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1.3科学观察 第2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1.3科学观察 第2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7-31 09:11: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 §1.3科学观察(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 掌握观察记录的常用方法;
2、会正确记录与描述现象;
3、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合理整理。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观察结果的记录和整理
1、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 、 、 的记录。 因此,在任何一个观察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 ,这往往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
2、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 和 等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
3、阅读P15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观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八大行星中,围绕太阳转得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最慢的是___________。
3)海王星绕太阳 1 周的时间约为地球上的 ___________年。
知识点2、观察与实验
1、人们需要进行反复 和精确 ,并进一步设计各种 ,从中总结出普遍的 。
2、科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化学反应实验中会产生 、 、
、 等现象。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 和 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
地 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
4、做一做教材P17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生鸡蛋放盛有清水的烧杯里,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 ;
2)在烧杯里先加入少量食盐,不断搅拌并使食盐溶解在水中,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 ;
3)继续在烧杯里加入食盐,最后鸡蛋 。
4)这个实验中搅拌的作用是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他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
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能否重复实验并得出相同结果
C.该科学家是否权威 D.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例题2、心率是反映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它可用每分钟心跳次数来表示。除此之外,有:①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②10 秒钟的心跳次数;③心跳 10 次的时间;④睡觉时的心率与跑步时的心率。这些数字中能反映人体健康信息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 C.①②③ D.①③
例题3、小明对学校一窝蚂蚁做了三天的观察,记录了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5分钟,结果如表。
时间 蚂蚁数目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7:00 8 1 9
9:00 27 4 26
11:00 98 17 110
13:00 101 21 118
15:00 104 27 107
17:00 66 15 60
19:00 4 2 7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
A. 第二天觅食活动旺盛 B. 上午7∶00前蚂蚁不活动
C. 11∶00~15∶00蚂蚁活动频繁 D. 蚂蚁上午的活动比下午的频繁
例题4、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下表所示数据。从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湿润
乙 向阳处 20℃ 干燥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例题5、有一天,小明从在炉子边,将手中的铁钩在炉子中烧得通红。他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得通红,磁性会变化吗?于是他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上,另一端附着一些大头针,然后加热,这时小明应该观察 的变化;若他看到的现象是大头针落下,他得出的结论是 。
三、随堂练习:
1、“观察鸡蛋的沉浮”实验中没有用到的器材是( )
A. 烧杯 B. 表面皿 C. 药匙 D. 酒精
2、在做鸡蛋放在食盐溶液里的实验时,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 )
A. 防止打破鸡蛋 B. 加速食盐溶解 C. 增加食盐溶解量 D. 防止液体溅出
3、做实验时,如果有溶液滴在手上请( )
A. 立即用水冲洗 B. 用纸擦去 C. 立刻去找校医 D. 把溶液甩掉
4、冬季北京的蔬菜主要来自南方或本地温室大棚,影响其在本地室外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土壤
5、如下是实验测得某品牌四种不同类型洗发液的pH,这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  )
洗发液类型 天然植物型 弹性卷发型 滋养修护型 去屑柔滑型
pH 5.5 6.0 6.2 7.6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
6、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在蚕豆种子的子叶上滴上碘液,两组同学分别观察到“变蓝”和“不变蓝”两种不同的现象,他们纠结着该记录哪个观察结果。 你支持的做法是(  )
A. 记录各自观察到的现象 B. 都记录“变蓝和不变蓝”
C. 根据老师说的结果记录“不变蓝” D. 去网上查,记录权威网站上的观点
7、在观察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C. 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D. 小伟的观察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8、花生在果实发育时,子房柄不断伸张,把子房推进土壤里发育成果实。为了证明落花生发育需要怎样的土壤条件,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
子房所处的环境 土壤遮盖,不接受光照 黑布遮盖,不接受光照 暴露空气,接受光照
子房发育情况 发育成果实 发育成果实 子房不发育
A. 花生果实发育需要光照条件 B. 花生果实发育需要黑暗条件
C. 花生果实发育需要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D. 花生果实发育需要土壤的缺氧条件
四、课后巩固:
1、下列有关观察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如所测数据与实际不符合,可修改所测数据
B. 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C. 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D. 做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2、下列通过观察“鸡蛋的沉浮实验”所得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食盐能溶解于水中 B.用玻璃棒搅拌能加速食盐溶解
C.对鸡蛋沉浮的观察必须借助工具 D.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药匙取用食盐
3、下表中不同形状的脸部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空格中的脸部形态应是(  )
