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摩擦力
、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轴承中装有滚珠 B.汽车轮上装有防滑链
C.瓶盖上刻有花纹 D.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明和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情景。让你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对可能 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的滑动着
下列实例中,能增大摩擦的是( )
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C.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 D.气垫船行驶时船体与水面脱离
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上一些镁粉;而在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样做的日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C.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王明同学每天早晨锻炼身体时,先沿较光滑的竖直杆匀速向上爬,当他爬到杆顶,休息一会儿,又沿粗糙的竖直绳匀速滑下,关于王明在杆和绳上所受摩擦力判断正确是( )
A.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第一次摩擦力小于第二次方向相反
C.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第一次摩擦力小于第二次方向相同
一块三角形木块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而长方形木块A静止在B的斜面上,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与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
B.B的重力与桌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A的重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A静止在B的斜面上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如图,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a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b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上的摩擦力
D.b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下的摩擦力
小明利用相同的铁块和木板进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或木板,速度大小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中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f1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时,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F1C.F1>F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如图,在一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30N的物块在F=1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甲处开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处时撤去拉力,物块最后在丙处静止。据此,作出下列的图像。(规定物块在甲点时的时刻为0,乙时为t1,丙点时为t2)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填空题
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突遇障碍物,采用紧急刹车,他由于 向前倾;该自行车轮胎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 .
下列各事例中哪些是为了减小摩擦,哪些是为了增大摩擦:运动员的鞋底做出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在自行车的轴承之间加润滑油是为了 。
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感受摩擦力:用手沿着课桌表面向前滑行,发现越用力压桌面,手越难前行.这说明 越大,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 .
、实验题
小慧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慧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实验时,小慧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a.分析序号 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f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 。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 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慧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答题
某中学体育馆篮球场的水泥地面上铺了一块很大的毛地毯,用来表演文艺节目。现根据节日要求,要把毛地毯往前移动2米,小琦等几名同学拉起毛地毯的一边,费了较大力气才把它拉到前面。请你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地毯很难被拉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想出一种较好的方法来移动毛地毯?(不借助器械,可用文字或示意图说明)
3.6摩擦力答案解析
、选择题
A
【解析】 A.轴承中装有滚珠,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符合题意;B.汽车上装有防滑链,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C.瓶盖上右纹线,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不合题意;D.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链,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不合题意;
故选A
本题关键是抓住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可减小压力或者使接触面间粗糙程度变得光滑,用滑动代替滚动,使两个接触面分离。
C
【解析】 我们能坐在椅子上,是靠身体与椅子间的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想坐好是很困难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吊灯的螺丝是靠与天花板间的摩擦力才固定在上面的,如果没有摩擦力,吊灯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落,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写字时是靠手与笔间的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笔就很容易滑出,在空中受重力作用而下落,而不会飘在空中,故C选项符合题意;
桌椅能静止在地面上是靠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桌椅很容易滑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要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受摩擦力作用和重力作用,会根据摩擦力的作用分析摩擦力的重要性。
C
【解析】解:A、在行李箱上安装滚轮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A错误;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错误;
C、轮胎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正确;
D、气垫船行驶时,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故D错误.
故选C.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增大摩擦的办法有: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办法有: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据此分析.
A
【解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粗糙;二、增大压力;三、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一、使表面变的光滑;二、减小压力;三、变滑动为滚动。
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抹上镁粉可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增大摩擦;而在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不能太紧是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A选项正确。
故选A
A
【解析】解:
王明沿杆匀速上爬时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f杆;
王明在沿绳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绳;
由题意可知,王明始终是匀速下滑或上爬,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与重力相同,因此f绳=f杆;摩擦力方向都为竖直向上.
故选A.
对王明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再根据小明的运动状态,判断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A
【解析】(1)(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做相对运动;
(2)(3)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
A.B与地面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即二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B与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故A正确;
桌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B和A的重力之和,肯定大于B的重力,二者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A的重力沿竖直方向,而B对A的支持力与斜面垂直向上,二者没有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由于重力作用,因此A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因此它受到B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A。
C
【解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水平传送带上的a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关系,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不受摩擦力,故A、B错误;
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b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会受到斜向上的摩擦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C
【解析】实验甲和乙比较可知,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大于甲,因此摩擦力f1A
【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比较拉力的大小。
根据甲图可知,甲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一条斜线,因此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f甲=F1;根据乙图可知,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它也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f乙=F2。同一物体在同一地面上运动,那么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即f甲=f乙,那么拉力F1=F2。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C
、填空题
惯性;摩擦
增大摩擦;减小摩擦
压力 ;反
、实验题
(1)水平;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
(2)1、2、3;f=0.2F;1、4、5
(3)2.3;C
、解答题
(1)毛地毯表面粗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
(2)把毛地毯卷成筒状滚过去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