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课时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2022年6月23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试运行试验圆满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电站内发生的是可以控制的核聚变
C.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可以当作生活垃圾来处理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因此可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
2.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核能
3.下列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
A.山东白沙口潮汐发电站 B.山东济南黄台火力电厂
C.山东沿海海上风电基地 D.山东潍坊海边光伏电场
4.“可燃冰”是CH4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储量丰富、高热值、环保的新能源。它属于( )
A.可再生能源 B.一次能源 C.生物质能源 D.二次能源
5.下列关于材料、技术及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ED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超导体可应用于电饭锅和电动机
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大量的“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D.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
6.吉林省境内的松嫩平原地区有着丰富的风力资源。下列能源与风能同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煤炭 C.核能 D.天然气
7.关于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力、核能、太阳能发电都利用了可再生能源 B.超导材料可制成电热器的发热元件
C.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D.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获得的能量发电的
8.关于能源和信息的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人们大规模使用的能源是电能
B.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调谐器的作用是将低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信号上
D.相同时间内,微波比激光传输的信息更多
9.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人造太阳装置中所用的核能属于( )
A.化石能源 B.可再生能源 C.不可再生能源 D.二次能源
10.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材料是超导材料
C.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D.手机上“微信抢红包”这一过程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二、填空题
1.在核电站中,核燃料是通过核 (选填“裂变”或“聚变”)的方式,把核能转化为内能最终再转化为电能;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新能源。
2.Wi-Fi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它是利用 (选填“电磁波”“超声波”或“红外线”)传递信息的。目前核电站一般利用的是原子核 (选填“聚变”或“裂变”)时产生的能量。
3.我省永州市有着丰富的风力资源。煤炭、核能、天然气、太阳能中与风能同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功能,它传递信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或“电磁波”或“激光”)
4.2022年1月1日,“华龙一号”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该核电站通过可控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核能,核电站中的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 能,核能是一种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随着国家对于能源多样性的开发,天然气已进入了很多家庭。天然气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天然气的过程中是将天然气的 能转化为内能。在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中,可利用的能量在减少,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具有 性。某辆出租车消耗50L的天然气所释放的热量为 J。(假设天然气在汽缸内完全燃烧,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
6.某品牌能热水器具有电加热功能。太阳能属于 能源,电加热器的功率为2.1kW,则加热两小时消耗的电能为 kW·h;热水器储水100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某天阳光照射水温升高60℃,水吸收的热量为 J,要产生同样多的热量,需要电加热 s。
三、实验探究题
1.某小组的同学研究水受到太阳照射时升温的情况,对水温上升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猜想。
猜想1:太阳光照时间
猜想2:水量的多少
猜想3:水受到的光照面积(简称受光面积)
(1)关于猜想1小明同学认为借助 (填“功率”或“效率”)的概念可以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
(2)在研究猜想2时,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在玻璃水槽中装入不同质量的水,发现在相同的照射时间中,水质量越大,水温变化越慢,这样的操作过程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3)为研究猜想3,小明准备了三个侧面大小相同而厚度稍有不同的透明玻璃水槽(有盖,忽略水微弱形变带来的受光面积变化),在水槽A中装满水使光垂直照射在透明玻璃水槽的表面,同学们记录了A水槽中水温随照射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t/min 0 2 4 6 8
ΔT/℃ 0 3.0 4.8 5.6 5.9
①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t-ΔT图像;
②为进行对比,小明应在水槽 (选填B、C)中装入水,再进行实验;
③小明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温趋于稳定;小明了解到,水接受太阳辐射的同时,也在对周围环境放热;已知水的受光面积为S,此时太阳光单位面积辐射功率为P1,水每侧单位面积(研究中忽略薄水槽较小的侧、底面积)对周边的散热功率为P2;则利用给定的字母写出水温稳定时,水对太阳能的吸收效率为 ;
(4)你对水吸收太阳能的升温快慢的影响因素还有什么猜想: 。
2.如图甲是我国某地区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机叶片和发动机组成.
(1)风力发电利用的是风能,风能是清洁的、 (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
(2)风机叶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损等性能,通常用密度小,硬度 (大/小)的复合材料制成;叶片形状像飞机的机翼,若叶片位置和风向如图乙所示,由于叶片两面空气流速不同产生压强差,而受到向 (上/下)的力使风叶旋转.
(3)风叶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利用 原理.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某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得到的下列信息,正确的有哪些
A.只要有风,机组就能产生电能
B.风速过大,机组不会产生电能
C.风速越大,机组产生的电功率一定越大
D.风速在一定范围内,机组产生的电功率可能不变
(5)下表给出了在不同风速下某风机获得的能量:
平均风速(m/s) 5 10 15 20
1s内获得的能量(×104J) 1 8 27 64
①对表格进行分析,你发现该风机1s内获得的能量与风速的定量关系是 (用文字叙述);
②当风速为5m/s时,这台风机工作1s所产生的电能可供1只“220V 100W”电灯正常工作10s,求风机发电的效率 .
四、综合题
1.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如图所示)。据公开资料显示:“福建舰”是常规动力航母,舷号为“18”,满载排水量8万吨,“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起飞,是我国第一型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的航母。现在新航母平台已经接近建成,舰载机将成为下一个悬念。若舰载机相关数据如下表,则:
空重 17500kg 空载起飞距离 105m
正常起飞重量 27000kg 满载起飞距离 195m
最大起飞重量 32500kg 发动机 加力涡扇发动机
爬升率 325m/s 正常起飞推力 2×117600N
最大速度 2.4马赫 应急起飞最大推力 2×125400N
(1)若航空母舰匀速直线航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1.5×105kW,其速度为36km/h,则航空母舰牵引力为 N,经过2h的航行距离为 m;
(2)“福建舰”满载时航行在大海中,其受到浮力是 N;(g取10N/kg)
(3)若舰载机空载正常起飞时,从启动到离开飞行甲板的过程中,飞机的动能 ,重力势能 ,该过程中舰载机发动机推力所做的功为 J;
(4)若你是航母设计师,请你对国产航母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
2.太阳能电池板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电的技术叫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技术已走向许多百姓家,小玲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对光伏发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1)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核 (选填“聚变”或“裂变”)反应产生的;
(2)若某一个以光伏发电为电源的路灯,其电源的输出电压为36 V,电流为0.5 A,则输出功率是多大?
(3)某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功率为16 kW,一天的有效光照时间按5 h计算,该光伏发电系统一个月的发电量如果由热电转换效率为30%的热电厂来完成,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一个月按30天计算,煤的热值取]
(4)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光电转换外,还有 (写出一种能量转化形式),列举相应的一个应用实例: 。
答案
一、1.D 2.D 3.B 4.B 5.A 6.A 7.D 8.B 9.C 10.D
二、1.裂变;不可再生 2.电磁波;裂变 3.太阳能;电磁波
4.核裂变;电;不可再生 5.不可再生;化学;方向;2×106
6.可再生;4.2;2.52×107;1.2×104
三、1.(1)效率
(2)不合理;没有控制受光面积相等
(3);C;
(4)光照的角度、光照的强度
2.(1)可再生(2)大;上(3)电磁感应(4)B;D
(5)风机获得的能量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10%
四、1.(1)1.5×107;7.2×104(2)8×108
(3)增大;增大;2.4696×107
(4)常规动力航母改建成核动力航母
2.(1)聚变
(2)由可得,输出功率
(3)光伏发电系统一个月的发电量
完全燃烧煤放出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4)光热转换;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