A. B. C. D.
4、当感觉器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判断时,必须( )
A. 问老师,获得结果 B. 等其他同学说出答案
C. 查阅资料及参考答案,获得结果 D. 通过实验,获得结果
5、下表是小金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上
6、在科学研究中,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许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等,下列观察结果的记录比较适合采用表格记录的是(  )
A.课堂上观察小组内同学的指纹图案 B.观察小鸡在个月内每天的体重情况
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D.参观实验室时,观察室内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
7、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低温(0℃),黑暗中,适量浇水
5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
A.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B.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C.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D.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8、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一种传言。针对这一网络传言,同学们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你不赞同的是(  )
A.微信上网络传言很多,我不相信
B.上网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分析甄别信息真伪后思考判断
C.对竖立的扫把受力分析,根据扫把竖立需要的条件来推断
D.改天再用扫把来做该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这个说法的对错
9、客观、有效、规范地记录观察到的   是十分重要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   、   和   等方法。例如,在观察指纹的活动中,采用的是   的方法;在酒精灯火焰的观察活动中,采用的是   的方法。
10、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写出观察结果。
(1)点燃前的蜡烛(颜色、状态、气味、软硬等):   。
(2)蜡烛燃烧时(状态变化,烛焰的颜色与温度、气味等):    。
(3)烛焰吹灭后(你在灯芯上方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气味?):   。
(4)蜡烛燃烧变短(请查阅相关资料,回答它跑到哪儿去了):   。
11、小明和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控制变量,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保持烧瓶相同、环境温度相同、   和水的初温相同。
(2)小明和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你回答:
时间(t/min) 0 10 20 30 40 …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T1/C) 80 64 55 50 41 … 21 20
棉絮组水温(T2/C) 80 56 43 32 28 … 20 20
由此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12、小刚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便有了一个想法: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他用几根长度一样、粗细不同的塑料管进行实验,并记录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直径/mm 50 20 10 5 3
泡泡产生的情况 不产生 难 较难 较易 容易
请你根据小刚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请你再提出一个影响泡泡产生因素的猜想: 。
13、盛夏即将来临,爱美的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客观 有效 规范 现象与数据
2、文字描述 表格记录 图形记录
3、 1)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水星 海王星 3)165
知识点2、
1、观察 测量 实验 规律
2、变色 爆炸 气泡 沉淀
3、记录、整理和分析 分析和判断
4、1)下沉(沉在水底) 2)还是沉在水底 3)浮起来,静止在水面
4)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缩短溶解的时间)
二、例题讲解:
例题1、B
解析: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专家是某方面有专长的,对于新发现的事物,专家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A错误;B:能否重复实验并得出相同结果,实验是科学的基础,能被实验证明正确的也是可信的,B正确;C:该科学家是否权威,判断发现是否可信不能由任何权威来决定,C错误;D: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实验报告是否详细与是否可信不成比例,D错误。
例题2、A
解析:由分析可知,题中的①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是心跳的节律,②10 秒钟的心跳次数;③心跳 10 次的时间。两者都属于心跳的频率。④睡觉时的心率与跑步时的心率。是不同状况下的心跳频率。所以这以都都能反映人体健康信息,A选项正确。
例题3、C
解析:A、第二天觅食活动旺盛,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第二天蚂蚁离窝的数目较少,所以觅食活动旺盛是不正确的,A错误;B、上午7∶00前蚂蚁不活动,表格数据没有上午7:00前的蚂蚁离窝的数据,但并不能表示7:00前蚂蚁就不活动,B错误;C、11∶00~15∶00蚂蚁活动频繁,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11:00~15:00这段时间蚂蚁离窝的数目比其他时段高出好多倍,可以认为此段时间蚂蚁活动频繁,C正确;D、蚂蚁上午的活动比下午的频繁,数据反映出的应该是下午活动比上午要频繁,D错误。
例题4、D
解析:该同学设计了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的实验,分析表格数据花盆甲和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中花盆甲和乙光线情况、温度相同,但水分不同,甲湿润而乙干燥,所以他研究的是水分对大豆发芽的影响。D符合题意。
例题5、大头针数量 加热时磁铁的磁性减弱
解析:小明设计的实验中,磁铁的磁性强弱是通过大头针的数量来显示的,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则磁性强,所以观察大头针的数量变化,就可分析出磁性强弱的变化。所以若他看到大头针落下,则说明加热时磁铁的磁性减弱了。
三、随堂练习:
1、D 2、B 3、A 4、A 5、B 6、A 7、C 8、B
四、课后巩固:
1、A 2、C 3、C 4、D 5、B 6、B 7、D 8、A
9、现象与数据;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文字描述;表格记录
10、(1)白色固体、气味不浓、较硬
(2)部分蜡烛固体熔化,烛焰红色、温度较高有一定的气味
(3)灯芯上方看到了白烟,闻到了浓烈的气味 (4)蜡烛燃烧生了别的物质
11、(1)水的体积(或质量) (2)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较好
(3)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12、(1)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泡泡(2)泡泡的产生可能与肥皂液的浓度有关
13、(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2)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
(3)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0张PPT)
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3节 科 学 观 察(2)
---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观察与实验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掌握观察记录的常用方法;初步掌握数据的整理与
分析;
科学思维: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及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探究实践:通过完成P16实验内容进行科学观察及实验现象的记
录,了解观察与实验的基本方法;
态度责任:养成良好的观察与实验操作,培养认真细致的、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复习导入
1)什么是观察?
