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4.3《人类发展与生态危机》教学设计
课题 人类发展与生态危机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6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第2课的延续和拓展,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了解人类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学习目标 (1)科学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2)科学思维: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3)探究实践:通过调查了解人类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4)态度责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重点 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
难点 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某些科技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当使用也可能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想一想,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2、什么是生态危机?3、人类在发展的同时,除了科技产品,还有哪些行为可能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提示: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尝试作出合理的假设。 导致环境污染危害生物生存引起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就是由于某些生物的灭绝造成生态失衡。讨论,提出自己的假设 复习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使知识紧密衔接
讲授新课 一、猜想假设人类还有哪些活动可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请说说自己的猜想。预测:(1)人类盲目开垦土地会加剧水土流失,影响植物的生存环境。(2)人类乱砍滥伐会让很多生物失去栖息地,从而走向灭绝!(3)公路网的修建可能会影响动物迁徒。(4)人类大量捕杀珍稀动物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二、事实证据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收集相关信息,探究各种生态危机问题是否与人类的发展有关。2、网上搜索应该输入哪些关键词?3、温馨提示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査询,都要及时记录保存有效信息,既要了解人类哪些活动造成了怎样的生态破坏,还要进一步搞清楚人类的这些活动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生态灾难。4、参考资料(1)亚马孙雨林面积减少亚马孙雨林面积达数百万平方千米,是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大约占全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然而绿色的亚马孙雨林面积正在减少…… 亚马孙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十分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的减少不仅影响到当地动物的生存,也必然导致全球气侯变暖加快……(2)人类发展引起生物物种灭绝加速生物资源是人类发展必需的资源。科学家估计,在人类大肆捕猎、盲目开荒、乱伐森林等活动的影响下,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据估计,1990-2020年间,由于砍伐热带雨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即每天减少50~150种。近年来,全世界的两栖动物物种有超过三分之一面临灭绝威胁。大量物种的灭绝将引发多米诺效应,并最终导致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动植物物种——包括我们人类自己——的消亡。(3)人类过度放牧的危害1965~1979年是黄河源区畜牧业高速发展时期,玛多县1965年末牲畜存栏数为32万头,随后,逐年增加,到1979年达到67.7万头,人均占有牲畜118头,达到顶峰。其后的80年代牲畜存栏数维持在50万头左右。在此期间,由于过度放牧,高山草甸被牛羊长期践踏、啃食植物根茎,草甸土结构遭到破坏,保水能力下降,使草场退化日益严重,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进入90年代以后,玛多县70%的草场出现退化,牲畜存栏数逐年下降,到1999年仅有28.6万头。草地牧业的发展受到巨大的冲击,牧民生存环境极度恶化。(4)工业废弃物的危害工业废渣的固体废弃物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会造成对水系和大气的严重污染和危害。大量采矿废石堆积的结果,毁坏了大片的农田和森林地带。工业有害渣长期堆存,经过雨雪淋溶,可溶成分随水从地表向下渗透。向土壤迁移转化,富集有害物质、使堆场附近土质酸化、碱化、硬化.甚至发生重金属型污染。例如,一般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的土壤里,铅含量为正常土壤中含量的10一40倍,铜含量为5—200倍,锌含量为5—50倍。这些有毒物质一方面通过土壤进入水体,另一方面在土壤中发生积累而被作物吸收,毒害农作物。工业废渣与城市垃圾在雨水、雪水的作用下,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与破坏,如果将工业废渣或垃圾直接倒入河流、湖泊或沿海海域中会造成更大污染。工业废渣与垃圾在缩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的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废物散发腥臭味,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例如: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发生自燃时,火势蔓延,难以救护.并放出大量的SO2气体,污染环境,此外,采取焚烧方法处理固体废物时排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也会污染大气。三、处理信息通过查阅资料,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整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分析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求:①把影响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名称写在纸条上并贴到黑板上,如工业废弃物、大量使用农药、乱砍滥伐、过度捕猎……②小组讨论后,把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写在纸条上并贴到黑板上,用箭头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组织学生有序粘贴信息: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问题通过信息整理,我们有什么发现?四、表达交流 面对被人类破坏的生态环境,如果我们是某种动物,我们会对人类说些什么?扮各种动物演一演。可以带上动物的头饰或服饰。【示例】我们是旅鸽。想当年,我们家族最鼎盛的时候,仅北美洲就有50亿个成员,但自从人类来到北美洲,发现我们的肉味道鲜美,于是就在我们的栖息地张开一张又一张捕猎网,把我们变成食品,运送到世界各地人们的餐桌上。于是,我们的数量急剧下降。就在我们濒临灭绝时,人类的立法者还以“旅鸽数量庞大,栖息地到处都是,觅食地宽敞开阔”为由拒绝立法保护我们。最终我们整个种群都死在了人类的屠刀下,一个不剩!我们要控诉人类,不能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置其他物种的生命于不顾!昨天,我们因被你们全部捕杀而灭绝,今天你们又在坑害哪个物种呢?等到我们都灭绝的时候,你们人类也难逃灭绝的命运。五、作业布置家乡生物多样性调查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班级交流网上查询采访实地调查人类发展、人类活动、生态危机、破坏生态的原因网上搜索资料,记录相关信息学生可以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从中获取相关信息以组为单位,按要求处理信息把信息纸条站到黑板上,并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关系人类发展中各种不合理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各种不良影响,并引起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失衡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学生扮演动物表演 引导学生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人类活动进行猜想,为下一步寻找事实证据做准备,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熟悉搜集信息途径掌握搜索信息的方法通过正确的搜索方法搜集能证明自己假设的材料通过调查、信息的处理,了解人类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确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总结人类发展活动带来的主要危害让学生本换位思考动物的心理活动,进一步理解人类发展活动的危害性了解家乡环境破坏状况,树立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堂练习 1.人类活动能造成生态危害的是( ) 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 C.过度放牧2.亚马孙雨林的减少不仅影响当地动物的生存,也必然导致( )加快。 A.全球气候变暖 B.全球气候变冷 C.全球气温上升3.大量物种的灭绝将引发( )效应,并最终导致地球上大量物种消亡。 A.多米诺 B.温室 C.厄尔尼诺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通过调查了解人类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