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1.4科学测量(2)教学设计
课题 1.4科学测量(2)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上第1章第4节《科学测量》第2课时体积的测量。在前一课时学习中,学生已积累了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知识学习方法和技巧,为本节课的教学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又安排在温度的测量学习之前,为后续学习温度的测量奠定基础,所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学习缺乏主性,科学思维基础、实验基本技能及动手能力参差不齐,缺乏深层次的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需要教师在互动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引导。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掌握量筒的读数规范;科学思维:学会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体积,会正确读数;理解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与原理;探究实践:通过分组实验操作,掌握液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态度责任:形成仔细、细致、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重点 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难点 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时应该注意哪些? [测量前,要注意量程与分度值; 测量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侧,且有刻度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读数与记录时都有带单位,并且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3、 3、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 (A/B)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 的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 cm。 (参考:A B 2.20cm )有时候,知道物体的长度还不够,如对于矿泉水瓶来说更有用的是知道它的体积,知道它能容纳多少水。 这就需要测量它的体积。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体积 1、体积的定义: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容积:能容纳物体的体积。)2、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 (2)体积的常用单位: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 ,立方分米(dm)3 较小的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 ; 液体和气体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 升(mL)。 (3)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 立方厘米 (1m3 =103dm3 =106cm3) 即:1米3= 103分米3 (升)= 106厘米3(毫升) (1cm3=1mL ,1m3=103L=106mL ) 二、体积的测量 (一)液体的体积测量 (1)常用测量仪器:量筒或量杯 (2)正确使用量筒: A.使用前: a.看清量筒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值; b.根据测量液体的要求及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选择合适的量筒。 合适的含义:能一次性量取,量程最小的量筒。) B.使用时: a.放置: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有刻度一侧朝向自己; b.倒液:将待测液体小心倒入量筒内,使液体体积接近目标刻度;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加,直到液体体积达到目标刻度; c.读数:读数时,应平视(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或凸液面相平),不能将量筒拿在手上读数; d.记录:记录时应带单位。 视频:量筒的使用(二)固体体积的测量1、形状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测量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只要用米尺测量出它的长、宽、高或直径等把具体的数据代入相应的公式便可计算出它的体积。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测量 对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借助量筒,用排水法或溢水法测量其体积。 (1)排水法: 适用于:不溶于水、不吸水,能沉入水中的小物体。 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 ②让被测固体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的体积V2 ; ③被测固体的体积V= V2 - V1。 (2)溢水法: 适用于:体积较大且不溶于水、不吸水的物体。 方法: ①在烧杯中装满水,且水刚好不溢出。 ②把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慢慢浸入烧杯中; ③浸没后把溢出的水收集起来倒入量筒中,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该固体的体积V。 讨论交流:1)“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这里的“适量”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国,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浸没物体时的水量]2)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物体体积时,如果物体不能沉入水中,应怎么操作? [参考:用一细长针刺入被测固体并将其压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浸没。]视频: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实验: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估计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填入下表。 (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石块沉到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刻度值V2,填入下表。 (3)计算待测石块的体积,填入下表。 (4)取出小石块放回原处,把量筒内的水倒回烧杯中,整理好仪器。