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运动和力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1-2022学年山东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章:运动和力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1-2022学年山东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22 12:3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运动和力
一、单选题
1.(2022春·山东德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B.该定律由斜面小车探究实验直接得出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所有力的作用,物体一定会慢慢停下
2.(2022春·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末)加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块,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如果石块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C.立刻停在空中静止不动 D.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3.(2022春·山东聊城·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汽车匀速直线行驶 B.匀速竖直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C.停在车站内的火车 D.在空中飞行的足球
4.(2022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惯性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虽然速度为零,但处于非平衡态
B.宇航员在太空中是自由漂浮的,因此没有惯性
C.汽车匀速转弯时受到惯性力作用,处于平衡态
D.高速飞行的子弹能打死大雁,是因为子弹的惯性比大雁大
5.(2022春·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天路滑,车辆需减速行驶,这是为了减小惯性
B.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C.小型客车司乘人员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6.(2022春·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撞击锤柄下端紧固锤头 B. 滑滑板车
C. 投篮 D. 轿车上均配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
7.(2022春·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末)小金对汽车座椅上的头枕产生兴趣,头枕在什么时候会保护乘客呢?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汽车与前车追尾时 B.汽车急加速时
C.汽车急转弯时 D.汽车急刹车时
8.(2022春·山东临沂·八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数小时飞行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天舟四号”完成对接后,仍具有惯性
D.“天舟四号”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9.(2022春·山东滨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1N,0N B.0N,1N C.2N,1N D.1N,1N
10.(2022春·山东临沂·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杯子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1.(2022春·山东济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  )
A.0~4s 内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0N
B.4~6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8N
C.6~10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6N
D.6~10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8N
12.(2022春·山东济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两个相同长方体A和B靠在一起,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A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A受到的推力F和桌面对A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A对B的推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3.(2022春·山东滨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B.用起瓶器夹紧瓶盖
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 D.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二、填空题
14.(2022春·山东枣庄·八年级统考期末)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22年3月 23 日,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圆满成功。在太空抛物实验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被航天员抛出后,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太空抛物实验展示了_______定律所描述的现象;被抛出的冰墩墩有保持原有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空间站是在绕地球飞行的,站在地球表面,从同学们的视角来看,冰墩墩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15.(2022春·山东日照·八年级统考期末)体育课上学生在训练跳远,助跑一段时间可以跳的更远,是因为物体具有___________,当一名同学起跳后到达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该同学将___________。
16.(2022春·山东东营·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小棍敲打晾在绳子上的棉衣,可使得棉衣上的灰尘掉下来,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7.(2022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向下运动,从静止到下滑的整个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重力为______N。在10s之后,物体的速度______(选填“越来越快”、“越来越慢”、“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压力F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18.(2022春·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N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同时物块乙相对于地面静止,已知此时墙壁对物块乙的拉力F2=4N.则木板甲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N.
19.(2022春·山东枣庄·八年级统考期末)“我劳动,我快乐”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常用的衣板,它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_____来增大摩擦;洗刷衣服时,刷子与衣服之间的摩擦为______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
20.(2022春·山东聊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为5N的瓶子,已知手对瓶子的压力为15N,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其中,手对瓶子的压力,是由于_______(选填“手”或“瓶子”)的形变产生的。
三、作图题
21.(2022春·山东德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图中,轻拉弹簧,水平面上的物体A和B处于静止状态,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22.(2022春·山东菏泽·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小球A静止在墙角,请在图中画出A的受力示意图。
23.(2022春·山东威海·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小明推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受到的水平推力F已画出,请你画出此时木箱受到的其它力的示意图(O为木箱的重心)。
24.(2022春·山东滨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粗糙斜面,请作出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5.(2022春·山东潍坊·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该过程中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
26.(2022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进行的探究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______;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______;
(3)实验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4)由实验结论推理: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运动;
(5)由此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的原因;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填序号)。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27.(2022春·山东菏泽·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利用图丙装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8.(2022春·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末)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在做图甲实验时,拉力F随时间t,木块移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则木块在第1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在第7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2)在做甲、乙实验时,用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乙实验中测力计示数比甲实验的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在做乙、丙实验时,用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丙实验中测力计示数比乙的大,则___________实验中的木板更粗糙;
(4)在本次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___________;
(5)某小组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在甲图中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用测力计拉着做匀速直线运动来验证猜想。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29.(2022春·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末)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在课堂上,航天员展示了两个“科学实验重器”——“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它们都是正宗的“中科院制造”。
一、“悬浮”的“高微重力”
“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叶光富打开一段此前拍摄的视频,画面中他用手轻轻推动了面前的悬浮实验台。出乎意料的是,实验台没有直接飘走,而是略微移动后又稳稳地回到原位。
