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精选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渭城(wēi) 千仞(rèn) 一针见血
B.踌躇(zhú) 清醒(xǐng) 一声不吭
C.崭新(zǎn) 晕倒(yùn) 舍己为公
D.威吓(hè) 眷恋(juàn) 血肉之躯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遗民 暴露无遗 B.勉强 强人所难
C.尊重 久别重逢 D.凶恶 深恶痛绝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的中国》的作者是方志敏。
B.菜园里种着白菜、茄子、冬瓜……。
C.“我尽量吧,”店主微笑着说:“下次进城我再打听打听。”
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神机妙算 ②汗如雨下 ③一针见血 ④从容不迫
(1)他每次开会要么不发言,一发言必能 地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
(2)消防战士们在烈日下争分夺秒地灭火, ,衣服都湿透了。
(3)面对敌人的威吓,他 地说道:“哼!我是不会背叛人民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②④ D.③①④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天不但天气晴朗,我们而且就去球场打球。
B.这支钢笔是爸爸买的,还是学校奖给我的。
C.与其坐在那儿说空话,不如实在在地去干活。
D.我们家的小猫无论可爱,都非常聪明。
6.“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出强调沃克医生医术高超,做手术时很自信
B.通过人物前后不同表现的对比,表现出沃克医生内心的震撼及紧张
C.是一组关联词,为了让语句读起来更通顺
D.语义上有转折,意在强调本次手术意义重大,前所未有
7.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一篇电报,主要讲述了毛岸英在朝鲜前线英勇牺牲的详细经过。
B.“南望王师又一年”中“南望”是心理描写,写出了诗人内心焦急盼望无果的苦闷之情。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的意思是黄沙滚滚,战斗频繁,战士们穿着坚固的铠甲奋勇杀敌。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青春”指春天。 诗中“放歌”“纵酒”正是诗人自己“喜欲狂”的表现,表达了诗人内心欣喜的情感。
二、填空题
8.根据拼音写字词。
我家的男子汉nián líng( )很小的时候,在学校duàn liàn( )不慎受伤了。我不得不带他去zhěn suǒ( )绑bēng dài( )。受伤的地方流了很多血,可是他硬是一声不kēng( ),咬着牙挺了过来。
9.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主席仰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2)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
(3)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样的神情。( )
(4)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
10.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不( )禁 若( )所( ) ( )别( )逢
( )事( )神 汗( )雨( ) ( )针( )血
(1)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同学们( )地鼓起掌来。
(2)诸葛亮( )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
11.课文综合回顾。
本单元的后三篇课文,都抓住人物的________ 、____________、神态等进行描写,生动表现了人物的内心,刻画了丰满的人物形象。《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忠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毛主席的形象;《军神》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刘伯承的形象;《清贫》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志敏的形象。
三、语言表达
12.一向文静秀气的玲玲,今天听了同学的一番话,气得怒目圆睁,脸憋得通红,大声喊道:“你胡说!”然后夺门而去。
(1)玲玲平时的“_____”与此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玲玲此时____________。
(2)请根据情景提示,照样子写一写。(情景提示:运动场上的亮亮)
每次来到超市看到玩具时,我_________,然而今天,我______________。
运动场上,一向________________的亮亮,这次___________。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写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仔细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用给出的词语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急地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4.“忠骨”的意思是__________,在本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15.“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是毛泽东的_________描写,这一连串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________________中;另一方面表现毛泽东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
1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A.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伟人,不是凡人。( )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 )
C.两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
D.“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把遗体运回国埋葬。( )
美文阅读。
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要办几样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上几杯鸭溪窖( )酒。这是儿子生前爱喝的,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的山民性格,坚毅、强悍( )。
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贰拾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小刚替他给这个自称“解( )为民”的同志写了一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家最大的难处是孤独,于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一封信,嘘( )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的婚姻,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写着:“您的儿子。”老人满意了,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______,这两个月来,______汇款照样来,________信________中断了,汇款上的笔迹也很陌生。老人焦虑不安,他凭直觉感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 )上积攒( )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了去云南的火车。部队首长把他带到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一座是“儿子”的。
