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稼先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邓稼先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2 20:24:0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邓稼先同步练习
副标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鲜为人知(xiān) 开拓者(tuò) 元勋(xūn)
B. 鞠躬尽瘁(cuì) 难堪(kān) 选聘(pìn)
C. 至死不懈(xiè) 殷红(yīn) 无垠(yín)
D. 彷徨(huáng) 挚友(chì) 谣言(yáo)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昆仑 爆炸 宰割 佩服 锋芒必露 B. 极端 坦白 仰慕 惨案 可歌可气
C. 大厦 蓬草 昼夜 长亭 家喻户晓 D. 颤抖 焦虑 筹划 拨尖 当之无愧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他带病参加班里的劳动活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B. 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 在大学里,我们有幸观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剧。
D. 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被后人夸赞和学习是当之无愧的。
4. 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的恰当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的。
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________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⑤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晋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________的人物。
A. 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可歌可泣⑤家喻户晓
B. ①当之无愧②任人宰割③家喻户晓④鲜为人知⑤可歌可泣
C. 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家喻户晓⑤可歌可泣
D. ①可歌可泣②家喻户晓③任人宰割④鲜为人知⑤当之无愧
5.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不仅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的共鸣。(将“而且”改为“最主要”)
B. 为了提升全民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提高全民阅读的习惯。(将“提高”改为“养成”)
C. 大约在两千年左右前,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开始用有韧性的树皮造纸做伞面,然后涂上油脂或天然桐油,油纸伞应运而生。(删去“左右”)
D. 那一年,不多不少,我刚好16岁,正是意气风发。(句末添加“的年纪”)
6. 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实现零碳技术要求是个体系,包括建筑设计、节能材料、碳排放、太阳能,还要懂电器、风能等等……这些方面都要懂才做得起来,而现在找一个这样的人才很难。
B. 世界首个“人造生命”日前在实验室诞生。英国“每日邮报”做的小调查中,57%的读者认为科学家不应该创造这一生命。
C. 201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除萧山休博园主会场外,还首次增设了滨江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8个分会场,主题是“动情都市,漫优生活”。
D. 水是世间最无私最美丽的物质之一——如何善待她、善用她?是我们恒久的命题。
7.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0”。
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沉寂多年的“0”记录。
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0”的空白。
中国的原子武器, 又是一片“0”的荒原, 邓稼先一声巨令, 蘑菇云开起, 遮盖了这个“0”的荒原。
也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0”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0”,圈入了无数充实的色彩。
A. B. C. D.
8.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_________;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_________;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_________。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B.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C.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D.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9.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对我说,“因为我准备得很充分。”
B. 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淇河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
C. 参加会议的有编辑、记者、作家、和教师。
D.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10. 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 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B.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D.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一句中的“只”是形容词。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11.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选文一:“两弹元勋”邓稼先
①邓稼先是知道很快就要“世界性禁核”的。如果中国不能抢在这个时间前完成核极限的试验,那么就会“被禁”,而不能成为“大国”。所以,邓稼先一直在抢时间,他忘了自己生命的时间,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唯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的时间。
②邓稼先他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干到中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
③我国是在邓稼先逝世十周年那天爆炸了最后一颗原子弹,然后在次日宣布参加禁核的。
④在邓家,我看到了张爱萍在一块素布上题写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想,“元勋”的意思是说对中国成为当代大国有功,而不仅仅是“军功”。
⑤在一次原子弹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的地区。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捧着它,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
⑥就是这一次,埋下了他死于射线的死因。
⑦这里有两张珍贵的照片。
⑧一张照片是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的照片,我感到他是怀着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他的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他在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心里就明白的。
⑨另一张照片是邓稼先有一次在杭州西湖开会,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的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
选文二:钟南山的故事
最美逆行,不怕牺牲
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已84岁高龄,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支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坚持真理,敢说真话
2003年,钟南山坚持己见,发表不同于其他专家的观点,最后被采纳。
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乐观积极,心态良好
钟南山院士说:做人要有四“乐”。第一“乐”:知足常乐。第二“乐”:自得其乐。第三“乐”:助人为乐。第四“乐”:苦中作乐。
钟院士说:“1971年我下乡搞科研时,在竹料镇,过年也不能回家。我就买了点花生、糖,大家在油灯下坐着。我当时就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是这样,以后会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来。”
做有信仰、有追求、有激情的医务工作者
6月28日,广州医科大学举行2020年毕业典礼,钟南山院士寄语毕业生,不要放弃自己的信念和信仰,在自己的工作上不断争取做出成绩。并表示,中国医生真正体现了白求恩舍己救人的精神。
钟南山说,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医学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他表示,在生死考验的关头,医者的良心是最重要的。从17年前抗击“非典”的坚持实事求是,到今年援鄂医务人员的勇敢逆行、舍生忘死,充分体现了中国医务人员的可贵品质,同学们也要坚持和发扬这一本色。“你们今天毕业了,真正的人生起点在前头,在求职或各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不要放弃自己的信念和信仰,在自己的工作上不断争取做出成绩。”钟南山院士对毕业生寄予厚望,“不但对自己有要求,而且还要有追求;不但要有志气,而且还要争气;不但要有热情,还要有激情。”
(1)选文一选材精当典型,作者用三件不平常的物品和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邓稼先的爱国精神。这三件不平常的物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个典型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试分析删掉选文一第⑨段行不行,为什么。
(3)选文二中的几个故事体现了钟南山院士怎样的品质?
