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氨的转化与生成 课件(共18张PPT) 2022-2023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3.2 氨的转化与生成 课件(共18张PPT) 2022-2023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24 09:4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2课时 氨的转化与生成
第3节 氮的循环
第三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氨的转化与生成
1.氨的物理性质
氨(NH3)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极易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
2.氨的用途
②是氮肥工业和硝酸工业的重要原料
化学氮肥:铵态氮肥(NH4+) 、硝态氮肥(NO3-)和有机态氮肥——尿素CO(NH2)2
①用作制冷剂
3.氨的化学性质——氨气的转化与生成
活动·探究1
如何以氨气为原料,将其转化为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的氨水、氯化铵和硝酸?
实现从氨气到其他含氮化合物的转化
思考
1.将氨气分别转化为氨水、氯化铵,需要借助怎样的化学反应?
2.如何将氨气转化为硝酸?
3.从物质类别和氮元素化合价的角度总结氨气的性质。
NH3→NH3·H2O
NH3→NH4Cl
NH3→NO→NO2→HNO3
实验1:氨气溶于水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同时大部分的氨气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 NH3·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2O NH3·H2O→化合反应→氮元素化合价不改变
思考:氨水中有哪些微粒?
NH3·H2O、NH3、H2O、NH4+、OH-、H+
②NH3·H2O是一元弱碱: NH3·H2O NH4++OH-
③一水合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NH3·H2O=NH3↑+H2O

NH3+H2O NH3·H2O NH4++OH-
的红色石蕊试纸
检验氨气
湿润
巩固提升
氨气
一水合氨
液氨
氨水
纯净物
混合物
非电解质
弱电解质
拓展:氨的喷泉实验
操作: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进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中。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
现象:烧杯中的水由玻璃导管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烧瓶
思考:产生喷泉的原因?
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
HCl
CO2
SO2
NaOH溶液
实验2.氨与酸的反应
NH3
NH3+H2O+CO2(足量)=NH4HCO3
NH4Cl
NH4NO3
(NH4)2SO4
NH4HCO3
NH3+HNO3=NH4NO3
白烟
白烟
检验氨气
NH3+H2SO4=(NH4)2SO4
NH3+H2O+CO2(少量)=(NH4)2CO3
HCl
+
=
NH4Cl
实验3.以氨气原料制硝酸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氨的催化氧化
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催化剂

4NH3+5O2 4NO+6H2O
8NH3(过量)+3Cl2=N2+6NH4Cl
可检测氯气管道泄漏
(NH3→NO→NO2→HNO3)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1
2
3
氨气的转化
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的用途
氨气的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与酸反应:
还原性:
催化剂

4NH3+5O2 4NO+6H2O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极易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
①用作制冷剂
②是氮肥工业和硝酸工业的重要原料
NH3+H2O NH3·H2O NH4++OH-
NH3+HCl=NH4Cl
检验氨气
活动·探究2
实现从氮气和其他含氮化合物到氨气的转化
N2→NH3
其他含氮化合物→NH3
思考
1.从离子反应的角度认识铵盐与碱溶液的反应,总结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2.总结铵盐的性质
3.在实验室里如何获取氨气?
实验1:氨的工业合成(N2→NH3)
N2+3H2 2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意义重大
实验2:其他含氮化合物(铵盐)→NH3
资料:8月4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突发剧烈爆炸,现场升起“蘑菇云”,原因是由于易燃易爆品引燃了2000多吨硝酸铵。
注意:硝铵受热也分解,但会爆炸
2NH4NO3=2N2↑+O2↑+4H20

NH4HCO3 = NH3↑+CO2↑+H2O

1.大多数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 = NH3↑+HCl↑

NH3+HCl= NH4Cl
铵盐的通性:
①受热易分解
②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③能够和碱反应
2.铵盐与碱溶液共热也可以产生氨气
NH4+ + OH- = NH3 ↑+ H2O

思考:如何检验溶液中的铵离子?
向待测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生了氨气,证明原溶液中有铵离子。
NH4Cl+NaOH = NaCl+ NH3·H2O

NH3↑+H2O
的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
3.实验室制氨气
思考:
1.制取氨气,为什么用氯化铵而不用硝铵、硫酸铵?为什么用熟石灰而不用氢氧化钠?
2.如何收集氨气?
3.试管口棉花的作用?
4.如何干燥氨气?如何验满?
5.氨气会污染空气,故需要有尾气处理装置,你会处理吗?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碱石灰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变蓝则收集满。
用蘸取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则收集满。
原理: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NH4Cl与Ca(OH)2
防止对流,以收集到较纯净的氨气
防倒吸
NaOH
NH4HCO3
nh4no3
(nh4)2so4
CO2
装置:固固加热型
3.实验室制氨气
装置:固固加热型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棉花:防止与空气对流,以收集到更纯净的氨气
干燥剂:碱石灰
验满(检验氨气):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尾气处理:防倒吸
原理: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4.实验室快速制氨气
①加热浓氨水
②氨水中加入CaO固体
③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
NH3·H2O = NH3↑+H2O

NH3+H2O NH3·H2O NH4++OH-
NH3
CaO/NaOH
浓氨水
1
2
4
3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大多数铵盐受热易分解
实验室快速制氨气
工业合成氨
N2+3H2 2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NH4HCO3 = NH3↑+CO2↑+H2O

NH4Cl = NH3↑+HCl↑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①加热浓氨水
②氨水中加入CaO固体
③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
5
铵盐与碱的反应
NH4+检验
加NaOH溶液→加热→检验氨气
防倒吸
的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
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