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2 10:37:38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期中(下)测试
释赞宁的“国师”身份,加之《宋高僧传》的编撰背景,使这位皇家僧侣与世俗政权格外亲近。
在《进〈宋高僧传》表》以及《高僧传序》中,赞宁阐明编撰宗旨,褒扬世俗政权对宗教的支持。如


果舍去冗繁的赞辞与形式化的客套,不难看出宋初僧人有意取法史传,对世俗政权与佛教的互
利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
考生注意:
赞宁《宋高僧传》体例上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将传记人物分为“译经”“义解”“习禅”“明律”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护法”“感通”“遗身”“读诵”“兴福”“杂科”等十科,每科之下又有十六字注疏。“十科”述评文字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简短,类似史赞。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释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卒于乾兴元年(1022年)。
宋代之前的僧人很少有自传,智圆改变了这种局面。智圆个人文集《闲居编》收录《中庸子传》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病夫传》,两篇均为自传。《中庸子传》洋洋数千言,篇幅规模远超唐人。《病夫传》也是作者自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叙心志之作,篇幅较短,内容上承接《中庸子传》,可视为《中庸子传》的补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传记具有史传属性,应如实记述人物的言行事迹。然而,“自传”却有不同,尤其是中国的自
材料一:
传,更注重精神世界的开拓和文化人格的塑造,至于人物事迹反倒在其次。《中庸子传》与《病夫
先秦儒学对于心性的探讨,主要停留在现实经验的伦理道德层面。直到宋明时期,在隋唐
传》继承了陶渊明以来的自传传统,注重自我思想的阐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譬如,《中庸子
佛教本体论思维影响下,儒学心性论才从经验的层面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传》以儒家“中庸”解读释氏“中观”,又以“中观”反证“中庸”,由此建立“儒释互补”的文化格局;
心与性是宋明儒学心性论的核心概念,心在宋明儒家那里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道德本心,
《病夫传》则以“病”为离,表明“不为权动,不为名役”的人格理想。释智圆的自传虽也涉及个人
属于道德理性范畴;二是理智之心,属认知理性范畴。性在宋明儒家那里,主要是指人的本性、
的部分经历和平生著述,但这些身外之事、身外之物无非是要阐述作者的“中道”观,表达“儒释
本质,同时又是一个内在的价值范畴。宋明儒家认为,人性根源于天道。《中庸》谓“天命之谓
相贯”的理念。
性”,就是说天道下贯为人性,天道与人性相统一。性是根源于天道的客观性原则,心是主体性
释契嵩(1007一1072年),字仲灵,藤州镡津人(今广西滕州),七岁出家,先后受业于衡山洪
自觉意识的形著原则」
湮禅师、筠州晓聪禅师,游历庐山、杭州等地,卒于杭州灵隐寺。契嵩主要活动于北宋仁宗朝。
佛家所说智“心”是无分别直觉智慧,属于超理性的范畴,不是道德理性。佛家所说“性”,是
此时政治安定,文治隆盛,释家僧众文化修养普遍较高,尤其热衷于文艺创作。契嵩生前撰有
指宇宙空理、实相,实际上是境界本体。佛家追求以直觉智慧亲证宇宙实相,获得超道德的宗教
《嘉祐集》《治平集》,共百余卷,宋僧怀悟整理散佚作品,编有《镡津文集》21卷。
解脱之境。儒家所说本心根源于天道生生实体,心体或性体既是道德本体,也是宇宙本体。儒
今本《锌津文集》卷13载录两篇传记:《陆蟾传诚韩旷传》。《陆蟾传》和《韩旷传》是典型的“文
家强调存养本心,以保持本心的昭昭不昧,通过本然之心的随感应物(“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而
集传记”。两篇作品篇幅短小,以论为主,叙事扼要,吸收史传人物论特点,以一事展开议论。陆蟾
实现宇宙自然与道德秩序的统一。
乃民间高隐,与作者并无直接接触。契嵩久闻其诗名,又听闻另一位隐者高闽论及陆蟾之诗,进而
儒家心性论旨在明见人性本源,经由尽心尽性而知天,与天道相契应,实现生命境界的超
由诗想见传主品行,遂有“负节守道”的感慨。契嵩认为,由诗观志,“则君子、小人可以尽之”。“诗
越;通过参天地赞化育,发挥心本体的创生功能,将宇宙创造成合目的道德世界,实现宇亩自然
