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3 11:1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小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让真情自然流露》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习作,第三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主要包括单元导语、精读课文(《匆匆》《那个星期天》)、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六部分。本单元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至六年级八册教材中的最后一个习作单元,表达方面的语文要素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这是对于小学生小学阶段习作的基本标准,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说学情
1.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的分析。 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是习作单元,单元功能定位是"指向表达,为了表达,学习表达"。围绕"抒发真情"编排了两篇课文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两篇习作例文。《匆匆》是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以及对前途的迷茫与惶惑。《那个星期天》是一篇散文体小说,作者以孩子的口吻,叙述了等待嬉妈带自己出去玩时的兴奋与焦急,以及最终未能如愿的无奈与失望。两篇课文分别从成人和儿童的两种视角,描述了对时间流逝的不同感受。单元的核心目标定位为"初步掌握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表达真情实感",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孩子一手好文章,有的孩子无从下手。
2.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情分析范围、丰富学情分析形式、提升学情分析效率。 课前,利用问卷调查,对学生的习作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的重难点,应用“学得·习得·用得”单元教学策略,读写共生,学以致用,实现习作训练的核心目标——能用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更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有效性,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针对本次习作的内容,调查内容分别从学生对单元课文的阅读情况、真实表达情感方法的了解情况、学生难忘的情感体验、印象深刻的事例的四个方面进行设置。
三、说教学目标
1.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
2.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1.习作前,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能有条理地写下来。
2.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也能把变化写清楚。
3.习作后,和同学分享习作,能自评、互评习作,并修改习作。
五、说教学法
指导方法分为教学方法和特定方法。通过观察,教师运用的作文教学方法通常为讲授法和谈话法,而特定方法即为针对作文教学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范文法和提纲法,教师教学时会采用其中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两种。
范文法是教师选取教材、辅导书或作文书上相关的作文,引导学生根据例文分析写作内容、写作技巧、语言表达、情感表达和构段等各方面的方法,范文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了解写什么和怎样写,而过多的范文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提纲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上指出的要求或分析范文时罗列写作要点,学生根据提纲展开写作的方法。如上述作文教学中教师也采用了提纲法,最后以板书的形式呈现,提纲更加清楚地呈现了写作内容、技巧、构段和注意点,一般学生按图索骥完成写作。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回顾旧知,引入真情实感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品味了朱自清先生在文字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会到了史铁生先生在那个星期天心情的不同变化,也在“初试身手”的尝试中,学会了在心情不同时,如何学会描写身边事物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试着通过叙述一件事情,来写出自己一中印象最深的情绪感受,在叙述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课题: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环节二、出示句子,感知真情实感
多媒体出示以下两段话,思考一下:这段话节选自哪一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真情实感?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预设:节选自《匆匆》,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2.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预设:节选自《那个星期天》,通过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运用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等待母亲回来时的焦急心情。)
环节三、出示片段,尝试真情实感
出示“初试身手”中学生的“小练笔”,让学生尝试着表达真情实感。
就“奔跑在田野上”这个情境,分别就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写出对身边事物的不同感受,各写一段话。
展示学生“初试身手”中的精彩片段
心情好:我心情愉快地奔跑在田野上,迎面而来的风吹在脸上,让人感觉非常惬意,田里的庄稼在向我招手,地上的小草在向我微笑,金色的油菜花在微风中跳着欢快的舞蹈。
心情不好:我飞速地奔跑在田野上,风像一把刀子割在我的脸上,让人非常生疼,地里的庄稼显得无精打采,小草有气无力地伸着懒腰,油菜花也耷拉着金黄色的脑袋。
指名学生朗读“初试身手”中的两个片段,体会怎样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预设: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手法来表现。)
环节四、朗读范文,体会真情实感
(一)指名学生朗读教材56页的《让真情自然流露》的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白此次习作的基本要求。(半命题作文:那一刻,我好________)
(二)教师朗读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下水文”——《那一刻,我好感动》,让学生体会老师如何在事情的叙述中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指名学生对这篇“下水文”进行点评,说出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体会老师如何在文中表达自己感动的真情实感。
环节五、布置作业,表达真情实感
教师布置作业:以《那一刻,我好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写上表示情绪的词语,然后围绕所填词语,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字数不少于400字。

七、说板书设计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把题目补充完整
那一刻,我好______
事件要具体,过程要详细
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八、说教学反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激发情感,突出主体体验是诱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前提。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课堂中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再让他们联系生活去回味或期待、或沮丧、或欣喜等情感体验,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浓厚了很多。
二、真情交流,感悟自我是燃起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火花。
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都很强,正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教师要合理引导,把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给每一个学生在他觉得安全的范围内进行自由地表达,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体验到被倾听的乐趣,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三、借助习作例文,融会贯通是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保障。
教师在指导作文教学时,应当巧妙地运用好习作例文教给学生的方法,可以结合“交流平台与初显身手”的内容,引领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习作中写出真情实感。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