悬浮实验台正是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的一部分。一般而言,空间站的微重力水平大约在至。而在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中,科研人员将微重力水平提升了两个数量级,达到水平。
为实现如此高的微重力水平,科研人员设计了双层实验系统,通过外层喷气、内层磁悬浮的设计,让实验系统“悬浮”起来,从而最大程度上消除振动。叶光富展示的视频中,实验台被施以外力后位置移动,能够自动瞄准实验柜上的靶标,通过喷气调整抵抗干扰。
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
课堂上,王亚平视频展示了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一颗金属小球悬浮在实验腔体中,经过悬浮控制、激光加热、测量物性、再辉、样品冷却凝固、回收等环节后,实验完成。
“无容器”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容器承载,使实验样品在悬浮的状态下实现熔炼的过程,能够抑制异质形核,获得深过冷。空间的“无容器”实验样品还能消除地面重力引起的熔体形变和熔体密度分层,利于亚稳态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制备。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高微重力科学实验中,实验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_,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___________ ;【请填选项】
A.消失
B.变小
C.变大
D.不变
(2)悬浮实验台通过喷气调整抵抗干扰,利用的力学原理是___________;
(3)磁悬浮最被我们熟知的应用是磁悬浮列车,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设计,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行驶,这样可以减小___________;
(4)请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这部分中找出从反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的内容,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概括推理得出的,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C正确;
D.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所有力的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原来小石块随气球一起加速竖直上升,绳子突然断裂的同时,石块受到的一切外力全部消失,由于石块具有惯性,石块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A.汽车匀速直线行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匀速竖直下降的跳伞运动员,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停在车站内的火车,处于静止状态,运动状态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空中飞行的足球,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在不停变化,运动状态改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A.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虽然速度为零,但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为非平衡力,处于非平衡态,故A项正确;
B.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故B项错误;
C.惯性不是力,故C项错误;
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子弹的质量小于大雁,所以子弹的惯性比大雁小,高速飞行的子弹能打死大雁,是因为子弹具有较大的动能。故D项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惯性大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雨天路滑,车辆需减速行驶,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
B.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也有惯性,故B错误;
C.小型客车司乘人员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车停止运动,而司乘人员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被撞伤,故小型客车司乘人员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C正确;
D.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因为运动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锤头松动时,把锤柄的一端在硬物上撞几下,该过程中,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到硬物时运动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使锤头套紧,属于利用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滑滑板车时,脚离地后,滑板车能继续前行是由于人和滑板车都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利用了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投篮时,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使篮球进入篮筐,属于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
D.轿车上均配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防止突然刹车或前方碰撞时,人由于惯性向前倾倒,导致受伤,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在座位的靠背上安装“头枕”,当轿车急加速时,乘客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导致后仰,此时头枕可以起到防止乘客颈椎受伤,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A.火箭在加速上升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A错误;
B.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与火箭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天舟四号”完成对接后,仍具有惯性,故C正确;
D.“天舟四号”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始终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始终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对A分析,由二力平衡可知,弹簧的拉力大小为
则弹簧秤A的读数为1N。
对B分析,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二力平衡可知,弹簧的拉力大小为
则弹簧秤B的读数为1N。
综上所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详解】A.杯子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都是作用在杯子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符合题意;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杯子和桌面上,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杯子受到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桌面和杯子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杯子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受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详解】A.由v﹣t图象可知,0~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由F﹣t图象可知,0~4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3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3N,故A错误;
CD.由v﹣t图象可知,6~10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6~10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6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6N,故C正确,D错误;
B.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4~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为6N,故B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平衡力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同二物体上;
A.桌面对A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左,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A受到的推力F和B对A的压力、桌面对A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A对B的推力向右,桌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B做匀速直线运动,故这二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A.轮胎上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夹紧瓶盖,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轴加润滑油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 牛顿第一 惯性 不是
【详解】[1]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被航天员抛出后,它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落,而是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该实验展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现象。
[2]被抛出的冰墩墩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3]空间站是在绕地球飞行的,站在地球表面,从同学们的视角来看,运动路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所以冰墩墩不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15. 惯性 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1]由于人具有惯性,物体会保持原有的运动速度运动一段时间,所以训练跳远助跑一段时间可以跳的更远。
[2]同学起跳后到达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16.灰尘具有惯性
【详解】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都处于静止状态,拍打后,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使灰尘脱离衣服,在重力的作用下掉下来。
17. 20N 越来越快 变小
【详解】[1]刚开始物体在竖直的墙上静止时,物体受到的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像可知0~10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故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20N。
[2]由图像可知在10s之后,物体受到的向上的摩擦力逐渐减小,而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故10s后物体所受合力向下,物体将向下做加速运动,即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快。
[3]在10s之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因为摩擦力和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可知压力F在变小。
18.6
【详解】静止和匀速运动时,都为平衡状态,受力平衡.
