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些印欧人从未听说过美索不达米亚,但他们在遥远的迁徙过程中却使用了美索不达米亚发明的车轮和金属冶炼技术,这在从欧洲到印度甚至更远的地方,乃至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这反映出( )
A.美索不达米亚人最早发明冶金术 B.民族的迁徙促进了文明传播
C.车轮和冶金技术帮助印欧人扩张 D.金属冶炼技术由印度人传播
2.2020年,国际移民组织发布了《世界移民报告2020》。该报告统计显示,一半以上的跨国移民居住在欧洲和北美洲,约为1.41亿人。跨国移民主要流向欧洲和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和北美洲经济发达 B.欧洲和北美洲社会制度先进
C.欧洲和北美洲文化政策宽松 D.欧洲和北美洲社会福利发达
3.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开始了一千多年的大迁徙,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中国北方的匈奴也不断西迁。游牧民族不断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失败 B.生存压力 C.气候变暖 D.文化交流
4.贝蒂妙厨是美国著名的烘焙品牌。1936年发布的第一个企业标志贝蒂是一位典型的欧洲白人形象。但到1996年,贝蒂的形象变为多血统的美国人,肤色变黑,面部特征是美国多个族裔的混合。从这个变化可以判断( )
A.白人在美国社会中已经不占多数 B.美国社会普遍对移民持接受态度
C.企业根据社会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D.美国社会已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5.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兴起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大量移民涌入西部地区,开拓荒地,发展农业,他们需要的生产资料及日用品完全仰仗东部,反过来西部又为东部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及原料。这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A.人口布局实现均衡 B.拓宽移民生存空间
C.美国东部优势凸显 D.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6.公元前130年,大月氏征服南方的大国大夏,并把大夏国土和人口分别给予五个部族,每个部族的首领被称为"翕侯"。公元前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邱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国。贵霜帝国的建立( )
A.促进了中亚的民族交融 B.助推了人口迁徙的潮流
C.阻断了丝绸之路的商贸 D.造成了严重的难民问题
7.澳大利亚原本有500个土著部落,1778年之前有土著75万人左右;随着英国殖民运动的发展,1933年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口降至不足10万人。这一变化( )
A.改变了世界的人口结构 B.表明世界殖民体系得以最终形成
C.加速了黑奴贸易的发展 D.导致欧洲文化成为当地主流文化
8.约公元前3000年,印欧人进入青铜时代,有发达的畜牧业,驯养马、牛、猪、羊等,会使用马和马拉战车。他们的一支赫梯人于公元前2000年进入小亚细亚,并建立了国家。从中可以看出( )
A.生产力的发展为印欧人迁徙提供了前提条件
B.印欧人最早进入了青铜时代
C.印欧人以种植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D.印欧人迁徙冲击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9.印欧人入侵前,虽然西亚、南亚、南欧已经出现了古代文明,但这些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个别地区。印欧人入侵后,使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
A.促发了众多古典文明出现 B.引发了沿途民族的大转移
C.加速了被征服地社会发展 D.促进了区域文明间的交流
10.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原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等国家,原本属于西罗马帝国的领土被日耳曼人征服并且得到继承。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有
A.使古希腊罗马文化消失 B.成为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C.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 D.促成了欧洲进入封建社会
11.1868年,美国政府与清政府签订《蒲安臣条约》,规定“在美国的中国人与在中国的美国人在旅行和居住方面享有同样的利益、豁免权和申述权”。该条款表明美国政府意图
A.践行人人平等的启蒙理念 B.吸引廉价华人劳动力赴美
C.保护在华美国传教士利益 D.推动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
12.下图为亚欧民族大迁徙地图。据此可知
A.亚欧民族迁徙推动区域文化发展
B.西哥特人不断南迁灭亡东罗马帝国
C.当时中国没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D.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
13.在拉丁美洲的欧洲移民区域内,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依然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这反映了
A.西方文化及宗教的先进性 B.拉丁美洲地区文化多元共存
C.文化与宗教信仰自然选择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14.在墨西哥城繁华的卡德纳斯大道“三文化”广场上,至今屹立一碑,碑文对16世纪初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作如是评说:“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这主要说明
A.人口流动推动文明交融 B.全球普遍联系逐渐建立
C.自由移民促进美洲发展 D.人口迁移导致“人口置换”
15.2019年,联合国难民署发布了《全球趋势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有近708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这一数字是20年前的两倍,比一年前增加了230万。表明
A.联合国难民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B.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无法解决
C.难民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D.实现了跨区域人员的自由流动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材料二 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关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大洲之间的关联是怎样影响这三大洲人口比率变化趋势的?