17.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18.第三自然段的“____”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 然而 但 却 B.于是 虽然 却 但
C.可是 虽然 但 却 D.可是 如果 但是 就
19.标题“儿子”二字是指( )
A.老人的亲生儿子 B.自称“解为民”的同志
C.老人的亲生儿子和“解为民” D.泛指解放军战士是人民的好儿子
20.对主人翁的刻画,文章运用的写作方法是( )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D.行动和心理描写
21.“老人的心温暖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对文中的“儿子”是怎样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3.习作。
生活中,你见过一个人陶醉的样子吗?这次习作,要求写一件令人陶醉的事情,并将这个人陶醉的样子写具体。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
A.渭城(wēi)——wèi
B.踌躇(zhú)——chú
C.崭新(zǎn)——zhǎn 晕倒(yùn)——yūn
2.B
【详解】此题考查多义字的理解掌握情况。应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完成。
A.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留恋前一朝代的人。也指大灾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暴露无遗:全部暴露出来。
B.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不是心甘情愿的、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将就或凑合、不充足等。
强人所难: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
C.尊重: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
久别重(chóng)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D.凶恶:行为、性情或相貌等凶狠可怕。
深恶痛绝:极端地厌恶、痛恨。
3.A
【详解】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掌握和使用情况。
B.菜园里种着白菜、茄子、冬瓜……。句末句号应去掉。
C.“我尽量吧,”店主微笑着说:“下次进城我再打听打听。”冒号应该为“,”前后都是同一个人的话不需要用冒号。
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句中问号应该为“,”。
4.C
【详解】选词填空,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汗如雨下: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从容不迫: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
5.C
【详解】此题是对关联词的考查,要明确关联词的正确用法。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就可以了。
A.明天不但天气晴朗,我们而且就去球场打球。前后是假设关系,选用“如果……就……”
B.这支钢笔是爸爸买的,还是学校奖给我的。前后句是并列关系,应选用“不是……而是……”
D.前后句为递进关系,选用“不仅……还……”
6.B
【详解】此题考查对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一向”“却”通过对比沃克医生的不同表现,反映沃克医生对将军的行为所震撼。
7.D
【详解】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A.《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是作者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B.“南望王师又一年”中“南望”的“望”,表现出沉沦半个多世纪的遗民翘首盼望的心态。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的意思是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
8. 年龄 锻炼 诊所 绷带 吭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先正确拼读音节,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相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检查所写词语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龄、炼、绷、、吭”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及易错点,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9. 有限 节俭 严厉 糊涂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无限:没有限制;没有尽头;没有限量,数量极多;没有穷尽,程度极深。与“有限”意思相反。
奢侈:基本意思是指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与“节俭”“节约”“勤俭”相反。
慈祥:指老年人或父母温和的态度和神色。与“威严”“严峻”“严厉”意思相反。
清醒:指(头脑)清楚,明白;使(头脑)清楚,冷静。与“模糊”“朦胧”“糊涂”意思相反。
10. 情 自 有 思 久 重 料 如 如 下 一 见 情不自禁 料事如神
【详解】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料事如神: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准确。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汗如雨下: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11. 动作 语言 (毛岸英)烈士的遗骨 疼爱儿子却也顾全大局、有家国情怀 坚强不屈、有超强毅力 临危不惧、乐观坚定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三篇课文都是主要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这些文章为我们展现了顾全大局、有家国情怀的毛主席,坚强不屈、有超强毅力的刘伯承和甘心清贫与奉献的方志敏的形象。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在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青山处处埋忠骨”此句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将遗体运回国。结合文段内容可知,“忠骨”指的是毛岸英的遗体。
