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六课 可爱的家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六课 可爱的家湘艺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4-22 16:3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可爱的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学习歌曲《可爱的家》,并用优美、安详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律动与演唱,运用创设情境、齐唱等方法,学会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并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和体会家庭的温暖,体会父母恩情。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音乐知识:弱起小节。
2、体会弱起小节在歌曲中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卡纸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欣赏一组关于家庭温暖的照片,师生共同交流欣赏这些照片的感想,并引出课题。
作曲者简介:
亨利·罗利·比肖普(1786年11月 18日-1856年4月30日)美国作曲家、指挥家,1786年11月18日出生于伦敦,在当时是非常有名望和受人尊敬的作曲家、歌剧指挥家。
据说曾创作过120多部戏剧作品,但都没有流传。现在仅以他的歌曲《可爱的家》而知名。这首歌的曲调,据推测源于“西西里岛旋律 ”,见于1821年他所编定的《民歌旋律》,后来在1823年又被歌剧作家佩恩用于喜歌剧《克拉里》的主题歌。1842年,他被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爵士,是历史上第一位授勋的音乐家。他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音乐教授。逝于伦敦,葬于圣玛丽勒本公墓。
初次聆听歌曲:
闭上眼睛聆听第一遍,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歌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再次聆听歌曲:
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难点解决:
师:歌曲是什么节拍?每小节有几拍?节拍规律是什么?(利用身体律动体会四四拍的节拍规律)
师:歌曲第一乐句展示分析“弱起小节”
12 ∣ 3. 4 4 5∣ 5- 1 - -∣
弱起小节:一般来说,歌(乐)曲多数是从强拍开始的,但我们也常见到部分歌(乐)曲是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6、歌词理解:
教师带着节奏与歌词加上肢体动作朗诵歌词
7、最后聆听歌曲:
感受弱起小节在歌曲中的应用
初次教授歌曲:
教师边弹边教唱,一句一句教授。
歌曲展示:
a、全班齐唱、个人展示、边弹边唱等形式。
b、体会歌曲的寓意:我们的幸福都是家庭给的,不论我们成为一颗参天大树,还是一株无名小草,他们都未曾改变的爱着我们,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家。
10、在歌声中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