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
单元练习
单选题
1. 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言和而色夷(平易)
B. 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 同舍生皆被绮绣(穿着)
C. 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 沙场秋点兵(战场)
D. 未尝稍降辞色(脸色) 会挽雕弓如满月(应当)
2. 下列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
B. 是亦不可以已乎(已经)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曾经)
C. 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援疑质理(引,提出)
D. 烨然若神人(光彩鲜明的样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
3. 下列各项中,对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故不为 苟得也(苟且偷生) B. 乡为身死而不受(家乡)
C. 故 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4.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因使唐雎 使于秦(出使) B.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 广于君(增广、扩充)
C. 长跪而 谢之曰(感谢) D. 寡人 谕矣(明白,懂得)
5. 下列各项加下划线字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走送之 B. 余幼时即嗜学 C. 日再食 D.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6. 下列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
B.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译: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谢。)
C.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译: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万钟”)。]
D. 日侍坐备顾问。(译: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
二、默写
7. 古诗文默写。
(1)蹴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2) ,尝趋百里外, 。(《送东阳马生序》)
(3)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的词句是: , 。
(5)流淌的岁月,飞逝的千古,一种不朽的精神在不断被传诵,那就是担当。担当是苏轼“ 。 ,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情。
三、文言文阅读
8.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①义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②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亦甚矣。”令弟子趣⑤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⑥,取舍不苟也夫。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诚:同“成”,实行。②廪丘:春秋齐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⑤趣:赶快。⑤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万乘之君的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显扬。
(1)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 B.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
C.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 D.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
(2)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万钟于我何加焉 而山不加增 B.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三王之佐不显焉
C.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入谓弟子曰 D.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今说景公
(3) 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中,“乡为”和“今为”的排比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其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B. 【乙】文中“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诠释了君子的行为准则。
C. 【甲】文中的“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或天性、本性)。
D. 【乙】文中,孔子游说景公,景公按孔子的劝导行事,然后赐给孔子廪丘。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5) 【甲】文中的乞人和【乙】文中的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别人的赠予?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出来。
四、诗歌鉴赏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渔家傲·秋思》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
(2) 请结合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和《渔家傲·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分析两位词人借助“白发”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五、现代文阅读
10. 现代文阅读
新官上任
李景文
夏冰有晨练的习惯。健壮的体魄加上他的娃娃脸,让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一早起来,眼看窗外飘着的鹅毛大雪,他坐不住了。
夏冰因才华出众、处事果断、作风过硬,最近被提拔到城建局当一把手。本来,组织部门已跟他约好,明天就送他走马上任。但是,眼前的这场大雪,就如同在他头顶上垒起了一座雪山,随时都会崩塌。真的是悬念迭起呀!道路畅不畅通?自来水管道是否爆裂?种种想到或者没有想到的问题,就像眼前的大雪在他脑子里一片混沌……
匆匆吃完早餐,一看表还不到7点,他决定自己的履新就从今天开始。既然是履新,就得有新气象。那这第一天上班就走过去好了,正好留心下一路的市容市貌有什么问题。一跨出楼梯道,他就被纷纷扬扬的大雪吞没了,行走变得身不由己。然而,户外清新而凛冽的空气使他更加激昂,银装素裹的城市其实颇有诗意,他的步伐更稳了。在途中,他看到身着橙色衣帽的环卫工人顶风冒雪在清除厚厚的积雪,心中就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走到城建办公大楼,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值班室里,一个年轻的保安正在埋头玩手机。他便憋不住地说,注意别伤着眼睛,铲铲雪还能锻炼呢。
你是谁呀?有这么说话的?保安斜着眼睛扫了他一眼。
我是新来的……
站着说话不腰疼,门口有的是锹,那你铲呀!
夏冰听出了话中的讥讽。他搓搓手,想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句古话,就二话不说拿了一把铁锹开始铲雪,从大楼的台阶一路铲下去,全身心投入,越干越欢,渐渐他的身后便铲出一条道来。连老天也仿佛被他的冲天干劲吓着了,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了。当他欣慰地回望时,却看到保安也拿着一把锹快步朝门口走……
尚主任,您来这么早!保安一脸媚态。
好,都把雪铲了。尚主任眯缝着眼打量夏冰,这位是……
他说要跟您报到。心虚的保安说完就开溜了。
哦,是小夏。尚主任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在机关,就是要见眼生情,能上能下。
夏冰点点头,我初来乍到,还望主任多提醒。
既然进了一个庙,就不是外人了。尚主任拍拍夏冰的肩说,刚才在路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话是说得哆哆嗦嗦,好像是给我们单位送空调的师傅出了车祸,在大转盘那儿吧,你就赶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人命关天!夏冰心里一惊,忙问,师傅伤着没有?