误差分析: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不仅包含固体和水的体积,还包含浸在水中的细线的体积,所以测量的结果会略微偏大。活动:观察图 1-49 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测出的塑料盒体积是______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对你的启示是 。[6mL 密度比水小,在水中会漂浮且体积较小的固体,可采用将待测固体和重物一起浸没水中,从而达到测量体积的目的,这种方法叫沉坠法。 ] 体积和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防止混淆。体积的单位之间的换算是学生的难点之一;要强调。表格对比能使其记忆深刻。量筒和量杯的不同之处用比较加以记忆量筒是最常用的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其规范使用是重点之一,讲解、视频加以强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测量要加强示范,视频辅助教学可以起到较好榜样作用。分组实验操作和实验讨论分析,可以强化正确记忆。
课堂练习 1、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A ) A.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B. 1.8米=1.8× 1000=1800毫米
C. 0.5厘米3=0.5毫升×1000=500毫升 D. 12米=12米× 100=1200厘米 2、一个普通水杯的体积最接近( B ) A. 4 毫升 B. 400 毫升 C. 4 升 D. 40 毫升 3、一只100毫升的量筒内有50毫升水,将一块木块放入其中,木块有三分之一露出水面,此时俯视读数为56mL,则这个木块的实际体积最接近( D ) A.19cm3 B. 17cm3 C. 10cm3 D. 8cm34、小培去超市买了一杯320毫升的珍珠奶茶,他想知道这杯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占了多少体积,于是拿了一个500毫升的烧杯,把珍珠奶茶全部倒入烧杯后,再把奶茶分别倒入三个量筒中,直到液体全部倒完,结果如图所示,则“珍珠”的体积为( A ) A. 60厘米3 B. 180厘米3 C. 260厘米3 D. 240厘米35、用排水法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量筒平稳放置,若测量水的体积时仰视,测量水和石块总体积时俯视,这样得到石块的体积为6立方厘米,则石块的实际体积(B ) A. 大于6立方厘米 B. 小于6立方厘米 C. 等于6立方厘米 D. 都有可能 6、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D)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7、因矿石体积较大,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他测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厘米3;这种方法所测得的数据比石块体积的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70mL 偏大]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一、体积和容积;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容积是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体积的单位以及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二、液体体积的测量 测量液体的体积,我们一般用量筒或量杯。三、固体体积的测量 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方法:排水法、溢水法、沉坠法测体积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 §1.4科学测量(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2、掌握量筒的读数规范,准确记录测量值;
3、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体积及其单位
1、体积是物体占有 的大小,其符号是 。
2、体积的国际标准单位是 ,其他的体积单位还有 。液体的体积单位还有升、毫升。
3、体积单位间的换算:1 m = cm ; 1 L= mL;1cm = mL
知识点2、体积的测量
1、测量外形规则的物体体积时(如方橡皮),可先用 测量出它的长a、宽b、髙h,再把测得的数据代入公式V= ,便可计算出它的体积。如果一个木箱的长、宽、高分别是1. 4 m、0. 4 m、0. 5 m,则它的体积为 。
2、测量液体体积一般用 或量杯。使用量筒前,先看清量筒的 和 ,并把量筒放在 桌面上。测量过程中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读数时,量筒壁上的刻正对自己,视线要与 处相平。
3、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小石块的体积),可用 法测量。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下列几种测量方法:①为了测1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和①方法同类的有( )
A. 只有② B. ②和③ C. 只有③ D. 都不是
例题2、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例题3、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他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 )
A. 大 B. 小 C. 一样 D. 都有可能
例题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大于15mL B.肯定小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例题1、关于量筒和量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量筒刻度比较精确,所以实验室基本上用量筒B.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不均匀
C.量筒的量程比量杯的量程大 D.用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不能使用量杯
(例题5图) (例题6图)
例题6、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 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2-V1。
(1)如图所示,甲同学所用量筒的最小刻度是 ,小石块的体积是 。
(2)甲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
三、随堂练习:
1、有甲、乙、丙三种量筒,它们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甲:500mL,10mL;乙:100mL,1mL;丙:50mL,1mL.现要测量体积约为40cm3的石块的体积,下列量筒中合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三种都一样
2、如图所示中虚线表示用量筒测盐水的体积时的视线 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B. 1.8米=1.8× 1000=1800毫米
