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初中地理期中考试卷
考试范围:第五章和第六章;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xxx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1.(本题4分)我国疆域辽阔,部分省区地跨多个分区,在我国( )可同时观赏到四大地理区域的典型景观。
A.四川省 B.甘肃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陕西省
2.(本题4分)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大致分界线是( )
A.秦岭和淮河一线 B.昆仑山、祁连山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 D.阴山、贺兰山
3.(本题4分)华北平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高粱 C.水稻 D.油菜
4.(本题4分)关于我国正在进行的“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气东输能够使本地的石油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
B.西气东输能够缓解西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C.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西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D.西气东输能够带动西部地区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5.(本题4分)南方地区农产品非常丰富,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海南岛盛产莲藕B.东南丘陵盛产竹笋C.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橡胶 D.成都平原盛产椰子
6.(本题4分)为了保护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B.青藏铁路部分路段以桥代路
C.制定相关法律、法规D.大力挖掘冬虫夏草,提高经济收入
7.(本题4分)一位外国友人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转了一圈,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绿色中国和白色中国”。那么,白色中国是指( )
A.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8.(本题4分)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
B.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是秦岭一淮河
D.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
9.(本题4分)确定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夏季风B.地形C.冬季风D.气候
10.(本题4分)华北平原常被称为( )
A.黄土地 B.黑土地 C.红土地 D.紫土地
11.(本题4分)关于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湖众多,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B.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
C.小麦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是本区重要的粮棉产区
12.(本题4分)新疆的一种古老灌溉工程叫( )
A.梯田 B.窑洞 C.坎儿井
13.(本题4分)下列关于青藏地区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信仰佛教 B.民族传统服饰是藏袍
C.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边缘 D.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
14.(本题4分)能够正确反映青藏地区地理景观、牲畜和农作物的是
A.千沟万壑 牦牛、藏山羊 水稻B.沃野千里 三河马、三河牛 小麦
C.低山丘陵 细毛羊、滩羊 玉米D.雪山连绵 牦牛、藏绵羊 青稞
15.(本题4分)下列各组地形名称中,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华北平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C.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10分
16.(本题5分)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___g_____h_____i_____j_____k_____l_____m_____n_____
17.(本题5分)上海地处____平原,属于____气候类型。
三、解答题(共30分
18.(本题10分)读南方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_______以南、A_______高原以东的地区,东面濒临黄海和B_______,南面濒临C_______。
(2)南方地区的面积和人口各约占全国的______%和______%。本区西部分布有_____多个少数民族,_______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3)南方地区西部有①_______高原和②_______盆地,东部有③_______平原和④_______丘陵。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有“______”之称。
(4)南方地区属______气候。
(5)南方地区主要河流有______、珠江等,水文特点是河流流量______,汛期______,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19.(本题10分)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于2016年10月推出“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
(1)写出“胡线”穿过的主要山脉A:____,B:____。
(2)“走胡线”东北段穿过A山,其东西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
B.东侧主要是季风区,西侧主要是非季风区
C.东侧主要是地势第三级阶梯,西侧主要是地势第二级阶梯
D.东侧年降水量一般小于400mm,西侧年降水量大于400mm
(3)“走胡线”经过山脉B,它和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它们的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B.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D.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4)“走胡线”西南段的体验者于8、9月份穿越横断山脉,请推测一下体验者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____。
(5)“走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的分界线,该线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特点?____。结合所学地形与气候知识,分析为何有这样的人口分布特点?____
20.(本题10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国亿万农民在2021年9月23H迎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不光有五谷丰登,还有瓜果飘香,鱼儿满仓。
材料二:图1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略图,图2为不同地区特色农产品展板介绍。
(1)根据展板内容,与A展板对应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____(填区域名称),该地区耕地类型是____。
(2)根据展板内容,与B展板对应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____(填区域名称),此地区河流流量____(选填大或小),____(选填有或无)结冰期。
(3)根据展板内容,与C展板对应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____(填区域名称),该地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
(4)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发展富有特色的农业____(选填“河谷农业”或“灌溉农业”)。由于____(选填“雨热同期”或“昼夜温差大”)新疆种植的瓜果特别甜。
(5)根据A展板展示的材料,具体分析该地区发展成为我国大粮仓的有利条件。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2022-2023学年度初中地理期中考试卷试卷副标题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A ] [ B ] [ C ] [ D ] 2、[ A ] [ B ] [ C ] [ D ] 3、[ A ] [ B ] [ C ] [ D ] 4、[ A ] [ B ] [ C ] [ D ] 5、[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 7、[ A ] [ B ] [ C ] [ D ] 8、[ A ] [ B ] [ C ] [ D ] 9、[ A ] [ B ] [ C ] [ D ] 10、[ A ] [ B ] [ C ] [ D ] 11、[ A ] [ B ] [ C ] [ D ] 12、[ A ] [ B ] [ C ] [ D ] 13、[ A ] [ B ] [ C ] [ D ] 14、[ A ] [ B ] [ C ] [ D ] 15、[ A ] [ B ] [ C ] [ D ]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题、
17题、
18题、
19题、
20题、
参考答案:
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四川省位于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A错误;甘肃省地跨多个分区,可同时观赏到四大地理区域的典型景观,B正确;内蒙古自治区位于西北地区,C错误;陕西省主要位于北方地区,南部少部分地区位于南方地区,D错误。故选B。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A错误;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大致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B正确;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C错误;阴山、贺兰山不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B。
3.A
【详解】小麦、玉米是华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故A正确;高粱并不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故B错误;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故C错误;油菜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故D错误。故选A。
4.D
【详解】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节制的开发,不能大规模开发,A错误;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B错误;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但开采的过程会破坏生态环境,C错误;西气东输能够带动西部地区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D正确。故选D。