《军神》这篇课文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有一次眼睛负重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清贫》这篇课文先总写作者过了十余年的朴素生活,再以作者被捕后的一个具体事例作为论据,证明了作者的清贫生活及其舍己为公的高尚品德;最后作者强调,清贫而朴素的生活就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原因。
12. 文静秀气 怒目圆睁 脸憋得通红 大声喊 心中的愤怒与不平静 都会双眼发亮 望着眼前的玩具,脑海中却浮现出了妈妈在严寒酷暑中艰辛工作的身影,瞬间一点儿购买的欲望也没有了。 健步如飞、信心满满 腿脚却不听使唤,由于紧张,他满脸汗珠,一滴一滴的如下雨一样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情景写话。
(1)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一向文静秀气的玲玲”“气得怒目圆睁,脸憋得通红”可知,玲玲平时的“文静秀气”和此刻的“气得怒目圆睁,脸憋得通红、大声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玲玲此时气愤。
(2)本题主要考查情景写话。
结合运动场上的亮亮的不同,突出人物的形象。如:每次来到超市看到玩具时,我两眼发光、毫不犹豫购买,然而今天,我却忍住了,因为想到父母辛劳的汗水,实在是太辛苦了。
运动场上,一向健步如飞的亮亮,这次却有一些行动缓慢,他气喘吁吁,老师让他跑了一圈又一圈。
13. 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肯定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这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普通的父亲,无法接受失去爱子的现实,心中悲痛万分、难以言表。 “小王,小赵,小李……”我心里默默的念着这些名字。自从到点了之后,我一直盼着他们来,我一会儿拿出手表来看看几点了,一会儿看看门口,一会儿口中说:“他们什么时候才来呀?他们什么时候才来呀?”一会儿左顾顾右瞧瞧。
【详解】此题考查句型转化和语言表达。
(1)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首先,将反问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不要”改为“肯定”);接着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去掉“岂”);最后把问号改为句号。
句子改为: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肯定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2)修改病句。
句子“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句子成分残缺,可以改为: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或者:他具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
(3)体会句子情感,用给出的词语写句子。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
从毛泽东主席“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抓住了毛泽东的动作,写出了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悲痛欲绝的心情。让我们体会到了毛主席当时因失去儿子而极度悲痛,难以言表的常人的情怀。
用给出的词语写几句话:
这道题需要从“焦急地等人”的情景中,结合学习到的描写手法,来体现人物内心。描写手法主要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根据这一点,组织语言,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如:时间分秒过去,对于我来说却如同三秋。我在他家门外,跺着脚,一圈圈踱着步子,风吹得我的头不由地紧触着。树叶随风飘落,可此时在我的心里,并非美景,只让我觉得心情烦闷,周周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
14. 忠臣的遗骸 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15. 动作 对爱子的无限思念 16. × √ √ ×
【解析】14.本题主要考查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人物描写及其作用。完成此题时,紧紧抓住毛泽东的动作描写,可以感受到毛泽东因儿子牺牲而无比悲痛,同时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
1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伟人,但他也和平常父亲一样爱着自己的儿子,所以他也是凡人。
D.“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古代战场革命者的遗体包裹之物:马皮)将遗体运回国。
17.jiào hàn xiè xū chuǎi zǎn 18.C 19.D 20.B 21.不再孤独,体会到了真正的父子情 22.是一们孝顺、善解人意的优秀儿子。
【解析】17.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这个字词读什么,然后根据字词写出拼音,书写拼音时一定要注意是写加点字的拼音,同时拼音要书写规范。
18.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19.此题考查标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儿子”并不是老人的亲生儿子,而是光大解放军战士的代表。
20.此题考查写作方法的掌握。本文通过侧面描写“儿子”的写信,反映出“儿子”的孝顺、善解人意。
21.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上文,“老人的心温暖了”是因为老人每月都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谈自己的婚事,并且每封信都端端正正地写着“您的儿子”。
22.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儿子”看到信后,“知道老人家最大的难处是孤独,”为了解除老人的孤独,每月都给老人回信。
23.示例:
一件令人陶醉的事情
生活是美好的,是丰富多彩的。是令人陶醉的。
生活就像一场戏,但比戏更精彩。有人常常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其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都是一点精彩。戏的情节大致差不多,有时都能猜出结果,所以戏看似精彩,实则一般。而我们的生活却都各不一样,所以每一点都是自己的独特,都是精彩的一部分。生活中有很多事,这些事是戏中不会有的,别人也不会有,所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都有炫丽的人生,独特的生活。你认真地去演好这场戏,认真观看这场戏,你会因它的精彩而陶醉。
生活就像一首歌,但比歌更动听。这首歌会不停地变节秦:当你高兴时,它就是欢快的曲调;当你激动时,它就是强劲的曲调;当你伤心时,它就是忧缓的曲调……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歌曲,是一首只有你自己才能听懂、明白的歌曲。当你细细地去聆听它、回味它,会令你陶醉其中。
生活就像一朵花,但比花更芬芳艳丽,比花开得更灿烂,无论春夏秋冬,它依然灿烂,一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这朵花是一朵多彩花,花瓣五颜六色,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一种心情,每一片花瓣都有一种香味,每一个人的那朵花都有其独特的芳香、美丽。静静地去抚摸它、感受它,你会惊奇于它的美,被它所陶醉。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