C. 0.5厘米3=0.5毫升×1000=500毫升 D. 12米=12米× 100=1200厘米
4、某同学用量筒测量不规则铜片体积时,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适量水,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线,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8.5mL,后放入铜片(完全浸没于水中),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5.8mL.这位同学所测铜片的体积是( )
A. 小于7.3cm3 B. 大于7.3 cm3 C. 10cm3 D. 7.3cm3
5、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块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其中没有必要的实验步骤是( )
A. 只有① B. ①③ C. 只有③ D. ①②
6、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燃烧实验完毕后,测量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若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则应该选用的量筒的体积为( )
A. 200mL B. 25mL C. 50mL D. 100mL
5、某同学在用排水法测量某个物体的体积,在物体放入量筒前后分别读取量筒对应的示数,从而确定物体的体积,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8、市场上销售的“飘柔”洗发露有两种包装:瓶装,容量为400mL,单价24元/瓶;袋装,容量为5mL,单价0.5元/袋。其中“mL”为_______的单位,从容量上讲,1瓶洗发露相当于_______袋洗发露。从价值上讲,通过计算得知,_______(选填“袋装”或“瓶装”)的更为便宜。
四、课后巩固:
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拉紧皮尺测量操场的宽度
B. 用10mL的量筒量取9.75mL的溶液
C. 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D. 测量过水的体积的量筒,一般可不用清洗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间的反应可在量筒内进行
B. 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
C. 量筒也可测量食盐的体积
D. 量筒不能用酒精灯加热
3、国庆节前,市工商部门对全市的白酒进行专项检查,某种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标有450 mL的字样,而白酒的含量在446~454 mL之间为合格,为了一次性测量出一瓶白酒的体积,最好选用下列 量筒中的( )
A. 量程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 B. 量程是500 mL,分度值是1 mL
C. 量程是1000 mL,分度值是5 mL D. 量程是500 mL,分度值是5 mL
4、下列是用量筒测量小石块体积的四个步骤,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5、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要原因是( )
A.细高的量简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6、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不规则物体必须用细绳系好 B.不规则物体必须沉入水底
C.不规则物体必须完全浸没在水中 D.必须用量筒
7、量筒中有一定量的液体,小宁读得体积为25mL;倒出部分液体后,小宁又读得体积为19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第一次仰视读数第二次俯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B. 若第一次平视读数第二次仰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C. 若第一次俯视读数第二次仰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D. 若第一次俯视读数第二次平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8、利用量筒和水可以测量实心小金属块的体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量筒内的水不能太少,是指量筒内的水能浸没小金属块
B. 量筒内的水不能太多,是指物体浸没在量筒中时,水不能溢出量筒
C. 用这种方法测小金属块的体积,要读数一次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9、某同学按如图操作步骤测量小石块体积:先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1,然后拿出石块测水的体积V2 ,请问他测得的石块体积比实际值( )
A. 小 B. 大 C. 一样 D. 都有可能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0、如图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 mL,测得未放入物体时水的体积为50毫升,则该物体放入后水的体积为 。
11、如图,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一合金块的体积,其实验步骤如下:
(1)测出水的体积记作V1为________毫升。
(2)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记作V2为________厘米3。
(3)计算得小石块体积=V2-V1,即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__厘米3 。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非常细心,在实验后交流了实验心得,他们都提出来,量筒中加入的水要适量;量筒一定要静止放在________在量筒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________;记录数据时记得写上数值和 。
12、如图所示,给你一把刻度尺、两块三角板和一个小药瓶,可测出药瓶的容积(此药瓶子肩部以下为圆形,瓶壁厚度忽略不计,π取3.14,计算后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具体步骤如下:
(1)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药瓶的直径_________cm(如图甲),算出底面积是________cm2。
(2)如图乙所示,在药瓶内装水,水面略低于药瓶的肩部,用直尺量出此时水的高度为________cm.药瓶中水所占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如图丙所示,将药瓶盖拧紧,倒置过来,用尺量出水面到药瓶底的距离是________cm,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cm3。
