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导入新课
思考:为何范进如此反常?中举对于他又意味着什么?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范进
生在明朝,广东白庙村人。他出身卑微,大半生穷困潦倒,由于四体不勤,不会营生,范进将自己20到54岁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
到54岁才考进秀才。三年之后,范进进京会试,中了进士。被授予了部属的职位,又考上了御史,社会地位一路升高。为官数年后,范进被钦点山东学道,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按照书中记载,直到范进离世时,家中还是盛景,可见,范进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
思考:假如范进生在明朝以前,他有没有可能做官,理由是?
探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如何演变?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
材料1: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从世官到尚贤
思考:下列材料分别反映了何种选官制度,有何标准?
世官制
客卿制
军功制
注意: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制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担任某一固定官职。世卿世禄制是爵位和禄田的世袭制度,父死子继,世代相袭。
变化原因:
①世官制自身的局限性(血缘固化);
②世官制受到冲击:春秋战国诸侯争霸需要尚贤择能。
世官制为何会被后两者取代?
荐举功劳制
思考:范进做官的梦能实现吗?
材料2:(魏文侯变法)“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 、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刘向《说苑》
材料3: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功劳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
1.秦朝:
重法吏(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概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后者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
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李斯
目的: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思考1: 秦朝采用了怎样的官员选拔制度?
思考:范进做官的梦能实现吗?
目的何在?
2.汉朝:
察举制
(1)产生: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察举制。(公元前134年)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人。
——《汉书·武帝纪》
(2)概念: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先考察后举荐)
思考2:察举制相较于战国时期的荐举功劳制度有何变化?(特点)
“孝”: 孝敬父母;“廉”: 清廉勤政。
智略出众
公正无私,直言极谏
品德文才兼备,经学底蕴深厚
通晓经学
通晓律令
(4)特点:
①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各级主要长官手中,科目由皇帝制定;
②指导思想:儒家(开儒学取士之先河)
③标准: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并重。
④时间、地域、名额规定。
更为健全完善
(3)内容
范进:我有一个读书做官的梦!
2.汉朝:
察举制
(5)原因:
探究:察举制的原因
材料: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故“公卿多起于屠贩”。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中央集权国家的不断完善和巩固,武帝时“吏多军功”的局面已不适应地主阶级政权的需要,军功地主已开始没落,官吏出自“任子”或“赀选”的办法,已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因此,武帝时出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以强化中央集权制政治的需要,开始推广行“以儒取仕”的察举制,并逐步发展成为完善的选官制度。 ——王震亚《论汉代的察举制度》
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推行察举制的历史背景?
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儒家思想成正统思想
(6)评价:(积极作用+消极影响)
讨论:结合材料和所学,该如何评价察举制。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书·段灼传》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积极: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局限: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2.汉朝:
察举制
概念:征辟制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7)重要补充:积功劳为官+征辟制
“景帝为太子时,为舍人,积功迁至太中大夫”。——《汉书·周仁传》
“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征辟并不就。”
——《后汉书.蔡玄传》
2.汉朝:
察举制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思考:范进做官的梦能实现吗?
材料:三国时期,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后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制”, 实行初期,品第人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势力庞大的门阀世族控制, 东晋时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薛林军、马晓霞《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
标准单一化
特权垄断化
(1)背景:
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 ,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2)过程:220年魏王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
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
——《晋书》
(3)内容:设置中正、品评人物、按品授官。
(4)标准:
(5)影响:
本籍在中央人高官的人担任
评定士人资品,写出评语“状”
吏部授官
地方舆论被世族垄断;
察举制弊端暴露,选举不实;
人员流动大,失去社会基础
思考:察举制在汉末遭遇了哪些困境?为何会被新制度取代?
(积极)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局限)逐渐成为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
隋唐—明清
范进:我有一个读书做官的梦!