(2)据材料二,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世纪时,由罗马军队修建的公路、桥梁等设施在便利了军队的迅速调遣和给养运输的同时,也用于民用,从而促进了帝国境内居民之间贸易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公路和军营成为较大的平民定居点的核心,带来了凝聚力和安全感,它们也有助于向帝国边境地区传播罗马文化。……罗马人从整个帝国各个种族集团中招募士兵,并利用他们将罗马文化带到行省。士兵学会了拉丁语,了解并服从罗马的法律,采用罗马的宗教。
——摘编自王鹤《罗马军队与文化传播》等
材料二 凯撒时期,为了安置退伍老兵在帝国西部行省建立了许多老兵殖民地,在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等行省建立了至少40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的城市设计和规划都是罗马式的,城市都建有宽广的街道,横纵交叉形成棋盘状的格局。城市内部建有成排的民居,以及多样的公共建筑,为市民的社会活动和娱乐生活提供保障。……行省的居民已习惯于同士兵生活在一起,并且乐于同他们往来,而事实上也有许多平民已经同士兵成了朋友并且结了婚。
——摘编自尚德君《罗马帝国早期西班牙行省罗马化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军队在罗马帝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凯撒建立老兵殖民地的原因,并分析老兵殖民地的建立产生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的命运》
材料二 1918年1月,身处法国北部战壕的士兵开始染上一种特别强大的流感,俗称“西班牙流感”,数千人因此丧生。当时的战场前线,背后是全球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供应网络:士兵和弹药从英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大批涌来,石油来自中东,谷物和牛肉来自阿根廷,橡胶来自马来西亚,铜来自刚果。而相应的,这些地方都受到了西班牙流感侵袭。短短几个月内,大约5亿人(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染上了病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就夺走了大约5000万到1亿人的生命。相较之下,从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4000万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对跨洲人种交流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西班牙流感”的流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简要分析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条件。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依据材料“但他们在遥远的迁徙过程中却使用了美索不达米亚发明的车轮和金属冶炼技术……”,可以看出民族迁徙的过程中,促进了文明的传播,B项正确;“最早发明”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民族迁徙带来的文明传播,未涉及扩张,排除C项;“金属冶炼技术由印度人传播”,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据材料“该报告统计显示,一半以上的跨国移民居住在欧洲和北美洲,约为1.41亿人”并结合所学可知,跨国移民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这是因为决定跨国移民流向的因素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A项正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制度不是决定移民走向的因素,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决定移民走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而文化政策是受制于经济发展,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社会福利是否发达是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因此D项说法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据材料“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开始了一千多年的大迁徙,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中国北方的匈奴也不断西迁。”并结合所学可知,游牧民族不断迁移的原因是逐水草而居,生存的需要,B项正确;游牧民族不断迁移是其民族的特点,而不是战争失败,排除A项;游牧民族的特点是逐水草而居,而不是气候变暖,排除C项;文化交流是游牧民族迁移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贝蒂妙厨的企业标志由一位典型的欧洲白人形象变为多血统的美国人。结合所学可知,欧洲白人形象反映了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问题,而随着种族歧视的淡化,外来移民的增多,美国社会包容性增强,因此贝蒂的形象变为多血统的美国人。这反映了企业根据社会变化调整经营策略,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白人与其他人种的对比,无法得出白人在美国社会中已经不占多数,排除A项;“普遍”的说法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B项;美国仍然存在种族歧视现象,“消除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由所学可知,美国西进运动是资本主义在北美大陆的横向发展过程,其最主要影响是进一步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D项正确;人口布局没有实现均衡,排除A项;西进运动拓宽了移民生存空间,但并不是主要的影响,排除B项;C项不符合设问“主要影响”,排除C项。 故选D项。
6.A
【详解】据材料“公元前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邱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国”,可知贵霜帝国的建立在中亚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有利于民族交融,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提到贵霜帝国建立的过程,并未提及人口迁徙,排除B项;贵霜帝国的建立,使得丝绸之路中段在一强大帝国的管理下畅通,排除C项;难民问题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随着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使得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口迅猛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有利于欧洲人移民澳大利亚,促进传播欧洲文化,使其成为当地主流文化,D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了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口的情况,没有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因此无法得出改变了世界的人口结构,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黑奴贸易主要涉及的是非洲,材料涉及的是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印欧人进入青铜时代,有发达的畜牧业,驯养马、牛、猪、羊等,会使用马和马拉战车。他们的一支赫梯人于公元前2000年进入小亚细亚,并建立了国家”可知,印欧人进入青铜时代,生产力迅速发展,为印欧人迁徙小亚细亚提供了前提条件,A项正确;“最早”一说绝对,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印欧人以种植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排除C项;材料未说明印欧人迁徙对当地社会秩序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个别地区”、“使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可知,印欧人的入侵促进了文明间的交流,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沿途民族的转移,排除B项;材料中这些文明因印欧人迁徙连成一片,没有体现社会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促进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这是欧洲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故D项正确;西罗马帝国灭亡,古希腊罗马文化并未消失。排除A项;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存在诸多矛盾,日耳曼人的迁徙只是外部原因。排除B项;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改变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并不包括亚洲。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在美国的中国人与在中国的美国人在旅行和居住方面享有同样的利益、豁免权和申述权”的规定使得赴美的中国人享受到优厚的待遇,这有利于吸引中国的劳动力赴美,故选B;1868年美国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美国政府的意图是为了吸引更多的 劳动力,ACD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12.A
