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陋室铭》说课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陋室铭》说课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3 15: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陋室铭》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1、教材简析
《陋室铭》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理解文章内容。
(2)诵读品味,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背诵这篇课文,体会铭文特点,理解作者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了解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掌握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陋室来抒发自己节操和情趣的。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对于作者,对于课文,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善于在课堂上营造氛围,激趣点拨,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教法: 1、诵读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
学法: 1、圈点批注法
2、诵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进陋室
(二)朗读感知——访陋室
(三)品味课文——赏陋室
(四)提笔书写——话陋室
(五)积累名篇——记陋室
(一)创设情境——进陋室
闭眼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环境中,虽然没有现代化的家具,但是时刻都有知己相伴,没有权利的诱惑……
是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陋室铭》
(二)朗读感知——访陋室
1、初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找出韵脚,男、女生接读)
2、译读(学生运用“留、替、调、补、删”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
3、疑读(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4、畅读(学生流畅的读文后,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包括:一词多义、重点语句的翻译等)
(三)品味课文——赏陋室
1、理清内容 :
⑴“陋室”“陋”的理由 ⑵“陋室”“不陋”的理由?请在课文中寻找原句,读一读,感受一下,然后全班重点讲解。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2、领悟主旨 :
(1)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2) 教师补充介绍《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学生讨论室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教师介绍刘禹锡及当时的写作背景。
3、明确写法:
(1)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托物言志)
(2)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出这篇课文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是因为什么?(有很多用韵的地方,找出韵脚再读)
(四)提笔书写——话陋室
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里话,畅谈感受,话陋室。
(五)积累名篇——记陋室
学生比赛背课文,积累名篇
陋室铭
刘禹锡
托物 陋: 苔痕、草色
(客观环境——简陋) 环境雅
不陋:谈笑、往来;调素琴、阅金经 情趣雅
无丝竹,无案牍 心志雅
言志 高洁傲岸 旷达安然
(主观情趣——德馨)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