2)如何使观察更有效?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
①带着目的、有计划地观察;
②用心、用脑观察;
③必要时可借助仪器或工具进行观察;
……
观察还应进行及时地记录与整理。
新知讲解
一、观察的记录与整理
1、观察应及时记录与整理: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
因此,在任何一个观察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这往往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
新知讲解
2、观察记录的方法:
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
例如,在前面观察指纹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描述性记录法(教材P11-12);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表格记录法(教材P13)。
图形记录法
读图:
下表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观测数据,比较这些数据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
①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 ;

②八大行星中,围绕太阳转得最快的是_______,最慢的__________。
③海王星绕太阳 1 周的时间约为地球 上的_________年。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星
海王星
164.9
新知讲解
二、观察与实验
1、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这些观 察,还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
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反复观察和精确测量,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
新知讲解
2、实验观察法:
实验观察法是指人为地改变某些条件、有目的地引发某些行为,以便更好地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
实验观察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科学研究方式。
新知讲解
3、实验现象:
科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化学反应实验中会产生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最终得出科学结论。
注意实验操作时:
①正确使用仪器;
②正确观察实验现象;
③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及观察数据。
沉淀 气泡
观察指导
变化前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变化中 变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放热、发光,颜色状态的改变,有什么气味的气体生成,有什么颜色的沉淀生成等。
变化后 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4、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内容:
(以物质变化为例)
A B C D
溶液 CuSO4 NaOH FeCl3 Na2CO3
颜色
活动:
观察两种溶液混合后发生的有趣变化。
①桌上有 A、B、C、D 4 种溶液,分别:
A为硫酸铜(CuSO4)、B为氢氧化钠(NaOH)
C为氯化铁(FeCl3)、D为碳酸钠(Na2CO3)
②将它们分别滴 30 滴溶液在 4 支试管中,
标注相应溶液的字母A、B、C、D,并利用表格
记录法记录它们的颜色。
蓝色 无色 黄色 无色
③混合溶液 :用滴管将 10 滴 B 溶液滴入 A 试管中,再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④用相同的方法,将 4 种溶液相互混合,观察现象,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注意: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滴加相应的溶液。 溶液滴在手上时, 请立即用水冲洗。
蓝色
有沉淀
无气泡
浑浊
绿色
无沉淀
无气泡
清澈
A+C
A+D
B+C
B+D
C+D
蓝色
有沉淀
无气泡
浑浊
红褐色
有沉淀
无气泡
浑浊
无色
无沉淀
无气泡
清澈
红褐色
有沉淀
有气泡
浑浊
新知讲解
4、学会正确操作实验很重要
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然后通过认真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和配制溶液
表面皿:暂时存放少量固体或液体
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药题:取用少量固体粉末
活动:
观察鸡蛋在溶液中的浮沉
1)将一只生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里,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

2)在烧杯里先加入少量食盐,不断搅拌并使食盐溶解在水中,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继续在烧杯里加入食盐,直到鸡蛋浮在水面为止。
现象: 。
生鸡蛋在有清水的烧杯里横着下沉。
生鸡蛋在溶解较多的食盐的盐水中,生鸡蛋会漂浮在液面
实验讨论
1)根据以上实验,请你猜想鸡蛋在水中的浮沉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2)有人怀疑是由于玻璃棒的搅拌导致鸡蛋浮起来,再也不下沉了,你觉得这种怀疑有道理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他的怀疑?清水中除了加食盐外,还可以加入什么物质同样能使鸡蛋浮起来?
可能和水的密度有关, 加盐时盐水的密度变大,当盐水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浮上来了。
没有道理。搅拌只是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可以先加入食盐搅拌以后再加入鸡蛋;
蔗糖、明矾、食用碱等均可完成这个实验。
(但酒精等不行)
实验讨论
3)根据以上实验,若想使生鸡蛋停留在盐水和清水之间,该如何操作?