师傅的事,雇主是跑不脱的。尚主任撇了下嘴说,你看看空调摔坏了没有,要不要更换,商家什么时间能安装到位。
这不是本末倒置嘛!夏冰的口气有些像争辩。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尚主任的脸色很不好看。现在,这个美差就交给你了,空调可是给新局长换的,今天不吃饭也要安装到位!
新局长未必要吧!再说,局长室的空调是不是可以修一下,也许加点氟利昂就行了。夏冰想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些,但是却越说越激动,老尚是不是这个理儿?一台空调跟人的生命比起来,可以说微不足道……
你……教训我?尚主任气急败坏地说,简直目无领导!
领导心中要有群众!夏冰微笑着说。
群众,满大街都是群众,你问得了吗?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尚主任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尚主任最后说的话,听上去很耳熟,但是夏冰没有工夫跟他计较,随即打车赶到出事地点。三个交警正在现场处理事故,肇事的师傅在一旁吓得不轻,原来不是送货的他受了伤,而是因雪天路滑,他开的电瓶车碰倒了一个老人……夏冰当即打120将老人送往医院。一做CT,三处骨折。很快,警方来电话说老人的亲属马上就到,夏冰迎上去,一看却是尚主任。
夏局呀,我真是老眼昏花,有眼不识泰山!尚主任双手紧握着夏冰的手直摇,我把您当成……也是今天来报到的小夏……
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年轻!夏冰说,当然,改正了就好,你不是也赶来了?
唉,教训太深了!尚主任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被撞的,是我的老父亲……
(有删改)
(1)夏冰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多次写到雪,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结尾尚主任感叹“教训太深了”,请简要回答尚主任受到了哪些深刻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善用对比手法,请找出三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11. 三年前的你,刚刚掀开初中的帷幕,带着稚嫩,怀着憧憬……
两月后的你,挥别熟稔无比的师友,将要开启新的人生航程……
如果时空可以穿梭,面对“三年前的你”或“两月后的你”,此刻“坐在考场的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在两个“自己”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信的对象,结合三年来的初中生活,给自己写一封信。
请先将题目“写给_________(三年前/两月后)的自己”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署名一律用“小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会:终将。
2.【答案】B
【解析】“已”在此处应解释为“停止”。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义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解答】
B.“乡”同“向”,“先前、从前”的意思。故B解释有误。
ACD解释正确。
故选B。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分析,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同时,平时要做好词语的积累。
【解答】
C项中的“谢”应解释为“道歉”。故C不正确。
ABD正确。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的能力。几千年来,汉语的词义不断演化,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造成了古今同形不同义的现象。这类词是学习的难点,要归类整理。A项,古义:跑/今义:步行。C项,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D项,古义:赠送/今义:遗失。
6.【答案】B
【解析】句中的“谢”应翻译为“道歉”。
7.【答案】乞人不屑也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四面歌残终破楚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解析】略
8.【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
(1)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让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它。(关键词:乡、今、得)
(2)我听说君子应当有功才接受俸禄。(关键词:闻、当)
【小题5】【甲】文中的乞人虽然饥饿,但为了保持做人的尊严,甚至可以宁死不食,这是对“舍生取义”的诠释。【乙】文中的孔子认为君子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义”,在取舍上更应该做到“义”,故无功不受禄。
【解析】1.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结合语境理解句意,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断句。“也”字后面一般要断开,“动必缘义”和“行必诚义”的句式相同,中间要断开。
2.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项,益处/增加。B项,代词,代指万钟/助词,的。C项,叫作/对……说。D项,两个“今”都是“现在”的意思。
3.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景公未之行”可知,景公并没有按孔子的劝导行事,故D项分析有误。
4. 略
5.