【详解】据图示内容可看出,亚欧民族大迁徙跨越范围广泛,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从而有利于推动区域文化发展,故选A;西哥特人灭亡的是西罗马帝国,而非东罗马帝国,排除B;公元5世纪中国的人口是从北向南迁移,也存在人口的迁移,排除C;阿拉伯帝国到公元7世纪才出现,排除D。
13.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拉丁美洲地区内存在西班牙、葡萄牙文化、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反映了拉丁美洲地区文化多元共存,B项正确;世界分化不分优劣,故西方文化及宗教的先进性的说法错误,排除A;文化与宗教信仰与民族传统、经济生活等因素有关,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排除D。
14.A
【详解】根据材料“碑文对16世纪初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作如是评说:“……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中形成混血民族,这种族群混合有利于推动文明交流,故A正确;材料只涉及到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建立殖民地,进行殖民统治,得不出全球普遍联系逐渐建立,故B错误;到达美洲的多是黑奴,为被动人口迁移,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口置换”,故D错误。
15.C
【详解】据材料“2019年有近708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这一数字是20年前的两倍,比一年前增加了230万”联系所学知识,由于战争、宗教冲突以及恐怖袭击,当今世界难民问题非常严重,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C选项正确;材料提到,联合国难民署发布了《全球趋势报告》,体现了联合国对难民的关注和重视,A选项错误;难民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是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且“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无法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错误;“自由流动”的表述与材料“近708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明显不符,D选项错误。
16.(1)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下降,之后则不断扩大。
原因: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促进美洲人口增长。
(2)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①主要贸易路线由陆上转变到海上;②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③贸易范围由地区变为世界性贸易(或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④贸易发展更为迅速。
(3)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
【详解】(1)趋势:通过材料中的表格可以看出,欧洲比例扩大,非洲比例下降,美洲先下降后增长。因素: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可以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角度分析。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非洲在黑奴贸易中,由于大量人口被掠夺,导致非洲人口减少;美洲在欧洲殖民扩张过程中,土著人口大量死亡,人口下降,而后来非洲黑奴被贩运到美洲,又促进了每周人口的增长。
(2)变化:根据“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可以看出主要的贸易路线由陆地转移到海上,贸易中心也由以前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贸易范围由地区性的变成全球性的。
(3)简析:通过材料“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以概括得出新航路开辟后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
17.(1)作用:履行军事职责,保卫罗马帝国安全;修建公共设施,促进经贸往来;传播拉丁语、法律和宗教,促进了文化交流。
背景:2世纪,罗马帝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对内、对外战争相对较少;万民法的推行缓和了罗马帝国境内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基督教的兴起也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2)原因:安置罗马退伍老兵。
影响:促进了西部行省城市的兴起,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城市生活的样板;促进了罗马人与当地居民的融合,有利于罗马文化和习俗在当地的传播。
【详解】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应从军事、经济、文化三个角度来进行归纳;第二小问,应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2世纪”,结合罗马帝国的统治状况进行回答,根据所学可知应从战争减少、万民法的推行和基督教的兴起均有利于环境的稳定等角度来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的“为了安置退伍老兵”可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从城市发展、文化融合等角度来分析。
18.(1)现象: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带去的病菌使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为满足美洲劳动力市场需要,殖民者贩卖黑奴至美洲。
(2)世界经济的整体化/一体化趋势。推动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发展;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各地区人口、物种的大规模流动。
【详解】(1)现象,根据材料“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等信息可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但同时给新大陆带去大量的病菌,使美洲土著人口锐减,因此材料主要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带去的病菌使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的现象。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的同时,肆意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至美洲,即促进了罪恶的黑奴贸易。
(2)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士兵和弹药从英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大批涌来,石油来自中东,谷物和牛肉来自阿根廷,橡胶来自马来西亚,铜来自刚果”等信息可知,这时期世界各地之间联系加强,是“西班牙流感”肆意全球的主要原因,因此“西班牙流感”的流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整体化的发展趋势;推动因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垄断组织形式,跨国公司逐渐发展,这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这时期各地区人口和物种的大规模流动也是促进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发展的重要因素。
19.(1)路径:美洲——欧洲——欧美之外;转折:地理大发现(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
(2)途径: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命运:成为黑奴;命运悲惨
【详解】(1)“传播路径”,依据材料一信息“‘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美洲——欧洲——欧美之外。“重大转折”,依据所学知识从地理大发现、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等角度分析。
(2)“重要途径”,根据所学知识从殖民掠夺、屠戮、黑奴贸易、不平等贸易等角度分析。“命运”,依据材料二信息“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得出:成为黑奴、命运悲惨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