生鸡蛋在清水上下沉而在浓的盐水中上浮,所以可以先使生鸡蛋浮在浓盐水中,然后小心地加入染色的清水(用琉璃棒引流),这样生鸡蛋就会停留在清水与盐水交界处。
视频:
鸡蛋浮沉与死海原理:
(点击图片播放)
课堂练习
1、水中的小金鱼口中吐出小气泡,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将会(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A
课堂练习
2、在科学研究中,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许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等,下列观察结果的记录比较适合采用表格记录的是(  )
A.课堂上观察小组内同学的指纹图案
B.观察小鸡在个月内每天的体重情况
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D.参观实验室时,观察室内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
B
课堂练习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假设: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A.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B
课堂练习
4、有些同学喜欢吃苏打夹心饼干,如图是某苏打夹心饼干的一张说明书。根据说明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据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存放饼干
B. 这种饼干存放时间超过12个月后,可能已变质,故不能食用
C. 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的主要成分
D. 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一袋的体积是150g
D
课堂练习
5、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 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D
课堂练习
6、人的指甲是不断生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 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于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A、B间
的距离会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增大
指甲的生长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指甲的生长速度跟人的身体状况有无关系
课堂练习
7、在生活中,带颜色的饮料泼洒在桌子上干燥后形成的污渍。你是否知道这些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小明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将硫酸铜溶液的液滴分别滴在甲(木板)和乙(石英玻璃)两种固体表面,并记录了
液滴干燥过程的不同阶段(如图),最后他观察
到了液滴完全干燥后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情况。
课堂练习
(1)实验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2)根据实验记录的图像,液滴在木板表面的干燥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
最后观察到甲乙两组中污渍颜色最深部位不相同,甲粗位于边缘,乙组不在边缘,重复几次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证明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与固体表面的材料有关。
液体干燥后留下的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是否与固体表面的种类(材质)有关?
木板表面的液滴干燥时,体积逐渐减小,液滴的边缘基本固定,液滴的直径基本不变
课堂总结
1、科学观察的要求:
①认真、仔细;
②有计划、有目标;
③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
2、科学实验要求:
①正确使用仪器;
②正确观察实验现象;
③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及观察数据。
3、实现现象及数据的分析处理。
板书设计
1.3 科学观察(2)
观察:
①认真、仔细;
②有计划、有目标;
③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
实验:
①正确使用仪器;
②正确观察实验现象;
③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及观察数据。
数据的分析、处理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复习“1.3科学观察”的全部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1.3科学观察(2)教学设计
课题 1.3科学观察(2)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浙教版七上第1章第3节,主要阐述什么是科学观察和进行科学观察的必要性有及如何进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观察可利用人的感官直接观察,也可借助于仪器设备间接观察。生活需要观察,科学研究也要观察,实验过程中更需要细致观察并记录现象,对现象进行深刻分析,发现内在规律,提示事物的本质。所以科学观察在整个学习阶段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内容分2课时完成,第1课时介绍用心观察及拓展观察力;第2课时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观察与实验。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掌握观察记录的常用方法;初步掌握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科学思维: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及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探究实践:通过完成P16实验内容进行科学观察及实验现象的记录,了解观察与实验的基本方法;态度责任:养成良好的观察与实验操作,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备记录和描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2)如何使观察更有效? [①带着目的、有计划地观察; ②用心、用脑观察; ③必要时可借助仪器或工具进行观察; …… 观察还应进行及时地记录与整理。 ]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观察的记录与整理 1、观察应及时记录与整理: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 因此,在任何一个观察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这往往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 2、观察记录的方法: 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 例如,在前面观察指纹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描述性记录法(教材P11-12);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表格记录法(教材P13)。 读图:下表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观测数据,比较这些数据你可得出什么结论?结论 : ①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 ; ②八大行星中,围绕太阳转得最快的是_______,最慢的__________。 ③海王星绕太阳 1 周的时间约为地球 上的_________年。 [①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②水星 海王星③164.9] 二、观察与实验 1、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这些观 察,还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 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反复观察和精确测量,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 2、实验观察法: 实验观察法是指人为地改变某些条件、有目的地引发某些行为,以便更好地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 实验观察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科学研究方式。 