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选必2 第一单元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选必2 第一单元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2 21:2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程标准】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在史前时代的几百万年中,有两大转变为此后的全部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一是灵长类逐渐转变为人类,即具有思维能力的真正人类;其二是人类的先祖从坐享大自然恩赐的食物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食物生产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
狭义农业指种植业。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观察《远古人类生活想象图》,初步认识远古人类生活
在过去的10000年间,普遍的结果是从狩猎采集转变为粮食生产,是哪些因素助长了人们改变的勇气?
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的特点
渔猎
用火烧烤食物
(1)食物来源:以采集渔猎为主
(2)取暖方式:学会使用火
(3)居住方式:过迁徙群居生活
女性地位
材料:在人类的早期社会中,女性作为母亲,作为年轻后代的唯一确切知道的亲长,享有高度的敬重和威望,这种敬重和威望竟达到了女性的完全的统治。
--巴霍芬《母权论》
(4)女性地位较高
思考:观察以上两幅图,思考从图一到图二人类生产与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①生产方式:采集捕猎
②生产工具:木、骨、石
③居住方式:迁徙、群居
④取暖方式:用火
农耕、畜牧
磨制石器
定居、聚落
用火
总结:在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逐渐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那么农耕和畜牧是如何产生的呢?
图一
图二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3.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原因
材料1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淮南子·修务训》
材料2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班固:《白虎通义·号》
材料3 大约距今1万年前,在环境和人口的双重压力下,局部的人地关系失衡导致了食物短缺和人类营生方式的转变。
———《普通高中教师教学用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学习任务:分析农业出现的原因
避免疾病伤害
人口增长,禽兽不足
局部的人地关系失衡
3.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原因
材料4 农耕的产生只能在特定的地域——第四纪冰川期影响适度的地球中纬度地区。……这里的人们在食物相对多一些的季节采集一些食物以备乏食季节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对植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又在贮藏过程中将食物尝试种植,从而萌发了农业行为。待到冰期结束以后,由于食物相对充裕,他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将贮藏的种子用于种植,将一时吃不掉的野兽尤其是幼小的草食及杂食动物拘系起来。……一些草食动物,如牛、羊相对来说性情较温顺,它们就成为家养动物了,农耕和畜牧随之产生。
——徐旺生《农业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的比较研究》
气候的变化
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知识的掌握
3.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原因
学习任务:分析农业出现的原因
避免疾病伤害
人口增长,禽兽不足
局部的人地关系失衡
气候的变化
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知识的掌握
……
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农业出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4.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的意义
学习任务:分析农业出现的影响
材料1 1976年考古人员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数量众多的远古生产生活工具,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在随后的发掘中,陆续出土的粮窖震惊了世界。……共发现窖穴548个,其中有八十个粮食窖穴里面还有粮食遗存物,以粟和黍为主。
——纪录片《中国通史》
生产工具进步,粮食产量提高
材料 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河姆渡人还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最早的象牙雕刻。河姆渡人还懂得使用天然漆。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由迁徙到定居,原始手工业产生,原始音乐等艺术发展
4.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的意义
原始宗教产生
▲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
材料 陶寺遗址发现的城址规模宏大,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居住区,各区域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功能齐备。城内有大型的宫殿建筑,还有观象授时的天文建筑。墓葬有大、中、小型,随葬品多寡不等,有大型的石磬以及玉、石制作的礼器,也有的墓一无所有。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用书
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天文历法发展
归纳: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或影响?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私有制、阶级产生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对生产:
①生活方式:迁徙到定居
①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发展,粮食产量提高
②生产方式改变:采集狩猎到种植畜牧;推动社会分工,经济门类逐步产生
对生活:
对生产关系:
②物质生活:食物供应增加,人口增加
③精神生活:原始艺术、宗教、天文历法等产生
归纳: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或影响?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迁徙--定居--逐渐形成聚落,手工业分离,精神生活产生。
3.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等学科逐渐发展。
4.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归纳: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或影响?
4.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探究:据书本p6第3目,完善逻辑图,理解农业出现后,生产关系的变化
农耕畜牧
男女地位变化
剩余产品
私有制
部落首领把集体财物据为己有
剩余产品掠夺
战俘变成奴隶
贫富分化出现
战争
奴隶
阶级
国家
记事
管理
文字
产生阶级差别
强制机关诞生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从野蛮到文明
5.农业和畜牧业起源的分布
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现在,我们走进一家麦当劳……
小麦
甘薯
玉米
大米
你知道这些食物的原材料都原产自哪里吗?
5.农业和畜牧业起源的分布
农产品 起源地
小麦、大麦
玉米、甘薯
水稻

