心中充满自信。学生尝试运用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表现手段主动探索充分表现歌曲情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旁白、移调和分角色表演唱等手段创设不同音乐情境,起到激发情感作用。如一开始原调1=:天刚蒙蒙亮,小报童就急着去卖报了(学生领唱);第二段1=C速度稍慢:这时,刮起大风下起大雨,小报童还在满街跑(声音低沉微弱,学生独唱);第三段1=F:小报童多么渴望幸福的生活啊!(全班齐唱,推向高潮),最后教师用1=A再次重复演唱最后一句,感召全体学生,让我们坚定信念,追求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实现——中国梦。师生情感共融,增强艺术表现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五、音乐文化渗透,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强调要加强学生人文底蕴和学生自主发展培养。本课通过一首歌曲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提高信息意识,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逐步形成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本节课教师鼓励二年级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卖报歌》歌曲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资料,课上跟同学们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会学习。《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中国音乐作品,也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视频制作“小毛头故事”还有作曲家聂耳生平及作品的ppt,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创作背景,通过视频了解初步了解其代表作品,知道聂耳是我国当之无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提升文化素养,激发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