(4)请你结合两则选文的内容以及下面的两则材料,任选一个人物,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材料一 为了祖国,他默默无闻,隐姓埋名31年,壮观的蘑菇云见证了他的伟大,他是中国最伟大的儿子——邓稼先。
材料二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冷静、无畏,他就是最美的逆行者——钟南山。
12. 杨振宁的放弃
陈亦权
①1938年,杨振宁考入了西南联大,就读物理系。西南联大是当时国内的一流大学,汇集了许多优秀学者,杨振宁的物理知识也在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完善。
②在西南联大度过了六年后,杨振宁发现自己对国外很多的先进理论缺少了解。比如他曾花大力气对变形物体热力学做了很多研究,等他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却发现外国科学家在十年前就找到解决方法了。杨振宁决定去国外留学。1945年,他来到芝加哥大学就读物理系。杨振宁一直认为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所以就将实验物理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③在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杨振宁虽然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因为天生动手能力差,所以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他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错,不仅东磕西碰,还经常会摔破东西,甚至引发爆炸,美国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开玩笑说:“实验室里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
④杨振宁也开始留意到这个事实,自己的动手能力差,而物理实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的动手能力,他觉得自己如果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大成就。(A)思前想后,他决定放弃实验物理学而改读理论物理学,相对来说,这或许更加适合他。对于这个选择,无论他国内的导师,还是他美国的导师,都非常反对,他们都劝杨振宁,说既然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好多年,就不要轻易放弃,因为这样实在太可惜了。每一次,杨振宁都这样回答:“放弃不是停止追求,而是换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继续前进。”
⑤就这样,杨振宁在1949年进入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理论物理学。(B)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快速发展的物理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量子物理学。
⑥杨振宁开始在这个领域做大量研究。后来,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这一理论在全球科学家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杨振宁也凭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闻名全球的科学家。
⑦确实,杨振宁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者,但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最初选择学习实验物理学而获得的。如果他不顾自己的能力,固执地坚持在老路上寻求突破,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杨振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适时调整方向并量力而行,而不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做无用功。都说成功来自于坚持,其实有很多时候,适时的改变也是成功的一种基础,就像杨振宁当初的放弃。
(有删改)
【微词典】思前想后:形容前前后后地反复思考。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量(liàng)力而行:衡量自己的力量而采取行动。
(1) 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赏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④段(A)画线句、第⑤段(B)画线句中加粗词具体指什么?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说一说文章第⑦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3. 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A项,“鲜”应读“xiǎn”;C项,“殷”应读“yān”;D项,“挚”应读“zhì”。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解答】
A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B项,“可歌可气”应为“可歌可泣”;D项,“拨尖”应为“拔尖”。
故选C。
3.【答案】A
【解析】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这里属于大词小用。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等。做题时先要分析成语本身的意思,注意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根据语境判断。
【解答】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任人宰割:意思是听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当之无愧,:意思是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 可歌可泣:意思是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根据语境,依次填: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可歌可泣⑤家喻户晓。
