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课时作业】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负反馈调节可存在于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B.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无关
C.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D.极地冻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较低
解析:分解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 B )
A.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平
D.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及种类
解析: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决定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
3.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低的是( B )
A.热带雨林 B.北极苔原
C.温带阔叶林 D.温带草原
解析: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反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低。题述各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因此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而北极苔原生物种类最少,营养结构最简单,因此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低。
4.在一些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有些蓝细菌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引起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也相继死亡,导致生态系统崩溃。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该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
C.更多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反馈调节
D.浮游动物及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消化了食物
解析:藻类大量繁殖,覆盖整个湖面,使沉水植物因缺少光而死亡;该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水草死亡腐烂,水质变坏引起水生动物以及鱼类的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浮游动物及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氧。
5.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B )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
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负相关
解析: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因此,一般情况下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且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也呈负相关。
6.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P)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D )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高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解析: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后,与乙相比,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长,波动范围大,说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乙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其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运行范围的时间也会提前,即b点左移;若甲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即c点右移;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
7.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D )
A.信息传递的双向性
B.能量的收支随季节波动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8.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C )
A.同等强度干扰作用于两者,前者的破坏程度大,说明前者抵抗力稳定性高
B.同等强度干扰作用于两者,后者的破坏程度大,说明后者抵抗力稳定性高
C.不同强度的干扰使两者出现同等程度的破坏后,前者易于恢复,说明前者恢复力稳定性高
D.不同强度的干扰使两者出现同等程度的破坏后,后者易于恢复,说明后者恢复力稳定性低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多,营养结构更复杂,故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弱。遭受相同强度的干扰后,破坏程度的大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弱,破坏程度大则抵抗力稳定性弱,因此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大于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不同强度的干扰,出现同等程度的破坏后恢复原状的快慢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强弱,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高于森林生态系统,则其易于恢复。
二、非选择题
9.图1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图2表示的是甲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 ,其主要调节机制属于 ;图1中a点与b点比较, 点抵抗力稳定性强;当干扰解除后,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
(2)若因某种原因,图2中F全部死亡,短时间内数量增加的动物是 ;最有可能成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是 ,请用生态学观点解释其理由: 。
解析:(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完善的营养结构,其主要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图1中a点与b点比较,b点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与a点相同的干扰程度,因而b点的抵抗力稳定性比a点强;当干扰解除后,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可能是恢复原状,也可能建立新的平衡,被新的生态系统代替。
(2)F以D为食,若图2中F全部死亡,则短时间内数量增加的动物是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且逐级递减,H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获取能量少,个体数目少,因而最有可能成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答案:(1)完善的营养结构 负反馈调节 b 恢复原状或被新的生态系统代替
(2)D H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且逐级递减,H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获取能量少,个体数目少
10.观赏性小生态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如图是一个简易生态瓶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生态瓶内 (填“能”或“不能”)进行碳、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利用,原因是 。
(2)简易生态瓶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简易生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原因是 。
(3)为尽可能长时间维持生态瓶的相对稳定,应将该生态瓶置于 处。若要在该生态瓶中添加小动物,则应注意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 。
解析:(1)由于生态瓶内有生产者和分解者,因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生态瓶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微生物分解等生理过程实现碳、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利用。(2)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简易生态瓶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然而由于小生态瓶内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很弱,所以简易生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3)为尽可能长时间维持生态瓶的相对稳定,应将该生态瓶置于通风、光线良好的环境中,从而有利于生产者固定能量,同时还要避免阳光直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添加小动物应注意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比例。
答案:(1)能 该生态瓶内有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生理过程实现各元素的循环利用
(2)自我调节 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很弱 (3)通风、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三、不定项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B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体现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强
C.在“草→蚱蜢→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大量捕杀蛇,导致青蛙数量先升后降属于负反馈调节
D.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体现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弱。
1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其稳定性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D )
A.S1越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B.S2越小,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C.S3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D.该图说明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平衡
解析:S1越大,表明生态系统在遭到干扰后偏离正常范围越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S2越小,表明生态系统在遭到干扰后,恢复到原状所用的时间越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S3越小,表明生态系统在遭到干扰后偏离正常范围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四、综合探究题
13.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①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分别标记为1、2、3号。
②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
③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1、2、3号瓶中各加入1条,并在2、3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三个瓶子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
(2)实验结果:
瓶 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d 3 11 25
①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 (至少写出三种)。
②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生存的时间较短,说明 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③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为 。
(3)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一步,取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作为4号瓶,4号瓶的处理应该与
号瓶做对照。
第二步, 。
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
解析:(2)①1、2、3号瓶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温度和空气。
②2号瓶无河泥, 3号瓶加入了河泥,2号瓶中的金鱼生存的时间较短,河泥的作用是提供分解者和少量无机盐,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③该实验说明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
(3)在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应为光照,其余条件均应相同且适宜。将3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 4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4号瓶内的金鱼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释放氧气,还会继续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使得金鱼生存时间更短。因此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3号瓶内的金鱼存活时间长,4号瓶内的金鱼存活时间短。
答案:(2)①阳光、水、温度、空气 ②分解者 ③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
(3)3 3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4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 4号瓶内金鱼的生存时间短于3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