细读文章,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甲】文的乞人对于“蹴尔而与之”的食物“不屑”,因为他要保持做人的尊严,甚至可以宁死不食,这就是对“舍生取义”的诠释。【乙】文的中心论点是第一句“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这说明君子的言行要符合“义”,孔子以此要求自己,故无功不受禄。
【参考译文】
【乙】君子自身的所作所为,举动必须遵循道义,行为必须忠于道义。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送给他廪丘作为食邑。孔子谢绝了,不肯接受,(出来以后)对学生们说:“我听说君子应当有功才接受俸禄。现在我游说景公,景公还没有采纳我的主张,却要赏赐我廪丘,他太不了解我了!”(孔子)让学生们赶快驾车,辞别景公后离去。孔子是平民,他在鲁国只任过司寇之职。万乘之君的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显扬,这是因为他取舍不苟且啊!
9.【答案】【小题1】衡阳雁去、霜满地。
【小题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借助“白发”,抒发了自己年事已高、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助“白发”,抒发了思念家乡但也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情。
【解析】1. 本题考查对词句相关内容的理解。“秋思”表明季节为秋季。本词中“衡阳雁去”“霜满地”体现了秋季的季节特征。
2. 本题考查对词句中的词语表达的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理解词意,并结合写作背景、主题和相关词句分析。
10.【答案】(1)①做人低调,责任心强。表现在夏冰自己一人悄悄上任,以及担心大雪会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不便。②身体力行做出表率。表现在夏冰在保安讥讽后,毫无怨言地一人去铲雪。③一身正气,关心民众。表现在夏冰听说送空调的师傅半路出了事,首先想到的是师傅的安危。④有一颗宽容的心。表现在尚主任向他道歉,他原谅了尚主任。
(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②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③以“雪”的寒冷反衬出夏冰对待工作与群众的内心火热。
(3)①没有弄清对方的身份,就开始大摆官架子,批评了自己的上司;②处理公事时,一心只想着讨好上级,忽视民众的利益,最终受害者反而是自己的父亲。
(4)【示例】①保安只顾玩手机而嘲讽夏冰铲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与他看到尚主任便拿着铁锹准备铲雪形成对比;②尚主任对夏冰“一台空调跟人的生命比起来,可以说微不足道”的观点表示愤怒,与后来发现受害者是自己的父亲,进而感到羞愧形成对比;③尚主任在知晓送空调的师傅出事时,只关心空调能否如期安上,与夏冰一心关心送空调师傅的安危形成对比。
作用:表现了尚主任与保安一心巴结上级,工作不务实的作风,突出了夏冰为人正直与工作的认真负责,使文章的主旨更为深刻,引人深思。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品质的能力。夏冰看到屋外下大雪,他担心民众的安全,以及他提前走马上任,可见他是一个做人低调,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官员;夏冰在被保安讥讽后,自己拿起铁锹去铲雪,可见他是一个能用自己的行为做出表率的人;在听说送空调的师傅半路上出了事,“人命关天!夏冰心里一惊,忙问,师傅伤着没有?”可见他一身正气,关心民众;“夏冰说,当然,改正了就好,你不是也赶来了?”可见夏冰有一颗宽容的心。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线索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阅读全文,可以看出全文的事件都与雪有关,所以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在文中也起到交代时间的作用,并以“雪”的寒冷来反衬出夏冰内心的火热。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夏局呀,我真是老眼昏花,有眼不识泰山!尚主任双手紧握着夏冰的手直摇,我把您当成……也是今天来报到的小夏……”可以看出尚主任的第一个教训是没有确认对方的身份,就开始摆官架子,以致错误地教训了上级。“唉,教训太深了!尚主任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被撞的,是我的老父亲……”可见第二个教训是他在处理公事时,想到的只是如何讨好上级,而受害者反而是自己的父亲。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法的能力。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这篇文章的对比主要表现在夏冰与尚主任的工作态度,以及保安对夏冰与对尚主任的不同态度。
11.【答案】略
【解析】【命题解码】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写作前要注意审题立意。本题是有选择性的作文,可以写给三年前的自己,也就是刚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你。也可以写给两月后的自己,中考结束,即将进入新的阶段。题目的关键词是“三年前/两月后”和“自己”。实际上是写自己的成长感悟,品尝成长的滋味。可以是夹叙夹议的文章,可以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根据题目和导语,立意上,要积极向上,成长中虽有阵痛和失落,甚至失意,但进步、成功是主流的。写给三年前的自己,你可以写对三年前的自己的忠告和建议;可以写给两月后的自己,你可以写有什么感想或者愿望,可以反思初中生活,也可以写自己想要在高中完成的事。不论写给哪个时期的自己,都要体现出对成长的感悟和思考。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