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
学年度高中生物月考
3
月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 (
B
.冠状病毒可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D
.冠状病毒无核糖体等细胞结构
)6 .下列关于一些糖类物质的描述;①属于二糖且可用斐林试剂鉴定的糖类;②存在于 DNA 中而不存 在于 RNA 中的糖类;③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类;④大肠杆菌、玉米、SARS
(
注意事项
:
1
.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每
题
2
分,共
60
分)
1
.
2020
年
11
月
28
日,
“
奋斗者
”
号完成万米深潜海试验任务并顺利返航,体现了我国自主研发深海
装备技术的突破和进步。潜水器在深海发现了水滴鱼、盲虾等,还有大量的微生物。下列相关分析错
误的
是 ( )
A
.水滴
鱼
细胞中的
RNA
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B
.盲虾细胞内含有自由水和结合水
C
.盲虾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D
.水滴鱼细胞膜中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
白
质
2
.下列有
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酶都含有
C
、
H
、
O
、
N
四种元素,是由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
子
B
.活细胞产生酶的场所都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C
.有些
酶
和相应的化学试剂作用呈现紫色反应
D
.催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
3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含量虽少,但担负着重要功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组成细胞无机盐的元素均能在地壳中找到
B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
在
C
.无机
盐
可以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无机盐可以参与维持植物细胞的酸碱平衡
4
.
由
1
分子磷酸、
1
分子化合物
a
和
1
分子碱基
m
构成了化合物
b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
m
为胸腺嘧啶,则
RNA
中
肯定不含
b
这种化合物
B
.在新冠病毒、大肠杆菌体内
b
均有
4
种
C
.
若
m
为尿嘧啶,则
a
肯定为核糖
D
.若
a
为脱氧核糖,则由
b
构成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
6
种
5
.已知能够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
6
种,其中有两种是被人熟知的高致病的
SARS
冠状病毒和新型
冠
状病
毒
(
COVID
-- 19
),它们均属于
RNA
病毒。下列关于冠状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
)病毒、酵母菌都具有的糖,与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 )
A .乳糖、核糖、纤维素、糖原 B .麦芽糖、脱氧核糖、纤维素、核糖
C .麦芽糖、核糖、淀粉、纤维素 D .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淀粉
7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缺乏 Mg2+会导致植物叶片颜色变黄 B .磷脂和固醇的组成元素相同
C .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
D .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在正常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
8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都来自氨基酸中的羧基
B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C .细胞中的化合物含量和比例不变,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D .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有多糖、脂质、蛋白质、核酸等
9 .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种类相同的是 ( )
A .胆固醇、脂肪酸 B .淀粉、脂质
C .氨基酸、核苷酸 D .性激素、胰岛素
10.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都具有 ( )
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 D .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11.“烈日当头暑气熏,青山绿水送凉茵。繁花似海蝶蜂舞,林木如云燕雀吟。幽径芳丛随我步,诗 情画意任人寻。客来何处能真醉,国际风情度假村。”与此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度假村”是由水、太阳等无机环境及蝶蜂和燕雀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 .“度假村”里的林木组成了一个种群
C .花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器官
D . “度假村”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A .组成冠状病毒的碱基种类 5 种
C .冠状病毒属于原核生物
第 1页 共 8页 ◎ 第 2页 共 8页
1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比夏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B .细胞学说提出,细胞是独立的单位,所以一个细胞不会受其他细胞影响 C .细胞学说的提出使得生物学的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D .细胞学说不仅可以解释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 B .蓝细菌与眼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营养方式为自养,后者营养方式为异养 C .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蓝细菌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含叶绿体 D .原核细胞的拟核没有核膜,有染色体和环状 DNA 分子 14.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的流动性等同于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B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和修正的过程 C .在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科学家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 .流动镶嵌模型中,物质运输依赖于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 15.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c 中亲水端位于外侧,疏水端于内部 B .细胞膜的流动性与 c 、d 均有关 C .d 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 D .a 在细胞膜的外侧,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与其密切相关 16.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所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相同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B .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D .细胞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内生物膜系统 第 3页 共 8页 ◎ 17.如图表示某细胞利用物质R 合成、加工、分泌 X 分泌蛋白的过程,图中 a 、b 、c 、d 表示细胞器, (
.