5.B
【详解】莲藕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湖泊众多、耕地以水田为主,有“鱼米之乡”的美称,A错误。东南丘陵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盛产竹笋,B正确。椰子、橡胶和香蕉都属于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海南岛,CD错误,故选B。
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建青藏铁路时以桥带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对环境进行保护,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有效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大力开采冬虫夏草会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修建青藏铁路时以桥代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7.B
【详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金色中国”代表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西北地区;“黄色中国”代表黄土遍布的北方地区;“绿色中国”代表郁郁葱葱的南方地区;“白色中国”则代表了终年积雪,冰川纵横的青藏地区。根据题意。故选B。
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A正确;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感觉到区域的存在,B正确、D错误;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9.A
【分析】400mm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以农耕为主,人口众多;西北半壁地处内陆,大多数地区水热资源配合欠佳,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
【详解】A、夏季风是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故A正确;
B、地形是青藏地区和其它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故B错误;
C、冬季风是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因素,故C错误;
D、气候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10.A
【详解】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为黄土地,故A正确;东北平原为黑土地,故B错误;南方地区多红土地,故C错误;四川盆地多紫土地,故D错误。故选A。
11.C
【详解】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A正确;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故水稻是粮食作物,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B正确,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都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商品粮、棉基地,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C。
12.C
【详解】梯田主要修建在缓坡上,A排除;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B排除;C坎儿井是新疆一种古老灌溉工程,在山麓地带,地下水富集,修建竖井和暗渠,引水灌溉,减少了水分的蒸发。C正确。选C。
13.C
【详解】青藏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信仰佛教, 民族传统服饰是藏袍,该地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ABD不符合题意;西藏地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东部的湟水谷地,这里是青稞、小麦的高产区,C符合题意;故选C。
14.D
【分析】青藏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其地理景观为连绵的雪山;农作物主要为喜温凉作物,青稞等主要种植在河谷地区。
【详解】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候寒冷,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畜种是牦牛、藏绵羊,在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的河谷地带发展种植业,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青稞,
故选择D答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知识点,需要在掌握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1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云贵高原位于南方地区,A错误;青藏高原位于青藏地区,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南方地区,B错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地区,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位于西北地区,C错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均位于北方地区,D正确。故选D。
16. 0° 800 亚热带 暖温带 湿润 半湿润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旱地 水田 北方 南方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同时也是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与暖温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湿润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与半湿润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温带季风气候(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水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与旱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与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分界线。
17. 长江中下游 亚热带季风
【详解】上海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上海是长江的入海口,海运条件十分便利。
18. 秦岭一淮河线 青藏 东海 南海 25 55 30 云南 云贵 四川 长江中下游 东南 鱼米之乡 亚热带及热带季风 长江 大 长
【详解】(1)读图可知,南方地区是指中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A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东面濒临黄海和B东海,南面濒临C南海。
(2)结合所学可知,南方地区的面积和人口各约占全国的25%和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3)图中南方地区西部有①云贵高原和②四川盆地,东部有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和④东南丘陵。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有“鱼米之乡”之称。
(4)南方地区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5)南方地区主要河流有长江、珠江等,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河流水文特点是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点睛】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
19.(1) 大兴安岭 秦岭
(2)D
(3)D
(4)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5) 东多西少 东侧地形平坦,西侧地形比较崎岖;东侧气候比较温和湿润,西侧气候比较干旱。
【分析】本题以走胡线为材料,涉及到地形的分布、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人口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依据位置,“胡线” 穿过的主要山脉名称为:山脉A大兴安岭,B是秦岭。
(2)A山为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A叙述正确。西侧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低于400mm,东侧的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高于400mm,B叙述正确,D叙述错误。东侧的东北平原主要是地势第三阶梯,西侧的内蒙古高原主要是地势第二阶梯,C叙述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3) B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ABC叙述正确。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4)“走胡线”西南段的体验者于8、9月份穿越横断山脉,横断山脉山高谷深,降水多且集中,地壳活跃,体验者会遇到的艰险可能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5)“胡焕庸线” 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匀,呈东多西少的特点。“胡焕庸线” 东侧地形平坦、气候比较温和湿润,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西侧地形比较崎岖、气候比较干旱,人口稀疏。
20.(1) 北方地区 旱地
(2) 南方地区 大 无
(3) 青藏地区 海拔高
(4) 灌溉农业 昼夜温差大
(5)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稻种植面积广;黑土广阔,土壤肥沃;地广人稀,适合机械化生产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A展板,从“地势平坦,黑土土壤肥沃”的描述可知描述的是东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为旱地。
(2)读B展板,茶叶、油茶、梅州金桔等经济作物分布在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冬季气温高于0℃,河流无结冰期。
(3)读C展板,青稞的主要产地是青藏高原,这里由于海拔高,即使在夏天气温都较低。
(4)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故发展的是灌溉农业,青藏地区特色农业才是河谷农业。由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糖份累积,瓜果特别甜。
(5)A展板,从“地势平坦,黑土土壤肥沃”的描述可知描述的是东北平原,这里称为大粮仓的有利条件有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稻种植面积广;黑土广阔,土壤肥沃;地广人稀,适合机械化生产。
答案第4页,共5页
答案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