(4)则该药瓶的容积为________mL。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有一次,他在繁忙的工作过程中,要求他的助手帮助他测量一只灯泡的容积。可是,半天过去了,他的助手还是没能完成任务。于是,他亲自跑到助手的实验室,发现他的助手忙着研究灯泡的形状,进行着各种复杂的计算,桌上一张图纸:将灯泡分割成了各种形状,记录着各种已经测量过的数据。“我就快完成任务了”,助手自豪地对爱迪生说,“只要测量完这一组最后的数据!”爱迪生微笑的看着助手:“我想能有比较简单的办法可以测量它的容积。”说完,爱迪生用量筒和水很快地就测出了灯泡的容积。如图所示,有一个外壁厚度可以忽略的、带有盖子的透明薄酒瓶,要求同学们用两种方法测量酒瓶的体积。请根据题目要求给出的水和所用测量工具,写出你的设计方法。
方法一:使用量筒和水
方法二:使用刻度尺和水
①小明用刻度尺测出酒瓶底部的直径,算出半径为r,则瓶子的底面积为S=πr2;
②小红在酒瓶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为h1;请你完成余下的实验步骤:
③ ;
④酒瓶的容积V=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空间 V 2、 立方米(m2) 立方厘米(cm3)
3、1000000(或106) 1000 1
知识点2、
1、刻度尺 abh 0.28m
2、量筒 测量范围 最小刻度 水平 凹液面中央最低
3、排水
二、例题讲解:
例题1、C
解析:①为了测1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使用了“累积法”; 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使用了“等效替代法”; 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使用了“累积法”。 因此与①方法相同的是③。
例题2、D
解析:石块形状不规则,不能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再计算体积,所以借助量筒和水,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石块必须全部浸没在水中,同时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例题3、B
解析:如果俯视读数,那么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上得到的液体的体积小于35毫升,故B正确,而A、C、D错误。
例题4、A
解析: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5 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15mL。
例题5、B
解析:量筒和量杯都是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的仪器,但两者也是有一些区别的。相同点:都无“0”刻度;都标有温度和最大量程不同点:量筒上下刻度均匀;量杯口大底小,刻度上密下疏。只有B选项是正确的,其他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错误的。
例题6、(1)10mL;20cm3 (2)B;C
解析:(1)由图知50mL被分成5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大小是10mL,所以量筒的最小刻度为10mL;小石块的体积为130mL-110mL=20mL=20cm3;(2)A 石块的体积与石块浸没在水中深度无关,A不符合题意;B、 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会使读数偏小; 放入石块后,俯视读数 会使读数偏大,B符合题意;C、 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会使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偏小,石块的体积偏小,C符合题意;D、 改用粗线拴住石块会使块和水的总体积偏大,石块的体积偏大,C符合题意。
三、随堂练习:
1、B 2、D 3、A 4、B 5、B 6、C
7、D 8、体积 80 瓶装
四、课后巩固:
1、C 2、D 3、B 4、A 5、C 6、C
7、A 8、A 9、B
10、0~100;60cm3
11、(1)110(2)130(3)20(4)水平桌面;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单位
12、(1)2.30;4.2;(2)3.00;12.6;(3)1.90;8.0;(4)20.6。
13、③将酒瓶倒置,用刻度尺测出水面上方空气柱高度h2;④πr2(h1+h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1张PPT)
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4节 科学测量(2)
---体积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学会用量筒测量
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掌握量筒的读数规范;
科学思维:学会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体积,会正确读数;理解
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与原理;
探究实践:通过分组实验操作,掌握液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态度责任:形成仔细、细致、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复习导入
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 ;
2、使用刻度尺时应该注意哪些?
刻度尺
测量前,要注意量程与分度值;
测量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侧,且有刻度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读数与记录时都有带单位,并且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复习导入
3、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 (A/B)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 的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 cm。
A
B
2.20
新知导入
有时候,知道物体的长度还不够,如对于矿泉水瓶来说更有用的是知道它的体积,知道它能容纳多少水。
这就需要测量它的体积。
新知讲解
一、体积
1、体积的定义: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容积: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2、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
新知讲解
(2)体积的常用单位: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 ,立方分米(dm)3 较小的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 ;
液体和气体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 升(mL)。
250毫升
440×405×315厘米3
新知讲解
(3)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 立方厘米
(1m3 =103dm3 =106cm3)
即:1米3= 103分米3 (升)= 106厘米3(毫升)
(1cm3=1mL ,1m3=103L=106mL )
新知讲解
二、体积的测量
(一)液体的体积测量
(1)常用测量仪器:量筒或量杯
量筒 量杯
刻 度 特 点 相 同 点 没有零刻度线
刻度下小上大
标有分度值和最大量程
不同点 刻度均匀 刻度上密下疏
量筒 量杯
