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陈涉世家》 自测题(word版有答案)2022——2023学年下学期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陈涉世家》 自测题(word版有答案)2022——2023学年下学期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2 20:4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下22课《陈涉世家》自测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规范书写。
鸿鹄( )之志 发闾( )左適( )戍渔阳
所罾( )鱼腹 尉果笞( )广 社稷( )
2、词义理解。
(1)屯大泽乡( )
(2)扶苏以数谏故( )
(3)陈胜、吴广喜,念鬼( )
(4)忿恚尉( )
(5)皆刑其长吏( )
3、课文阅读积累。
(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 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 , ”。
(2)本文中“燕雀”泛指小鸟,比喻 。“鸿鹄”,天鹅,比喻 。“闾”是居民聚居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 ,富者居住 。“足下”是 。
课文初探·基础过关
4.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 同 ,
(2)为天下唱 同 ,
(3)固以怪之矣 同 ,
(4)将军身被坚执锐 同 ,
(5)卜者知其指意 同 ,
5.古今异义。
(1)卒中往往语
古义: 今义:
(2)楚人怜之
古义: 今义:
(3)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 今义:
(4)今亡亦死
古义: 今义:
(5)等死,死国可乎
古义: 今义:
6.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作 , )
(2)尉果笞广(名词作 , )
(3)大楚兴,陈胜王(名词作 , )
(4)夜篝火(名词作 , )(名词作 , )
(5)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作 , )(形容词作 , )
7.一词多义。
辍耕之垄上( )
(1)之 怅恨久之( )
二世杀之(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2)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会天大雨( )
(3)会
与皆来会计事( )
为屯长( )
(4)为 为天下唱( )
士卒多为用者( )
为坛而盟( )
乃丹书帛曰( )
(5)书
得鱼腹中书( )
8.翻译句子。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字子长,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二世元年七月”用的是年号纪年法。我国古代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C.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用来指代贫苦人民。
D.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10、理解型默写。
(1)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
(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3)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
拓展迁移·衔接中考
【综合应用】
陈胜、吴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胸有大志,自强不息,班级为此举办“胸怀梦想,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活动相关的任务。
1.请你按下列格式仿写一句。
只有追寻梦想,梦想才有成功的希望。人类对千里眼的梦想,有了牛顿发明的望远镜;人类对顺风耳的梦想,有了贝尔发明的电话; , 。
2.班级要举办“自强的青春最美丽”演讲比赛,请你搜集一些故事,作为演讲的材料。
3.班级内小明同学曾在幼年时遭遇不幸,右腿患下了一点残疾,他因此有些消沉,作为好友的你,该如何劝说他呢?请引用一句名言,至少再用一种修辞加以劝说。
【阅读提升】
(一)课内阅读。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陈涉太息曰( ) (2)楚人怜之( )
(3)曾益其所不能( ) (4)而后喻( )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辍耕之垄上 舜发于畎亩之中
B.佣者笑而应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为天下唱 行拂乱其所为
D.百姓多闻其贤 曾益其所不能
6.翻译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7.胨涉历尽艰辛最终“立为王,号为张楚”,舜、博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均出身卑微但终成大业。请细读甲、乙两则选段,并摘选其中你认为最恰当的原句回答他们成功的缘由。
【方法指导】
比较阅读的答题技巧
答题步骤:(1)整体阅读,比较分析材料的事件、人物、观点、情感、手法的异同。
(2)分析题目要求,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即通过文章的对比阅读找出文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对要求作答比较阅读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题目中要求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语段,结合文章标题和写作背景,认真比较,找出异同,找准突破口。
(4)从题目要求出发,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时尽量用原文句子作答,注意知识点的迁移,拓展和创新。
参考答案:
预习新知·知识积累
1. hú lǘ zhé zēng chī jì
2. (1)停驻(2)屡次(3)考虑,思索(4)恼怒,这里是使……恼怒(5)惩处
3. (1)司马迁 纪传体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2)庸人 志向远大的人 闾左 闾右 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课文初探·基础过关
4.(1)適 谪 (2)唱 倡 倡导,发起(3)以 已 已经(4)被披 穿着(5)旨 意图
5.(1)到处 常常,经常(2)哀怜,怜悯 怜惜,怜爱 (3)十分之六七 十六或十七(4)逃跑 死亡(5)同样 等候,等到
6.(1)动词 用网捕(2)动词 用鞭、杖或竹板打(3)动词 称王(4)状语 在夜间 动词 用竹笼罩着(5)名词 铠甲 名词 武器
7. (1)动词,去,往 语气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代词,扶苏 结构助词,的(2)编次 军队驻扎(3)(适逢,恰巧遇到 集会(4)担任 向 是 修筑(5)写 写有字的丝帛条
8. (1)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就用丹砂在丝帛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3)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死就要成就尊崇的名号,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9.A 解析:A项中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
10.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天下苦秦久矣(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拓展迁移·衔接中考
1.(示例):人类对飞天的梦想,有了“嫦娥”四号、“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
2.(1)苏秦刺股勤学(2)宋濂抄书(3)司马迁遭宫刑著《史记》(4)范仲淹断齑画粥
3.示例:小明,别灰心,老子曾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生活中难免有风浪,咬牙挺过去,用奋斗的汗水浇灌人生的花朵,相信你一定能挑战自我,实现梦想!
4. (1)长叹(2)哀怜,怜悯(3)同“增”,增加(4)了解,明白
5.D 解析:A.动词,去,往;助词,的。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介词,向;动词,行为。D.都是代词,代人。)
6.如今逃跑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