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茉莉花湘艺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茉莉花湘艺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4-22 16:1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本信息 名称 《茉莉花》
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首民间小调本教材选用的是流行于江浙地区的江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旋律进行几乎都为级进(五声调式),四四拍。歌词朴实。结构为单乐段的分节歌,共四句,但第三句和第四句联系紧密,一气呵成,表达了赏花人对花的赞美。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易激发。此歌曲节奏旋律简单流畅,在课堂上教师提倡自主学习,发扬学生个性,注重学生情感领悟与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与《茉莉花》相关的知识。 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茉莉花》,并能背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学唱、欣赏、小组创编活动去感受民歌的优美旋律,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识花、赏花、爱花、惜花四个步骤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之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唱《茉莉花》,并掌握歌曲情绪及旋律特点。
难点 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在《茉莉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在美的音乐,美的画面中领悟到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魅力,并能准确的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程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五彩缤纷、姹紫嫣红、花香扑鼻、色彩斑斓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什么的呢? 学生回答。 师:夏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花,绚丽芬芳,不仅是我们喜爱的观赏植物,而且是美丽、幸福、和平与爱的象征。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百花的世界,感受鲜花的魅力。(观看鲜花的课件) 二、新课教学 茉莉花也叫茉莉,为白色的小花;小巧玲珑、洁白无瑕、清香四溢。原产于印尼、菲律宾;也是两国的国花。茉莉花在宋代传入我国,深受人们喜爱。歌曲《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明朝时期,原歌名是《鲜花调》。 1、初听歌曲,请同学们听一遍歌曲《茉莉花》,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听听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 2、再次听赏歌曲,提示学生边听边在心里哼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加深旋律印象。 3、引导学生怀着中速优美的情绪用“LA”来模唱旋律,注意内心的歌唱,并及时纠正音准、节奏。提示歌曲中有连音线处要唱的流畅连贯。(老师唱谱,打拍子) 4、指导学生演唱歌曲的旋律,提示注意歌曲的情绪,并用身势伴奏。 5、填词演唱。分句教唱,引导学生用歌声表现出歌曲的内涵,表达出演唱者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 6、用真挚的感情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三、歌曲表现 歌曲为我们展现了娇小玲珑,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当你面对这样美丽的花朵的时候,你还有什么更好的表现方法来体现它的魅力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创编,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舞蹈、小合唱、民乐合奏等)(教师适时鼓励,增加学生表现欲) 四、音乐相关文化 歌曲《茉莉花》广泛流行于全国,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江苏版,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 1、河北版《茉莉花》 (河北民歌语言朴实、更趋于普通话;旋律高亢。) 2、东北版《茉莉花》(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 3、美国的斯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茉莉花》 4、女子十二乐坊民乐合奏《茉莉花》 5、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 6、中国小女孩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演唱《茉莉花》,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7、优秀歌唱家宋祖英悉尼音乐厅放歌《茉莉花》(播放视频)
课堂小结 2分钟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亲切抒情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而且还欣赏到了很多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从中懂得了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族音乐,它们为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无穷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此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努力学习,用你们的聪明才智,丰富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让更多,更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最后,让我们在《茉莉花》的歌声总结束今天的鲜花之旅。
布置作业 1分钟 1、背唱歌曲《茉莉花》 2、收集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感受不同地域《茉莉花》的特点。
板书设计 《茉莉花》 1、 识花 2、 赏花 3、 爱花 4、 惜花 XX XX X 、 X | X XX X -- |
教学反思 由于《茉莉花》的旋律学生非常熟悉,教材中的曲谱较为简单,考虑所教授班级学生音乐素质较好,故采用反复聆听,学生模唱的方式。并及时纠正错误,学生很快掌握歌曲旋律。填词时,为了增加趣味性采用师生轮唱的方式,及时纠正声音上的不足。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展示学生个性的教学思想,我鼓励学生自我推荐、自由组合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唱。 整节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只有在歌曲结束句的演唱上,由于学生气息运用不是很到位,有个别学生遇到了演唱上的困难,教师就在这里给予更多演唱方法上的指导。 《茉莉花》有多种形式的演绎。通过本节音乐课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不同的版本,学生感受了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在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室里,学生自由的心灵能够呼吸、生存,创造的种子得到生根、发芽、破土成长。教育就像一首诗所言:给孩子们一对翅膀,它就能飞翔在蓝天,给孩子们一双眼睛,它就能寻找到光明。 我渐渐地发现:每一节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并不一定要定得很高,只要是切合实际的,就是最好的。音乐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音乐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音乐是心灵飞翔的绿地;歌声是心灵飞翔的翅膀。让歌声放飞希望,唱出我们的纯真,唱出我们的执着!我坚信,这美丽的茉莉花将在更多的孩子心中永远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