故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运用【病句判断法】。①找出句子的主干,看主、谓、宾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合理;②理清枝叶定、状、补,检查定语、状语、补语是否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了中心成分,语序是否正确;③看语意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是否出现句式杂糅或有歧义或语义重复或前后矛盾的现象;④辨明前后句的关系,看关联词运用是否得当,逻辑是否合理,是否出现两面对一面、分类列举不当的情况。A项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的共鸣”互换位置。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学生要学会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是要对各标点符号表示的作用要清楚地了解,二是要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平时多注意。
【解答】
A“等等”含省略号,此处省略号应改为句号。故A错误。
B《每日邮报》应用书名号。故B错误。
C正确。
D“如何善待她、善用她,是我们恒久的命题”没有疑问语气,“善用她”应后用逗号。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此题可通过读,理解句意,然后理出思路,依据逻辑顺序排列。
【解答】
通读所有的句子,不难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按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句总领全段,两句则紧随句进行论述,两句则举例进行论证。因此,B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衔接与排序的能力。需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解答】
本题运用【语句衔接六查法】。做这类题时我们要认真分析所给的语段和选项,查看话题、叙述角度、主语是否一致,语言风格和氛围是否协调,顺序是否恰当,前后是否照应,句式是否一致,韵律是否协调,从以上六点细细比较,就能找到合适的选项。本题中,“搬来砖石”对应“垫起高度”,“栽下树苗”对应“给予阴凉”,“写下片段”对应“谱就华章”。
故选C。
9.【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句子,然后结合标点符号知识,分析各分句的关系,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即可。
【解答】
A.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
B.“满枝嫩叶”“翩翩起舞”是两个并列的短句,不是并列的短语,“满枝嫩叶”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C.顿号与“和”不能同时使用,“和”前面的顿号应去掉。
D.“要有物理直觉”“要有数学见地”“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是三个并列的分句,“要有物理直觉”“要有数学见地”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性、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词性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根据各词性的特点做出判断即可。识记作家作品,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根据识记答题即可。
【解答】
D “只”在句中是副词。故错误。
故选D。
11.【答案】(1)张爱萍的题词和两张照片 抢时间进行核试验,完成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 试验失败找核弹头 为搞原子弹牺牲自我
(2)不行。这段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含蓄地表现了选文一的主题——歌颂邓稼先精忠报国、鞠躬尽瘁的品质。
(3)舍己为人、勇敢、坚持真理、积极乐观、有信仰、有追求、有激情。
(4)(示例一)邓稼先的颁奖词:默默无闻是他的性格,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是他的品质。一个坚强的开拓者,不会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退缩;一个无私的奠基人,不会起一点儿私心;一个坚定的工作者,不会在工作中彷徨。在核武器事业上,他是一个领跑者,是一个大写的人!
(示例二)钟南山的颁奖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解析】略
12.【答案】【小题1】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学了六年物理学之后发现不足,决定到芝加哥大学留学,主攻实验物理学【条】,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大的突破,他决定放弃实验物理学而改读理论物理学【条】,后来他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条】。
【小题2】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形】,形象地表现了杨振宁因动手能力差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引发爆炸【容】。(或: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突出表现了杨振宁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引发爆炸是由于他动手能力差。)
【小题3】(A)理论物理学【条】。(B)杨振宁1949年进入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条】。
【小题4】揭示了杨振宁成功的原因,并点明主旨,即适时改变(放弃)也是成功的一种基础【内容】。同时照应标题“杨振宁的放弃”【结构】。此外,也起总结全文的作用【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
1. 1. 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答题时要站在全文的角度,特别注意两次放弃,第一次是放弃国内到国外,第二次是放弃实验物理学而改读理论物理学。同时注意事情的结局。
2. 2. 本题属于语言赏析题。可从语言描写或侧面描写的角度赏析。
3. 3. 本题考查理解代词的指代义。答题时往往从这个代词前面的句子中寻找。
4. 4. 本题属于效果作用题。答题时要从总结全文、点题、揭示主旨等方面考虑。
13.【答案】示例: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赤胆忠心)“深探”写传奇(展风采、树楷模)
【解析】此题补写对联除了要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以外,内容上还要注意与上联一致,体现出人物(黄大年)的精神品格(殚精竭虑)、成就贡献(“深探”写传奇)等。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