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二章观察生物(B)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第二章观察生物(B)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6-08 21:1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上第二章测试卷B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題2分,共50分)
( )1、“小冰麦”是东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培育出来的一种高产抗病、高蛋白的小麦新品种。它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野生冰草抗病、高蛋白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小麦的细胞中培育而成的。在培育过程中,主要是对野生冰草细胞(上图)内的哪个结构进行操作?
A、A   B、B C、C   D、D
( )2、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香菇属于原核生物 B、叶片中部的叶肉细胞属于分生组织
C、结缔组织具有运输、支撑等多种功能 D、胰腺不属于消化系统
( )4、以下自然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性的是
A、落叶阔叶树秋天落叶 B、青蛙在气温8℃以下进入冬眠状态
C、家养宠物改人工饲料 D、四季鲜花都能在温室中开放
( )5、爬行动物体表的鳞片或甲的作用是
A、利于运动 B、保护皮肤
C、利于防御敌害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并有保护作用
( )6、动物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胃 B、小肠 C、口腔 D、大肠
( )7、蝙蝠属于
A、鸟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
( )8、植物界种类最多的是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 )9、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分类的依据。如果有人将猫头鹰、蝙蝠、啄木鸟归为一类,将蛇、鲨鱼、海豚归为一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A、陆生或水生 B、食草或食肉 C、有鳞片或无鳞片 D、会飞或不会飞
( )10、松树往往能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
A、高大的植株 B、发达的根系 C、针形的叶子 D、裸露的种子
( )11、细胞很小,一般用什么单位来表示?
A、厘米 B、毫米 C、微米 D、纳米
( )12、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A、哺乳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鱼类
( )13、人体的皮肤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14、不能产生种子的植物有
①被子植物 ②裸子植物 ③蕨类植物 ④苔藓植物 ⑤藻类植物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 )15、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最高层次的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16、下列细胞结构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叶绿体 E、细胞膜
( )17、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歌德 B、胡克 C、林耐 D、施莱登和施旺
( )18、小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上”,实际在载玻片上的是
( )19.下列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中,在目镜中观察到视野最亮的是
A、物镜4×、 目镜5× B、物镜10×、目镜5×
C、物镜10×、目镜10× D、物镜40×、目镜10×
( )20.草履虫是一个很小的细胞,靠纤毛运动,以体内“食物泡”形式获取营养,用伸缩泡排出废物。它属于
A、植物 B、无脊椎动物 C、脊椎动物 D、真菌
( )21.下列显微镜物镜和目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40×、10× B、10×、5×   C、10×、10×   D、5×、5×
( )22.有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蕨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A.有根或无根 B.有种子或无种子 C.水生或陆生 D.有果实或无果实
( )23. 有一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物镜需要清洁
C、目镜需要清洁 D、反光镜上有黑点
( )24.已知大豆发芽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某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播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充足
乙 阴暗处 20℃ 不充足
A、都应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当是O℃ D、都应当不浇水
( )25.李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时,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复杂的结构就是受精卵不断分裂、
和 的结果。
27、有下列动物:a、 娃娃鱼;b、扬子鳄;c、蝴蝶;d、鲸鱼;e、蜗牛;f、带鱼;g、鸡。如果将它们按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两大类,则其中大部分属于脊椎动物,属于这一类的有 ,(填动物名称前的字母),其中鲸鱼属于 类,这类动物其特点是:全身被毛、 、胎生、哺乳。
28、⑴如右图,图中1表示的过程中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数目 。图中2表示的是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形成 。
⑵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靠如
(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胞传递的。
29、由于哺乳动物具备了 和 的生殖发育特点,这就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30、蚊子在水中产卵,形成蚊子的幼虫叫孑孓,人们常可观察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现象。
⑴对“孑孓为何浮到水面”这个问题,你的猜想是: 。
⑵小楠针对“孑孓为何要浮到水面”这个问题,提出“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假说。为求证此假说而设计的下列实验装置,较合适的是哪一组?( )
选项 烧杯 水量/ml 孑孓/只 光线 温度/℃
A 甲 400 20大 光照下 28
乙 300 20小 黑暗中 20
B 甲 400 20大 光照下 28
乙 400 20大 黑暗中 28
C 甲 300 10大10小 光照下 20
乙 300 10大10小 黑暗中 28
D 甲 300 20小 光照下 28
乙 400 20小 黑暗中 28
⑶在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可采用 或 的方法使视野变亮。若物像在视野左上角,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物体(装片)向 方向移动。
31、下列为四类植物的特征资料,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
根、茎、叶 花 果实 种子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回答:(1)上表中表示裸子植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从四类植物构造分析,由低等到高等排出这四类植物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2.下图是某同学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时观察的两个视野。问该同学把甲图转换到乙图应该做哪些操作?请写出其中的2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忙忙碌碌的蚂蚁每天进出蚁窝有什么规律呢?小楠对墙脚下的一窝蚂蚁作了三天的观察。他记录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五分钟,其结果如下表。
时间 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7:00 8 1 9
9:00 27 4 26
11:00 98 17 110
13:00 101 21 118
15:00 104 27 107
17:00 66 15 60
19:00 4 2 7
⑴根据表中记录,可作出的一个推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2天,蚂蚁外出较少的原因之一,可能这一天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晴天或雨天)
3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1)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2)脉搏与运动无关。究竟哪一种猜想正确呢?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3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m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min内的脉搏次数,测得数据如下表。
姓名 安静状态 跳绳后 100 m跑步后
王彬彬 82 89 98
李进 90 90 108
丁俊杰 78 88 96
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是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科学探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第二章观察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題2分,共50分)
題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B C D D B D A D
題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C A C A D A B D
題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A B C D C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分化;生长
27、a、b、d、f、g;哺乳;体温恒定
28、(1)分裂;增多;生物体的各种结构;
(2)甲
29、胎生;哺乳
30、(1)孑孓可能需要氧气。(意思有道理即可)
(2)B
(3)凹面镜;增大光圈;左上
31、(1)A
(2)C、B、A、D
32、(1)将装片向左移动
(2)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3、(1)越到中午,蚂蚁离开越多
(2)雨天
34、猜想(1)或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
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运动越剧烈,脉搏越快;
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设计研究方案、获取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评价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