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故乡》
教材内容分析:
歌曲《念故乡》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经典交响”其中的一课,该首歌曲是根据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的一段旋律改编的二部合唱曲。歌曲为C 大调,4/4拍,三段体结构。A 段(1—4 小节),附点节奏的使用使歌曲在平稳中带有一些动力,此段结束在主音,给人以平静稳定之感。B 段(5—8 小节),旋律多小跳,音乐由mp到mf的对比变化,使音乐表现出激动的情绪。 A1 段(9—14 小节),音乐由p—f—p的发展,在强烈的对比中,似乎蕴含着他乡的孤客重返故乡的渴望。歌曲旋律朴实优美,同音重复和级进较多,形成一种惆怅、思念的音乐意境。
学情状况: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能,但在多声部歌曲的演唱上依然是一个难点,一方面学生在这方面的演唱经验比较匮乏,和声听觉还训练得不够强大,这就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唱合唱作品时,很容易出现音准问题和声音不和谐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古典音乐还是存在距离感,让他们不是十分愿意接触这种类型的歌曲,老师需要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同时,还要找到简单有效地解决学生音准和声音和谐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念故乡》,初步了解德沃夏克这位音乐家以及他的第九交响曲的背景简介。
2、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基本完整流畅地演唱这首歌曲,并能够在演唱中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声音状态、声部和谐、强弱、情感等音乐要素。
3、:通过歌曲的二声部学唱,让学生充分体验合唱艺术的美感和魅力,初步激发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到合唱当中来。
教学重点:学唱二声部歌曲《念故乡》
教学难点:在学唱中解决学生的容易跑音、声音状态不好和声部不和谐等问题;并能有感情的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导入
呼吸练习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音乐课堂,老师想请大家再次起立,我们一起来做个歌唱前的“热嗓运动”,请大家模仿老师。
师做示范:“S”。要求:均匀的,平稳的,有控制的。
生实践
跟音乐做呼吸练习(意图:在做呼吸练习的同时并对歌曲旋律有了初步的聆听。)师:保持这样的状态让我们跟着音乐关注老师的手势我们来均匀的呼吸练习“S”。过程中及时提醒、纠正。要求:平稳、连贯,均匀······
发声练习(意图:让学生感受音程之间的距离并为后面的二声部打下基础。)
师:请同学们保持刚才的呼吸状态,老师来听听你们的声音。音符1、3、5请学生听辨模唱。
师:看屏幕上老师出示的几组音符,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并关注老师的柯尔文手势。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唱的音符都什么规律呀?生:三度进行。
师:其实除了三度的平稳音程之外,还有激动人心的大跳音程,比如五度,六度等。我们来试一试。(13)(15)(51)(16)……
音程二声部进行
新课教学
学唱歌曲
A部分
师:老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我们给高声部来配一条三度音程的旋律,你觉得高声部的旋律是怎样的呢?
注意:附点节奏(情感的涌动),歌唱的状态……
生:讨论
我们来唱一唱,生唱;合作唱:生低
师:老师想在某些地方做一些调整,你们觉得哪个旋律更打动你呢?
师:除了三度音程之外,作曲家把音程扩张到了五度,六度,使音乐旋律更为丰富,具有歌唱性,让我们来试一试:
分声部学唱+二声部合唱(注意:歌唱的状态时刻关注,音色柔和,和声的平衡)
师:非常好,保持这样的状态我们看看下面的旋律。注意不一样的地方。
提问:对比刚才的旋律,这一句给我们的感觉让人意犹未尽?让我们看看后面紧跟着的音符---
注意 :音准,气息,歌唱的状态
2、B部分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看似平静的旋律在六度,七度的大跨度音程下仿佛隐藏着巨大的能量,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旋律,看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这两个乐句是完全重复,但情感的表达却是不同。力度的对比p---mf之前看似平静的旋律,原来是乐曲情绪的积累迸发……
分声部学唱+二声部合唱(时刻注意:歌唱的状态时刻关注,音色柔和,和声的平衡)
3、A’学唱
师:同学们高涨的情绪过后歌曲的旋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生:跟之前的A段是一样的。
师:那我们直接两声部唱一唱。
师:找找最后一句的区别:
分声部学唱+二声部合唱
歌唱的位置:气息的控制,轻声高位;男生可以低八度演唱。
4、单三部曲式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从A-B-A’,歌曲一共分成了三段体结构我们把这样的曲式称为单三部曲式。
(二)、完整演唱
1、聆听伴奏音乐
师:现在让我们完整的来唱一唱,在唱之前我们来听一听歌曲伴奏,我们去找一找各自的声部,倾听各声部之间的和声色彩。
2、尝试完整二声部演唱
3、完整聆听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什么歌曲吗?是《念故乡》,让我们完整的欣赏歌曲,感受一下歌曲所带给你的画面感跟你刚才在演唱时的感觉一样吗?
师: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生:
师:是的,悲哀的,思念的,惆怅的情绪……我们这里的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全国各个地方我们对于这样的情感,感同身受!!
4、表演唱
师:在这首歌曲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有许多重复的旋律?生:
师:是的,这些乐句的重复,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再来一遍,也不是单纯力度上的变化,而是音乐乐思的延续,音乐延续加强情绪积累迸发……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投入到歌声当中,用“LU”完整的来唱一唱,老师的手就是你们的指挥棒,请你们时刻关注。
生演唱
师:老师深深陶醉在你们的歌声之中,歌曲A与A’的变化重复在情感上更是作曲家淋漓尽致的表达,而A和B又形成了对比,这样既对比又重复使旋律充满了歌唱性,让我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三)、作品简介
师:其实,这个动人的旋律有许多的表现形式,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段音乐片段,让我们静静欣赏……
片段一:单簧管
片段二:女生独唱《Going home》
师;相同的旋律,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的都是浓浓的思乡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惆怅、思念的情绪,这是出自于捷克的作曲家德沃夏克其中《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的主题音乐。如此优美,动听的旋律引发了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促使他的学生为这段旋律填上了歌词,随之风靡全世界,流传到了中国就有了中国版的《Going home》---《念故乡》。
(四)、课堂小结
虽然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非常的短暂,然而,合唱的魅力却是无穷无尽的,我能感受到同学们在歌唱时对声音音量,音色的控制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我们陶醉于美妙的歌声之中,体会合唱带来的欢乐,谢谢大家!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