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
中美洲
长江中下游
东亚的黄河中上游
小麦
大麦
玉米
甘薯

水稻
(1)农业
5.农业和畜牧业起源的分布
(2)畜牧业
绵羊

山羊

骆马
这些动物都是什么时候被驯化为家畜的?
家畜 时间 地区
绵羊、山羊
猪、狗
骆马
距今约9000年前
距今约7000年前
距今约6000年前
西亚
中国河姆渡
南美印第安人
6.农业和畜牧业起源的特点
探究: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分布有何特点?
A
B
C
D
E
F
小亚细亚:小麦、大麦
黄河:粟
长江:
水稻
中美:
玉米、甘薯
西亚:饲养羊
南美:驯化骆马
空间范围广、涉及欧亚大陆、非洲及美洲。
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区的食物生产各具特色,不同的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的影响也不同。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概况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共同点:灌溉农业发达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食物生产: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
绵羊、牛等家畜。
古巴比伦王国和古埃及的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
2.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
古埃及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果园、资金、牲畜、工具、粮仓、劳力等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①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②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①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②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2.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3.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古中国文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北方:粟麦农业区
南方:稻作农业区
3.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古中国文明)
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集体耕作
铁犁牛耕
以家庭为单位生产
家庭
手工业
重农抑商
兴修水利
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分别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4.古代希腊
【课堂探究】请你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农业的特征?
材料一: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不适于栽种农作物的地方建立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把产品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材料二:希洛人是斯巴达国家没有任何权利的被剥削者,农业奴隶。他们每7户被固定于一户斯巴达公民的份地上,每年要向份地主人交纳收获物的一半和一定数量的油和酒。
——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
①引进作物,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业和工商业
②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
5.古代罗马
在古罗马的王政时期,土地公有制十分盛行,甚至大部分国土都属于公有……在步入共和国时期前后,公有制土地虽依然存在,但所占比例已经大大缩减,取而代之的是土地私有制的主导……罗马帝国初期,在意大利,除谷物需要进口外,葡萄酒和橄榄油都有剩余,曾大量输往高卢等地。
思考:结合材料并联系教材知识,古罗马农业发展有何表现?
(1)土地制度:国有→私有(家庭小农经济)
(2)谷物生产为主,种植橄榄和葡萄
6.古代美洲
思考:结合教材知识,古代美洲农业发展有何表现?
(1)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驯化了骆马、羊驼、火鸡
(2)土地制度:村社土地公有制(每家有一块份地,两年不耕,村社收回)
地区 食物生产 社会生活
西亚两河流域
非洲尼罗河流域
东亚长江 黄河流域
欧洲爱琴海
中美洲
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①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②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古希腊有小麦、大麦、葡萄、橄榄;古罗马有谷物和葡萄、橄榄。
希腊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古罗马长期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小农却逐渐破产。
玉米、甘薯、马铃薯,驯化了骆马
土地除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公有土地和家庭份地。
①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②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商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应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秦以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都江堰),农业生产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汇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材料 在罗马帝国时代,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与西欧不同,我国战国秦汉时代推广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后,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诸子著作留下了当时农业生产“一年两收”和“四年五熟”的记载。《氾胜之书》记有“区种麦……禾收,区种”,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已实行谷子和冬麦轮作复种。
——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系统考察之二》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东西方在耕作方式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其原因。
【探究拓展一】古代东西方耕作方式的差异
原因:(1)古代西方地广人稀;
(2)古代中国人多地少,铁犁牛耕等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
差异:古代西方主要实行二田制和三田制的休闲农耕制;古代中国主要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
材料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丰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食奶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不大一样。
——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东西方在农业和畜牧业比重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饮食文化的不同。
【探究拓展二】古代东西方农业和畜牧业比重的差异
差异:古代西方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
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不同:古代西方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古代中国则以植物性饭菜为主。
【归纳升华】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1)第一次分工: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2)第二次分工:是指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这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
(3)第三次分工:指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交换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使商品生产出现并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交换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直接的产品交换越来越不便利,于是专事交换的中间人——商人应运而生。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采集
渔猎
食物来源
种植业
畜牧业
食物多样性
巴比伦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
古代美洲
生产关系
农业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与阶级分化
从采集到生产
从单一到多元
从部落到国家
本课小结