.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过程主要由结构 d 提供能量 B .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实验室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D .结构 c 的作用是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和修饰 18.一项来自某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 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 (“分子垃圾袋”) 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 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细胞膜塑形蛋白的合成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线粒体提供 B .“分子垃圾袋”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C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核苷酸 D .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1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B .细胞膜上的受体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D .蛋白质和 RNA 等生物大分子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20.如图是部分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可以通过糖蛋白判断出细胞膜上面是膜外侧,下面是膜内侧 B .图中属于被动运输的只有 c 、d C .图中属于主动运输的只有 a 、e D .图中需要载体的跨膜运输方式有两种 第 4页 共 8页
21.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胞吞、胞吐过程一定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B .胞吞、胞吐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C .胞吞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 D .只有多细胞动物的体内才能发生胞吞、胞吐现象 22.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源物质,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 质被吸收到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方式是 ( )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胞吞、主动运输 C .主动运输、胞吞 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2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协助扩散过程中,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但不需要 ATP 供能 B .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 ATP 供能 C .O2 、CO2 是以简单扩散的形式进行运输 D .胰岛素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24.右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 .据图可确定②为不耗能、需转运蛋白的被动运输 B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① C .③和④的共同特点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D .水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① 25.用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 的乙二醇溶液和 2mol/L 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 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该细胞可能是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 .AB 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C .BC 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 .用一定浓度的 KNO3 溶液,可得到类似蔗糖溶液的结果 26.如图是 ATP 与 ADP 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定 ( ) 第 5页 共 8页 ◎ A .A 为 ADP ,B 为 ATP B .能量 1 和能量 2 来源相同 C .酶 1 和酶 2 是同一种酶 D .X1 和 X2 是同一种物质 27.以下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过氧化氢在酶作用下分解最快,是因为加的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比 FeCl3 质量分数高 B .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是因为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无机催化剂更高 C .3.5%的 FeCl3 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慢,是因为其为过氧化氢的分解提供的能量更少 D .如果将四支试管都放在 100℃水浴中,加肝脏研磨液的试管反应速率仍为最快 28.下列关于细胞代谢和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B .细胞中化学反应的有序进行,与酶在细胞中的分布有关 C .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而代谢的发生离不开酶 D .过酸、过碱、温度过高、过低,会使酶因空间结构破坏而失活 2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 诗句,萤火虫发光的相关化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催化荧光素氧化反应的酶与催化 ATP 水解的酶不是同一种酶 B .荧光素发荧光的化学反应是吸能反应,该过程伴随着 ATP 的水解 C .萤火虫发光的过程实现了 ATP 中的化学能向光能的转化 D .萤火虫腹部后端 (发光器官) 细胞内含有大量的 ATP ,以保证其正常发光 30.ATP 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 ATP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 ATP 直接提供能量 B .ATP 中的“A”与 ATP 彻底水解后生成的“A”表示不同物质 C .ATP 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 ATP 第 6页 共 8页
(
二、综
合
题
(每题
10
分,共
30
分)
) (
( 1)
图
B
是
_____
(填
“
植物
”
或
“
动物) 细胞,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_____
。
(2
)
图
A
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⑤和
[ ]_____
。
(3
)
图
B
中①是细胞壁 ,它的主要成分是
_____
。
(
4)
图
B
中②与植物构建
_____
(细胞结构名称) 有关。
(
5)
图
B
中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 ]_____
。
(6
)
若图
B
是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一部分,相对于
A
来说特有的细胞器是
_____
。(结构名称)
) (
( 1)
图
中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
,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
______
,只分布于细胞膜外表,具保护、
润滑、识别、免疫作用
。
(
2
)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
第
7
页 共
8
页
)33.下图是两个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 ]填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31.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单体及功能关系,其中 A、B 代表某些元素,W、X、Y、
Z 代表单体, Ⅰ 、 Ⅱ 、Ⅲ 、Ⅳ代表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回答下列问题:
( 1)A 所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_ 、B 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_ 。
(2)如果 Ⅰ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则 Ⅰ是___________、W 是_________ 。若物质 Ⅰ在动植物细 胞中均可含有,且在动物中具有保温和缓冲减压的作用,则 Ⅰ是_________。
(3)Ⅱ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 。 Ⅱ和Ⅲ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
(4)物质 Z 是__________ ;Ⅳ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 。(举例一个功能)
(5)Ⅱ 、Ⅲ 、Ⅳ是否具有物种的特异性?______________ (具有/不具有)。
32.下图为细胞膜及其物质出入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三、实验题 (共 10 分)
34.下面列出的材料供任意选用,实验用具充足。请回答下列问题: 2%淀粉酶溶液、20%肝脏研磨液、3%FeCl3 溶液、3%淀粉溶液、3%蔗糖溶液、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 化氢溶液、5%的盐酸、5%的 NaOH 溶液、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斐林试剂。
(1) 利用所供材料,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通过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2) 要证明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为避免酸碱对反应物本身水解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
。
____________
(3) 研究淀粉酶的专一性,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_________ ,最好用“加入________ (试剂) 观察是 否出现砖红色的方法来捕获实验结果。
(4) 要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________ ,捕获实验结果的方法是加入碘液
观察蓝色褪去的程度.
①图中 A 表示_______方式,B 表示_______方式,C 表示________方式,D 表示________方式。
②K+ 、O2 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 B 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______。
③协助扩散中_______ (需要/不需要) 载体蛋白;主动运输中_____ (需要/不需要) 能量。 物质跨膜
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 _________性。
◎ 第 8页 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