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 年级:六年级 备课人
课题: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2)课时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依据这一目标,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文中用了哪三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课题中提出的观点,这三个事例中的‘?’和‘!’分别是指什么”,将其作为教学重点。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探究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内涵,以期达到全体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训练和提升的教学目的。最后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进行当堂小练笔,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全体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科学事例,制作教学课件。 2.准备学生活动卡。 学生准备: 1.查阅文中不懂的词语,如:盐酸、石蕊试纸等。 2.搜集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探求真理的科学事例。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学习用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学习事例1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独立思考,遇事多问个为什么。
教 学 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理解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能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体现“阳光课堂”的关键点设计意图)
一、速记格言,复习导入 1.速记格言,引出“真理”。 2.复习事例一探究真理的过程。(板书) 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获得真理 二、学疑聚焦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2.每个科学发现的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三、双主探究 过渡:文中另外两个事例又是如何论证作者观点的?请用学习事例一的方法,一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出示学习导航一 一读:小组齐读4-5自然段,思考表格中提示的内容。
二说:组内交流,这两个事例分别按什么顺序写的?事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发现“真理”的?
三写:提炼课文信息,填写表格。 (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反馈。 (三)启发思考,引导体会3个事例的相同之处。 1.3个事例的叙述顺序相同。(探索真理的过程一样) 2.3位科学家一开始发现的现象都是最平常的小事。理解:司空见惯 3.3位科学家身上都具有探索真理的精神。 点拨:见微知著、追根求源、锲而不舍(板书) (四)理解关键句。 过渡:综观3个事例,三位科学家获得真理是因为什么?文中有一句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快速找一找。 (五)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体会观点的含义。 1.理解“?”和“!”的意思。 2.把“?”拉直变成“!”,表示的意思和哪句话相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找出与第二自然段相应的另一句,齐读,这句同样也表述了观点的意思。 (六)阅读链接 1.请快速浏览“阅读链接”中的《詹天佑》,找找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体现詹天佑不断研究探索的精神。 2.拓展事例,启示:这么多的事例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3.再读2个关键句,小结议论文写作顺序。 四、双练拓展 A类 本文作者为了论证________________ 这一观点,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B类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团结就是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等。 1.读读“阅读链接”中的《詹天佑》,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1)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文章。 (2)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2.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1)学生明确练笔内容与要求后,尝试进行独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学习他人在运用语言上的闪光点。 (3)教师任意选取一篇习作,用课件展示,全班共同赏析。(赏析要围绕“描述的具体事例是否能证明观点,对具体事例的描述是否能突出重点”来进行。) 设计意图:“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是学习本单元课文的一个重点。采用拓展阅读和小练笔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精神并认识这种写法,提升学生对这种科学精神和议论文结构的更深一层的认识。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 见微知著 论证观点: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获得真理 追根求源 总结观点 锲而不舍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探究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圈画、思考、交流、汇报……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但是阅读链接和小练笔的实施有待商榷,阅读链接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收获谈体会。汇报小练笔时要充分利用好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