3、实验现象: 科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化学反应实验中会产生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最终得出科学结论。 注意实验操作时: ①正确使用仪器; ②正确观察实验现象; ③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及观察数据。 4、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内容: (以物质变化为例)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变化中变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放热、发光,颜色状态的改变,有什么气味的气体生成,有什么颜色的沉淀生成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活动:观察两种溶液混合后发生的有趣变化。①桌上有 A、B、C、D 4 种溶液,分别: A为硫酸铜(CuSO4)、B为氢氧化钠(NaOH) 、C为氯化铁(FeCl3)、D为碳酸钠(Na2CO3); ②将它们分别滴 30 滴溶液在 4 支试管中,标注相应溶液的字母A、B、C、D,并利用表格记录法记录它们的颜色。 ABCD溶液CuSO4NaOHFeCl3 Na2CO3颜色 ③混合溶液 :用滴管将 10 滴 B 溶液滴入 A 试管中,再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④用相同的方法,将 4 种溶液相互混合,观察现象,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注意: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滴加相应的溶液。 溶液滴在手上时, 请立即用水冲洗。 4、学会正确操作实验很重要 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然后通过认真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活动:观察生鸡蛋的溶液中的浮沉情况1)将一只生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里,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 ; 2)在烧杯里先加入少量食盐,不断搅拌并使食盐溶解在水中,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继续在烧杯里加入食盐,直到鸡蛋浮在水面为止。 现象: 。 实验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请你猜想鸡蛋在水中的浮沉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参考:可能和水的密度有关, 加盐时盐水的密度变大,当盐水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浮上来了。]2)有人怀疑是由于玻璃棒的搅拌导致鸡蛋浮起来,再也不下沉了,你觉得这种怀疑有道理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他的怀疑?清水中除了加食盐外,还可以加入什么物质同样能使鸡蛋浮起来?[参考:没有道理。搅拌只是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可以先加入食盐搅拌以后再加入鸡蛋; 蔗糖、明矾、食用碱等均可完成这个实验。 (但酒精等不行) ]3)根据以上实验,若想使生鸡蛋停留在盐水和清水之间,该如何操作? [参考:生鸡蛋在清水上下沉而在浓的盐水中上浮,所以可以先使生鸡蛋浮在浓盐水中,然后小心地加入染色的清水(用琉璃棒引流),这样生鸡蛋就会停留在清水与盐水交界处。]视频:生鸡蛋在溶液中的浮沉与死海原理 描述记录与整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记录的方法有多种,如何选择是个技术活记录是手段,对记录的现象与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才是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既要实验还要观察,并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才能发现事物内在的规律。通过两个观察实验,初步让学生明白观察的记录与分析方法。实验过程提示学生注意仪器的规范使用及现象的正确记录对实验进行充分分析基础上,讨论完成新的任务:如何让鸡蛋停留在清水和盐水的交界外。使学生明白实验分析与处理数据的重要性。
课堂练习 1、水中的小金鱼口中吐出小气泡,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将会( A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2、在科学研究中,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许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等,下列观察结果的记录比较适合采用表格记录的是( B ) A.课堂上观察小组内同学的指纹图案 B.观察小鸡在个月内每天的体重情况 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D.参观实验室时,观察室内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假设: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B ) A.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D.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4、有些同学喜欢吃苏打夹心饼干,如图是某苏打夹心饼干的一张说明书。根据说明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据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存放饼干B. 这种饼干存放时间超过12个月后,可能已变质,故不能食用C. 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的主要成分D. 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一袋的体积是150g 5、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D )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C. 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6、人的指甲是不断生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 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于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请回答相关问题:(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会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缩短”)。(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参考:(1)增大 (2)指甲的生长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指甲的生长速度跟人的身体状况有无关系 ] (第6题图) (第7题图)7、在生活中,带颜色的饮料泼洒在桌子上干燥后形成的污渍。你是否知道这些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小明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将硫酸铜溶液的液滴分别滴在甲(木板)和乙(石英玻璃)两种固体表面,并记录了液滴干燥过程的不同阶段(如图),最后他观察到了液滴完全干燥后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情况。(1)此实验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2)根据实验记录的图像,液滴在木板表面的干燥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
最后观察到甲乙两组中污渍颜色最深部位不相同,甲粗位于边缘,乙组不在边缘,重复几次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证明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与固体表面的材料有关。[参考: (1)液体干燥后留下的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是否与固体表面的种类(材质)有关?
(2)木板表面的液滴干燥时,体积逐渐减小,液滴的边缘基本固定,液滴的直径基本不变]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科学观察的要求: ①认真、仔细; ②有计划、有目标; ③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 2、科学实验要求: ①正确使用仪器; ②正确观察实验现象; ③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及观察数据。 3、实现现象及数据的分析处理。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