如图,甲、乙物体都为平衡状态,乙受到拉力F2和甲对乙的摩擦力,此二力平衡,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为:;
甲受到向右的拉力F1,向左有两个力,地面对甲的摩擦力,乙对甲的摩擦力,此三个力平衡;
其中乙对甲的摩擦力与甲对乙的摩擦力为相互作用力,二力相等即,可得:
,解得:.
点睛:重点是平衡状态的受力分析,要牢记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时物体受力平衡,本题甲物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平衡,即拉力与两个摩擦力平衡.
19. 粗糙程度 滑动
【详解】[1]图中洗衣板的表面比较粗糙,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
[2]洗刷衣服时,刷子在衣服上滑动,刷子与衣服之间的摩擦为滑动摩擦。
20. 5 手
【详解】[1]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保持静止,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因瓶子保持静止,则瓶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静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
f=G=5N
[2]用手握住瓶子,手对瓶子施加力的作用使得瓶子发生形变,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瓶子对手也施加力的作用,手由于受力而发生形变从而对瓶子施加压力的作用。
21.
【详解】对A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A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因为A和B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不受摩擦力,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22.
【详解】小球静止在墙角处,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小球的重力G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支是一对平衡力,F支=G,以球的重心为起点竖直向下作重力G的示意图,竖直向上作支持力F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3.
【详解】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箱,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推力F水平向右,摩擦力f水平向左,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垂直水平面向上的支持力N,从小车的重心沿力的作用线作出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4.
【详解】由于物体是沿斜面向上运动,所以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作用点可画在物体与斜面的接触面的中点位置上。如图所示:
25.
【详解】木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时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26.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小 慢 匀速直线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D
【详解】(1)[1]该实验要比较的是小车在阻力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这样就要求我们控制其他量不变,而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可以保证每次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2]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可使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摩擦阻力的大小。
(3)[3][4]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最远,所以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4)[5]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时,小车将保持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5)[6]由此可知,物体在不受力时,仍可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实验中小车受到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7]日常生活中绝对光滑的平面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直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得出的,更不是科学家猜想出来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7. 相反 钩码个数 不能 将卡片对半剪开 A 能
【详解】(1)[1]在小卡片的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卡片两对角上受到的拉力方向相反。
[2]卡片两对角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所挂的钩码的重力,调整钩码的个数可以改变拉力的大小。
(2)[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会扭转,不能平衡。
(3)[4]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应该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相同的物体上,故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卡片从正中间剪开,再观察实验现象。
(4)[5]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进行实验,木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较大,摩擦力会影响实验结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很小,实验时可以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图丙中,卡片倾斜,使卡片两边受到力一边斜向下,一边斜向上,但是卡片两边的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可以探究力平衡的条件。
28. 3 3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丙 控制变量法 没有控制压力保持不变
【详解】(1)[1]由图丙知:物体做匀速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乙知此过程的拉力为3N,所以,滑动摩擦力为3N。
[2]0~2s物体做加速运动,6~8s物体做减速运动,但由于压力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都不变,仍为3N,故第1s、第7s时,摩擦力都为3N。
(2)[3]图甲和图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乙实验中测力计示数比甲实验的大,可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4]在做乙、丙实验时,用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丙实验中测力计示数比乙的大,乙、丙实验控制压力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图可知丙实验中的木板更粗糙。
(4)[5]本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5)[6]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这一过程中,接触面积改变的同时,压力也发生了改变,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故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29. D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摩擦力 地面重力引起的熔体形变和熔体密度分层
【详解】(1)[1][2]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在的位置无关,只和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所以在微重力科学实验中,实验物体的质量不变,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由于太空中重力减小,由可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变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3]喷气口喷出的气体对实验台有反作用力,使实验台可以自主调整姿态,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4]要减小摩擦力,可使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表面分离,磁悬浮列车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设计,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行驶,这样可以减小摩擦力。
(4)[5]由题干可知,空间的“无容器”实验样品还能消除地面重力引起的熔体形变和熔体密度分层,利于亚稳态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