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0
B.CaCO3+2HCl═CaCl2+H2O+CO2↑
C.CO2+Ca(OH)2═CaCO3↓+H2O
D.AgNO3+KCl═AgCl↓+KNO3
2.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和工业上用的盐通常都是氯化钠
B.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可以加入氯化钠
C.海水晒盐是氯化钠的主要来源
D.可用硝酸银溶液把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鉴别出来
3.俗话说:“雷雨发庄稼”,是由于雷雨可给土壤增加( )
A.磷肥 B.氮肥 C.有机肥 D.钾肥
4.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B.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D.焊锡含锡、铅,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可用来焊接金属
5.下图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B.实验②:证明铁生锈必须有氧气参与
C.实验③:向下压缩活塞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D.实验④:在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6.自然界中的元素大多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化合物属于酸的是
A.氯酸钾 B.氨水 C.硝酸铵 D.硫酸
7.下列“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转变为单质不一定要通过分解反应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不一定生成碳酸
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④可燃物在燃烧时不一定产生火焰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8.下列属于可溶性碱的是
A.Mg (OH)2 B.KOH C.Fe (OH)3 D.Cu (OH)2
9.类推是学习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SO2与CO2一样,溶于水生成酸性物质,所以SO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C.生铁和钢都是合金,所以他们的物理性能完全相同
D.铁是固态金属,所以金属都是固态的
10.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铜丝浸入AgNO3溶液中 B.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
C.向Ba(OH)2溶液中通入CO2 D.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
11.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司
A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B H2 C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Mg(OH)2 Ba(OH)2 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D CuSO4溶液 H2SO4 加足量的氧化铜粉末,过滤
A.A B.B C.C D.D
12.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大于对应的碳酸氢盐。某同学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实验过程只有一只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含有的少量碳酸氢钠
D.相同质量的甲、乙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时,甲消耗的盐酸比乙的多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B.缺锌会引起佝偻病,所以我们要适量补充锌元素
C.食用“加铁酱油”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
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食用加碘食盐越多越好
二、填空题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铝制成铝锅,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和______性(填写物理性质);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
A陶瓷碗 B不锈钢炊具 C橡胶手套 D铜质水龙头
(4)生铁与钢的主要区别______;
(5)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铁生锈的条件______铁锈却疏松多孔,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建议______。
15.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选择合适的物质按要求填空(填化学式):盐酸;氢氧化铝;硫酸铜;氯化钠。
①_______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②________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③________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④________可用于食材调味。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①电镀前用盐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___________。
②城市家庭中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做燃料:___________。
16.请用你具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收集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两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 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暖气片表面常刷“银粉”(主要成分是铝)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化合物,甲与M类别相同。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丙的俗称为纯碱,乙→丙的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任何一种。则M的化学式_____,写出乙→丙的反应方程式_____。
(2)若甲由三种元素组成且难溶于水,甲、丙、乙、丁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变小。则甲的化学式_____,写出乙一丁的反应方程式_____。
18.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
(1)分析1:A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2)分析2:B生成E或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四、实验题
19.铝、铁、钢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某同学为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片,其原因是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2)上述实验中,反应前后溶液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试管______(填序号)。
(3)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铁的活性强于铜。上述实验中,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______。
(5)为说明铝的性质比铁活泼,上述实验a中,试剂X应为______。
(6)利用某种溶液分别直接与上述金属进行实验,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该溶液为______(填序号)。
A.氯化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硝酸铜溶液
20.如图是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锌粒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氢气。(提示:盐酸会挥发出少量的HCl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制取氢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检查A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气管一端用夹子夹紧,从长颈漏斗注水,待水浸没管口,然后继续注水,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重要合金。小雪同学要证明某生铁样品中含有碳元素,并测定其含碳量,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B→C→碱石灰干燥管。其中装置A中的药品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现取10 g该样品在纯氧中燃烧。请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整套装置内的化学反应均完全进行后,经测量装置C增重m g,则10 g该试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④当整套装置内的化学反应均完全进行后,B装置中固体的质量会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一定不变”、“无法确定”之一)。
五、计算题
21.取2克含有杂质氯化钠的硫酸钠固体溶于98克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到沉淀不再生成为止,共滴加氯化钡溶液50克,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得到147.67克的滤液。计算:
(1)求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A 6.D 7.D 8.B 9.B 10.B 11.B 12.D 13.C
14. 导热 肥皂水 煮沸 BD 含碳量不同 铁与氧气和水接触 刷漆、保持铁制品干燥(合理即可)
15.(1) HCl Al(OH)3 CuSO4 NaCl
(2) Fe2O3+6HCl=2FeCl3+3H2O CH4+2O2CO2+2H2O
16.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温度升高,铁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铝易于空气中氧气作用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
17. H2O CaCO3
18.(1)氧化物
(2)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
(3) 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
19.(1)
(2)b
(3)
(4)铁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
(5)5mL 5%稀盐酸
(6)B
20. ACDF Zn+2HCl=ZnCl2+H2↑ 出现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 吸收水蒸气 Ca(OH)2+CO2=CaCO3↓+H2O 一定增大
21.(1)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