言志”是感知传主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陆蟾传》几乎没有记载传主“守节”的具体事迹,全由传
与道德秩序的统一。佛家则注重开发众生本有的智慧,追求以超理性的直觉智慧体证宇宙实
主的诗歌引发感概,如此体式自不同于历代《高僧传》,在唐宋私家传记中也颇具特色。
相,成就宗教上的理想人格:并通过无所执著、随缘顺化的人生态度,而达到超道德的宗教境界。
(摘编自孙文起《“援儒入释”:论北宋“僧传”的文体自新》)
儒家关注如何在现实世界建构理想的道德和政治秩序,佛家则关注如何实现超道德的、无烦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的人生境界。
A儒学心性论在先秦时期主要还停留在现实经验的伦理道德层面,直到宋明时期,儒学心
(摘编自单正齐《宋明儒学与佛教一基于心性论视域中的比较》)
性论才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材料二:
B.心与性既是宋明儒学心性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佛家的概念,在儒学和佛家那里概念的内
北宋僧传,当首推释赞宁的《宋高僧传》。释赞宁,五代吴越人,宋初随吴越王钱陬入朝,获
涵却不完全相同。
封“通慧大师”,曾任翰林院学士、史官编修。在宋真宗支持下,《宋高僧传》于端拱元年(988年)
C.释赞宁所说世俗政权对宗教的支持并非虚言,他自己就有“国师”的身份,《宋高僧传》的
编修完成,主要载录唐代僧人事迹。
编修也得到皇帝的支持。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二语文第2页(共8页)】2022~2023学年新乡市高二期中(下)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1.少【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前者叙述个人经历的文字此较少,
片则是在这方作为前片的补允”与原文不符,后片作为前片的补充是补微心志,
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说法铅次、材料一卞就是比
饺能释心性论的柑异之处的。“j天道郝奥成,实现上命境界的超越”是黹家心性论的日的,之
一.实现这一日的还是最终“在现世界建构冲佩的道德和政治秩序”。复现“尤频恼的人生
境界”是佛家所关的重点,
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在判撕选项的时候,除了从句意的
角皮米分析,还可以那什一些重要的祗念米都助我]判断。A项是行合题日意巴的确选
顶。“人叫“这·概念正是木明儒学的关键概念,顶所说是佛家心性观点,注意“豫是
空“内缘“空”等佛家的基本挑念:(顶是佛家心观点罗注意“众牛“如来”等极念的是
小作川。T)项是佛家心性观点。要意“”“空件”等概念的提小作川
4.)深赞宁黛木高僧传政良了陈川的僧传体例。②驿型圆亦了传攻变了术代之前的僧人
狠少有自传的问面,并凡在白传中重啊述规点,表达理念。样哭筒陆婚传韩旷役妃
典型的“文桌传心,篇隔小,以论为主,叙事胞要。〔每,点1分,答川!一点箭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第“、二段得山第①点,从材料二第
四、五段得出第②点,从材料二第段得出饰点。考先确定容题区间,然后挪住关键
了,整合形成答案。
.①学心件论在佛教木体论思雏彭响下,从经骏的层面上升到本休论的高度。②佛教僧传的
创作不断从传統文化议取芦养,米初僧人有意取法史传,释赞宁床高僧传“「科”述Ψ文
平简短,类似火樊:黛中席子传j病大传继底」了广陶渊湖明以来的口传传统,重口我思想的
阐发.迫求想的人:境界,意陆蟾传韩旷传吸收史传人物论特点·以·事展川议论。
(笨出第①点得1分,答出弥②点得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中观点的筛选、概括与比较、辨析的能力。号尘成先市趣,苏清“·国
木源的传统文化”这个概念世括娜些内容,然心伐到其马j外米佛教文化的彭响的信总
5.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具体内容的能力。“使百矬的活附人了恐慌”钻误。从小说
文本来石任秋的姚打陵」了小镇的宁静,靴小镇平淡尤奇的生江增添」一些新句,扣没有使
人的尘活陷入恐慌的状态,选项对中仟做了过度筛读
.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小说运用了语六,外貌、神叁,动作竹
描与”指误。小说第四段交代了秀子发现横死街头的仁秋针的过程,此段中没有使川“祁态”
描与
8.①小说「头、中川、结起都巧创云,互杆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谁。②小说通过对云这个白然宗
物的插号,营进了凄迷伤感的,(母点3分)
【高二语文·螽之答亲弟1不人、5页】
·23-301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