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2 20:3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
第三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豁然(huō) 舟楫(jí)
衣褶(zhě) 诣太守(yì)
B. 糁之(sǎn) 篁竹(huáng)
箬篷(ruò) 鲜有闻(xiān)
C. 悄怆(qiǎo) 俶尔(shū)
寤寐(wù) 多髯者(rán)
D. 俨然(yǎn) 寂寥(liáo)
窈窕(yǎo) 水中涘(sì)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鲁直左手执卷末(手卷的右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静美好的样子)
B. 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
钟鼓乐之(使……快乐)
C. 清风徐来(慢慢地)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茂盛的样子)
D.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往来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仿佛若有光(好像)
B. 悠哉悠哉(悠闲)
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就着)
C. 诣太守(拜访)
绝类弥勒(绝对)
D. 后遂无问津者(渡口)
钩画了了(清楚明白)
4. 下列加下划线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芳草鲜美:新鲜美味
黄发垂髫:代指老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渔人甚异之:奇异
凄神寒骨:使……感到凄凉 犬牙差互:狗牙
C. 妻子邑人:妻子儿女 以其境过清:凄清
因势象形:模拟 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D. 处处志之:做记号 峨冠而多髯:(戴着)高高的帽子
寻病终:随即,不久 其长曾不盈寸:竟然
5.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武陵人捕鱼为业 全石以为底 B. 潭西南而望 启窗而观
C. 忘路之远近 钟鼓乐之 D. 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住宅旁边常栽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 “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帝王的年号。
C. “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
D. 古代的中国人有“名”和“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之。
7.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 潭中鱼/可百许头
C.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译:村里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来向他打听消息。)
B.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 技亦灵怪矣哉!(译:技艺也真是灵活奇怪啊!)
D.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向右迂曲。)
9. 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没有实现,不久就病逝了。以后再也没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B.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向小石潭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翻译:顺流而下去追寻,道路险阻攀登难。
10. 下列对诗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核舟记》一文介绍核舟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颠倒过来。
B. 《核舟记》一文中,核舟这件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料体积小;二是所刻事物繁多;三是所刻人物情态毕备。
C. 《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和思念,写男子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最终求而得之的喜悦。
D. 《蒹葭》写了主人公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1. 根据提示填空。(1)蒹葭萋萋, ______ 。(《蒹葭》)
(2)______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光如水、疏影横斜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5)人生自古伤别离,离别后的思念在诗人笔下又化作绕指柔,牵动你我善感的心灵。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离别”意味的连续两句: ______ , ______ 。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①。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②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③,花蕊藉④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⑤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⑥。……
(选自袁中道《再游桃花源》,有改动)
[注] ①瘦削:直立陡峭。②踞:蹲坐。③锦幄:锦绣织成的帐幕。④藉(jiè):衬垫。⑤陟(zhì):升,登。⑥灵壁:灵璧石,质地细腻温润,滑如凝脂,石表沟壑交错。
(1)下列各项加下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欲穷其林/其名为鲲
B.见渔人,乃大惊/乃记之而去
C.之绿萝山下/闻之,欣然规往
D.石为泉啮/中轩敞者为舱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芳草鲜美( )
②复前行( )
③明日过桃源县( )
④溯源而上(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文人笔下的桃花源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桃花源记》一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现象。请依照示例,任选一种现象,从文中举例并解释。
示例:
意同字不同:“缘溪行”中的“缘”和“便扶向路”中的“扶”,都是“沿着、顺着”的意思。
字同意不同:“忘路之远近”“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指“发现桃花源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归:出嫁。②蕡(fén):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叶子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_______的形式。
(2)这是一首贺婚诗。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以嫩红的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兴旺发达,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豁”应读“huò”。B项,“鲜”应读“xiǎn”。C项,“椒”应读“chù”。
2.【答案】A
【解析】“卷末”指手卷的左端。
3.【答案】D
【解析】A项,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B项,悠:忧思的样子。C项,绝:极,非常。
4.【答案】D
【解析】A.鲜美:新鲜美好。垂髫:代指小孩。B.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C.因:顺着、就着。
5.【答案】A
【解析】 A.为:动词,作为。B.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C.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淑女。D.以:介词,把/介词,因为。
6.【答案】D
【解析】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7.【答案】C
【解析】C项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8.【答案】C
【解析】正确的翻译是:技艺也真神奇啊!
9.【答案】D
【解析】“溯洄”的意思是“逆流而上”。
10.【答案】C
【解析】《关雎》中“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乐、热闹的场面,是饱受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并不是他寤寐苦思的愿望实现了。
11.【答案】(1)白露未晞
(2)征蓬出汉塞
(3)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4)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5)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直接性默写,根据上下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注意“晞”的书写。
12.【答案】(1)B
(2) ①新鲜美好 ②向前 ③第二天 ④逆流而上
(3) ①男男女女的穿着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
②(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众人步行进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
(4) ①景色优美;②环境幽静;③依山傍水;④位置隐秘;⑤与世隔绝;⑥祥和安宁;⑦民风淳朴。
【解析】(1)A.其:代词,这(片)/代词,它的。B.乃:连词,均翻译为“于是,就”。C.之:动词,到/代词,代指这件事。D.为:介词,被/动词,是。
(2)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鲜美”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新鲜美好”,今义是“食物味道好”;“前”,词类活用,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3) 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①悉:全,都。外人:桃花源外面的人。②泊:停泊。与:和。诸人:众人。至:到了。
(4)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阅读文章内容,由“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可知,其景色优美;由“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绿萝山下”“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可知,其依山傍水,位置隐秘;由“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知,其环境幽静,生活祥和安宁;由“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可知,其民风淳朴;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可知,其与世隔绝。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3.【答案】示例:意同字不同:“悉如外人”中的“悉”和“咸来问讯”中的“咸”,都是“全、都”的意思。“便要还家”中的“要”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中的“延”,都是“邀请”的意思。
【解析】略
14.【答案】(1)重章叠句
(2)繁盛硕大的桃实 茂盛的桃叶 对新娘的美好祝福
【解析】略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