材料: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1)背景:
(三)隋至明清时期:科举制
(1)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要求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2)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隋朝的统一
(三)隋至明清时期:科举制
(2)发展历程:
时期 阶段 概况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清末
确立
隋文帝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形成)。
完善
贞观年间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和进士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发展
取士不问家世”,以进士科为主; 考试实行别头、锁院、糊名、誊录、南北分卷等。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
恢复
时断时续;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僵化
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八股取士。
废除
(3)作用:
思考:结合材料,谈谈科举制的影响?
(三)隋至明清时期:科举制
材料1: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①打破门阀世族的政治垄断,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② 提升官员文化素质和社会文化水平,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材料4:“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材料3:(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③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④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摧残人才。
⑤知识分子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促进了官本位思想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科技的进步。
朝代 选官制度
西周至春秋
战国、秦
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明清
演变趋势
世官制
军功制、客卿制 (荐举功劳制)
察举制 (征辟制、积功劳为官)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科举制僵化(八股取士)
小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由血缘、家世、门第等发展为才学。
逐步严密化、制度化、公开、公平。
世袭、推荐、评定等级发展为公开考试。
选官标准:
选拔方式:
选官原则:
探究:中国古代王朝在选官之后如何管理官僚队伍?
《好了歌》
——皇帝的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上计制
设专门考核机构
隋唐官员考核归吏部
宋朝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
考核制度严密
明朝考核类别:考满和考察
清朝实行考课制度
(一)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
1.秦汉: 上计
上级部门对所属官吏在一定任期内施政效果进行考察。
县、侯国将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狱讼等情况汇集,上报郡国。
御史
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负责核实政绩的虚实
2.隋唐:
(一)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
官员的考核归吏部
尚书省的吏部
地方报告中央
皇帝遣使巡查州县
品德才能
评定分三等九级,确定官员升降与奖惩。
(一)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
3.明朝:考满和考察
明朝考核
考满
考察
初考
再考
通考
结果
称 职
平 常
不称职
依据
内容
(一)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
4.清朝:考课制度
三年一次
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疲软、不谨者免职;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小结:结合秦汉以来的官员考核的变化情况,归纳其特点?
官员考核制度渐趋完善
考核日趋严格,标准细化
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
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
(一)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
朝代 考核制度 考核标准 秦汉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魏晋南北朝 流于形式 隋唐 吏部考核 品德、才能
宋朝 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政绩
明朝 考满和考察 政绩、贪酷和不作为
清朝 京察和大计 才能、操守、政务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监察体系
秦朝:御史大夫(中央)
西汉:刺史制度(地方)
设专门监察机构
隋唐:御史台,巡回监察区
宋朝:御史台、监察区、台谏合一
监察机构严密
元朝: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朝: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
清朝:六科并
入都察院
(二)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汉时期
指国家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考察及检举。
中央
御史大夫
秦朝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
——白寿彝《中国通史》
2.隋唐时期
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二)监察制度的演变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地方:十道监察区,监察官巡回监察
3.宋朝
中央:
地方:
(二)监察制度的演变
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4.元明清
中央
地方
(省)
纠察百官,巡按各省
监察六部。
“封还驳正”
清代沿明制,但将六科给事中归入都察院,科道合一。
(二)监察制度的演变
小结: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与演变
朝代 监察官职或主要部门
秦朝
汉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清
特点
御史大夫(中央)、监御史(地方)
御史台(中央)、巡回监察区(地方);
御史大夫(中央)、刺史(地方)
御史台(中央)、四司和通判(地方);台谏合一
御史台(中央)、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地方)
督察院和六科(中央)、按察使司(地方);清科道合一。
①体系独立,垂直管理;
③位卑权重;
②监察机构独立化,并日趋完备;
④服务于皇权。
1.(2021·全国甲卷高考·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高考真题
B
2.(2021·全国甲卷高考·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解题思路:干显示明代浙江桐乡县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官员敬重有加,而对于出身举人(科考等级不如进士)的官员则非常轻视,这说明科考功名的高低影响到了官员在地方上的威望。
D
3.(2019·海南高考·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
C
4.(2015·安徽高考·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