新知讲解
(2)正确使用量筒:
A.使用前:
a.看清量筒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值;
b.根据测量液体的要求及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选择合适的量筒。
合适的含义:能一次性量取,量程最小的量筒。)
新知讲解
B.使用时:
a.放置: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有刻度一侧朝向自己;
b.倒液:将待测液体小心倒入量筒内,使液体体积接近目标刻度;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加,直到液体体积达到目标刻度;
c.读数:读数时,应平视(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或凸液面相平),不能将量筒拿在手上读数;
d.记录:记录时应带单位。
液体体积为 。
5.2mL
俯视:读数偏大
仰视:读数偏小
视频:
量筒的使用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二)固体体积的测量
1、形状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测量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只要用米尺测量出它的长、宽、高或直径等把具体的数据代入相应的公式便可计算出它的体积。
新知讲解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测量
对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借助量筒,用排水法或溢水法测量其体积。
排水法 溢水法
新知讲解
(1)排水法:
适用于:不溶于水、不吸水,能沉入水中的小物体。
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
②让被测固体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的体积V2 ;
③被测固体的体积V= V2 - V1。
(2)溢水法:
适用于:体积较大且不溶于水、不吸水的物体。
方法:
①在烧杯中装满水,且水刚好不溢出。
②把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慢慢浸入烧杯中;
③浸没后把溢出的水收集起来倒入量筒中,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该固体的体积V。
讨论交流
1)“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这里的“适量”的含义是什么?
2)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物体体积时,如果物体不能沉入水中,应怎么操作?
“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国,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浸没物体时的水量。
用一细长针刺入被测固体并将其压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浸没。
视频: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点击图片播放)
实验:
实验: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估计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填入下表。
(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石块沉到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刻度值V2,填入下表。
(3)计算待测石块的体积,填入下表。
(4)取出小石块放回原处,把量筒内的水倒回烧杯中,整理好仪器。
30
48
18
误差分析: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不仅包含固体和水的体积,还包含浸在水中的细线的体积,所以测量的结果会略微偏大。
活动:
观察图 1-49 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测出的塑料盒体积是______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对你的启示是 。
6mL
密度比水小,在水中会漂浮且体积较小的固体,可采用将待测固体和重物一起浸没水中,从而达到测量体积的目的,这种方法叫沉坠法。
课堂练习
1、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B. 1.8米=1.8× 1000=1800毫米
C. 0.5厘米3=0.5毫升×1000=500毫升
D. 12米=12米× 100=1200厘米
A
课堂练习
2、一个普通水杯的体积最接近( )
A. 4 毫升 B. 400 毫升
C. 4 升 D. 40 毫升
B
课堂练习
3、一只100毫升的量筒内有50毫升水,将一块木块放入其中,木块有三分之一露出水面,此时俯视读数为56mL,则这个木块的实际体积最接近( )
A.19cm3 B. 17cm3
C. 10cm3 D. 8cm3
D
课堂练习
4、小培去超市买了一杯320毫升的珍珠奶茶,他想知道这杯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占了多少体积,于是拿了一个500毫升的烧杯,把珍珠奶茶全部倒入烧杯后,再把奶茶分别倒入三个量筒中,直到液体全部倒完,结果如图所示,则“珍珠”的体积为( )
A. 60厘米3 B. 180厘米3
C. 260厘米3 D. 240厘米3
A
课堂练习
5、用排水法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量筒平稳放置,若测量水的体积时仰视,测量水和石块总体积时俯视,这样得到石块的体积为6立方厘米,则石块的实际体积( )
A. 大于6立方厘米 B. 小于6立方厘米
C. 等于6立方厘米 D. 都有可能
B
课堂练习
6、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D
课堂练习
7、因矿石体积较大,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他测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厘米3;这种方法所测得的数据比石块体积的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70
偏大
课堂总结
一、体积和容积;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容积是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体积的单位以及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二、液体体积的测量
测量液体的体积,我们一般用量筒或量杯。
三、固体体积的测量
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方法:排水法、溢水法、沉坠法测体积
板书设计
科学观察
(2)
体积和容积
液体体积的测量
形状规则固体体积测量
测量仪器:量筒或量杯
量筒的使用方法
体积和容积定义
体积的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固体体积的测量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测量
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温度的测量”相关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